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7 章 五年

賈珠病逝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之中傳開,賈珠作爲第一個去世的皇親國戚,自然受到了高規格的待遇。

欽天監陰陽司來擇日,擇準停靈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後開喪送訃聞。一百單八禪僧念超度經,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解冤洗業醮,另有五十高僧、五十高道對壇“按七作好事”。

這還不算,賈珂特地賜下了檀木的棺材,作爲賈珠的壽材。

每日裡有無數的朝廷官員,達官貴人前來給賈珠上香,這香菸繚繞,直接把整個榮國府都籠罩了。

在賈珠出殯的那一天,賈珂命李德善代表自己,前往榮王府。

在出殯時府門洞開,兩邊燈籠照如白晝,亂烘烘人來人往,裡面哭聲搖山振嶽。

街上白漫漫人來人往,花簇簇官去官去,臨街大門洞開,旋在兩邊起了鼓樂廳,兩班青衣按時奏樂,一對對執事擺的刀斬斧齊。

這也是賈珠最後一次打儀仗,在京城之中招搖過市了。

在出京的路上,一路上都有官員設有路祭,這來送行的官員無邊無際,排出去幾裡地去,可見當時對賈珠的重視。

賈寶玉作爲賈珠的弟弟,親自扶棺,隨着賈珠的棺槨,一路出了京城,前往皇族陵寢。

在賈珠去世之後,王太后是一病不起,如果不是宮中的太醫實在是能耐不凡,說不好就和她的兒子賈珠一起去了。

而賈珂在賈珠出殯之後的第三天,就給榮王府下旨,“榮王世子賈蘭,襲榮親王爵,不必降等。”

而作爲太上皇的賈政,對於賈珠的去世,也是唏噓了好長一段時間。

說實話,在賈政的幾個兒子之中,賈政最看好的還是賈珠。現在賈珠就這麼走了,賈政心中的悲傷是別人不能理解的。

賈珠去世所掀起的波瀾,很快就在京城之中,消失的無影無蹤。畢竟大家還是要過日子的。

就這樣時間匆匆的又過去了五年,一晃就來到了康順八年。

這幾年來朝廷越加的穩固,賈珂的聲望也是如日中天,由於賈珂採取了攤丁入母,永不加賦等緩解農民壓力的措施,百姓們都把賈珂當成了萬古未有的明君。

而由於沒有了韃靼人的騷擾,這幾年來邊關也越發的平靜,百姓們甚至能夠出九邊,開始開墾荒地。

而賈珂在知道這種趨勢之後,不但沒有阻止,反而大加的鼓勵,所有百姓所開墾的荒地,歸個人所有,並且三年之內免除所有的稅收。

由於賈珂的積極鼓勵政策,百姓們出關開墾土地的熱情更加旺盛了。

許多無地少地,或者家中人口龐大的農民,都成羣結隊的離開本鄉本土,跋涉幾百裡,出九邊來到草原之上。

短短几年的功夫,在草原上就開墾出了近1000萬畝的良田。

雖然北方草原的土地比較貧瘠,但是種一波還是沒有問題的,再加上地廣人稀,百姓們所擁有的土地比觀內多了許多,所以出關來尋活路的百姓,這幾年生活還算是不錯。

賈珂現在可以說是美人在懷,事業有成,要說有什麼煩惱,那就是所有帝王共同的心事了。

現在賈珂幾個快要成年的兒子,斗的和五眼雞似的。

楚王賈芝和吳王賈茂這兩個人甚至有一次在宴會這上動了兵器,如果不是賈珂當場鎮壓,鬧不好這兩人恐怕就有一人要喪在當場。

到了最後,賈珂爲了讓這兩個兒子長長記性,直接下令讓他們閉門思過半年,半年之內沒有旨意,任何人不得探望他們,也不能出東四所一步。

而這時在儲秀宮中的賈元春卻有一件煩心的事,讓他她日夜不得安枕。

原來,隨着前朝小皇帝,年齡不停的增長,現在這廢帝對賈珂的怨念也越來越深。

有一次母子兩個人在御花園中賞花,賈珂突然到來。

賈元春自然帶着孩子前去見禮,哪知道賈元春已經給賈珂跪倒施禮了,那孩子卻站在那裡動也不動。

賈珂當時看了那孩子一眼,只是笑着搖搖頭,好像並沒有任何的生氣。

但是賈元春卻瞭解賈珂的狠辣,她們在宮中居住,經常要和賈珂見面的,一次兩次賈珂不生氣,時間長了難道賈珂就真的沒有怨言。

因此賈元春這幾天一直在做噩夢,夢到突然有一天賈珂勃然大怒,派出人馬將她的兒子抓到法場開刀問斬。

而在夢中,她自己在法場外抱着兒子的人頭,只能無奈的痛哭。

就因爲這個夢,賈元春這幾天幾次在夢中驚醒。

這一天賈元春仍然是在夢中被驚醒的,她坐在牀上抱着被子瑟瑟發抖。

而這時在賈元春身旁伺候的抱琴,看着賈元春的這樣子是心中十分的難受。

她們姑娘原先是天下最尊貴的女人,沒有想到現在竟然被嚇成這樣。

抱琴一邊在牀邊不停地安慰賈元春,一邊腦子裡飛快地盤算着怎麼讓賈元春脫離這個困境。

她們主子在宮中居住,自然免不了經常要和皇上見面,而小主子的的那個態度,每一次見了皇上好像要吃人一樣。

這個樣下去遲早要出事,還不如出宮去居住着樣,兩不相見,也許時間能夠抹平他們小主子心中的憤恨。

抱琴想明白之後,就在旁邊輕輕的建議,“主子,奴才知道您爲什麼煩惱。以奴才的意思不如咱們搬出宮中居住,這樣咱們老老實實過自己的日子,兩不相見,也許能夠平安。”

薛寶釵本來在那裡瑟瑟發抖,聽了抱琴的話就有如撥雲見日,這麼簡單的辦法,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

賈元春把抱琴的主意再仔細的過了一遍,越來越覺得是個好辦法,在當時她就下定決心,明天一早就去寧壽宮求太皇太后,有她老人家發話,皇上想來不會駁了面子。

賈元春想明白之後,這纔再次睡下,也不知道是不是心中有了辦法,賈元春難得的睡了一個好覺,直到日上三竿,這纔起來。

賈元春起牀之後穿戴整齊,匆匆的吃了一點早飯,便乘着小轎直奔太皇太后賈母的寧壽宮而去。

而這時候的賈母早就吃過早飯,現在正在寧壽宮中聽着宮女兒唱着小曲兒,拿着一杯茶,看着一個幾歲的孩子在地上亂爬,嘴角的笑容不停的流露,那幸福的表情旁人也能感到。

原來這個在地上亂爬的孩子,乃是賈寶玉和襲人所生的兒子賈桂,這孩子自從失去母親之後,賈寶玉又因爲林黛玉的事情每天吃齋唸佛。太皇太后賈母看這不是個事,在說她在宮中也有些寂寞,便做主將賈桂接到自己宮中撫養。

這已經幾年的功夫了,賈母把對賈寶玉的感情都集中到了這個小孩子身上,所以對於賈桂可以說是千般的寵愛。

賈桂現在在宮中的吃穿用度都是頭一份的,就連賈珂的兒子都不一定能趕得上他。

賈元春來到了寧壽宮,也不用宮女稟報,就進了側殿,賈桂正玩得高興,突然見有個人來了,擡頭一看原來是他喜歡的漂亮姑姑。

於是賈桂伸出雙手,露出無齒的笑容,想讓賈元春抱抱他。

而賈元春也沒有讓他失望,一彎腰將賈桂抱在懷中,然後三步兩步來到了賈母的面前,抱着賈桂給她行了一禮,然後再賈母的示意下坐在了旁邊的秀墩上。

賈母看着多日不來的賈元春,突然來到她宮中,就知道她有什麼事。的畢竟賈元春,自從賈珂登基之後,就在宮中深居簡出,很少在宮中拜訪。

“這一次來是不是有什麼事兒呀?”

賈元春聽了神色有些黯然,轉手把懷中的賈桂遞了一旁的鴛鴦。

接下來賈元春眼圈就有些發紅。

賈母看她的這樣子就有些不高興了,對一旁的鴛鴦問道:“怎麼回事?是不是宮中有人給長公主臉色看了?”

鴛鴦對此事從來沒有聽聞過,賈珂這些年對賈元春還算不錯的,所有的用度都是按皇后的禮儀供給的,而宮中更是沒有哪個不開眼的,去找賈元春麻煩。

“回老佛爺,奴婢不曾聽說。”

賈元春趕忙也在一旁解釋道:“老佛爺誤會了,並沒有什麼人敢對我無禮。”

賈母一聽上下打量了一下賈元春,有些納悶的問道:“竟然無人對你無禮,怎麼見了我就是落淚。”

賈元春最後咬咬牙,突然站起身來,跪倒在賈母面前,磕頭如搗蒜。

“孫女有一件事求老太太,老太太念在我對賈家還有些功勞的份上,答應我這一次。”

賈母一見她跪下,趕忙命令鴛鴦:“快,快把元春扶起來。”

鴛鴦趕緊上前去攙扶賈元春,但是賈元春卻沒有順勢站起來,而是一手甩開的鴛鴦,繼續在那裡哭訴。

“老太太明鑑,我兒子年紀也漸漸長了,也知道些人事,這兩天我看他情緒不對,如果在讓他在宮中住下去,弄不好會闖出什麼禍事來,我想請老太太和大哥說一聲,好歹給他分封個爵位,讓我們母子在宮外居住。”

賈母聽完賈元春的訴說,這才明白賈元春爲什麼要到自己面前來哭訴。

賈母並沒有馬上答應賈元春,而是低頭想了一想,說實話,賈母對於這個重外孫並不十分待見,甚至在賈母的心中有些不可告人的想法。

賈元春見賈母閉口不言,趕緊帶着哭腔再次苦求。

最後賈母看着賈元春可憐的樣子,想起她爲賈家也算做過些貢獻,於是只能點頭說道:“既如此我就和皇上打個招呼,不過成與不成,我可不知道。”

賈元春聽了賈母的答覆,立刻高興地連連磕頭,“有老佛爺的話,孫女我就知足了。”

第 467 章 官憑文書第 716 章 和親第 329 章 巧蓮有孕第 540 章 奔赴各地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115 章 遊擊第 707 章 血脈第 599 章 滅口第 522 章 殺機第 581 章 兵臨城下第 744 章 頂撞第 639 章 投降第 164 章 大戰第 384 章 越線第 365 章 絹花第 722 章 長春宮第 660 章 寶釵第 71 章 大閱第 310 章 賈珠第 50 章 祭祖第 764 章 實封第 438 章 搖擺不定第 157 章 軍令第 447 章 留情第 422 章 心虛第 292 章 驚恐第 522 章 殺機第 724 章 爭位第 135 章 迎接第 448 章 謀劃第 115 章 遊擊第 770 章 太后思鄉第 391 章 大勢第 127 章 召見第 788 章 農奴第 233 章 忠臣第 357 章 算計第 739 章 直搗黃龍第 160 章 抵達第 408 章 送行第 366 章 主意第 566 章 番將第 318 章 暗潮洶涌第 320 章 朝爭第 672 章 進宮第 365 章 絹花第 636 章 斷糧第 444 章 稅收第 539 章 狸貓換太子第 88 章 軍報第 661 章 成事第 638 章 撤軍第 156 章 東暖閣第 183 章 出發第 395 章 辭呈第 414 章 決心第 555 章 大放厥詞第 56 章 團圓宴第 483 章 出發第 644 章 屠城第 740 章 奪權第 90 章 驗功第 264 章 拜見第 670 章 前奏第 416 章 友誼第 776 章 捉拿第 135 章 迎接第 412 章 賑災人選第 318 章 暗潮洶涌第 722 章 長春宮第 258 章 家事第 110 章 通報第 243 章 問詢第 500 章 傳信第 115 章 遊擊第 652 章 交權第 352 章 省親2第 28 章 雜事第 15 章 親兵第 61章 寶玉第 133 章 百戶=基礎第 217 章 拜見第 596 章 聯絡第 642 章 攻城第 398 章 袖手旁觀第 392 章 推測第 425 章 傳話第 315 章 行禮第 259 章 喬遷第 17 章 舞戟第 566 章 番將第 459 章 拜見第 470 章 嫁妝第 142 章 冬訓2第 198 章 主公第 287 章 拜訪第 300 章 試探第 394 章 逼迫第 481 章 見駕
第 467 章 官憑文書第 716 章 和親第 329 章 巧蓮有孕第 540 章 奔赴各地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115 章 遊擊第 707 章 血脈第 599 章 滅口第 522 章 殺機第 581 章 兵臨城下第 744 章 頂撞第 639 章 投降第 164 章 大戰第 384 章 越線第 365 章 絹花第 722 章 長春宮第 660 章 寶釵第 71 章 大閱第 310 章 賈珠第 50 章 祭祖第 764 章 實封第 438 章 搖擺不定第 157 章 軍令第 447 章 留情第 422 章 心虛第 292 章 驚恐第 522 章 殺機第 724 章 爭位第 135 章 迎接第 448 章 謀劃第 115 章 遊擊第 770 章 太后思鄉第 391 章 大勢第 127 章 召見第 788 章 農奴第 233 章 忠臣第 357 章 算計第 739 章 直搗黃龍第 160 章 抵達第 408 章 送行第 366 章 主意第 566 章 番將第 318 章 暗潮洶涌第 320 章 朝爭第 672 章 進宮第 365 章 絹花第 636 章 斷糧第 444 章 稅收第 539 章 狸貓換太子第 88 章 軍報第 661 章 成事第 638 章 撤軍第 156 章 東暖閣第 183 章 出發第 395 章 辭呈第 414 章 決心第 555 章 大放厥詞第 56 章 團圓宴第 483 章 出發第 644 章 屠城第 740 章 奪權第 90 章 驗功第 264 章 拜見第 670 章 前奏第 416 章 友誼第 776 章 捉拿第 135 章 迎接第 412 章 賑災人選第 318 章 暗潮洶涌第 722 章 長春宮第 258 章 家事第 110 章 通報第 243 章 問詢第 500 章 傳信第 115 章 遊擊第 652 章 交權第 352 章 省親2第 28 章 雜事第 15 章 親兵第 61章 寶玉第 133 章 百戶=基礎第 217 章 拜見第 596 章 聯絡第 642 章 攻城第 398 章 袖手旁觀第 392 章 推測第 425 章 傳話第 315 章 行禮第 259 章 喬遷第 17 章 舞戟第 566 章 番將第 459 章 拜見第 470 章 嫁妝第 142 章 冬訓2第 198 章 主公第 287 章 拜訪第 300 章 試探第 394 章 逼迫第 481 章 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