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4 章 求見

範康帶着諸將來到了宮門前,他沒有就這麼闖進去,而是向在門口值班的太監說道:“你趕快進去向皇上稟報,就說步兵統領衙門主簿範康帶着京城諸將要覲見皇上。”

那看門的太監看到範康帶着人氣勢洶洶的要進皇宮,也有些害怕了。於是也不管其他,飛奔着就向內宮跑去。

等他到了養心殿的東暖閣,一打聽才知道,皇上已經去了寧壽宮,到現在沒有回來。

讓他有些擔心外邊的範康忍不住帶兵闖了進來,正在這時戴廉也來到東暖閣向皇帝稟報高全等人被擋在西華門的事情。

結果他正看到這小太監在東暖閣外急得直跳腳。於是上前詢問:“你這個小崽子在這兒幹什麼?”

小太監看到戴廉來了,像是見到了救星,趕忙上去參拜,然後就迫不及待的說道:“戴公公,大事不好了,步兵統領衙門主簿範康帶着京城諸將要進皇宮面見皇上。現在帶着兵已經在宮門口等候了。”

戴廉一聽這話嚇得魂飛魄散,他雖然已經通過情報系統知道了賈珂回師的消息,但沒想到他在京城的這些屬下行動這麼快,莫非他們要在賈珂回來之前,就逼迫皇上禪讓嗎?

現在戴廉也顧不得向夏守忠回稟了,他執掌情報這麼多年,還是知道輕重緩急的。

戴廉不敢耽擱,很清楚了,皇帝現在不在東暖閣之後,立馬就向後宮寧壽宮跑去。一路上是風馳電掣,不知道撞倒了幾個宮女太監。

等他到了寧壽宮的時候,已經上氣不接下氣,而您送宮外的太監,看到他之後趕忙上前扶住,要知道他還是戴權的乾兒子,寧壽宮的這些太監都算是戴權的心腹,自然是知道他的身份的。

他們將戴廉一直扶到了寧壽宮宮門口,接着就有一個太監進去稟報。

而這時候太上皇和皇上正在忐忑不安着等待着消息。不然有個太監進來稟報:“啓稟太上皇,皇上,外面暗衛總管戴廉有要事稟報。”

這二位至尊自然知道戴廉,聽到他有要事,在這危急關頭,任何事情都不能耽擱,於是皇帝直接命令讓這個戴廉進來稟報。

戴廉得了回話,這纔敢進入寧壽宮,小太監領着進入太上皇的寢殿之後,先看到的是太上皇,虛弱的躺在牀上而皇帝卻在太上皇的寢殿內來回的踱步。

戴廉不敢怠慢,上去就雙膝跪倒給兩位至尊磕頭。

皇帝着急的問道:“你有什麼事?莫不是賈珂的人已經準備帶領人馬攻打皇宮了。”

戴廉心中想着這皇帝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這一次猜的雖不中也不遠亦。

“啓稟萬歲爺,步兵統領衙門,主簿範康,帶着京城中的主要將領已經在宮門外等候,要求皇上召見他們。”

皇帝一聽完這話就有些手足無措了,他沒想到自己的一個行動竟然引來了滔天大禍。

太上皇從牀上坐了起來,旁邊的戴權趕緊過去給他在背後放上靠枕,讓他靠在牀沿。

太上皇這才平穩,接着他語氣平和的說道:“這些人還知道先向太監稟報,並沒有直接闖進宮來,看來還有迴旋的餘地。”

皇帝聽完太上皇的話,這纔有些安定,然後問道:“那父皇你看我該不該接見他們?”

太上皇聽到這裡有些不高興了,這皇帝平常看着挺有主見的,怎麼一到關鍵時刻就變成了軟骨頭。

但是現在爲了江山設計也顧不得他了,既然皇上如此的軟弱,看來只能自己親自出面了。

於是太上皇對戴廉說:“既然如此朕和皇帝,就在乾清宮召見他們。”

太上皇說完這句話就對旁邊的戴權說道:“準備鑾駕,送朕和皇帝去乾清宮。”

旁邊的戴權有些擔心的說道:“太上皇,您老人家的身體都這樣了,不如讓範康等人帶着將領到寧壽宮來。”

太上皇一聽這話就怒目圓睜地呵斥他:“糊塗,這範康進宮必然是要帶着兵的,朕如果在寧壽宮接見他,那麼他的大兵恐怕就把咱們宮中攪的天翻地覆了。”

戴權聽完太上皇的話才知道自己有些冒昧了,果然還是太上皇想得周到。

於是也不敢再說,馬上出去爲太上皇準備車馬去了。

很快戴權就再次進入了太上皇的寢宮,來到太上皇面前輕輕地說:“太上皇,車駕已經準備好了,什麼時候啓程?”

太上皇有些虛弱的說道:“立刻就啓程,萬一那些逆賊們在外面等不及了,闖進來可就麻煩了。”

說完這句話,太上皇就要掙扎着下地,旁邊的戴權趕緊過去扶住他,然後一招手又有三四個太監過來爲太上皇更衣。

很快太上皇就穿戴整齊,有兩個太監扶着向宮門外慢慢的走去。

而皇帝跟在太上皇后邊心情十分的沉重,自己的輕舉妄動,最後竟然鬧到這份田地,讓已經臥牀不起的太上皇不得不強打精神到乾清宮爲他處理後事。

太上皇出了寧壽宮的寢宮,馬上被扶上了一頂軟轎。皇帝在後邊也上了軟轎,於是這父子兩代皇帝便在太監的簇擁下,急匆匆的前往乾清宮了。

而皇太后站在宮門口送別了這對父子,但是她臉上卻沒有任何的表情,好像是帶了一層面具一樣。

而這時在寧壽宮宮中的賈元春,也從太監們的談論中得到了消息,她現在不知道該是喜還是憂。

本來賈元春出生賈家,進入皇宮也是爲賈家榮華富貴而作出的妥協。

不過沒想到賈珂現在竟然執掌了天下的兵權,看這樣子野心不小,而自己雖然出生賈家,但畢竟已經嫁入了皇家,以後的孩子必定是皇室的骨肉,從此一來,賈元春就要爲自己和孩子的以後感到擔憂了。

希望賈珂能夠看在自己爲賈家做出的犧牲的份上,能夠善待自己。

正在賈元春煩惱的時候,皇太后從宮門口重新回到了寧壽宮的大殿。

賈元春趕忙上前去參拜,畢竟賈珂還沒有得天下,自己還要在皇太后手底下過活。

王太后斜眼看了賈元春一眼,然後問道:“賈妃,今天的事你可是當真不知情況?”

賈元春看到皇太后對自己不信任也是無奈,自己要是真知道情況能嚇成這樣?

“回太后的話,臣妾確實不知,臣妾於家中已經斷絕了交通很長時間了。”

皇太后聽完之後點點頭,知道這是皇帝安排的,這是害怕賈元春把宮中看到的,傳給外邊。

“既然如此,你就好好的在宮中呆着,不必想其他。”皇太后之所以和雅園村這樣說,是因爲也有些和賈元春同病相憐,她當年也是因爲爲了家族的富貴而嫁入宮中。

賈元春趕緊低頭謝恩。

皇太后接着說道:“現在你想保全自身,最重要的就是生個孩子,只要有了這個孩子,天大的事都會化作烏有。”

賈元春擡頭看了皇太后一眼,重新低下了頭,她也不是傻子,皇太后這是想爲皇家留下骨肉。

如果賈珂真的到了那一步,對別人的孩子恐怕沒有任何的憐憫,一定會斬草除根,但如果這個孩子是賈元春的,也許皇家還能留下一線的根苗。

等到太上皇和皇帝來到乾清宮的大殿,太上皇在正中央的寶座上做好。戴權在一旁看着太上皇坐在上邊身體搖擺,有些支撐不住,急忙命令人拿來幾個軟墊,在四周給太上皇放上,讓他有個依靠。

而皇帝則在寶座旁邊放了一把普通的交椅,現在也沒什麼講究了,皇帝就坐在那裡。

接着太上皇就對戴權說:“讓他們進來吧,朕到要看一看這些人能把朕怎麼樣。”

太上皇現在心中也是無比的憤恨,自己老了老了,在最後時刻卻給自己的兒孫留下了如此大的後患。現在也只能拼着命在堅持一段時間,希望能把事情儘量的挽回一些。

戴權得了命令,對下面的戴廉使了個眼色,這戴廉立刻就明白了,只見他弓着身慢慢地退出了乾清宮大殿,出了門之後,這纔敢直起身轉過身,向宮門外跑去。

等到戴廉來到宮門外的時候,範康倒還能沉得住氣,但是他身後的四員將已經有些煩躁了。

戴廉見到範康之後,趕緊上前向他施禮,要是以前別說是給範康施禮了,就是範康稍微對他有些不敬,他也會是脾氣給範康個好看的。

“範大人,太上皇和皇上在乾清宮召見諸位,各位隨我一起來吧。”

範康聽完之後只是點點頭,沒有說別的,便帶頭向宮門走去。後邊的四員將也一起跟上,而他們的親兵護衛並沒有停在宮門外,而是一擁進了宮門。

戴廉看到這種情況想要阻攔,但是鄭愷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立刻就讓他把到嘴的話全部又吞了回去。

於是戴廉就這麼默不作聲地在前邊帶路,而範康帶着大隊人馬直接進了宮門,然後順着遇到,直接來到了乾清宮外。

戴廉見已經到了地方,轉身來對範康說:“範大人能否再次稍等片刻?我進去給兩位至尊稟報一聲。”

範康也沒有爲難他,點點頭說道:“戴公公不必客氣,我們做臣子的,再外邊稍等片刻也沒有什麼。”

戴廉對範康感謝之後,這纔敢轉身進了乾清宮大殿。

第 304 章 大朝結束第 256 章 曹莽第 133 章 百戶=基礎第 486 章 密旨第 290 章 母子平安第 375 章 下旨第 604 章 賈府回京第 102 章 攻守第 84 章 破敵第 179 章 八旗第 607 章 盤算第 585 章 破營第 332 章 報應第 56 章 團圓宴第 443 章 交鋒第 756 章 孟和身死第 553 章第 39 章 露餡第 445 章 緊逼第 527 章 發配第 789 章 投降第 612 章 正妃第 574 章 放縱(求訂閱)第 158 章 出兵第 727 章 去世第 528 章 隔閡第 755 章 驚變第 366 章 主意第 544 章 靈泉第 174 章 接旨第 560 章 土地第 331 章 離魂第 189 章 押送第 512 章 囚禁第 484 章 族議第 308 章 演說榮國府第 353 章 省親3第 798 章 天道(大結局)第 610 章 提醒第 248 章 詢問第 672 章 進宮第 400 章 軍機人選第 65 章 抵達第 642 章 攻城第 309 章 黛玉入京第 505 章 總理衙門第 438 章 搖擺不定第 495 章 逼宮1第 225 章 換將第 307 章 民心第 321 章 決裂第 455 章 湘雲第 360 章 對策3第 693 章 透露第 741 章 明升暗降第 116 章 遊擊2第 316 章 徇私枉法第 277 章 昏倒第 159 章 行軍第 728 章 後事第 435 章 驗屍第 259 章 喬遷第 346 章 銀子第 754 章 金蟬脫殼第 665 章 聯絡第 448 章 謀劃第 642 章 攻城第 709 章 留母第 267 章 家業第 490 章 囑託第 351 章 省親1第 22 章 誓言第 156 章 東暖閣第 546 章 金陵第 474 章 軍情第 626 章 進貢第 118 章 走門路第 707 章 血脈第 724 章 爭位第 183 章 出發第 187 章 傳國玉璽第 458 章 上門第 347 章 木石第 466 章 聯絡第 143 章 秋高馬肥第 637 章 夜襲第 528 章 隔閡第 766 章 賈珠病逝第 778 章 撲朔迷離第 224 章 出陣第 351 章 省親1第 85 章 清點第 726 章 彌留第 415 章 救災第 795 章 康順四十五年第 425 章 傳話第 614 章 賜藥第 699 章 承諾第 319 章 彈劾第 387 章 請君入甕
第 304 章 大朝結束第 256 章 曹莽第 133 章 百戶=基礎第 486 章 密旨第 290 章 母子平安第 375 章 下旨第 604 章 賈府回京第 102 章 攻守第 84 章 破敵第 179 章 八旗第 607 章 盤算第 585 章 破營第 332 章 報應第 56 章 團圓宴第 443 章 交鋒第 756 章 孟和身死第 553 章第 39 章 露餡第 445 章 緊逼第 527 章 發配第 789 章 投降第 612 章 正妃第 574 章 放縱(求訂閱)第 158 章 出兵第 727 章 去世第 528 章 隔閡第 755 章 驚變第 366 章 主意第 544 章 靈泉第 174 章 接旨第 560 章 土地第 331 章 離魂第 189 章 押送第 512 章 囚禁第 484 章 族議第 308 章 演說榮國府第 353 章 省親3第 798 章 天道(大結局)第 610 章 提醒第 248 章 詢問第 672 章 進宮第 400 章 軍機人選第 65 章 抵達第 642 章 攻城第 309 章 黛玉入京第 505 章 總理衙門第 438 章 搖擺不定第 495 章 逼宮1第 225 章 換將第 307 章 民心第 321 章 決裂第 455 章 湘雲第 360 章 對策3第 693 章 透露第 741 章 明升暗降第 116 章 遊擊2第 316 章 徇私枉法第 277 章 昏倒第 159 章 行軍第 728 章 後事第 435 章 驗屍第 259 章 喬遷第 346 章 銀子第 754 章 金蟬脫殼第 665 章 聯絡第 448 章 謀劃第 642 章 攻城第 709 章 留母第 267 章 家業第 490 章 囑託第 351 章 省親1第 22 章 誓言第 156 章 東暖閣第 546 章 金陵第 474 章 軍情第 626 章 進貢第 118 章 走門路第 707 章 血脈第 724 章 爭位第 183 章 出發第 187 章 傳國玉璽第 458 章 上門第 347 章 木石第 466 章 聯絡第 143 章 秋高馬肥第 637 章 夜襲第 528 章 隔閡第 766 章 賈珠病逝第 778 章 撲朔迷離第 224 章 出陣第 351 章 省親1第 85 章 清點第 726 章 彌留第 415 章 救災第 795 章 康順四十五年第 425 章 傳話第 614 章 賜藥第 699 章 承諾第 319 章 彈劾第 387 章 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