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呂布憶美人

呂布軍中,本就因爲郯縣的失陷而人心不穩。在當前情形下,主將呂布得到郯縣傳來的消息,第一個詢問的,居然是自家妻室的下落。如此昏聵的舉動一經目擊者傳揚出去,立刻讓大營的軍心,再度散落了幾分。

反觀與呂布對峙的于禁軍,在己方勝利消息的鼓舞下,士氣極爲高漲,居然多次出現了以只有敵人一半左右的兵力,卻主動向敵人發動進攻的現象。偏偏這樣的無理打法,還屢屢讓于禁所部獲得了勝利。

如此種種現象,讓呂布軍中的將士紛紛覺得己方大勢已去,多有出現逃亡的現象。短短的四、五天時間裡,整個大營裡逃散四野和向敵人主動投降的士卒,已經達到了兩百多人。哪怕主管軍法的成廉使出辣手,在自家營地外壁插上了三、四十顆逃亡者的人頭,也只是稍稍減弱了這股逃亡風潮。

就在這樣的情形下,張狂留下謝遜在郯縣主持戰後事宜,自己只帶着三千護衛的人馬,來到了于禁大營。接下來,外號“神射將軍”的太史慈親自出馬,從百步之外,向呂布軍駐守的祝其城頭射出一箭。被忽然從空中落下的長箭嚇了一跳的守城小校,發現長箭上還綁着一封文書,不敢怠慢,急忙將這支“消息箭”獻到呂布的案几上。

由於郯縣內的確切消息還未傳遞回來,呂布這幾日脾氣都極爲暴躁,讓好幾個身邊的親隨都倒了黴。不過,在得知張狂軍有消息送到後,呂布急急地一把抓過長箭,攤開箭桿上綁着的文書,仔細的閱讀起來。

文書內容很簡單:

“吾新得數寶。欲邀溫候一覽。特備小帳一頂,明日巳時軍前相候。君若不至,悔無及也!”

讀完張狂手書的信件,呂布心中疑惑大生。

——這個裝神弄鬼的傢伙。又想幹什麼?

話說呂布與張狂此前也曾經有過兩面之緣。當年在幷州的時候。兩人還曾經合作過,一起剿殺那些南匈奴的餘孽。只是如今雙方分屬敵人。張狂居然想要與呂布會面,也不知道張狂到底是想要做些什麼。

對張狂的邀約想了又想,卻毫無所得的呂布,只得拋棄了深思的念頭。繼續向下看去。後面的內容,是張狂對這次會面的安排。他提出,雙方都只能帶一支百人騎兵相從,但在會面地點處,每人只能帶兩名侍從進入,其餘人等都必須等候在兩百步之外。

在信件的末尾,張狂還半是恭維半是激將的提到。呂布身爲天下第一猛將,應當不會害怕與他張狂一見吧?

看完張狂的箭書,呂布沒有多想,隨手書寫了一封回書。也綁在箭上。然後,呂布上了城頭,盡力彎弓一射,這支箭就出現在兩百步以外。如此驚人的射程,讓一直守在城外等待回信的太史慈,心中也是喝彩不已。

呂布的箭法,精妙處也許不及太史慈,但在力道上,卻明顯超過太史慈一籌。

次日一早,呂布就登上城頭,觀看張狂軍的動作。只見城北方向,離城牆三裡地左右的位置,有十多名張狂軍士卒正在忙碌。

這些士卒手中並無武器,也未曾着甲冑,只是在一處略高的小丘上,搭建起了一處簡易的帷帳。帷帳不高,隱隱可以看出裡面的動靜。接着,又有一隊士卒,向帷帳裡送入了草蓆,案几之類雜物。

如果不看周邊兵戈蕭殺之氣橫溢的軍營,呂布幾乎要以爲這是哪一家的文人騷客,想要在此地觀賞風景,會友宴客了。

太陽越來越高,眼看約定的時間就要到了。呂布在城頭,遠遠的看見一隊約百人的甲冑騎兵,簇擁着一位便裝打扮的人,向着帷帳處進發。不過,有些奇怪的是,這羣精騎之中,居然夾着一輛體型頗大的緇車。緇車之中,隱隱約約的有人影閃動。

既然對方已經出動,向來以勇武自居的呂布自然不甘居於人後。他動作敏捷的跳下城頭,飛身跨上赤菟寶馬,帶着已經準備停當的八十名精銳幷州突騎,將城門打開一半,然後快速的衝出城外,揚起滿地的塵土。

兩支騎兵隊伍一南一北,同時向帷幕靠近,等雙方都到達了距離帷幕兩百步左右的距離時,兩支隊伍都停了下來。張狂一方當先一人越衆而出,向呂布一方拱了拱手,高聲叫道:

“忽忽十年未見,敢問君侯可還安好?”

見張狂都大膽的單獨出來說話,呂布自然不甘示弱,排衆而出,答應道:

“張君依然是這麼膽色過人。”

聽到呂布自傲的威脅之語,張狂心中暗笑,只是擡了擡手,指着搭建好的簡陋帷幕說道:

“此間風大,不如前往那處細談?”

“好!”

說罷,呂布一馬當先,只帶了一個魏越,兩人向着帷幕所在處行去。見呂布如此託大,張狂微微一笑,策馬出發,身旁也只帶上了兩個侍從。

帷幕中除了幾張草蓆和幾副案几,別無他物,更不用說可能有什麼埋伏了。呂布到了帷幕前,跳下馬匹,讓魏越守在外面,自己大馬金刀的在草蓆上一屁股踞坐下來。

等張狂不慌不忙的入座,呂布便很不客氣的問道:

“張君此來,必有教我!”

聽得呂布如此無禮的質問,張狂依然不動聲色。對一個掌握了強大底牌的人來說,向對手展示一下風度,其實也是很爽的一件事情。

“不瞞君侯,張狂這次勞動君侯玉趾,卻是有些活寶,想要請君侯鑑賞一番。”

“活寶?”

張狂的話,讓呂布一愣。

“不錯,活生生的寶貝兒!”

說畢,張狂對帷幕外的一名侍從揮了揮手,命令道:

“將活寶都帶過來吧!”

呂布不知道張狂到底想要做什麼,只得耐心的等候起來。被張狂吩咐到的侍從,一溜兒小跑,跑到那輛奇怪的緇車所在,然後駕着緇車,向帷幕所在進發。

“張君,這是何意?不是說好了,只許帶兩名侍從的嗎?”

雖然從這輛緇車上,呂布的“獸性靈覺”沒有感受到任何威脅,不過對於號稱“天師”的張狂,呂布心中的忌憚可不是一點兩點。

誰知道這個天師有沒有什麼古怪的手段,在車上安置下什麼能夠瞞過呂布“獸性靈覺”的機關呢?

“君侯不必多慮。我張狂行事,向來講究光明正大,不屑於暗算於人。此地並非戰場,我自然不會以戰場法則行事。”

說到這裡,張狂微微的向前傾了些,帶着誘惑的意味對呂布笑道:

“難道君侯就不好奇,車上會是什麼活寶嗎?”

伴隨着張狂的話語,緇車已經來到帷幕之外。張狂輕輕拍了拍巴掌,那名駕車的侍從,便掀開緇車的布幔,一個接一個的從車中拽出了四名身披輕紗的蒙面美女!

由於穿的單薄,這幾名美女的肌膚在輕紗中若隱若現,分外誘人。只可惜,四名美女的頭臉都被嚴嚴實實的包裹起來,看不到她們的模樣。但是光看身材,這些顯然都是相當不錯的美人兒。

——這是要送美女給我嗎?

心中感到古怪無比的呂布,居然還冒出了這般想法。

呂布的好色,徐州人都知道。只是呂布摸不清楚張狂的用意,對於這四名美女的出現,心裡很是糾結。

——到底是收下呢,還是不收下呢?

不過,呂布又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這四名美女的手足之上,隱隱都有金絲索捆縛,讓她們行動極爲不便。而且,從她們口中嗬嗬作響的情況來看,只怕連她們的嘴都被堵上了。

“張君,這是何意?”

盯着四名美女看了幾眼,一種熟悉的感覺,從呂布心裡升起。他能夠隱隱猜到,這四名美女,只怕都與自己有着不小的關係。

“呵呵,稍安勿躁。君侯請看,這些夫人們,可還合君侯的眼?”

說着話,張狂手一揮,那名駕車的侍從便準確的將一名美女的面罩扯下,露出一張姿色不俗的麗容來。隨後,那侍從又是隨手一扯,將另一具同樣美麗的面孔,暴露在呂布視線中。

看到這兩張美麗的面孔,呂布只覺得熱血直往頭上涌去。他虎軀一震,猛然從席間跳起,長劍出鞘,毫不客氣的直指張狂,怒喝道:

“張無忌!你欺人太甚!”

當時,呂布真的是差點兒直接衝上去,一劍捅死張狂這個無恥的賊子。但是,一柄忽然間橫在美女脖子上的利劍,讓呂布不得不生生的忍住了這股子衝動。

“怎麼樣,奉先兄,這兩位夫人,可還入得了奉先兄的眼?”

張狂連看都不看美女一眼,便如同吃定了呂布一般,依然正襟危坐着不動。只是他口中說出的話語,與他此時的行爲動作,怎麼都讓人感到很不協調。

“張無忌,你膽敢如此,就不怕吾一劍殺了你嗎?”

那麼,這兩位惹得呂布暴怒如斯,卻又顯得投鼠忌器的女人是誰呢?

能夠讓呂布如此失態的女人,當然只能是他的兩房妻室,被稱爲曹夫人和糜夫人的那兩位了!

第54節 歸去復來兮第53節 常侍非束手第17節 君臣青且嫩(上)第32節 兩敗未俱傷!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39節 代漢當塗高第43節 漢宮現連環(一)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38節 天平實難敵第6節 河北鏖戰烈(二)第24節 萬軍無主將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49節 好鹽入味道第24節 萬軍無主將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38節 舉士官須考第38節 俠士亦官迷(下)第75節 呂布遭暗算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1節 豎子安敢欺?(上)第45節 且冷眼旁觀(三)第17節 君臣青且嫩(上)第6節 張狂攻可取第75節 判敵未如判第31節 何進立少帝第16節 爭權論朝堂(二)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59節 梟雄大事成(一)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22節 二帥意自平(下)第33節 先登浩浩威第1節 四處烽煙起第55節 惴惴母與子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24節 萬軍無主將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61節 征程鞍未解(上)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19節 美人猶奉侍(上)第45節 陷地終有計(一)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35節 張狂行暗計(上)第27節 攻城休怨累(上)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56節 踟躕憂勝負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57節 短弓對強弩第47節 歌“明月幾時”第38節 俠士亦官迷(下)第68節 孰料伏對伏第41節 攻城需汗血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29節 程普搶先攻第11節 曹操出師黯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18節 董卓思時局(下)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31節 決勝制萬騎(七)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63節 梟雄大事成(五)第19節 運籌謀千里(三)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68節 公孫戰袁紹第11節 北騎若入口(上)第38節 小錘可獲“獐”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35節 抽絲理亂麻第42節 白波起亂戰(六)第69節 漢軍展奇襲!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59節 梟雄大事成(一)第19節 運籌謀千里(三)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14節 時窮節乃現第11節 何進求臂助第30節 顏良意且猶(下)第58節 趙氏有佳麗第22節 運籌謀千里(六)第50節 功臣孰爲首?第29節 先登知是誰?(上)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6節 諸侯洶洶勢(四)第50節 功臣孰爲首?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10節 躊躇黃河岸(中)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17節 堅城可稱糧第44節 大刀斬虜敵(上)第47節 自當順人意(一)第36節 人傑當稱王?第12節 張合亦煩惱第32節 入城暗橫劍
第54節 歸去復來兮第53節 常侍非束手第17節 君臣青且嫩(上)第32節 兩敗未俱傷!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39節 代漢當塗高第43節 漢宮現連環(一)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38節 天平實難敵第6節 河北鏖戰烈(二)第24節 萬軍無主將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49節 好鹽入味道第24節 萬軍無主將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38節 舉士官須考第38節 俠士亦官迷(下)第75節 呂布遭暗算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1節 豎子安敢欺?(上)第45節 且冷眼旁觀(三)第17節 君臣青且嫩(上)第6節 張狂攻可取第75節 判敵未如判第31節 何進立少帝第16節 爭權論朝堂(二)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59節 梟雄大事成(一)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22節 二帥意自平(下)第33節 先登浩浩威第1節 四處烽煙起第55節 惴惴母與子第74節 李肅有擔當第24節 萬軍無主將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61節 征程鞍未解(上)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19節 美人猶奉侍(上)第45節 陷地終有計(一)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35節 張狂行暗計(上)第27節 攻城休怨累(上)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56節 踟躕憂勝負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57節 短弓對強弩第47節 歌“明月幾時”第38節 俠士亦官迷(下)第68節 孰料伏對伏第41節 攻城需汗血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29節 程普搶先攻第11節 曹操出師黯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18節 董卓思時局(下)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31節 決勝制萬騎(七)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63節 梟雄大事成(五)第19節 運籌謀千里(三)第62節 意外得重禮第68節 公孫戰袁紹第11節 北騎若入口(上)第38節 小錘可獲“獐”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35節 抽絲理亂麻第42節 白波起亂戰(六)第69節 漢軍展奇襲!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59節 梟雄大事成(一)第19節 運籌謀千里(三)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14節 時窮節乃現第11節 何進求臂助第30節 顏良意且猶(下)第58節 趙氏有佳麗第22節 運籌謀千里(六)第50節 功臣孰爲首?第29節 先登知是誰?(上)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6節 諸侯洶洶勢(四)第50節 功臣孰爲首?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10節 躊躇黃河岸(中)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17節 堅城可稱糧第44節 大刀斬虜敵(上)第47節 自當順人意(一)第36節 人傑當稱王?第12節 張合亦煩惱第32節 入城暗橫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