第535章 爭

吏部。

文選清吏司郎中馮揚面帶倦意的坐在書案後面,低頭掃了眼親信下屬剛呈送上來的公文,一時卻懶得翻開來細看,將頭枕在椅背上,微眯着眼問:“選中了多少舉子?”

“初篩下來,共計五十九人。”

爲首的屬吏忙稟報道:“頭等的一個沒動,大多是從二等和八仙裡挑的。”

夏朝開國畢竟才六七十年,進士還不似前清後期那樣氾濫——當時想做偏遠地方的知縣都要先候補,什麼時候補上還不一定,因此一些富庶州縣的八九品官也有大把進士搶着去做。

通常來說本朝進士起步就是七品——當然了,一些肥缺要職,從七品、乃至八品也有人甘之如飴。

但再往下,那就不是補缺,而是羞辱人了。

所以爲了儘量拿下工學裡的官職,免得那些泥腿子做大,吏部特地將今秋舉人大挑的分派押後處置,爲的就是找人填補那些從八品、九品、乃至從九品的缺。

所謂的秋季大挑,乃是舉人邁入仕途的主要途徑。

按朝廷規制,但凡三次參加春闈不能考中進士的,都可以申請與秋闈同期舉行的大挑,然後按照考評結果作爲進士的補充,授予七品至九品不等的官職。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參與大挑的人都能當官,通常每輪考評二十人,會有三人被評爲一等,繼而角逐七、八品的官職。

另有九人爲第二等,通常也只能充任八品以下的小吏。

剩下的八人除了慘遭淘汰,還被戲謔的冠以陪綁八仙之名。

話說賴大的兒子賴尚榮,原本是沒資格參與本屆大挑的,所以他家當初才準備了足足一萬五千兩銀子,準備以遠超市價的價格拿到外放知縣的名額。

結果卻因受焦順牽連,愣是沒能把銀子送出去,所以只好改走工學的門路。

這且不論。

卻說馮郎中聽完下屬的稟報,微微頷首道:“多挑幾個也好,你們這陣子費費心,爭取再把人過一遍——儘量選出身差一些的,免得受不了寄人籬下的閒氣,再鬧出掛印辭官的事情來。”

下面屬吏剛要恭聲應是,又聽他道:“但也不能太差,不然一旦把持不住迷失了本性,再想調換可就難了——這一點尤爲重要,最好是那等無需點撥,就肯自覺維護讀書人體面的!”

幾個屬吏面面相覷,臉上都顯出幾分難色來。

真要是堅毅不拔,家世又不太差的人,怎麼會跑來參與大挑?那肯定是要埋頭苦讀,繼續備戰下一場纔是正途啊!

但上官提的意見,誰敢當面駁回?

正要硬着頭皮應下,又聽馮揚恨恨的補了句:“別的倒罷了,萬不能再重蹈禮部的覆轍,愣是被那焦賊……焦順抓了把柄!”

他私底下罵焦賊罵慣了,但這畢竟是在衙門裡,到底還是要注意一些的。

事到如今,下面幾個屬吏也大多風聞,這回禮部被一窩端掉,都是因爲錯看了人,以至被焦順拿住了把柄,但具體到底是怎麼回事,卻還是兩眼一抹黑。

於是便有人好奇的問:“素聞禮部的王侍郎是個聰明人,偏怎麼這回就失了手?”

“還不是形勢所逼!”

馮揚一撇嘴,順嘴道:“周隆一案鬧成那等局面,最後連閣老都請辭了,他若是不鬧出點動靜,日後還……”

說到半截,他才驚覺不該對下面人透露太多,忙生硬的改口道:“對了,你們選人的時候,最好選幾個算學好的,或者對匠人手藝感興趣的——部裡已經淘換了幾本工讀生的‘教材’,等選好了人,少不得要先臨陣磨槍。”

說到‘教材’二字時,他便忍不住直咧嘴,那玩意兒聽說是花大價錢,私底下找蒙學裡的匠師買的,說是教材,其實大都是事後回憶口述出來的東西。

裡面的內容顛三倒四雲山霧罩,甚至還有許多自相矛盾和無法自圓其說的地方,給這玩意兒冠以教材之名,馮揚都覺得牙磣!

但既是要去工學做官兒,好歹總要對這些東西有個基礎的認知,也免得那焦順橫挑鼻子豎挑眼的。

馮揚說完,見幾個親信下屬都面露難色,不由嘆道:“先多選幾個備着吧,到時候再從裡面儘量挑好的——宮裡催得急,怕是拖不了太久,先把人集中起來儘量把這些泥腿子的東西吃透,若是有人能將其改成正經文章,就最好不過了。”

聽他話裡到底打出了富裕,幾個下屬這才略略鬆了口氣,齊聲躬身應是。

旋即,那爲首的卻又欲言又止。

馮揚以爲他是想訴苦談條件,不由皺眉問道:“還有何事?”

“回大人。”

那爲首屬吏小心翼翼的道:“咱們文選司裡也有些身負功名卻無官無職的,想要爲大義進一份心力,您看?”

工學裡的官職,除了司業和督導之外,幾乎都不被進士官放在眼裡,甚至在參加大挑的舉人眼裡,也算不上是頭一等的好去處。

但對於一些只有秀才功名的微末小吏而言,這卻不啻於踏入仕途的通天大道。

馮揚聞言面色稍霽,心知這必是有人託請,想着做個順水人情也好,於是便道:“你回頭統計一下,也把名字列進去——不過事先說好了,需得是在複試里名列前茅的才成,若是選出些酒囊飯袋,便我能饒過你們,尚書侍郎那裡卻也交代不過去!”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爲首屬吏連聲應了,正準備順勢告辭,好把這消息傳給下面的文書們,卻不想值房外忽然有人高聲道:“大人,尚書大人請您過去一趟。”

馮揚只當是爲了這份名單,於是忙拿起來一面翻看,一面問道:“這其中可有你們一致看好的?快快把出身名姓報給我!”

幾個屬吏不敢怠慢,忙圍上前,將其中兩三個確實出挑之人的履歷,簡單的稟給了馮揚,又特意指出了他們優於別人的地方。

一番雞飛狗跳之後。

馮揚好容易記下這些履歷,一手託着名冊,一手揉着眉心步出值房,隨口問那傳話的小吏:“尚書大人急着喚本官過去,不知所爲何事?”

“這……”

那小吏略一遲疑,還是壓着嗓子透風道:“方纔好幾家勳貴外戚結伴跑來,瞧那氣勢洶洶的樣子,多半是想往工學裡塞人——其中頗有幾個粗鄙的,大人去了務必小心。”

馮揚腳步一頓,眉頭也不由的皺緊了。

他原以爲和吏部爭搶官員名額的,必是皇帝和焦順,誰成想勳貴外戚會橫插着一槓子?

勳貴日漸衰弱是不假,可那是整體大環境使然,真要論起來,其中的翹楚怕也不是他一個五品官能硬抗的,甚至就算尚書侍郎也要忌憚幾分。

以此推論,尚書大人這時找自己過去,恐怕也有找人背鍋扛雷的意思。

這麼一想,他腳下愈發慢了。

“馮大人,王尚書可還等着您呢。”

那小吏見狀,只好開口催促。

“喔。”

馮揚答應一聲,這纔不得不加快了腳步,又順勢摸出張銀票,用袖子攏了,不着痕跡的遞給那傳信小吏。

那小吏一見他袖子遞到近前,便立刻心照不宣的舉袖相迎,整個過程似行雲流水、若走谷粘棉。

然後二人才恍似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快步趕奔後衙。

後衙花廳內。

自勇毅伯牛繼宗以下,七八位勳貴外戚一字排開,內中多是鬍鬚發白的老將,且除了牛繼宗之外,身上的爵位雖最低也有三品,瞧着頗能唬人。

但事實上這些白頭老將都是些閒散人士,在朝中沒有多少影響力可言。

沒辦法,看眼下的形勢,誰都以爲最大的蛋糕肯定是南安王的,但凡背景足夠硬的,誰又樂意爲了八九品的官職和吏部硬鋼?

也就是牛繼宗作爲發起人,無奈被架到了槍口上,想不來都不成。

至於這些老將,一半是他硬拉來裝門面的,另一半則是希望拼了老骨頭,好歹給家中子孫換個前程的。

此時牛繼宗陰沉着臉,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心裡卻反覆把兩個人罵的狗血淋頭。

其一自然是焦順,若不是焦某人進讒言,他又怎會被迫跑來吏部打擂臺?

天地良心,他當初就是想搭個順風車而已,誰見過搭車的還要負責趕車?

不對,這分明是把自己當拉車的牲口使喚了!

第二個罵的就是南安王了,這小表弟搶了自己風頭也就罷了,事到臨頭卻被姑母圈在家裡,自己去了兩次連面都沒見上,更別說拿言語激他來打頭陣了。

正自腹誹,就見文選清吏司郎中馮揚,昂首挺胸走進花廳裡,旁若無人的衝着吏部尚書拱手見禮,連看都不曾看勳貴們一眼。

牛繼宗見狀,就知道打頭擂的來了,忙也抖擻精神暗暗提起。

只是他卻不知,對面的馮揚也是趕鴨子上架,若真要剖白了心跡,兩人反倒是志同道合惺惺相惜。

“咳!”

不等牛繼宗頭一個發言,下面倒先有位三等將軍按捺不住,起身道:“既然文選清吏司的人已經到了,那這事兒咱就掰扯掰扯!這工學是教匠人學手藝的地方,偏弄這許多大頭巾作甚?隨便從工廠裡找幾個老師傅,不比你們懂行多了?!”

話音剛落,旁邊幾個老夥計便一同鼓譟起來,別看都是白頭翁,嗓門卻不遜色與年輕人分毫。

馮揚見狀,先擡眼看了看尚書王哲,見這位頂頭上司老神在在的捋着鬍鬚,就知道對方肯定是等着自己出面反駁,於是暗歎一聲,梗着脖子冷笑道:“若照這位老將軍所言,那工學也不是武學,又何須列位多事?”

那三等將軍一時語塞,畢竟熬到這歲數還要爲後人發愁的,肯定不會是什麼聰明人。

要說匹夫之勇那倒是不缺,可與人論戰耍嘴皮子就不成了。

“不然!”

好在還有個牛繼宗在,他心下也暗歎一聲,擺出胸有成竹的樣子,坐在椅子上反駁道:“這工學與行伍其實多有牽連——恐怕馮郎中還不知道吧?早在左安門蒙學的時候,那些工讀生們便每日裡都要接受行伍操練,這畢了業,又有一半人去了糾察隊,每日裡乾的事兒和巡防營也差不了多少。”

這話一出,那些白頭翁立刻有了主心骨,連忙附和道:“對啊,這行伍上的事兒,誰有咱們家學淵源?”

“不叫我們摻和,難道學大宋讓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領兵打仗?”

“那特娘還不如從宮裡選個童貫呢!”

最後這句明顯過於離譜,連白頭翁們都忍不住側目。

好在馮揚也顧不上抓這些話柄,他對工學的前身左安門蒙學並不熟悉,但也聽說過第一批工讀生,大多被分派去糾察隊長的事兒。

當時他還曾嘲笑這些泥腿子,最多也就是做個丘八的料,但現如今被牛繼宗將了一軍,才發現這工學裡竟然早就給武人留了入口。

他遲疑着道:“蒙學如此,工學也未必就要如此吧?”

“哈哈哈~”

牛繼宗哈哈一笑,搖頭鄙棄道:“我原以爲馮郎中有什麼高論,卻原來竟是一點都不曾瞭解工學的事情,只會誇誇其談!別的且不論,自從京城裡幾家大廠試行了焦祭酒提倡的軍事化管理,產出和品質皆有提升,連損耗都降了兩成!”

“這般利國利民的好事,憑你幾句空口白話,竟就要否了不成?!”

不得不說,牛繼宗雖也是趕鴨子上架,但到底還是在牛思源那裡做足了功課的。

這一番話說的馮揚啞口無言,他一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連工部的事兒都隔了一層,又怎麼可能知道下面工廠的情況?

“咳~”

這時端坐在上首的天官王哲,終於忍不住開口道:“其實歷來國之大匠也多是讀書人,連記敘百工經驗的典籍——如《天工開物》等,也皆是出自我輩文人之手。”

馮揚如蒙大赦,忙連聲附和道:“對對對,還有《齊民要術》、《夢溪筆談》……”

“本爵也沒說文人不該入工學吧?”

牛繼宗打斷了他,兩手一攤道:“但你們有理由去工學爲官,咱們這些世代將門,也同樣有資格有理由去工學做教官。”

頓了頓,又不情願的補充道:“那些匠官就更不用說了,若少了人家,還叫什麼工學?”

第381章 飯圈女孩第259章 連環計【續】第341章 壽宴【中】第181章 雜第52章 話家常牽出來家事、錯認情誤點鴛鴦譜第81章 攤牌【下】第414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上】第326章 典禮第124章 碼頭第737章 奪他鳥位第423章 盟主‘這是非常合理的’加更【下】第233章 23333第230章 賈母壽辰【中】第813章 三月十八【將終】第553章 黑暗森林【中二】第105章 下馬威與殺威棒第699章 立日十艹卩夕口第585章 下帖【上】第311章 紅梅詩會【下】第131章 因齟齬初戲平兒第405章 賀喬遷焦順訓烈女、夜難眠姐妹聚瀟湘第255章 同人不同命第655章 盪漾第753章 距離全勤僅剩一天第558章 拿賊【中】第581章 說好的補更第90章 夜議第488章 亂曲【二】第174章 元宵節【上】第544章第691章 敲邊鼓、針啄第656章 恐怖如斯第800章 八百啦第459章 哄第136章 焦大人休沐日常【上】第680章 得償所願【再續】第163章 葫蘆娃救爺爺第772章 補更達成第305章 定第336章 貪財好色尤家雙姝【上】第667章 章節名第359章 歪打正着、錯有錯招第806章 三月十八【上】第620章 急公好義蕉太狼第577章 終於能發評論了!!!第677章 得償所願【中】第502章 重陽日【一】第577章 終於能發評論了!!!第358章 大觀園裡的日常第409章 允悲第232章 兼祧之議第814章 吳貴妃在行動【上】第407章 ‘魑魅魍魎’第385章 休沐日再臨【上】第533章 惡趣 官制第655章 盪漾第237章第28章 亂入相思局【上】第702章 是全勤,我加了全勤!第195章 餘韻第20章 喜怒無常必有因第108章 是夜第738章 弄巧成拙第23章 弄巧成拙因愛生恨第146章 謀權勢五兒欲入門、賣扇骨婆媳再爭鋒第249章 中秋【中】第381章 飯圈女孩第798章 由着他第67章 論謠言順水推舟、問緣由三鼓而竭第323章 不肖種種大承笞撻第598章 大昏【上】第144章 夜討胭脂第603章 大昏【下三】第468章 佈施與佈施第396章 翌日第332章 鴛鴦女誓絕鴛鴦偶、焦暢卿無心插細柳【下】第609章 起章節名真的很難第263章 納妾【下】第267章 熙鳳起疑約焦順第654章 餘波第9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二更】本書爵位設定第549章 前虎後狼【上】第397章 七夕【上】第471章 爭端第442章 義孝兩全第762章 誰主第344章 宮裡宮外第232章 兼祧之議第30章 璉二爺牢騷滿腹、秦司棋心繫情郎第207章 論奸細牽出二尤【中】第453章 羅網【下】第816章 吳太后在行動【中】第357章 幕間第822章 萬幸第73章 驚弓鳥自投羅網、榮國府聚義分贓第176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第131章 因齟齬初戲平兒第334章 夜常第394章 餘韻
第381章 飯圈女孩第259章 連環計【續】第341章 壽宴【中】第181章 雜第52章 話家常牽出來家事、錯認情誤點鴛鴦譜第81章 攤牌【下】第414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上】第326章 典禮第124章 碼頭第737章 奪他鳥位第423章 盟主‘這是非常合理的’加更【下】第233章 23333第230章 賈母壽辰【中】第813章 三月十八【將終】第553章 黑暗森林【中二】第105章 下馬威與殺威棒第699章 立日十艹卩夕口第585章 下帖【上】第311章 紅梅詩會【下】第131章 因齟齬初戲平兒第405章 賀喬遷焦順訓烈女、夜難眠姐妹聚瀟湘第255章 同人不同命第655章 盪漾第753章 距離全勤僅剩一天第558章 拿賊【中】第581章 說好的補更第90章 夜議第488章 亂曲【二】第174章 元宵節【上】第544章第691章 敲邊鼓、針啄第656章 恐怖如斯第800章 八百啦第459章 哄第136章 焦大人休沐日常【上】第680章 得償所願【再續】第163章 葫蘆娃救爺爺第772章 補更達成第305章 定第336章 貪財好色尤家雙姝【上】第667章 章節名第359章 歪打正着、錯有錯招第806章 三月十八【上】第620章 急公好義蕉太狼第577章 終於能發評論了!!!第677章 得償所願【中】第502章 重陽日【一】第577章 終於能發評論了!!!第358章 大觀園裡的日常第409章 允悲第232章 兼祧之議第814章 吳貴妃在行動【上】第407章 ‘魑魅魍魎’第385章 休沐日再臨【上】第533章 惡趣 官制第655章 盪漾第237章第28章 亂入相思局【上】第702章 是全勤,我加了全勤!第195章 餘韻第20章 喜怒無常必有因第108章 是夜第738章 弄巧成拙第23章 弄巧成拙因愛生恨第146章 謀權勢五兒欲入門、賣扇骨婆媳再爭鋒第249章 中秋【中】第381章 飯圈女孩第798章 由着他第67章 論謠言順水推舟、問緣由三鼓而竭第323章 不肖種種大承笞撻第598章 大昏【上】第144章 夜討胭脂第603章 大昏【下三】第468章 佈施與佈施第396章 翌日第332章 鴛鴦女誓絕鴛鴦偶、焦暢卿無心插細柳【下】第609章 起章節名真的很難第263章 納妾【下】第267章 熙鳳起疑約焦順第654章 餘波第9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二更】本書爵位設定第549章 前虎後狼【上】第397章 七夕【上】第471章 爭端第442章 義孝兩全第762章 誰主第344章 宮裡宮外第232章 兼祧之議第30章 璉二爺牢騷滿腹、秦司棋心繫情郎第207章 論奸細牽出二尤【中】第453章 羅網【下】第816章 吳太后在行動【中】第357章 幕間第822章 萬幸第73章 驚弓鳥自投羅網、榮國府聚義分贓第176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第131章 因齟齬初戲平兒第334章 夜常第394章 餘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