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4 章 放縱(求訂閱)

孫彥感覺到事態緊急之後,也沒有在等耽誤時間,第二天大家到總理衙門辦公的時候,孫彥悄悄的把範康拉到了一個僻靜的書房。

“範先生,最近的氣氛可是有點不對,你難道沒感覺出來嗎?”

範康安穩的坐在座位上喝了一口茶,然後才說道:“不過是些跳樑小醜,不必在意他們。”

孫彥這下可是急了,“好我的範尚書,你可太穩了,我可是聽到消息,皇族現在已經動起來了,就連那些勳貴們也背叛了榮國府,也開始互相串聯。”

範康看到孫彥確實是着急了,如果不給他稍微透露點,他恐怕還不知道要幹出什麼事來,到時候萬一要是驚動了那些人,壞了主公的大事,那可就麻煩了。

範康想到這裡放下茶杯,摸着鬍子對孫彥說:“孫大人,你不必擔心,這些事都在主公的意料之中。”

孫彥聽完這話眼睛就眯了起來,他也是在官場上打滾多少年的,也不需要點破,便已經有些明白了範康的意思。

“如此一來,我就放心了,不過這朝中還有許多是主公的人手,如果這些人狗急跳牆可怎麼辦。”

範康聽完之後面無表情地說道:“咱們只要保住自己的幾個頭領就可以了,至於其他人也是給他們一個考驗。”

孫彥心裡便一驚,不知道這是賈珂的意思,還是範康私自做主,如果這是賈珂的意思,那可是說明他們的這個主公越來越成熟了,已經具備了帝王之相。

“孫大人這幾天警醒着點兒,隨時聽候我的消息,一旦得了我的傳信,就立刻啓程前往保定,那裡有咱們的人。”

孫彥點點頭,現在可算是出了一口氣,看來是賈珂離開的時候已經把一切安排妥當,他就說嘛,賈珂這麼謹慎的人怎麼會留下這麼大的破綻?

孫彥回到了自己的住宅之後,在書房之中想了一個多時辰,最後這才下定決心。

是他在書房之中連續寫了七八封書信,讓小廝秘密的送到了京城中的幾個府邸。

這些人都是孫彥手底下的人,他們一些是當年老王爺留下來的,一些是孫彥這些年自己收攏來的。

孫彥現在知道在京城之中有大事發生,自己收攏這些手下不容易,如果是一朝盡喪,以後在朝中自己就又是孤家寡人了。

這些人接到孫彥的書信之後,立刻按照孫彥的囑咐開始準備行囊。

有幾個義忠親王當年留下來的那些老人,卻把這些消息悄悄的再次傳到了一個隱秘的客棧中。

沒有一會兒功夫,這客棧中就飛出了一隻信鴿向南邊而去。

衛昆早就對孫彥盯得緊緊的,這一回,孫彥的這次行動暴露了他們在京城之中的據點。

衛昆得到這個情報之後,如獲至寶,終於是抓住這個組織的一點尾巴了。

現在還不能行動,要順藤摸瓜,看能不能抓住更大的人物。

衛昆對於賈珂的吩咐可是十分着緊的,既然賈珂十分在意這個組織,那麼他作爲奴才,就一定要爲主子分憂。

孫彥送出去這幾封信之後坐在書房之中,沉默了半晌,這才嘆了一口氣。

孫彥現在是一身仕二主,左右爲難,不過在自身的利益面前,什麼忠誠,早就被他拋到了九霄雲外。

其實孫彥早就發現自己的府中有人監視,孫彥想來想去,恐怕想監視自己的只有賈珂了。

這一回孫彥把書信傳出去,就是想着給賈珂傳遞消息,告訴賈珂自己是忠心耿耿的。

至於他的那位舊主,在孫彥看來不過是跳樑小醜,格局太小,如何無論如何也無法和賈珂相抗衡的。

但是孫彥還不敢就這麼明目張膽的和舊主分道揚鑣,因爲他十分知道那位主子的陰狠,所以只能用這種辦法向賈珂傳遞消息。

不說範康在這裡緊密的盯着皇上以及他手下的人。

再說這時候的忠順王府,已經聚集了許多的權貴,這些人中既有皇室的成員,也有勳貴的代表。

忠順王作爲皇帝的弟弟居中而坐,旁邊是幾個皇族中的老王爺以及幾個後起之秀。在下邊做的就是滿朝勳貴的代表。

“各位,這段時間大家都憋得夠嗆,現在終於能透口氣了,希望大家把握住時機,不然的話將來是什麼待遇,大家心中都有數。”

別人現在這個時候都沒有開口,反而是到南安郡王的長子,現在襲一等公的孫瑄,首先開口了。

“王爺說的正是道理,大家可以想一想,一旦賈珂篡位成功,咱們在座的這些人哪一個有好果子吃?”

底下的衆王公大臣聽完他的話都開始議論紛紛。

有的人認爲現在已經是富貴以及,就是賈珂篡位成功,沒有了爵位,憑藉祖宗留下的這些財產,以及和當年老榮國公的關係,也能夠平安無事,沒必要摻合進來。

但是有的人卻不同意了,他們認爲如果失了爵位,就是有錢也不過是別人的魚肉,不如趁着賈珂不在,拼死一搏,如果一旦成功了,也許就能恢復祖宗的榮耀。

孫瑄坐在那裡看着這些人議論,絕大部分人都是想搏一搏的,畢竟祖宗留下來的基業,不能在自己這一輩施了。

孫瑄看時機差不多了,就對忠順王點了點頭,坐在當心的忠順王,看到孫瑄給自己使眼色便知道時機已到。

畢竟現在反對賈珂的人多,如果再說一段時間,這些人擔驚受怕起來鬧不好就要打退堂鼓了。

於是忠順王坐在中間一拍桌子,“大丈夫死則死矣,生不能五鼎食,死亦要五鼎烹。現在正是咱們光宗耀祖,立功受賞的時候。”

底下的衆人聽了他的鼓勵,都開始振奮起來,不過仍然有幾個搖頭不語。

忠順王見到有人不同意,眼睛就瞪了起來,“今日我們爲國除奸,如果有人心懷二心,當與逆賊同論。”

忠順王的這一句話,把下面那幾個三心二意的人都嚇住了,於是她們紛紛表態。

“我等忠君爲國,絕不會和賈珂這個逆黨同流合污。”

“王爺請下令,我等畢定馬首是瞻。”

忠順王見這幾個人表了態,這才吸引了怒氣,“既然大家都同心協力,那麼咱們一會兒就灑血爲盟,立下字據,也好防着有人出賣咱們大傢伙。”

孫瑄自然是第一個響應,其他人見到這種情況也已經是騎虎難下。

忠順王於是帶着衆人來到了大堂,你已經準備上了儀式作用的香案。

衆人下雪爲盟之後,又在一張討伐賈珂的檄文上籤上名字。

這一套都完了之後,他們才重新又回到了那間偏殿。

衆人重新做好,孫瑄站起身來對衆人拱拱手,然後說出了他和忠順王早就計劃好的策略。

“衆位,賈珂正在帶着人馬去北方和韃靼人作戰,京師空虛,正是咱們用武的時候。”

底下的這些人既然是已經灑血爲盟,也就沒有退路了,於是一個個開始出謀劃策。

鎮國公牛清之孫現襲一等伯牛繼宗,是在座的這些人中唯一還算有些能耐的,否則的話也不可能還能襲着伯爵。

牛繼宗首先站出來向衆人拱手,然後說道:“咱們這些人都不掌着兵權,所以我認爲,應該把各府的家丁全部集中起來統一調度,然後把各府的家生子全部集中,這些人雖然是沒什麼戰鬥力,但是發了兵器訓練上他們幾天也能夠上城牆守城。”

修國公侯曉明之孫世襲一等子侯孝康,也高聲說道:“牛大哥說得好,只要咱們帶着家丁衝進皇城,把皇上救出來。到時候皇上發詔四方,招勤王之兵進京,就是賈珂帶着幾十萬大兵回來了,也不一定能把咱們怎麼着。”

忠順王坐在中間點點頭這個主意正和他不謀而合,在忠順王的心目中,這天下的文武大部分還是心向他們皇族的。

孫瑄這時候補充道:“京城中還有許多賈珂的爪牙,有些人絕不能放過,萬一給賈珂走漏了風聲,讓賈珂提前回來,咱們可能就前功盡棄了。”

忠順王聽到這裡知道已經差不多了,該他出來做總結了。

“既然衆位都有意見除奸臣,保皇上,我就在這裡勉爲其難做個統領。”

忠順王說完之後,在座的王公貴族,皇親國戚就一起拱手說道:“自然應該王爺做主。”

“好,我就在這裡替皇上,替各位先帝,謝謝衆位了。”

忠順王說完之後,站起身來對着在座的這些王公貴族,以及皇室宗親連連鞠躬。

在坐的這些人也趕緊各自站起進行迴應並且連說:“不敢。”

忠順王重新做好,然後對衆人下令道:“現在時間緊急不可耽擱,本王在這裡就舔着臉向衆位下令了。”

在座的衆人聽完之後都滿滿臉嚴肅的看着忠順王。

“各位回到家中,立刻把所有的家庭全部集中起來送到牛繼宗處,由他統一統領。”

衆人聽了都一起點頭,並沒有什麼異義。

“再一個就是,所有的成年小廝,也全部集中起來,由孫瑄集中在一起發放兵器,等到進攻皇城的時候,跟隨家丁一起殺入皇城,將皇上救出來。”

第 463 章 消息第 725 章 託孤第 519 章 蠢婦(求訂閱)第 785 章 會戰第 598 章 回宮第 718 章 救兵第 531 章 三月第 13 章 極貴第 31 章 旱災第 337 章 盟友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165 章 大戰2第 14 章 密議第 52 章 清水與墨汁第 81 章 敵至第 376 章 忠順王第 89 章 前往第 610 章 提醒第 248 章 詢問第 631 章 先禮後兵第 603 章第 19 章 揚威第 505 章 總理衙門第 523 章 闖宮第 390 章 奶孃第 388 章 借刀殺人第 495 章 逼宮1第 489 章 補救第 789 章 投降第 767 章 五年第 797 章 駕崩第 496 章 逼宮2第 81 章 敵至第 146 章 大勝第 380 章 人情第 37 章 回府第 630 章 出征第 494 章 求見第 733 章 撕毀盟約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670 章 前奏第 225 章 換將第 693 章 透露第 207 章 準備第 338 章 密謀第 379 章 兄友弟恭第 467 章 官憑文書第 631 章 先禮後兵第 552 章第 170 章 御門聽政第 373 章 糧食第 642 章 攻城第 387 章 請君入甕第 135 章 迎接第 180 章 安排第 371 章 請教第 736 章 賜婚第 121 章 良妾第 426 章 趕到第 163 章 神弓第 332 章 報應第 755 章 驚變第 13 章 極貴第 511 章 死因第 511 章 死因第 320 章 朝爭第 308 章 演說榮國府第 382 章 口諭第 658 章 凱旋而歸第 559 章 廟算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792 章 海貿第 463 章 消息第 327 章 寶釵入京第 393 章 虛驚一場第 739 章 直搗黃龍第 41 章 震驚第 79 章 實驗第 494 章 求見第 446 章 化解第 429 章 示威第 752 章 斷後第 640 章 俘虜第 520 章 迎接(求訂閱)第 25 章 準備第 109 章 劉雨迴歸第 257 章 伴虎第 560 章 土地第 475 章 爭議第 211 章 調兵第 737 章 探春第 166 章 進退第 71 章 大閱第 225 章 換將第 181 章 雙刀第 316 章 徇私枉法第 455 章 湘雲第 384 章 越線第 654 章 歸降(求訂閱)第 342 章 福禍
第 463 章 消息第 725 章 託孤第 519 章 蠢婦(求訂閱)第 785 章 會戰第 598 章 回宮第 718 章 救兵第 531 章 三月第 13 章 極貴第 31 章 旱災第 337 章 盟友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165 章 大戰2第 14 章 密議第 52 章 清水與墨汁第 81 章 敵至第 376 章 忠順王第 89 章 前往第 610 章 提醒第 248 章 詢問第 631 章 先禮後兵第 603 章第 19 章 揚威第 505 章 總理衙門第 523 章 闖宮第 390 章 奶孃第 388 章 借刀殺人第 495 章 逼宮1第 489 章 補救第 789 章 投降第 767 章 五年第 797 章 駕崩第 496 章 逼宮2第 81 章 敵至第 146 章 大勝第 380 章 人情第 37 章 回府第 630 章 出征第 494 章 求見第 733 章 撕毀盟約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670 章 前奏第 225 章 換將第 693 章 透露第 207 章 準備第 338 章 密謀第 379 章 兄友弟恭第 467 章 官憑文書第 631 章 先禮後兵第 552 章第 170 章 御門聽政第 373 章 糧食第 642 章 攻城第 387 章 請君入甕第 135 章 迎接第 180 章 安排第 371 章 請教第 736 章 賜婚第 121 章 良妾第 426 章 趕到第 163 章 神弓第 332 章 報應第 755 章 驚變第 13 章 極貴第 511 章 死因第 511 章 死因第 320 章 朝爭第 308 章 演說榮國府第 382 章 口諭第 658 章 凱旋而歸第 559 章 廟算第 762 章 徵高麗(1)第 792 章 海貿第 463 章 消息第 327 章 寶釵入京第 393 章 虛驚一場第 739 章 直搗黃龍第 41 章 震驚第 79 章 實驗第 494 章 求見第 446 章 化解第 429 章 示威第 752 章 斷後第 640 章 俘虜第 520 章 迎接(求訂閱)第 25 章 準備第 109 章 劉雨迴歸第 257 章 伴虎第 560 章 土地第 475 章 爭議第 211 章 調兵第 737 章 探春第 166 章 進退第 71 章 大閱第 225 章 換將第 181 章 雙刀第 316 章 徇私枉法第 455 章 湘雲第 384 章 越線第 654 章 歸降(求訂閱)第 342 章 福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