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堅城可稱糧

趙雲的發言,說了跟沒說一樣。既然如此,張狂也就不再理會趙雲,改而目視關羽。

視線一投射到關羽身上,關羽便拱手發言:

“主公,敵軍有地利,或者可以逞一時之利。但天時、人和皆在我軍,破敵之時,就在眼前。既然以董刺史之言,敵軍城中最多不過十日之糧,我軍只要偵騎四出,探出敵軍主力所在,然後以優勢兵力逼迫之,待其糧盡,一股破之便可!”

關羽的方針,是基於董昭對顏良、文丑所部軍糧數量的把握。若是董昭所說的有出入,或者顏良和文丑找到了新的糧食來源,則關羽的方針就會破產。這樣的戰法,並不是什麼特別的策略。

不過,在敵方軍中坐鎮着沮授這等以智謀聞名於冀州的大謀士,己方任何施展奇謀的行動,都會變得相當危險。所以,簡單而基本的戰法,反而破綻最少,最不容易被敵人所趁,也最容易發揮己方的優勢。

根據張狂的估計,就算軍師程昱在此地,也未必能夠在謀略一道上,壓制住沮授。

而且自古到今,攻城的軍事行動,向來都是以艱難著稱的。面對沮授之智,顏良文丑之勇,張狂軍能夠佔據到目前這種程度的主動,已經是極爲難得的了。

軍議又持續了一段時間,張狂最終決定,穩紮穩打,先盯住顏良、文丑所部。如果敵軍有所異動,再做打算。

爲此,趙雲和關羽這兩位騎兵千人長都不得不辛苦一下,冒着依然刺骨的寒風,帶隊對下曲陽城四周。進行武力偵查。

一晃數天過去了,下曲陽城中很是平靜,平靜的讓張狂派出的斥候感到不安。

多年的戰亂,已經讓曾經人煙稠密的鉅鹿郡,出現了大片的荒地。而近年來袁紹與公孫瓚的拉鋸般激戰。也早已讓鉅鹿北部城鎮裡有些資產的人家,都紛紛拋棄田宅南逃。

原本擁有上萬人口的下曲陽城,如今的平民數量,不過區區兩千餘人,還不及城中軍隊數量的五分之一。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對守軍是件好事——他們可以舒服的住在那些空出的居民住房裡。

幷州軍已經兵臨城下。數以萬計的大軍。首尾延綿十數裡,將城南的外郊完全覆蓋掉了。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騎兵,在遠處的大營裡進進出出,顯露出極爲強大的作戰兵力。這個局面,讓城中的守軍心中很有些不安。

好在下曲陽城歷經多次戰亂,城牆已經被守軍修建得極爲堅固。各種守城器械也準備充分。就是軍糧據說被董昭那個叛賊暗算,聽說不太充足。

不過,新來的監軍沮都尉倒是個有本事的。這位名士不但一來就成功的策劃了對幷州軍前鋒的伏擊,陣斬敵軍大將兩員,而且還憑着幾封書信,就從某些當地大戶人家裡,借到了據說高達數百車的糧食。

就在昨日夜裡。爲了振奮軍心,沮都尉還特地在燈下公開的稱糧唱籌,讓大夥兒都知道了城中軍糧充足。之後,爲了安全起見,沮都尉再將數百車糧食裝進了城中縣寺的糧庫,用重兵把守。

有了這些糧食,久了不敢說,一萬大軍再支撐一個月,應當是毫無問題的。士卒們堅信,有沮都尉運籌帷幄。有顏將軍和文將軍衝鋒陷陣,再加上下曲陽城的堅固城牆,就算給幷州的侉子們多一個月的時間,他們也別想攻下下曲陽城。

有這一個月的時間,麴都督的大軍也早就該到了。到時候雙方里應外合。幷州侉子們必然就一敗塗地了……

下曲陽雖然防禦森嚴,四門緊閉,可是總還有些消息,可以被城外的幷州軍給打聽到。這不,張狂的中軍大帳裡,就在討論一件事關整場戰略成敗的大事。

“消息確實是真的!”

站在帳中的諜報官,向張狂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俺們在牆根聽了一夜,隱隱聽得到袁軍報數的聲音。今天早上,城中出來樵採的民夫裡,就有俺們的細作。聽他說,前兒夜裡,的的確確袁軍在縣寺裡稱量糧食,用以鼓舞軍心。當時在場看到的人,只怕上了千。到底是多少斛,細作也記不得。只是那數量絕對上了萬……”

諜報官帶來的消息,讓軍帳中的將領們,臉色都變得不太好。

下曲陽城池堅固,守軍充足,還有顏良、文丑這等在天下間也屬於第一流的猛將鎮守,想要強攻,實在是艱難無比。

如果城中真的得到了上萬斛軍糧的補充,那對於幷州軍來說,最好的做法,就是早些做好持久戰的打算,趕緊揮師向東,搶在袁紹軍主力來臨之前,先攻下幾座城池,建立一條穩定的防線,免得面對袁紹軍沒有立足的根基。

等諜報官退下以後,帳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自動集中到了還未上任的幷州刺史董昭身上。

饒是董昭擁有多年在敵營中臥底的經驗,面對一道道帶着質疑的目光,也忍不住苦笑着摸了摸鼻子。

“屬下也不清楚,沮授到底能從何處借到這許多糧食。”

董昭伸出手掌,一個一個的扳着手指頭。

“二十一日前,顏良來書,稱營中軍糧不足一月。屬下又聽下曲陽的縣長回報,縣中的糧谷皆備顏良徵用,軍糧確實不足一月。”

“當時,屬下以袁紹需求甚急爲由,推脫顏良在十五日以後當有軍糧運到。同時,屬下還讓下曲陽縣長向縣中親附袁氏的大族田氏之流借糧,並以今、明兩年的糧賦爲抵押。下曲陽縣長由此借到三千斛糧草,送到袁軍營中,卻也讓縣中再也無糧可借。”

“此後,屬下又以便於調撥爲由,將下曲陽周邊三縣的谷糧聚於楊氏,以爲天師大軍所需。沮授之糧,屬下確實無法想出其來歷。”

聽完董昭半是說明、半是解釋的話語,衆將都默然無語了。的確,董昭已經將他能夠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如今張狂數萬大軍所使用的糧草,便是董昭事先準備的,足以支持大軍一月之需。有了這些糧草,張狂的後勤壓力大幅度降低,對幷州送糧的要求也隨之降低。

即使沮授從其他地方找到了足夠的糧草,誰也無法因此而責怪董昭。

“會不會,沮授的糧食是假的?”

見衆人都陷入沉默中,趙雲提出一個假設,想要爲姐夫分憂。

“子龍,稱量糧食之事,沮授可是當着軍中上千人所爲。若是有假,上千人中,卻無一個認得出來?”

關羽自認年紀比趙雲大,常常將趙雲當做小弟那樣照顧。見趙雲提出了一個頗爲可笑的見解,關羽便及時的爲趙雲解釋。

趙雲沉默不語。

張狂也很傷腦筋。如果顏良與文丑軍中糧草充足,則意味着此前戰略的徹底推翻。那種局面,雖然也在張狂的承受範圍之內,可畢竟不是個好現象。

身爲一軍主將,張狂此時的決定,直接牽涉到整場對袁紹冀州爭奪戰的勝負。這種壓力山大的感覺,張狂只能咬着牙承擔起來。

“等!”

張狂面沉似水,從口中吐出一個字來。隨後,下定決心的他,果斷的簽發將令。

“於校尉!”

“末將在!”

于禁長身而起,等待張狂的吩咐。

“你可率領本部兵馬,向東進抵鄡縣,防禦袁紹大軍西進來援!”

“諾!”

鄡縣位於鉅鹿的東部邊境,正好處在下博與下曲陽之間。扼住此地,袁紹就不能輕易的離開下博,而北面的饒陽也會受到威脅,隨時可能會被切斷後路。

如此一來,張狂不信麴義敢大舉西進,救援下曲陽。他要是真的這麼做,就等於是自己送上門來給張狂切斷後路,打一場沒有退路的戰鬥。只要麴義的神智正常,張狂就不相信麴義會如此狂妄大膽。

——不過……

張狂心中思量,光憑于禁所部,兵力未免有些單薄。特別是于禁“折衝營”的騎兵隊剛剛敗了一陣,連主將都折損了。張狂覺得有必要加強於禁的騎兵實力。

“趙仟長!”

“末將在!”

趙雲長身而起,風度翩翩,真是一個大好少年郎。

“你率領本部兵馬,在於校尉手下聽令,以騎兵遮蔽袁紹、麴義部與下曲陽的聯絡!”

“諾!”

趙雲做事,可謂是老成有餘,靈動不足,也不擅長與部下交流,難爲一軍主將,卻是最好用的屬下。有于禁這個帥纔在上邊指揮,趙雲當可以順利的完成他分到的任務。

“其餘衆將,與我留在下曲陽。我倒要看看,顏良和文丑到底準備了多少糧草!”

張狂的這個決定,也是冒了險的。不過,想到于禁軍在與敵人交手之後的回報,張狂心中就下了決心,一定要乘機將顏良和文丑都留在下曲陽。

щщщ▪ тtkan▪ CO

要不然,這兩位當世第一流的“萬人敵”,一旦與袁紹軍主力匯合,齊聚了張頜、高覽、麴義、淳于瓊等當世名將,張狂也沒有自信能夠在猛將這一項上壓制住袁紹。

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70節 蠻夷輕節氣(下)第56節 踟躕憂勝負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36節 俠士亦官迷(上)第11節 何進求臂助第8節 智士款款析(二)第6節 河北鏖戰烈(二)第46節 但埋頭種田(一)第47節 越河襲糧道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22節 壯士半生死(下)第65節 假意屈流言第20節 運籌謀千里(四)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66節 大旗力可扶第64節 欲靜風不止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66節 苦鬥馬不歇(下)第93節 獨品驚共駭(上)第31節 出陣有風險第53節 流亡亦強力第55節 荊北新安定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32節 入城暗橫劍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63節 無忌思好逑(中)第31節 出陣有風險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42節 白波起亂戰(六)第37節 白波起亂戰(一)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44節 鉅鹿危機至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5節 公路何足道(上)第36節 人傑當稱王?第29節 翻看徐與青第21節 運籌謀千里(五)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39節 白波起亂戰(三)第21節 運籌謀千里(五)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99節 關既不得脫第37節 有公國名趙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51節 當朝有太傅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66節 真心服預見第60節 子龍搏激流(中)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42節 元龍湖海士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19節 敵訊水上敗(三)第9節 躊躇黃河岸(上)第29節 強敵徐徐隨(上)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21節 壯士半生死(上)第73節 難分勝或負第19節 美人猶奉侍(上)第9節 智士款款析(三)第19節 三軍心未定(上)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45節 孰能橫刀立?第60節 奉先喜得國(下)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90節 巷裡敵可踩(下)第59節 子龍搏激流(上)第5節 公路何足道(上)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36節 俠士亦官迷(上)第44節 大刀斬虜敵(上)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12節 張狂屯民戶第17節 君臣青且嫩(上)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46節 何爲千金子?第23節 伏兵城中來(二)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24節 運籌謀千里(八)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75節 判敵未如判第61節 雒陽兵禍起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
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70節 蠻夷輕節氣(下)第56節 踟躕憂勝負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36節 俠士亦官迷(上)第11節 何進求臂助第8節 智士款款析(二)第6節 河北鏖戰烈(二)第46節 但埋頭種田(一)第47節 越河襲糧道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22節 壯士半生死(下)第65節 假意屈流言第20節 運籌謀千里(四)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66節 大旗力可扶第64節 欲靜風不止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66節 苦鬥馬不歇(下)第93節 獨品驚共駭(上)第31節 出陣有風險第53節 流亡亦強力第55節 荊北新安定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32節 入城暗橫劍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63節 無忌思好逑(中)第31節 出陣有風險第3節 遊俠探可疑(上)第42節 白波起亂戰(六)第37節 白波起亂戰(一)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44節 鉅鹿危機至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5節 公路何足道(上)第36節 人傑當稱王?第29節 翻看徐與青第21節 運籌謀千里(五)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39節 白波起亂戰(三)第21節 運籌謀千里(五)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99節 關既不得脫第37節 有公國名趙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51節 當朝有太傅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66節 真心服預見第60節 子龍搏激流(中)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42節 元龍湖海士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19節 敵訊水上敗(三)第9節 躊躇黃河岸(上)第29節 強敵徐徐隨(上)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21節 壯士半生死(上)第73節 難分勝或負第19節 美人猶奉侍(上)第9節 智士款款析(三)第19節 三軍心未定(上)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45節 孰能橫刀立?第60節 奉先喜得國(下)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90節 巷裡敵可踩(下)第59節 子龍搏激流(上)第5節 公路何足道(上)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36節 俠士亦官迷(上)第44節 大刀斬虜敵(上)第49節 殺伐天子殿第12節 張狂屯民戶第17節 君臣青且嫩(上)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46節 何爲千金子?第23節 伏兵城中來(二)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24節 運籌謀千里(八)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75節 判敵未如判第61節 雒陽兵禍起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