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太平五門

bookmark

王黎憐憫的看着孫才,重新倒了一杯酒遞給孫才,嘆息道:“你先歇一口氣,後面的事情不用着急!”

孫才擦了擦了淚水,接過酒一飲而盡,感激的看了王黎一眼,接着說道:“卑職蒙子龍營救,又受大人教誨寬宥,怎能再因一己之私而誤了大人的大事?

太平道,又名太平教,乃教主張角獨創而成。明面上,道中教徒按天罡星排布,分三十六方,大方一到兩萬,小方五到八千。暗地裡太平道又分山醫命卜相五門,五門中又按五行分金木水火土五旗,每旗人數不等,或數百人,或上千人。”

山醫命卜相?這不是道家玄學五門嗎?

前世的時候師傅就曾講過:山者,修身養性,鍛之體魄,道家武功秘術;醫者,方劑、鍼灸、靈治等維持生命之秘術;命者,命運推理,自然法則,逆天改命等;卜者,占卜、選吉、測局,預測前途兇險也;而相,則是印相、命相、人相、陽宅和陰宅的吉凶堪輿。

這玄學五門不是在東晉時期纔開獨闢蹊徑,另成一門的嗎?難道張角如今已經開創了玄學,還是隻是便於安排和控制?

王黎沉思間,就聽孫才說道:“醫門專一負責佈道施齋、病患救治等;命門則負責糧食採買、運輸、囤積等;而卜門,則是打着卜相的旗幟往來州郡,發展和組織教徒。

至於地形地勢、山貌河流、暗道街巷乃至地圖繪製等事務,則均由相門負責,相門在看陽宅和陰宅的時候,悄悄銘記於心,再通過專人繪製成地圖。

因爲教中不允許各門之間暗通消息,所以,卑職並不清楚其他門內部五旗如何進行分工。不過,卑職倒是記得,前幾年冀州、青州、兗州等地發生瘟疫,皆是由教主和醫門負責佈道和禳災的。

另外,卑職有次在門主處發現幾張青州、徐州和荊州的地圖,記錄甚是詳細,一山一水一溝一壑,歷歷在目。卑職猜測那相門的門徒教衆至少已經遍佈青、徐、荊等地,甚至更多。”

“那命門和卜門呢?”

孫才搖了搖頭,說道:“卑職只是一個山門旗使,權限不足,僅知道命門和卜門分別負責糧食的收集和招攬教衆,其餘的卑職委實一無所知。”

王黎點了點頭,腦海中的念頭卻不斷的轉換:命門掌管糧食乃生死大事,要的是絕對的忠心和信任;卜門則要求的是拋頭露面,招搖過市;相門同樣也需要四方走動,頻頻出面;山門雖然還沒有介紹,但那醫門負責佈道禳災,唐客師承華佗,一身毒術和醫學,正是大有用武之地。

這唐客可就是那醫門門主?

卻聽孫才繼續說道:“山門,取其義,動則勢若泰山壓頂,靜則穩如泰山峙立,且有搬山之力。因此山門主要負責士兵訓練、暗殺、行刺、投毒以及兵器布甲的製作、採買、運輸等。

而山門五旗,金旗負責兵器布甲採買,士兵訓練,木旗負責投毒行刺,水旗負責運輸兵器布甲,火旗負責情報的探取和籌劃,而土旗負責防禦等等。”

王黎思忖片刻,問道:“據本曹所知賈金曹案、和琳案和紅楓渡案都是山門負責,而其他四門並未出現在鄴城,五門是否按照區域劃分?另外山門金旗使乃和琳,你乃火旗使,林放應是那土旗使了,那門主和另外兩旗使又是何人?”。

孫才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賈金曹案、和琳案和紅楓渡案確實乃山門負責。不過五門並未按照區域劃分,只不過魏郡乃冀州大郡,又臨白馬,四通八達,左右司青,上下幽兗,又與幷州相接,乃我河東重地。因此在本門成立之初,門主便在此埋下了幾枚釘子。”

釘子?說的便是孫才、和琳與萬劍等人嗎?

這些人確實是很早就已經進入了魏郡官員的行列,太平道可謂用心之深啊!

王黎點了點頭,孫才繼續解釋道:“又因其他四門發展迅速,門主想與其他四門一較高下,因此才早早定計,決定發動鄴城之變。正好賈金曹發現了鹽鐵賬務有很大的問題,並且開始對萬劍起了懷疑之心,怕萬劍暴露,門主便令我等立時響應。”

王黎暗忖片刻,不解的問道:“既然賈金曹發現鹽鐵賬務問題,至少說明賈安是一個有作爲的官員。而你孫家當初便是因大戶與官員狼狽爲奸而最終家破人亡的,那麼你爲何要對一個有作爲的官員下手呢?豈不有違你的初衷?”

孫才沉凝半晌,緊緊捏了捏手指,手背上青筋直冒,眼神中閃過一絲憤恨:“大人說的固然不錯!可是大人,卑職想問一問你,當初卑職一家命運危在旦夕的時候,這賈金曹又在哪裡呢?”

“你現在也熟知朝廷體系、章程,賈安只是一介金曹,執掌魏郡鹽鐵貨幣事務,若非鹽鐵貨幣諸事並無權過問地方刑律、案由。”

孫才含淚悽笑,眼角劇烈抖動,手指漸漸的鬆弛下來:“大人可知道當初迫害孫家的那大戶人家是誰?大人,那大戶人家正是賈安母舅一家啊,若非由他暗中支持,他那母舅一家又怎敢禍害鄉里,魚肉百姓?我孫家又怎麼會一夜之間家破人亡?”

“孫才,你怎麼知道此事一定有賈安暗中支持?”

“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孫才搖了搖頭,轉而面目猙獰,淒厲的吼道,“但是我知道的是,賈安縱非暗中支持,默許總是有的吧,不然他母舅一家在鄉里作威作福這麼多年,他豈有不知之理?更何況地方官員爲了巴結他,勾結他母舅一家總是有的。”

天理昭昭報應不爽,這賈安自身雖奉公守法,卻不善於修家。縱容母舅爲禍鄉里此爲其一,收養白眼狼伏於身邊爲其二,一個好好的家就這麼的差點家破人亡。哎,古人說的修家治國平天下,又怎會沒有道理呢?

或許這就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吧!

王黎喟然長嘆,起身倒了一杯誰遞給孫才,拍了拍肩膀,輕聲道:“孫才,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你想報仇雪恨此乃人之常情。但是你要記住,仇恨會矇蔽我們的雙眼,而偏執則會使人盲目瘋狂,最後毀掉的也不是隻有仇人,還有你自己。孫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着相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着相了!

幾個字如雷貫耳直擊孫才腦海,瞧着王黎關切平和的眼神,孫才臉色漸漸舒緩下來,默然良久,接着說道:“爲免驚動郡守和朝廷,因此本門才決定啓用賈安身邊的書童,立時除去那賈安。”

“那萬劍與和琳又是如何得知我司正在查他們的?”

“大人還記得那夜的煙花嗎?那煙花就是太平道內部傳遞消息的一種方式,那夜大人離開兵曹後,兵曹中人就是通過這煙花向萬劍傳遞的消息。”孫才說着,向周康歉意的點了點頭,接着說道,“和琳那裡確實是卑職瞞過周康兄弟通知的。”

王黎點了點頭,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問道:“萬劍手中的七張機從何而來?可是從那門主處得來?”

孫才點了點頭,說道:“門主比我更早加入太平道,其人也算是雄才大略了,心思縝密,武藝卓絕,更有一手出神入化的醫術和毒術,深得教主重用。那七張機就是門主給萬劍的。”

不對!

按樊阿的說法這七張機乃是唐客的,難道這唐客並不是醫門門主,而是山門門主,可太平道還有比唐客醫術更高的人嗎?

王黎試探道:“山門門主可是唐客?”

“正是此人。”孫才點了點頭,眉宇間說不出的譏誚。

“濟陰唐客?”

孫才點了點頭,卻又道:“正是濟陰人氏,不過大人,這唐客雖然出身濟陰,但祖籍卻非中原,而是龜茲。”

龜茲?胡人!

千古名醫華佗先生旗下大弟子竟然是一胡人!

唐客乃一胡人,卻又是華佗的大弟子,還是太平道張角麾下山門門主,這胡人怎麼又牽扯進來了呢?

王黎如遭雷擊,跌坐下來,眉毛都快皺成川字了。

按孫才和樊阿的描述,這唐客驚才絕豔,心思縝密狠毒,可爲什麼這唐客偏偏會留下如此多的線索呢?

第一、賈金曹一案中,如果直接刺殺或者乾脆放上一把火,豈不比用這七張機更不易引人注目?只要一把普通的刀具或者一把火,還能去哪裡尋找這些線索?結果,那萬劍偏偏上演這麼一出好戲,直接就讓王黎鎖定了太平道和唐客此人。

這是昏了頭嗎?

第二、菜市口劫法場,作爲手握數千人的一門之主,其智略非比常人,豈能不知官府會有準備和埋伏?爲什麼他還會如此毅然決然的率領大部分山門教徒飛蛾撲火?是過於相信自己的手下,還是覺得這和琳的確無可取代?

而且還因此事暴露了一個田曹掾,那些馬可都是魏郡的田曹墾殖蓄養的。爲了一個兵曹指揮使搭上衆兄弟以及田曹掾的性命,是否值得?這是《拯救大兵瑞恩》的翻版嗎?還是打算讓官府將太平道鄴城的根基一舉摧毀?

第三、紅楓渡一案,他又爲什麼如此急迫的運用非常規的手段運送兵器?如果只是暗中悄悄輸送,神不知鬼不覺,又有誰會知道呢?起事?拉倒吧,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太平道起義應該是在明年吧。現在也不過十月底,從黎陽到鉅鹿,幾個月的時間就是爬也能爬上幾個來回了。

還是說他們是朝廷的內應?這特麼的純粹就是雞屁股上牽繩索,扯淡(蛋)!寧可相信母豬會上樹,也不敢相信唐客會是朝廷內應!一個朝廷內應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私下散播病疾瘟疫?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王黎是不信的。

但,如果說這唐客也不是朝廷內應,他又竟意欲何爲呢?心中一絲警惕驟升,王黎忽的一震,莫非這胡人已經開始意圖佈局中原,染指我大漢江山了?!

第481章曹操的反擊第441章袁術之死第500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五)第145章 大漢朝的梃擊案第84章 反客爲主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84章風向第240章 聲東擊西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293章 幾曾著眼看侯王第389章鉅鹿決戰(三)第353章 最後的掙扎(一)第22章 白衣銀槍第303章 袁張議和第472章甦醒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95章 雪崩第507章青龍於郊第445章中原角聲哀,烽火照高臺第79章 羅睺匿行入玉關第328章 戰與退第73章 誰道英雄是白身第378章戰書第480章失手第1章 一夕驚雷越千年第137章 初戰孟津渡第286章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第442章依仗第312章 將對將第187章 武威歡迎你第469章鏡圓第511章轉戰三千里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46章 遷都第460章兄弟鬩於牆(五)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98章 雙雄會第496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一)第513章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102章 月夜城隍廟第491章計成第501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六)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53章 血仇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37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二)第98章 雙雄會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11章 飲不盡的奸人血,殺不盡的仇人頭第435章恩難酬,怨難酬,恩怨難酬第211章才道長安花將了,又聞雒陽起驚雷第132章 風雨虎牢關(六)第133章 諫言第58章 突圍第171章 英雄一怒第12章 劫法場第400章舉世反王第73章 誰道英雄是白身第215章 脫樊籠第365章 英雄末路第98章 雙雄會第469章鏡圓第62章 焰紅飛雲浦,煙濁長社城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83章 懸羊打鼓第8章 李代桃僵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267章 千層浪第85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385章決戰的序章第508章挑燈夜戰第169章 小丑背叛當殲夷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406章夜襲第326章 殺狼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442章依仗第267章 千層浪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99章 曉徑風香雨正紅第218章 劃時代的春雷第469章鏡圓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37章那年花開月正圓第343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八)第401章荀彧論戰第68章 金錯刀第533章瘋狂第417章一個人的戰鬥第251章 義烈第502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七)第340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五)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55章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第57章 飲馬渡秋水第350章 猛虎出柙第28章 蕭蕭明月斷恩義,從此太平如路人
第481章曹操的反擊第441章袁術之死第500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五)第145章 大漢朝的梃擊案第84章 反客爲主第210章 雍熙於變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84章風向第240章 聲東擊西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293章 幾曾著眼看侯王第389章鉅鹿決戰(三)第353章 最後的掙扎(一)第22章 白衣銀槍第303章 袁張議和第472章甦醒第401章荀彧論戰第295章 雪崩第507章青龍於郊第445章中原角聲哀,烽火照高臺第79章 羅睺匿行入玉關第328章 戰與退第73章 誰道英雄是白身第378章戰書第480章失手第1章 一夕驚雷越千年第137章 初戰孟津渡第286章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第442章依仗第312章 將對將第187章 武威歡迎你第469章鏡圓第511章轉戰三千里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46章 遷都第460章兄弟鬩於牆(五)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98章 雙雄會第496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一)第513章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102章 月夜城隍廟第491章計成第501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六)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53章 血仇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37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二)第98章 雙雄會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11章 飲不盡的奸人血,殺不盡的仇人頭第435章恩難酬,怨難酬,恩怨難酬第211章才道長安花將了,又聞雒陽起驚雷第132章 風雨虎牢關(六)第133章 諫言第58章 突圍第171章 英雄一怒第12章 劫法場第400章舉世反王第73章 誰道英雄是白身第215章 脫樊籠第365章 英雄末路第98章 雙雄會第469章鏡圓第62章 焰紅飛雲浦,煙濁長社城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83章 懸羊打鼓第8章 李代桃僵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267章 千層浪第85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385章決戰的序章第508章挑燈夜戰第169章 小丑背叛當殲夷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406章夜襲第326章 殺狼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442章依仗第267章 千層浪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99章 曉徑風香雨正紅第218章 劃時代的春雷第469章鏡圓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37章那年花開月正圓第343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八)第401章荀彧論戰第68章 金錯刀第533章瘋狂第417章一個人的戰鬥第251章 義烈第502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七)第340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五)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55章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第57章 飲馬渡秋水第350章 猛虎出柙第28章 蕭蕭明月斷恩義,從此太平如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