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錦衣衛的看家本領

第595章 錦衣衛的看家本領

進得崇政門,司禮監這太監沿着東側廊道,最終出現在了御座東陛之下。

今日常朝,司禮監掌印和秉筆皆隨侍御前,戴權第一個發現了來人,在稟告掌印太監呂通後便悄然走下御階。

“何事?”

“稟公公,朝鮮大捷!”

當下局面激烈焦灼,戴權非常清楚這份捷報,來得是何等的及時。

“給你記一功!”接過捷報,戴權臨走時說出了這句,隨後他急忙來到御前。

他本想自己遞到御案上,可一上了臺階就發現呂通盯着自己,然後目光落到了他手上的捷報。

而此時朝班最前方,作爲監國太子的朱景源,非常希望這些人不要放棄,繼續想辦法把朱景洪拉下來。

宦官是沒有根的人,所以他們不怕得罪任何人,只是一心想得到皇帝的認可。

呂通頓時眉頭舒展,接過之後忙將其遞到皇帝面前,而此時朱鹹銘已經醞釀好語言,打算強行彈壓挑釁自己的官員。

除了憋屈,他還有些吃醋,只因老爹對兄弟過於偏愛。

可惜無論大朝還是常朝,除非皇帝詢問他們都不會開口,所以在朝會上他們沒有發言權。

這些人裡多數都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只有少部分人是被忽悠或脅迫而來。

再說襄王府內,常朝的情況傳到了寶釵耳中時,她正遠遠瞧着熟睡的兒子。

眼看這些人給臉不要臉,李慶祥看向左右下屬,其實李文釗也被抽調了過來。

看着突然出現的奏本,朱鹹銘眉頭一皺,冷冷問道:“什麼東西?”

走下丹陛,在趕往幹清宮的路上,朱鹹銘吩咐道:“告訴李慶祥,讓他到崇政門外,把襄王的功績講一遍,勸那些官員各歸其位,朕可以既往不咎!”

“奴才領旨!”程英答道。

作爲軍功起家的皇帝,他很清楚渡河且拿下安州的是多大的進展,對整個戰局將有巨大推動作用。

見此情形,御階之下的官員們很費解,此時皇帝竟有心思看章奏,難道還有比彈劾襄王更重要的事?

看過奏報,得知大軍已經渡河,且安州也被拿下,朱鹹銘自是振奮無比。

“陛下,畢給事中仗義執言,您不能戕害……”

至於陳雪明等官員,此時也沒有獲勝的喜悅,因爲皇帝粗暴下獄官員的行爲,也讓他們覺得難以接受。

接下來又是關於作戰的相關部署,雖然朱景洪已提得很簡略,當呂通念出時衆人還是覺得離譜。

襄王連戰連捷,這是鐵一般的事實,是確實應該褒獎的功勞,這一點畢安等人已無可辯駁。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樣的人會在史書上留名,原本朱鹹銘正統一朝,也就自己有這個資格。

這些人下手有技巧,首先一個不致命但保證疼,其次是按照帶頭與否分別招呼。

這時底下終於有人開口:“世無公理,我等既不能伸張正義,不如辭官歸隱!”

如果舉人可以直接任命爲京官,他們這些進士老爺就不吃香了,這是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事。

直遞必然得罪呂通,對戴權來說犯不着,到了他這地位想要更進一步,完全在於皇帝是否信任。

“自朝鮮反叛,兒臣自九月下旬調兵遣將,同時急令安東行都司……”

有官員要爲畢安說話,御階之上李慶祥連忙揮手,於是又有校尉撲了出來。

舉人是可以入仕,但僅限於地方府縣之副職,直接任命爲京官簡直聞所未聞,更何況是一次性要任命一大批……

被一衆侍女簇擁着,在寶釵趕到英蓮院中時,就聽到了裡面聲嘶力竭的喊叫聲。

朱鹹銘知道他們難以接受,之所以這麼做是爲嚇嚇這些官員,讓他們最好老實些。

一直抓到第十一個人,現場才終於安靜下來,跟着畢安出班彈劾的官員,只剩下有三人跪在地上,此時一句話都沒敢多說。

今日常朝,包括畢安等人在內,一共抓了二十五人,另有五十多名官員不同程度受傷,消息很快在京官之中穿開。

“呂通,念給大家聽聽!”

奏本最後,朱景洪給出下一步戰略構想,雖然顯得格外樂觀了些,但在場衆人都不覺得他是在吹牛,哪怕是畢安這些反對他的人。

此前她也是這麼過來的,所以很清楚英蓮此刻的痛苦,於是不免爲其擔憂起來。

“陛下,即使襄王有功,但其罪孽深重,不法之事比比皆是,臣以爲也當懲處,故請……”

可作爲皇帝家奴,李慶祥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說穿了就是當惡人做工具。

到了這一步,彈劾襄王的事就算平息,接下來她總算可以睡個安穩覺。

幾分鐘後,旨意傳達給了李慶祥,然後他便帶着大批校尉,來到了崇政門外的臺階上。

畢安也知道,眼下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奴才領旨!”

章奏開始的內容,講述了前期用兵情況,以及對女真各部的安排,這些事情在場衆人多數都知道。

而呂通,或許不能助他成事,但壞他的事卻很容易。

聽着這些不感興趣的事,畢安等人已經不耐煩。

“十月初七,我軍偏師奇襲安州,安州不戰而克……”

“主上聖明,不與你們計較,都速速回衙,分理政務去吧……”

暗道老十三這小子沒讓自己失望,緊接着朱鹹銘心中冒出了新的想法:難道打勝仗真就這麼簡單?

無論是正統十年剿倭,還是去年在西北戰場,再到眼下這朝鮮戰場,朱景洪幾乎就沒打過敗仗。

“方纔有人指責襄王誤國,哼哼……若諸位愛卿都能這般誤國,朕就能安享太平了!”

跟他一同到的,還有可卿和琪琪格,她們兩個也是一臉凝重。

幾名校尉飛快上前,將畢安提溜起來,押着他就要往外走去。

“諸位多年寒窗苦讀,方纔金榜題名,得以出入禁中,難道要在今日……因一時被人蠱惑,就要毀掉多年努力?”

奏疏裡吹捧皇帝,乃是基操中的基操,朱景洪從來都不會爲自己攬功。

“剛纔朝會上,有人一意孤行,非要睜眼說瞎話,意圖誹謗襄王……如今已被拿下!”

“快……過去看看!”寶釵捏緊袖口道。

眼下李慶祥說得嚴重,那些被忽悠和脅迫的人,便很自生出退縮之意。

呂通仍繼續念着:“此番大勝,皆上仰陛下如天之德,下靠將士忠正用命,身逢盛世乃兒之幸事,大明之幸也!”

這句話,是朱鹹銘壓着脾氣說出來的,他已經下定了拿人的決心,但還打算給所有人一次機會。

沒錯,到了現在這一步,朱鹹銘也不得不承認,相同年紀下他比不過朱景洪。

“回去吧,都回去吧!”

“若還有人冥頑不靈,一意孤行……就給我打出去,其中領頭的全部下獄!”

連續的勝利,聽得五軍都督府衆人面露笑容。

打定主意後,接下來就該思索話術,這種功夫寶釵已修煉得爐火純青。

“帶回詔獄!”李慶祥吩咐道。

“這些人……未免太過不智,這是自欺欺人啊!”寶釵嘆息道。

彈壓官員,乃是錦衣衛的看家本領,這種事他們做過不少,眼下動起手來非常熟練。

只見呂通上前一步,從朱鹹銘手中接過章奏,打開來後就朗聲唸了起來:“兒臣襄王朱景洪謹奏……”

“諸位……若再頑固不化,休怪我不講情面!”李慶祥冷聲呵斥。

只是可惜,睿王府那邊還未發力,事情就已有了轉機,反倒讓他們撿了便宜,不用再衝鋒陷陣了……寶釵心中腹誹。

“不管是否拿下,攻克安州,打敗朝鮮岸防軍,進駐平安道……都是極大勝利,都是大功!”

太子本人受了夾板氣,睿王府卻可以毫髮無損,這一點寶釵是萬難接受。

“來人,將此狂悖之人拿下,嚴加審問……”

等了五秒左右,見現場無一人說話,朱鹹銘便吩咐道:“退朝!”

下一刻,現場響起了哀嚎聲,然後便是很多的慘叫聲。

“諸位,剛傳回奏報,襄王殿下大敗叛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敵北方軍主力已成甕中捉鱉,兒臣於餘十日之內克之,如此我朝鮮北方屏障已失,我軍可直插其都漢城……”

常朝御殿儀,錦衣衛按例會出人值守,只是今天李慶祥多安排了人,爲的就是拿人所用。

“諸位……襄王在奏報上說,於十日之內拿下義州,滅掉朝鮮北方軍主力!”

“退朝……”

“奏報上九月初九發出,到昨日已滿十天,你們說義州是否已被攻克?”朱鹹銘笑問在場衆人。

於是戴權來到呂通身側,將捷報遞給他後說道:“公公……朝鮮大捷!”

畢安想喊,立即有人捂住了他的嘴,令其只能發出“嗚嗚”的聲音。

幾名正副千戶毫不遲疑,一聲令下校尉們飛撲而出,手中棍子向在場官員們招呼去。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卿等一時糊塗,朕可以既往不咎,今日之事就到此爲止!”

此時的崇政門外,官員已彙集了七十多人,乃是京中各衙署中層官員。

有禮官高手吆喝,隨即左右侍衛跟着吆喝,恢弘的聲音傳出了很遠。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賀喜陛下,朝鮮大捷!”呂通笑着解釋。

正當她思索之時,外面急匆匆跑進來一女官,稟告道:“啓稟王妃,甄娘娘要生了!”

老實說,處理這些事非常棘手,李慶祥也不願太得罪人。

這時一旁的宦官提醒道:“李大人,你們看他們一個個的,都沒把你的話放心上,我看還是換個法子吧!”

他對朱景洪同樣忌憚,這些天逆着本心對抗朝臣,他心裡可別提有多憋屈了。

李慶祥會意,當即怒斥道:“大膽,陛下面前爾等信口雌黃,污衊朝廷功臣,簡直大逆不道……”

“哦?”

“諸位皆有老母妻子,難道忍心她們孤苦無依,爲你們一時不智肝腸寸斷?”

呂通急忙拆開封條火漆,取出了裡面的奏本,而後朱鹹銘便拿過去看了。

若此人非他嫡親兒子,哪怕擔着罵名他也得將其處死,不然他會睡不着覺!

拋開腦中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朱鹹銘將手中奏本合上,拿着起來遙示衆人道:“諸位愛卿,這是從朝鮮發來的奏報……”

這次事件,太子和睿王各自的黨羽,都在背地裡推波助瀾。

卻不曾想,最不受期待的小兒子,居然起步比自己還要勇猛!

沒辦法,大明戰神襄王殿下,已經不單純只是調侃,而是普遍被人接受的事實。

在他說話之時,朱鹹銘嘆了口氣,然後看向了一旁的李慶祥。

沒一會兒,這些官員逃的逃散的散,之有領頭的十幾號人,最終被校尉們給拿下了。

現場沒有人回答,因爲此時冒頭,極可能會成爲衆矢之的。

唯有五軍都督府的將領們,此刻心裡都在暗暗叫好。

這兩天我得進宮一趟,好好的跟母后訴訴苦,讓他知道睿王府何等冷漠……

“十月初二,臣領主力渡河,大破敵軍……”

“動手吧!”

甄琴已經足月,隨時都可能生產,爲此王府早已準備好一切。

但下一個消息讓他們更驚訝,因爲皇帝還重新下了一道旨,要在國子監中選拔優秀舉子入仕,以填補今日被拿下官員的空缺。

“是!”

“沒錯,我等辭官,不欲和光同塵……”

皇帝的這一行徑,可把朝臣們給嚇到了,於是紛紛商量如何阻止這件事。

“可還有人進諫?”朱鹹銘問了一句。

才醞釀好語言和情緒,被呂通突然來的一手打亂,他心裡不舒服實在正常。

可衆人發難,本就不是爲了論對錯,而是要把朱景洪壓下去,眼下又豈會善罷甘休。

“十月初五,臣領主力合圍義州……”

李慶祥苦口婆心在勸,他是真不願意收拾太多人,這種事對他來說沒有好處。

準噶爾兵強馬壯且天高皇帝遠,他們反叛倒也罷了,朝鮮什麼檔次也敢反叛?

這不是純噁心人,所以對五軍都督府這些人來說,沒有比痛揍叛軍更值得高興的事。

朱景洪正奇相合的計謀,需要克服各方面的問題,偏偏全程推進起來非常順利,讓五軍都督府的高官感到很不可思議。

“陛下至聖至明,今日如此……” 畢安是第一個,然後便是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朱十三,你一個人倒是逍遙,府上的事一概不管,你爲何還不回來……寶釵心中在吶喊。

這時她身後放下了一張椅子,一旁林紅玉提醒道:“王妃請坐,得慢慢等!”

448.第448章 夫妻秘議480.第480章 軍心在我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第599章 長淵城內的火光46.第46章 好險第115章 仗義疏財不好做70.第70章 賈璉被擒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397.第397章 再至金陵第36章 各家反應第581章 大明父親第129章 看火器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第543章 將離311.第311章 閣樓上有火藥第581章 大明父親第555章 爲了神教大業483.第483章 集議第534章 借刀殺人第154章 不做乖寶寶第622章 仲謀何能及吾兒第614章 張小月講花妖404.第404章 難兄難弟第164章 鳴冤第602章 襄王御殿226.第226章 真不知羞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94章 提攜第524章 內宅有不寧480.第480章 軍心在我第604章 一夜春宵419.第419章 不知妻美朱景洪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第536章 兄弟380.第380章 六哥永遠支持你第63章 朱雲笙212.第212章 年輕的軍官們第546章 離別第174章 初審已過第611章 獻俘儀式前第124章 驛站歇腳第106章 勝利就在眼前第158章 蝨子多了不癢第570章 小姨子474.第474章 精誠合作17.第17章 護官符第609章 萬兩黃金的作用第86章 密林中第623章 這兩口子咋都這樣381.第381章 皇帝的胃口324.第324章 來自親王的威壓460.第460章 曹賊之心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193.第193章 秦業441.第441章 朱景洪論英雄279.第279章 腦補甄364.第36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45章 屆時你我,再不分離438.第438章 都是實誠人324.第324章 來自親王的威壓第491章 第零:此戰我將親自領兵第611章 獻俘儀式前264.第264章 服也不服327.第327章 夾板氣198.第198章 老六的佈置217.第217章 準噶爾使團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第55章 太祖之怒469.第469章 內閣震動第597章 朱景洪的意志第592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306.第306章 死纏爛打式進言251.第251章 寧榮街第34章 指定會審第57章 判案第500章 炮擊第486章 朕之乳虎385.第385章 喬遷335.第335章 江城子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第620章 王府的女人們432.第432章 賈芸升官307.第307章 薛蟠欲使壞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第131章 近水樓臺334.第334章 心思各不同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第538章 孫紹祖歸京356.第356章 可卿姐弟第563章 王妃之怒第154章 不做乖寶寶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78.第78章 閣臣第585章 他們竟如此欺我第60章 行文各地第501章 夜襲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第587章 風起神都
448.第448章 夫妻秘議480.第480章 軍心在我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第599章 長淵城內的火光46.第46章 好險第115章 仗義疏財不好做70.第70章 賈璉被擒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397.第397章 再至金陵第36章 各家反應第581章 大明父親第129章 看火器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第543章 將離311.第311章 閣樓上有火藥第581章 大明父親第555章 爲了神教大業483.第483章 集議第534章 借刀殺人第154章 不做乖寶寶第622章 仲謀何能及吾兒第614章 張小月講花妖404.第404章 難兄難弟第164章 鳴冤第602章 襄王御殿226.第226章 真不知羞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94章 提攜第524章 內宅有不寧480.第480章 軍心在我第604章 一夜春宵419.第419章 不知妻美朱景洪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第536章 兄弟380.第380章 六哥永遠支持你第63章 朱雲笙212.第212章 年輕的軍官們第546章 離別第174章 初審已過第611章 獻俘儀式前第124章 驛站歇腳第106章 勝利就在眼前第158章 蝨子多了不癢第570章 小姨子474.第474章 精誠合作17.第17章 護官符第609章 萬兩黃金的作用第86章 密林中第623章 這兩口子咋都這樣381.第381章 皇帝的胃口324.第324章 來自親王的威壓460.第460章 曹賊之心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193.第193章 秦業441.第441章 朱景洪論英雄279.第279章 腦補甄364.第36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45章 屆時你我,再不分離438.第438章 都是實誠人324.第324章 來自親王的威壓第491章 第零:此戰我將親自領兵第611章 獻俘儀式前264.第264章 服也不服327.第327章 夾板氣198.第198章 老六的佈置217.第217章 準噶爾使團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第55章 太祖之怒469.第469章 內閣震動第597章 朱景洪的意志第592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306.第306章 死纏爛打式進言251.第251章 寧榮街第34章 指定會審第57章 判案第500章 炮擊第486章 朕之乳虎385.第385章 喬遷335.第335章 江城子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第620章 王府的女人們432.第432章 賈芸升官307.第307章 薛蟠欲使壞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第131章 近水樓臺334.第334章 心思各不同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第538章 孫紹祖歸京356.第356章 可卿姐弟第563章 王妃之怒第154章 不做乖寶寶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78.第78章 閣臣第585章 他們竟如此欺我第60章 行文各地第501章 夜襲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第587章 風起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