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好戲開鑼

建安三年三月(本書公元199年)。

一直風平浪靜的南北雙方,在春耕即將結束時,終於出現了劍拔弩張的形勢。

曹操和孫堅都知道境內百姓安於現狀,不願主動開戰,所以即便眼看王奇軍就要南下,除了悄悄徵兵,也沒有主動攻擊的打算。王奇正在調集屯田完畢的軍隊,準備工作還沒完全做好,當然不會這麼早攻擊。

但還是有不甘寂寞的傢伙莽撞的作出了反應,這個人就是沒多少戰略目光的呂布。

雖然呂布名義上還是天下第一猛將,但徐庶可是一點都不怕他,在樞密院給天下各個諸侯的評價中,呂布的實力是和漢中張魯一個級別的。而且因爲他沒有鐵稈的盟友,甚至比張魯還要容易攻克。

但是考慮到南方諸侯都有脣亡齒寒的關係,雖然不一定會出兵相救,但趁火打劫這樣的事情肯定不會少。一旦作戰,必然會變成全面大戰,這和王奇軍的利益不符。所以呂布幾次挑畔,淮河水寨的徐庶軍都沒有反應。

當這次呂布再次以八千人來犯時,結局還是和以前幾次一樣。

汝南徐庶部原來有近五萬人馬,這幾年戰鬥下來,僅剩四萬人馬。因爲王奇下令汝南軍採取守勢,所以這麼長時間也一直沒有招新兵,僅僅是把原來的四萬兵馬訓練成了十足的精銳。大軍駐紮的淮河水寨,就是一萬五千步兵和五千水卒。

聽到呂布來犯,徐庶並沒有像原來那樣佔據南岸水寨嚴守,而是主動放棄城寨,將軍隊撤退到北面水寨。呂布率軍抵達後,輕鬆佔領了水寨,看到水寨中斧鑿具備,立刻讓自己的部隊趕製船隻,準備用自己的水軍前去挑寨。幾天後,大量的簡易船隻造就,呂布立刻讓手下張英、於糜率三千水軍前去挑戰。只是船到寨前,號聲一響,不但從淮河上下游各殺出一支水軍,南岸水寨後方也殺出一隊人馬,領頭的正是呂布的老對手黃忠,高呼一聲“呂布中計矣!”,就帶着八千人馬朝呂布軍殺來。此時岸上的呂布軍僅有五千新兵,怎麼可能是精銳汝南軍的對手,在和黃忠硬拚了幾招不分勝負後,呂布只得先帶着親信逃跑。四面被圍的三千呂布水軍,看到主將逃脫,也只得棄械投降。

這一戰,雖然僅殺敵數百,俘虜三千餘人,但對於即將開戰的南北雙方來說,卻無疑是敲響了全面開戰的第一聲鑼。

四月初,王奇的三十萬羽林禁軍終於抵達了南方戰線。

關羽率領第一軍團到汝南,隨軍軍師是沮授;趙雲則是率領第二軍團到了下邳,隨軍軍師是郭嘉和田豐;周瑜的第三軍團開進南陽郡的育陽要塞,軍師是程昱。程昱的光祿勳一職已經有華歆接任,他現在完全屬於樞密院。

考慮到陳登父子的才能畢竟沒法和徐庶周瑜相比,所以給趙雲的那路多派了一員軍師。王奇自己則因爲河北的一件突事件,不得不留在了京師,並沒有親自出馬。只是讓徐庶和沮授居中協調。

由於這次面對的敵人比較多,形勢比較複雜,所以制定的作戰計劃也只是一個大概。面對南方大量不知名的才能之士,樞密院的羣臣也不可能像玩弄袁紹那樣將他們玩弄在手中。

大致的綱領就是,根據敵軍的防守重點是在汝南對面的九江廬江,決定讓東路軍先破曹操,再攻孫堅,最後纔是消滅呂布。而南路軍的周瑜部,只是佯與劉表商談聯合攻呂布的事宜,看劉表的態度隨機應變。

王奇的三十萬大軍壓境,江南的士族豪門一下子就慌了。要經歷兵災是一回事,王奇進來後會採取的措施纔是他們最關心的。由於不知道南方四家諸侯聯合的消息,東部三家諸侯境內的大戶豪門自認必敗,所以紛紛準備派人先去王奇軍營探尋消息了。

尤其是呂布境內的幾家傳統豪門,因爲飽受呂布欺凌,雖然已經聽說過王奇在自己境內打壓豪門的事蹟,但也聽說過王奇對於冀州積極投效的甄家非常寬厚,所以報了早投效早受益的心思,在王奇軍還沒準備行動前,就紛紛將九江、廬江一帶的信息傳到王奇軍中。如果不是呂布封鎖交通要道,恐怕連犒軍物資都送過去了。

相比較最安穩的就是孫堅的地盤了,一則是孫堅目前還不用直面王奇軍,再則也是孫堅多次宣傳王奇重視寒門,歧視豪門的事蹟,讓境內的豪門勢力對王奇軍報有極大的惡感。不但沒有幾家準備投降的,反而紛紛出糧出人,準備幫助孫堅抵抗王奇。加上新徵的人馬,讓孫堅的常備軍在短期內翻了一翻。

正當九江的豪門和百姓翹以待王奇軍的時候,汝南的一支部隊卻已經瞞着衆人,乘坐淮河水寨的船隻,順河而下,直衝下邳重鎮盱眙去了。

盱眙緊鄰洪澤湖,是一個戰略重鎮,曹操就是依據了這兒,才擋住了當初徐晃兩萬弓騎兵的追擊,甚至一次小小的回馬一擊,還差點將徐晃逼進了洪澤湖。

盱眙目前的守將正是曹操的兄弟大將曹仁,副將是李典,軍師是滿寵。盱眙雖然重要,卻並不是曹操防守的重點,考慮到王奇的水軍不多,所以雖然留了大將鎮守,守城的兵力卻只有八千。

曹操防守北方的第一重鎮,是淮河下游的淮陰。因爲徐晃的主力是弓騎,所以即使有洪澤湖的水軍,也基本不是以他當主力,以前的幾次小規模攻守戰,都是生在淮陰附近。城中一直聚集了曹操的主力兩萬人,主將也一直是曹操自己。現在面對趙雲的十萬大軍,曹操已經悄悄新徵了一些士兵。

除了大部分武將如於禁,樂進,曹純外,城中甚至還有一支三百人的騎兵,人數不多,卻是曹軍的精銳,由曹操兩個年青的族子曹真和曹休統帥。他們除了保護曹操的安全,還要專門負責劫掠糧草。雖然規模和徐晃的近兩萬弓騎比起來算不上什麼,但仗着兵少靈活,幾次和徐晃的交戰都有傑出表現,戰馬的數量也從剛開始的兩百多升到了三百。

關羽在抵達汝南後,就按照既定策略,一面虛張聲勢準備進攻九江,一面卻是叫人收攏這半年來徐庶新造的運輸船,將原來寨中的五千水軍和新近俘虜的三千呂布水軍打亂編制,再把軍中熟悉水性的七千士兵臨時編入水軍,湊成一萬五千水軍部隊。

在大家都期待關羽會率大軍直撲壽春或者陰陵的時候,他卻放棄大軍,親自率領着這一萬五千人直撲盱眙。順河而下,自然度極快。盱眙的守將曹仁連告急信件都沒來得及送出,這一萬多水軍就在徐晃的五千洪澤湖水軍配合下,順利出現在盱眙城水寨。

仗着戰艦的先進性,輕輕鬆鬆的一戰,讓水軍點烽火向後方告急的機會都沒有,關羽軍便攻入了沒有防備的水寨。殺敵數十,俘獲船隻無數。到是正在巡視的李典見機的早,看到關羽大軍登陸,烽火臺被遠程武器破壞,立刻把剩下的水軍都撤進了盱眙城。

盱眙雖然是一座戰略重鎮,但也是一座非常小的城池。受淮河的影響,洪澤湖經常鬧水患,百姓大都不太願意住在近鄰湖邊的盱眙,反正鄰近江南,好地方多得是。所以這座城池的總人口也不過兩三萬人,加上八千守軍,遠不是兩萬王奇軍精銳的對手。

曹操也不放心只留這麼點人馬,大量的烽火臺從這兒一路建到廣陵和淮陰,只是關羽軍出現的太突然,讓守軍傳遞消息的機會都沒有。

“關羽在此,城上何人敢出來一戰!”

伸手把美須一捋,關羽大聲的對城上喝道。

由於船隻的原因,他的副將徐榮王才並沒有追隨,身邊沒有其他武將。

城上的曹仁雖然已經心存守勢,但他知道如果能出城勝一戰的話,不但有可能派人往曹操那兒求援,還能挫敵銳氣,讓守城更簡單一些。看到關羽僅有一將,就動了出城敗他一陣的心思。反正當初關羽和曹操極有交情,想來不會太過兇狠。

剛好旁邊的李典也這樣想,兩人不顧軍師滿寵的勸告,執意出城迎敵。

“雲長別來無恙否?”曹仁出城對關羽報拳道。

他知道自己和李典兩人論單個的話,肯定沒人是關羽的對手,聯手的話,還有有勝利的希望。而且憑以往關羽的交往,知道他極重感情,出於對昔日感情的顧及,他可能不全力出手。所以先準備談談當日的情分,來軟化一下關羽。

“閒話休說,贏了關某手中的刀,關某立刻帶兵退去,若是不能,休怪關某不顧昔日情分!”關羽心裡明白着呢。

他當然知道對方是想用人情說退自己,但自己既然接受了命令,就的遵守。

當初選擇進攻路線時,關羽第一個選擇了正面呂布的汝南,就是因爲不想面對昔日的老朋友曹操,也不想主動進攻漢室之胄劉表。只是當王奇公佈作戰計劃後卻現,自己還是進攻曹操的先鋒。雖然心中奇怪王奇爲什麼這樣安排,但反正戰略上可行,也就硬着頭皮上陣,心中還暗自安慰,至少不用直接面對曹操。因爲覺得有幾分愧疚,所以在面對曹仁時,忍不住輕率的定下只要擊敗他,就願意退兵的許諾。

“忘恩小賊,看某史奈來除你!”

正當曹仁準備再討討人情的時候,他的陣後卻衝出一員將領。小校史奈忍不住這樣磨嘴皮,不尊號令的縱馬前去爭鬥。

“放肆!快回來!”曹仁大怒。

看到關羽剛纔那樣答話,分明就是心存舊交,不忍直接爭鬥。現在自己主動挑戰的話,他就不會再有任何估計。

但那邊的關羽又豈願意錯過這個機會,看到對方挑戰,立刻一夾跨下大宛馬,直衝過去喝道:

“無名小卒!看某取你人頭!”

兩馬相交,衆人只聽噗的一聲,一顆人頭便咕嚕嚕的滾到了地上。關羽安然騎在馬上,那個史奈卻已經變成一具無頭屍體,倒閉地上。

曹仁和李典都是血性男兒,看到自己的手下慘死,自然不會再心存僥倖。大叫一聲“關羽休走!”,雙雙拍馬迎了上去。

反正剛纔關羽也沒說是單挑勝了他還是羣毆勝了他,兩個人自然是一起上了。

“來得好!”關羽大喝一聲。一起接住兩人的招式。

曹仁和李典論單的話,肯定不是關羽的對手,現在兩人聯手,形勢卻有點不同。因爲熟悉彼此的招式,兩人配合極爲密切。又由於以前經常和關羽切磋的關係,對他的招式頗有研究,現在聯手之下,竟然完全擋住關羽的進攻。當關羽攻向一人時,另一人立刻出手救援,不但讓關羽攻擊不成,反而經常逼得他撤招防守。

三馬三將,繞着圈在盱眙城前激戰,看得兩邊的士兵高聲叫好。

打馬交戰了三十幾個回合,關羽暗道不妙,想不到兩人竟然這麼卑鄙無恥,自己剛開始心存善念,雖然出招攻擊,但招招避開要害,兩人的攻擊卻是毫不留手,等到現在自己也全力出手,他們卻仗着人多,準備以犧牲一個來換取自己。

隨着戰鬥的延長,關羽自身的體力比兩人多下降了很多,就連跨下的良種大宛馬,也已經呼哧呼哧直喘氣,行動不如剛開始靈便。這人舞動八十多斤的兵器吃不消,馬還要多背上一個一百多斤的人,怎麼可能再承受得了。

關羽心中暗暗顧忌,這次敗了不但有可能會讓主公對自己產生不信任,弄不好還有可能把身後的兩萬士卒交待在這裡。一狠心,已經有了決定。

“呔!”關羽清喝一聲逼開李典,說道:

“既然兩位這麼不知好歹,就休怪關某無情了!”

曹仁和李典自覺勝券在握,不由狂笑道:

“哈哈哈!雲長還有什麼招數儘管使出來,不然恐怕就沒機會了!”

“哼!休怪某不提醒,看招!”

曹仁兩人聽到這話,立刻緊張戒備。關羽自然說話算話,輕輕催馬一刀砍向戒備的曹仁。曹仁的一支手的拇指曾經被徐晃砍去一指,對戰時並不是主力,早就料到關羽會攻擊自己,見到他攻來,連忙一揚手中的兵器,準備硬接一招。

剛纔關羽跳開的時候,站的位置正好和李典曹仁成等邊三角形,這時他攻向曹仁,李典自然是立刻揮動武器攻上來牽制。

“哈哈!上當矣!”揮手一刀卻是攻向了李典。

李典的武藝也算不錯,但和關羽比卻是相差深遠,自知這一招擋不住,只得仰倒躲開。

那邊的曹仁見了也是慌忙出手想救,卻不知道這纔算是真的中了關羽的計策。

關羽刀鋒一轉,竟然神奇的反轉攻向曹仁。

他真正的目標還是曹仁。

“嗆!”的一聲,曹仁缺了一指,力氣差上很多,這一刀雖然沒要了曹仁的性命,卻也將他手中的兵器擊飛了出去。

“可惡!”曹仁一聲怒喝。

卻也無奈關羽,只得匆忙拍馬轉身往盱眙城池逃去。李典看到曹仁轉身,也當即回馬。關羽怎能放過,一催愛馬就向李典追去,無奈大宛馬激戰多時,體力下降很多,已經追不上李典,只能眼睜睜的開着兩人跑遠。

揮手讓後面的大軍追上,準備趁亂攻進城去,盱眙城的城門卻在曹仁李典等人進去後迅即關上。正是城上的滿寵看形勢不妙,叫人預先準備關門。

關羽立刻下令強攻城池,直到天色將晚,才收兵休息。

只是經過這麼半天的攻擊,盱眙城卻已經是千瘡百孔,曹仁和滿寵李典商量,覺得城池是守不住的,最多隻能堅持三四天。而且求援已經來不及,不如干脆棄城而走。當然,這之前,還是得堅守幾天,拖延一下關羽軍,直到實在沒辦法了,再率軍突圍。

關羽這邊突擊攻城,趙雲哪兒也沒閒着。兩路大軍,一路從海上由北向南對曹操的海軍動攻擊,主要是封鎖夷州到廣陵的航線,阻止來自夷州的援兵;一路則是由趙雲統帥的陸軍,利用船筏,強造浮橋渡河。

當然,根據四家聯合對抗的協議,孫堅也是要把自己的軍隊投送到前線的,不過此時他的大軍正往呂布的廬江方向進,沒準備支援曹操。他們當初的判斷,覺得曹操有淮河之險,基本不大可能是王奇的主攻方向。九江、廬江卻已經無險可守,非常利於王奇軍的步兵展開。

所以不顧曹操的反對,三家決定,除了讓呂布親自固守壽春等要地外,孫堅的全部援軍也會開拔到這裡。

只是他們不知道消息早已經傳到王奇那兒,讓他放棄最簡單的攻擊方向,選擇稍位麻煩一點的攻擊方向。

第36章 醫聖太守第51章 連續受挫第109章 迎帝之爭第47章 大賞之後第3章 議郎蔡邕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2章 夢醒漢末第54章 有心無心第二百二一章 壯哉子義第一百五八章 糜竺送禮第39章 大鍊鋼鐵第35章 劉府文會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第7章 七星寶刀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24章 豫州肅清(上)第82章 合謀董卓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第1章 潁川訪賢第10章 相士許劭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68章 酸棗會盟第11章 戰後分贓第46章 兩小無猜第115章 孫氏父子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13章 絕世猛將第28章 離間離間(下)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76章 小施連環第26章 初見三英(下)第25章 重回洛陽(上)第115章 孫氏父子第一百卅四章 輕取陳留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89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第212章 逆水行船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79章 戰後之謀第一百九五章 圍三缺一第89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第57章 還有陰招第89章 收買人心第96章 聖人王奇第56章 草原伏兵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9章 蔡邕去吳第95章 馬超張繡第10章 近乎完勝第51章 連續受挫第一百八一章 新得諸將第61章 轉眼三年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一百五一章 春情貂蟬第218章 抓住孫堅小小公告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6章 造紙封侯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一百卅八章 昏君養成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44章 只得一人第46章 兩小無猜小小公告第105章 班師回許第25章 重回洛陽(下)第3章 浪子郭嘉第206章 撕下僞裝更新通知和答讀者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120章 追擊呂布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卅七章 晚宴議事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69章 情義袁紹第5章 拜師學藝第25章 重回洛陽(下)第一百八七章 僱用異族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24章 豫州肅清(下)第21章 鄭渾之約(下)
第36章 醫聖太守第51章 連續受挫第109章 迎帝之爭第47章 大賞之後第3章 議郎蔡邕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2章 夢醒漢末第54章 有心無心第二百二一章 壯哉子義第一百五八章 糜竺送禮第39章 大鍊鋼鐵第35章 劉府文會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第7章 七星寶刀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24章 豫州肅清(上)第82章 合謀董卓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第1章 潁川訪賢第10章 相士許劭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68章 酸棗會盟第11章 戰後分贓第46章 兩小無猜第115章 孫氏父子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13章 絕世猛將第28章 離間離間(下)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76章 小施連環第26章 初見三英(下)第25章 重回洛陽(上)第115章 孫氏父子第一百卅四章 輕取陳留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89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第212章 逆水行船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79章 戰後之謀第一百九五章 圍三缺一第89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第57章 還有陰招第89章 收買人心第96章 聖人王奇第56章 草原伏兵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9章 蔡邕去吳第95章 馬超張繡第10章 近乎完勝第51章 連續受挫第一百八一章 新得諸將第61章 轉眼三年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一百五一章 春情貂蟬第218章 抓住孫堅小小公告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6章 造紙封侯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一百卅八章 昏君養成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44章 只得一人第46章 兩小無猜小小公告第105章 班師回許第25章 重回洛陽(下)第3章 浪子郭嘉第206章 撕下僞裝更新通知和答讀者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120章 追擊呂布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卅七章 晚宴議事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69章 情義袁紹第5章 拜師學藝第25章 重回洛陽(下)第一百八七章 僱用異族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24章 豫州肅清(下)第21章 鄭渾之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