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河北鏖戰烈(二)

比起披堅執銳,衝鋒破陣的能力來,蔣奇不是其他冀州名將的對手。但若要論起在純防禦戰中的堅韌性,冀州諸將中,無出其右者。

面對優勢敵軍步騎的不停襲擾,蔣奇安坐在高高的指揮車上,神色輕鬆的發號施令。二月的寒風雖然依舊奇冷無比,卻彷彿對蔣奇毫無影響。在他老練沉穩的指揮下,只用一半人手,便足以抵禦住敵軍不間斷的襲擾。而其餘的一半人手,則在蔣奇的安排下,坐在地上休息,以便保持體力,等會兒好接替在戰鬥中產生疲勞的同袍。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種程度,蔣奇還不能得到顏良的尊重。在戰鬥的持續中,蔣奇故意放開了兩個小口子,讓鄒丹的車輪戰小部隊以爲是找到了破綻。但是,當大隊的北疆騎兵衝過來的時候,迎接他們的,卻是蔣奇軍準備良久的凌厲反擊。列隊的長槍,呼嘯的長箭,無不給擁擠成一團的鄒丹部下,造成了相當慘烈的損失。

經歷過兩次被這樣的破綻坑害以後,鄒丹所部對蔣奇軍的防禦產生了相當大的疑慮,以至於當蔣奇軍再次露出一個破綻的時候,鄒丹爲了防止再次上當,都視若不見。

發現這一幕,蔣奇悄悄的笑了。他的目的達到了。有了前兩次的教訓,敵人在攻擊時的力道都自發的削弱了不少。就算蔣奇軍真的一不小心出現了破綻,以鄒丹軍的遲疑,怕是都能夠在隨後的戰事中彌補上來。

兩翼的戰況都保持着穩定,此戰的勝負,當然就落到了中軍交鋒的結果上。

雙方中軍的主力,當然是麴義和公孫瓚的本部。不過此刻正在交鋒的,卻不是這兩位正主兒,而是劉備與韓猛這兩名配角。

韓猛是河北諸將裡,號稱武力僅次於“二棟樑,四庭柱”的猛將。他雖然還達不到“萬人敵”的程度。可憑藉着他身高八尺,腰大十圍的體型,韓猛可是身懷巨力,號稱“冀州第一力士”。如果從這一點上來看,此人可以被看做一個小一號的典韋。

若說追亡逐北,抑或戰敗逃命,韓猛悲劇的速度,決定了他會成爲一個悲劇。但是,單論正面的衝擊力,就算是不少“萬人敵”猛將。也未必能夠比得上韓猛!

比如說。對上韓猛的張飛。便有一種老鼠拉龜,無處下手的感覺。

張飛雖然年輕,卻也是在戰場上廝混了近十年的老手了。自從當年跟着劉備被俘於張狂之手,靠着同時被俘的關羽賭上性命才得以逃生以後。張飛的性情變化了不少。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這還是一個說話不經過大腦的莽夫,可是隻有劉備、簡雍等寥寥數人才清楚,其實張飛對很多事情,心裡都明白的跟明鏡似的。

而且,關羽的被俘和之後的被張狂“裹脅”,讓張飛練武的動力又有了相當大的強化。以他如今二十多歲的年紀,就能夠突破最後一層武學上的壁壘,成功晉級“萬人敵”。實屬極爲難得。人稱“河北刀王”的老俠客蔡陽,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見識過張飛的武技以後,對他的評價是:

“二十年之後,此子當爲天下第一!”

蔡陽是王越出現之前。天下間最有名望的遊俠劍客。他雖然武運不佳,始終成不了“萬人敵”,卻是北地公認的刀法第一。而且要說起來,當年若非年紀大了,體力下降的厲害,王越未必就能夠得到“天下第一劍客”的稱號。此人不光刀法高明,眼光也是出了名的好。所以,蔡陽的評價,無疑是極有可信度的。

但是,如今的“萬人敵”,被高人期許的未來“天下第一”,此刻卻對韓猛沒有太多辦法。

戰鬥了半天,張飛手中的長矛,已經是第十一次擊中韓猛了。這一擊,同樣讓韓猛身上多出一個傷口。但是,韓猛的反擊,卻將張飛身邊的第七名部下一錘子擊飛,落在地上,眼看是不活了。

“可惡!”

如果是雙方單挑,韓猛完全不會是張飛的對手。別的不說,張飛手中的那支長矛,能夠被稱爲“丈八蛇矛”,意思就是說,他的矛不但如同蛇那樣詭秘狠毒,還彷彿有八個人同時施展,漫天都是矛影,快的難以招架。韓猛遇上張飛,完全是被動挨打,連還手的機會都不會有。

只可惜,在人擠人的戰場上,張飛的矛技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他遇上的,也不會是一個敵人,而是一羣敵人!

韓猛雖然不能完全躲過張飛手中的長矛,卻可以依靠自身的盔甲硬挨。他的土系“戰炁”,本來就是以凝重、高防禦爲特色。偏偏張飛的水系“戰炁”正好可以被土系所剋制。如此一來,兩人在“戰炁”修爲上的差距,便被拉近了不少。

外加上韓猛身上披掛着的兩層玄鐵甲,張飛即使一矛刺中了韓猛,通常也只是給韓猛身上留下一道皮外傷。而韓猛的大錘反擊,卻讓張飛難以直接招架,不得不以閃避爲主。

戰場之上,總是人擠人的擠成一團,哪能有多大的閃避空間呢?如此一來,張飛身邊的人就倒了大黴了。戰至如今,張飛在韓猛身上刺出了九處傷口,韓猛也報復性的擊殺了張飛手下七名老兵!

當然,如此戰鬥下去,最終的勝利者不會是別人,肯定是張飛。但是在韓猛這種死戰不退的精神激勵下,他的部下猶如打了興奮劑那樣,一個個變得悍勇無比。相形之下,劉備軍固然戰鬥的技能更高明,卻吃不住這股子勁頭,在交手大半個時辰以後,終於開始了動搖。

觀察到戰局的變化,劉備的臉色變得不太好看。

劉備的雙劍武技不凡,單挑的話,就連張飛都有幾分忌憚。只是,他的武技其實不太適合正面戰場。看着那些嫡系部下一個個顯示出畏縮的勢頭,劉備也沒有繼續強撐下去的念頭。他的部下多數來自各地的義兵,向來是順風仗打得極爲拿手,卻不擅長苦戰、久戰。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依靠自身的勇武擊潰敵人,那最後戰鬥失敗的,多半便是劉備軍。

韓猛再次一錘擊出,將一名敵軍的腦袋打爆,紅的白的濺的到處都是。這種殺人的暴力程度,讓那些在戰場上廝混過多年的老兵油子們,都感到恐懼不已。雖然張飛隨後也立刻報復性的刺死一名袁紹軍士卒,可是一矛捅死的威懾力,明顯比一錘子爆頭要差上一大截!

心聲懼意的劉備部曲,開始一看到韓猛的逼近,就自發的悄悄後退。戰場上的戰局,向來是此消彼長的。劉備軍一退縮,韓猛軍立刻士氣大漲。就在這士氣一漲一消之間,劉備軍的撤退悄然開始了。

擅長撤退,退而不亂,也是劉備軍的一個特色。

別看劉備軍中這些傢伙,心中彷彿沒有多少鬥志,可是畢竟一個個身經百戰,對戰場上的傷亡情況倒是極爲了解。想要有效的追擊和殺傷他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爲了避免撤退時被敵人銜尾追殺,這些老兵油子在撤退中,還時不時的主動對追兵來個突然反擊。外加上擁有張飛這等超級猛將進行斷後,韓猛試圖如同往常那樣對敵軍進行大追殺,結果卻除了身上多出兩處傷口以外,一無所獲。

得到了充分機動空間的張飛,顯然不是韓猛這等貨色可以奈何得了的。

此戰,韓猛固然在對付劉備的過程中佔據了上風,可是殺傷卻並不算多。他所部自身損失了一百三十餘人,斬首不過五十餘級,其餘殺傷大約在百人左右。光看雙方的戰損比,很難說韓猛這一仗是輸是贏。

最關鍵的是,此戰過後,就連主將韓猛也被敵將張飛重創。他固然憑藉着一口氣擊退了張飛,但是全身大大小小近十處創傷,足以讓韓猛接下來修養個小半年。

反觀張飛,在對抗韓猛的過程中,身上毫髮未損,只是消耗了不少力氣,明顯猶有餘力。他只要經過短時間的休整,就可以毫無損傷的再次進入戰場,給敵人制造極大的麻煩。

麴義騎在馬上,經過後撤的韓猛身邊。他看着被親兵攙扶着的韓猛,沒有多說,只是拍了拍韓猛的肩膀,說了一句:

“好好休息。”

聽到麴義的話,韓猛勉強笑了一聲,答道:

“那俺就等着都督的捷報,哈……啊……”

看着韓猛因爲想笑而扯痛了自己的傷處,麴義對着他一點頭,不再多說,策馬繼續前進。在麴義的身後,是一隊隊面容修肅,行動整齊的精兵。這些精兵每人都帶着一柄環首刀,一面大盾,還有一張弩機,身上的鎧甲更是極爲精良,堪比軍中的百人將。

這些裝備着上等武器鎧甲的戰士,所過之處,都會引起周邊士卒羨慕的目光。但是,士卒們只是羨慕,卻沒有嫉妒的意思。因爲,這些精銳戰士,便是麴義賴以揚名河北的支柱:

先登營!

第二 卷終·恰如猛虎臥荒丘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63節 征程鞍未解(下)第4節 需勝方由己(下)第35節 張狂行暗計(上)第30節 顏良意且猶(下)第14節 三英戰呂布(三)第69節 漢軍展奇襲!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39節 代漢當塗高第43節 虛實需暗探第18節 掠地需商量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18節 將主正入巷第86節 難解心內意(下)第62節 征程鞍未解(中)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49節 好鹽入味道第57節 本初終隕落(上)第50節 功臣孰爲首?第8節 戰炁耀三軍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40節 鉅鹿外無援(下)第17節 堅城可稱糧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37節 列人內有亂(上)第41節 冀土意未寧(上)第10節 長社火起否?(下)第97節 三英現崢嶸(上)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47節 自當順人意(一)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44節 勝負難明言第27節 攻城休怨累(上)第36節 張狂行暗計(下)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85節 難解心內意(上)第12節 張楊諜影纏第11節 曹操出師黯第28節 搶城若兒戲第21節 復仇起草莽(三)第93節 獨品驚共駭(上)第57節 貳臣動干戈(上)第44節 鉅鹿危機至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25節 白馬悠悠突(上)第70節 曹操平黃巾第16節 文丑亦兇猛(下)第66節 大旗力可扶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64節 太行根基盛(一)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9節 智士款款析(三)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56節 董卓大起兵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24節 萬軍無主將第35節 張狂行暗計(上)第9節 兩軍窺匈奴(三)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84節 欲求國中智(下)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8節 小人偏遇吉第52節 王劉遭暗劫(下)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4節 天下可布武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73節 難分勝或負第60節 上應轉世星?第14節 時窮節乃現第16節 虎士癡未成(下)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57節 短弓對強弩第49節 好鹽入味道第50節 豪傑夜帶刀第54節 劉表入荊州第29節 程普搶先攻第35節 抽絲理亂麻第44節 勝負難明言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9節 智士款款析(三)第96節 兩軍鬥智勇(下)
第二 卷終·恰如猛虎臥荒丘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63節 征程鞍未解(下)第4節 需勝方由己(下)第35節 張狂行暗計(上)第30節 顏良意且猶(下)第14節 三英戰呂布(三)第69節 漢軍展奇襲!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39節 代漢當塗高第43節 虛實需暗探第18節 掠地需商量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18節 將主正入巷第86節 難解心內意(下)第62節 征程鞍未解(中)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49節 好鹽入味道第57節 本初終隕落(上)第50節 功臣孰爲首?第8節 戰炁耀三軍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40節 鉅鹿外無援(下)第17節 堅城可稱糧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37節 列人內有亂(上)第41節 冀土意未寧(上)第10節 長社火起否?(下)第97節 三英現崢嶸(上)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47節 自當順人意(一)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44節 勝負難明言第27節 攻城休怨累(上)第36節 張狂行暗計(下)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85節 難解心內意(上)第12節 張楊諜影纏第11節 曹操出師黯第28節 搶城若兒戲第21節 復仇起草莽(三)第93節 獨品驚共駭(上)第57節 貳臣動干戈(上)第44節 鉅鹿危機至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25節 白馬悠悠突(上)第70節 曹操平黃巾第16節 文丑亦兇猛(下)第66節 大旗力可扶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64節 太行根基盛(一)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9節 智士款款析(三)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56節 董卓大起兵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24節 萬軍無主將第35節 張狂行暗計(上)第9節 兩軍窺匈奴(三)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84節 欲求國中智(下)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8節 小人偏遇吉第52節 王劉遭暗劫(下)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4節 天下可布武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73節 難分勝或負第60節 上應轉世星?第14節 時窮節乃現第16節 虎士癡未成(下)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57節 短弓對強弩第49節 好鹽入味道第50節 豪傑夜帶刀第54節 劉表入荊州第29節 程普搶先攻第35節 抽絲理亂麻第44節 勝負難明言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9節 智士款款析(三)第96節 兩軍鬥智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