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長社火起否?(下)

這一刻,張狂甚至恨不得在王果身上咬上一口。

——若不是這廝攔路,我就可以早到一天,這把火,也就燒不起來了啊!

當然,被怒火和憋屈衝昏了頭的張狂,這時自然想不起來,若是沒有王果的領路和幫助,他的黃巾軍只怕還要多花上兩、三天,才能到得了這裡呢!

當然,遷怒於人,不是張狂一貫的風格。穩了穩心神,對王果歉意的笑了一下,張狂大叫一聲:

“何遷!何遷在哪裡?”

“主公!老四來了!”

何遷就是何老四。由於得到了“戰炁”的傳承,當上了軍中的副屯長,何老四嫌自己的名字不像話,於是就求張狂給他取了一個新的名字。不過,在那幫老同袍口中,何老四始終還是何老四。

“你帶上兩個騎馬的好手,趕快去西方,探察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變故。如果是大火,你就派一個人回來回報一聲,然後好好的盯住路口。若是有潰兵出現,你再回來稟報!”

何老四自從被“點化”之後,不知怎麼的,騎術突然無師自通,精湛無比。就連張狂這個原來特意練過馬術的老手,都不是他的對手。所以,隊伍裡最好的幾匹戰馬,就被交到了何老四的手裡。現在,這個黑夜打探消息的任務,也就只有他最適合了。

聽到渠帥說的鄭重,何老四沉穩的點了點頭,應道:

“諾!先看看是不是着了火,再看看是不是有人來。”

等何老四的快馬出發了,張狂只覺得胸口氣悶得緊。然而,這個時刻,他不能停下來發脾氣。還有重要的事情,來等着他去佈置呢!

“全軍集合!”

由於有了這幾天訓練的底子,張狂手下四百多號精壯黃巾軍,只不過花了半刻鐘的功夫,就成功的完成了集結。閃動的火把,映得張狂的臉忽明忽暗,讓這些手下都有些摸不着頭腦。

但是,沒有人出聲。幾十個捱過王果鞭子的例子,教會了大家,什麼時候應該保持沉默。

“兄弟們!現在,我太平道的大業,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

張狂的聲音並不太響亮,卻能讓在場的黃巾軍將士們都聽清楚。這份能耐,正是修習“太平真氣”小成,所帶來的好處之一。

“‘南華老仙’早在半個月以前,就告訴了我,雖然我太平道的黃天大業終將成功,然而卻不會一帆風順!

漢室的火德雖然衰落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我太平道要想推翻這腐朽的漢室,就必須先承受漢室蒼天的反噬!

‘南華老仙’告訴我,在西方,在靠近雒陽的地方,將有一場大火!這場大火,是漢室‘蒼天’的掙扎。‘蒼天’它不甘心,就這樣死去,還要做一番垂死掙扎!

張某不才,一心想要制止這把大火,這才帶着諸位,一路疾行,來到這裡。然而,天意難爲。這把大火,終於還是燒起來了!”

下面的人一陣騷動。不過,這些黃巾軍戰士,一路上看到張狂的多次“神(棍?)跡”,對他已經徹底信服。在王果的一番壓制下,很快就平靜下來。

“我太平道爲什麼要造這個反呢?是爲了‘飢者有其食,寒者有其衣,勞者有其酬,學者有其用’!

現在,前方出現了一次小小的挫折,大家來說一說,我們能退縮嗎?”

“不能!”

“以後,在‘蒼天’的垂死掙扎下,我太平道,還會遇到更多的挫折。甚至,就連某些將軍,也會因爲漢室的反擊而隕落。

然而,‘蒼天’一定會死!‘黃天’終究會立!

各位兄弟,各位袍澤,請將你們的性命交給我,我張狂必然會帶着你們,摧毀這個腐朽的漢室,建立一個太平的新國度!”

“諾!”

“諾!”

…………

典韋的聲音,在人羣裡,顯得格外的大。兩天前,他終於得到了張狂賜予的“點化”,不但感覺筋骨的強度和力量,有了小幅度的提高,而且發現,身體裡的“戰炁”,發生了質的變化。

這一驚喜,足以讓典韋的武力,再躍上一個臺階,真正躋身當世第一流猛將的行列!

作爲佐證,原來在對練時,能與典韋大戰百十個回合的周倉,現在若是典韋全力出手,已經難以撐過十個回合了。

得了這樣的恩惠,典韋自動的在口頭上,改稱張狂爲“主公”。這樣一來,他纔算是正式的加入了黃巾軍的行列。

雖然下邊的黃巾力士們,難免還有些疑惑,張狂也已經沒有時間,來爲他們一個一個解釋了。他拿出在心中早就考慮成熟的安排,指揮着黃巾力士們,先將營地搬遷到距離大路遠一些的地方。

然後,被挑選出的一百多名,沒有得“夜盲症”,能夠在晚上看得清路的黃巾力士,將軍中所有的盔甲和武器都裝備上,由張狂、典韋和周倉幾個人帶領,在一片道旁的樹林中坐下,準備隨時埋伏起來。

夜盲症俗稱“雀矇眼”,顧名思義,就是在夜間或光線昏暗的環境下,視物不清,行動困難。古代的人,特別是貧苦的百姓,因爲飲食粗劣,肉食攝入不足,很容易缺少維生素a,從而得上這種後世少見的病。

這些工作,算起來不是太大,可是以黃巾軍目前的軍隊素養,還是花費了張狂一個多時辰的時間。還好,遠方的廝殺聲並沒有很快的變大,讓張狂得以從容佈置。

“噠噠噠……”

兩匹戰馬沿着大路,一路小跑而來,正是何老四和他的手下。他找到張狂,大致的稟報了觀察到的情形。

果然不出張狂所料,前方的潁川黃巾軍大營,早已經炸了鍋似的,在大火中亂成一團。根據何老四的觀察,大概一刻鐘以後,就會有一隊人數不詳的黃巾軍敗兵,從己方營地經過。

另外,何老四在這隻敗兵的後方,聽到了漢軍的金鼓聲,推測後方應當有一支漢軍,正在銜尾追擊。

“辛苦了!下去休息吧!不過,可別睡着了。等會兒,還要你帶着騎兵出來,追擊敵人呢!”

“諾!”

“好了!兄弟們!都給我‘銜枚’了,別發出聲音來,嚇到了那些官兵!”

所謂“銜枚”,就是在嘴巴里含上點什麼東西,免得有人就是忍不住想要說話。至於具體在嘴巴里含上什麼,那就看情況了。有含銅錢的,有含石頭的,還有些乾脆就咬上一根小木棍。

張狂讓參加埋伏的手下,進入道旁的森林中,潛伏下來。這些黃巾軍,由於訓練不足,紀律不嚴,是很難長時間埋伏的。還好,由於情報上的成功,沒過多久,就見到一堆丟盔棄甲,衣衫不整的黃巾軍敗兵,三五成羣的從大路上跑過去。

看着這些敗兵,一個個累得上氣不接下氣,腳步虛浮的頹敗樣子,讓張狂的心中都有些心酸。

——這個狼狽的樣子,會是威震八州,驚駭天下高門豪族的黃巾大軍嗎?

——兄弟們,你們等一會兒,看老子是怎麼給你們報仇的……

“黃巾兄弟們!黃巾兄弟們!……”

好幾個大嗓門在東邊的大道上響起。這幾個人,是張狂特意安排的引導者。能在黑夜裡,一口氣逃出二十里的黃巾軍,那身體素質就不用多說了,個頂個是棒棒的。

現在,這些精銳黃巾力士的建制被打亂了,正是一個收編他們的大好時機。送到嘴邊的肉,都不去吃,這可不是張狂的性格。

“前邊就是我們張渠帥的營地,到了那兒,就安全了!有水有飯,大夥兒不要慌了!跟着黃旗走……”

看見那些逃得大難的精壯黃巾力士,在王果的組織下,乖乖的涌向己方的大營,張狂的心中終於暗暗的爽了一把。雖然沒有拯救長社黃巾的失敗,但是,能夠讓自己手下的部曲,在數量上膨脹一下,張狂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在張狂的潛意識裡,大概本來就是存着,收拾敗兵的念頭來的。要不然,他大可丟下麾下這幾百個黃巾戰士,只帶上週倉等幾個親信,快馬加鞭來給波才大帥報信。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漢的餘威還在,根基還沒有完全腐爛。黃巾軍的大起義,其實早已註定了必敗。

既然如此,作爲黃巾軍中一個不太起眼的小角色,張狂首要的目的,是抓住一支只屬於自己的軍隊,然後再找個安靜的地方潛伏下來,等待漢末的亂世,正式拉開序幕。

既然幸運(不幸?)的成爲了一個穿越者,張狂當然要有着自己的驕傲。

屈居於他人之下,受到他人的驅使,是張狂無論如何都不願走的道路。有着這樣好的機會,如果不隨心所欲的去搏一把,那他就白白來到這個亂世,也不該被叫做“張狂”。

所以,他要憑藉自己的能力,藉助當世的亂局,一手一腳,打出一個自己的天下!

前前後後,將近有兩千左右的敗兵,從張狂眼前逃過。這個數字,讓張狂欣喜的同時,也讓張狂感到了不小的壓力。

憑藉四百多人,去吞併兩千人,這種事情,終歸有着不小的風險。若是在敗兵之中,存在有着足夠威信的人物,一個不好,就會反客爲主。在沿途的見聞中,某某黃巾軍發生內訌之類的傳聞,張狂也是隱隱有所聽說。

尤其是那些黃巾軍發展得特別快的地方,往往有大批的遊俠兒,甚至是山賊盜匪,投機加入。這些非“太平道”道衆的“假”黃巾軍,行事可是沒有什麼顧忌的呢!

爲了爭權奪利,張狂聽說過,有好幾只黃巾軍,在與漢軍接戰之前,自己先殺了個鮮血淋漓。

所以,接下來這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

對張狂來說,藉着漢軍們血淋淋的人頭來立威,可比殺自己人,效果要好得多了!

第7節 青州有變故(上)第94節 獨品驚共駭(下)第33節 敵前徐緩動第45節 孫袁皆受挫第16節 元城故吏說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51節 若欲斬橋瑁第24節 黃巾密密鋪(下)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45節 漢宮現連環(三)第44節 漢宮現連環(二)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44節 大刀斬虜敵(上)第20節 三軍心未定(下)第40節 幷州初落定(下)第13節 只言斷忠佞第1節 冥冥我是誰?第41節 攻城需汗血第39節 鉅鹿外無援(上)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53節 迴天因無意(四)第22節 運籌謀千里(六)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28節 搶城若兒戲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39節 武夫做干城第11節 臨淄誠難保第43節 何得識天機(三)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36節 瘟疫實難當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43節 虛實需暗探第3節 需勝方由己(上)第85節 難解心內意(上)第18節 運籌謀千里(二)第62節 冀州強龍伺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45節 孰能橫刀立?第16節 爭權論朝堂(二)第43節 何得識天機(三)第31節 出陣有風險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53節 遺言藏真卜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21節 復仇起草莽(三)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65節 假意屈流言第57節 貳臣動干戈(上)第99節 關既不得脫第31節 顏良戰典韋第55節 荊北新安定第52節 但須招曹操第27節 司隸又交兵(上)第68節 趙雲逞單騎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4節 遊俠探可疑(下)第23節 臧霸露破綻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六 卷終一時多少豪傑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24節 麴義意果敢第65節 軍威強爲主第31節 張楊思太原第18節 爭權論朝堂(四)第8節 戰炁耀三軍第87節 城中路何在?(上)第42節 歡宴隱殺機(中)第5節 天子坐明堂(中)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90節 巷裡敵可踩(下)第63節 征程鞍未解(下)第29節 決勝制萬騎(五)第6節 王芬謀大事第54節 劉表入荊州第37節 何爲萬人敵?第32節 決勝制萬騎(八)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16節 元城故吏說第18節 爭權論朝堂(四)第51節 迴天因無意(二)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4節 需勝方由己(下)第18節 爭權論朝堂(四)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44節 且冷眼旁觀(二)第4節 遊俠探可疑(下)
第7節 青州有變故(上)第94節 獨品驚共駭(下)第33節 敵前徐緩動第45節 孫袁皆受挫第16節 元城故吏說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51節 若欲斬橋瑁第24節 黃巾密密鋪(下)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45節 漢宮現連環(三)第44節 漢宮現連環(二)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44節 大刀斬虜敵(上)第20節 三軍心未定(下)第40節 幷州初落定(下)第13節 只言斷忠佞第1節 冥冥我是誰?第41節 攻城需汗血第39節 鉅鹿外無援(上)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53節 迴天因無意(四)第22節 運籌謀千里(六)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28節 搶城若兒戲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39節 武夫做干城第11節 臨淄誠難保第43節 何得識天機(三)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36節 瘟疫實難當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43節 虛實需暗探第3節 需勝方由己(上)第85節 難解心內意(上)第18節 運籌謀千里(二)第62節 冀州強龍伺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45節 孰能橫刀立?第16節 爭權論朝堂(二)第43節 何得識天機(三)第31節 出陣有風險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53節 遺言藏真卜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21節 復仇起草莽(三)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65節 假意屈流言第57節 貳臣動干戈(上)第99節 關既不得脫第31節 顏良戰典韋第55節 荊北新安定第52節 但須招曹操第27節 司隸又交兵(上)第68節 趙雲逞單騎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4節 遊俠探可疑(下)第23節 臧霸露破綻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六 卷終一時多少豪傑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24節 麴義意果敢第65節 軍威強爲主第31節 張楊思太原第18節 爭權論朝堂(四)第8節 戰炁耀三軍第87節 城中路何在?(上)第42節 歡宴隱殺機(中)第5節 天子坐明堂(中)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90節 巷裡敵可踩(下)第63節 征程鞍未解(下)第29節 決勝制萬騎(五)第6節 王芬謀大事第54節 劉表入荊州第37節 何爲萬人敵?第32節 決勝制萬騎(八)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16節 元城故吏說第18節 爭權論朝堂(四)第51節 迴天因無意(二)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4節 需勝方由己(下)第18節 爭權論朝堂(四)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44節 且冷眼旁觀(二)第4節 遊俠探可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