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長社相持

“奇兒快快起來!”王允見了自己這個寶貝兒子自然十分喜歡,自從給王奇取字以後,王府裡就基本沒人叫王奇的小名了。

王奇也一一的給坐在一旁的荀彧鍾繇諸人行了禮。荀爽等人本來就對這位小才子十分尊敬,此時見他行禮忙不迭的還禮。荀爽更是口稱:“少主無需多禮!”

王奇一聽,就知道王允已經把荀爽收爲屬官了。高興的問道:

“父親大人給荀先生封的是什麼官呀?”

“爽不才,蒙主公委爲豫州別駕!”

別駕屬於刺史的佐吏,是刺史屬吏之長。刺史以巡行視察爲職,別駕則另乘傳車,輔助刺史出巡,故稱別駕。

此時王允見幾人都已經打完招呼了。又說道:

“允初任州郡,屬官尚未完備,只有文休在京師時就被任爲主簿一職,現在慈明即爲我的別駕,可有好的屬官人選?”

“主公要找屬官,何須他求,在座皆俊傑之士,任主公選拔耳!”

王允聽了大喜,當下根據荀爽的意見,以程昱戲志才爲治中,以鍾繇爲功曹,餘者如荀彧荀攸荀諶皆爲從事。至於作爲武將的校尉,實在沒人選,只得用王奇推薦的徐庶暫時充任。本來王奇還想讓陳羣和郭嘉也一起去任職的,後來郭嘉打了個眼色讓王奇放棄了這一舉動。

官職任命已定,大家開始討論今後的作戰部署。王允先說;

“朝廷命我和左中郎將皇甫嵩一起剿滅豫州的黃巾賊,今有黃巾賊匪首張樑張寶聚衆欲攻擊京師。然皇甫將軍兵尚未到,諸君以爲我等當如何作爲?”

“主公可聚集潁川郡及附近郡縣的兵馬,嚴加操練,待皇甫將軍兵到,再一起進剿賊寇!”

果然是老陳持重之言,只是太消極了。王奇聽了以後暗暗想到。

“潁川留守士兵久未經戰陣,確實需嚴加訓練纔有戰力!”一旁得程昱點頭道。

“黃巾烏合之衆,雖言要攻伐京師,但其必須花時間調度,在加上此來路途遙遠,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來訓練這些士兵。”說話的竟然是素來被王奇看不起的荀諶,而且講的還頗有道理,不禁讓王奇有一種刮目相看的感覺。

“雖是如此,但到時必有小股黃巾前來騷擾,當以新成之軍對其予以全力打擊,這樣既可以削弱其一部分力量,又可以訓練新成之軍。”說得最全面的還是戲志才。

讓王奇不僅感嘆,果然是軍師型的將領考慮問題全面呀!

王奇突然想起後來非常有名的火燒長社,看來決戰地點也很重要的呀!當下就說:

“決戰之地應該慎選!若以潁川決戰,即便勝了,亦必然傷及城內百姓!”

諸人都點頭稱是。

“我知一地,在潁川附近,名叫長社。可駐大軍!”說話的是從小在潁川長大的荀彧。

衆人計議已定,各自退去。而王允則帶着王奇回潁川郡城。

父子倆相見自然有一番長談,王奇趁機提出了自己早就想做的幾件事。第一件就是以父親王允的名義徵招許褚許仲康爲校尉;第二件,在潁川設立招賢館,招納各地豪傑人士;第三件,將原來王月訓練給他的三百近衛擴招爲三千。

王允對這個寶貝兒子的要求自然無不答應,馬上寫了兩分文書,一紛徵召文書叫一名侍衛快馬送到譙國譙縣的許褚許仲康處,一份招賢榜貼在郡城的大門外,同時給王奇一塊令牌,准許他從三萬潁川軍中挑選兩千七百精壯加入他的近衛,只是在給三千近衛配馬匹時出了點問題,因爲原來的三百近衛都是弓騎兵,弓箭多的是,但整個潁川總共才三千騎兵,再給他兩千七百匹馬的話,根本就成不了軍了。最後只給了七百匹馬,讓他湊成一千名弓騎,其餘兩千先做步兵。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王奇高高興興的拉着自己的三千人馬和由徐庶統帥的潁川守備軍去長社訓練了。

在長社等了一個月,終於等到了左中郎將皇甫嵩的三萬兵馬。

期間王奇和徐庶多次派人剿滅周圍的流竄黃巾,出動十餘次,殲敵上萬,俘虜上萬。本來按照規定那些俘虜都應該是被斬首的,但王奇心腸軟了一下,把他們都變成了投誠的平民,這樣就免了他們的殺頭之罪。趁着春耕還沒結束,王奇趕忙把這一萬多俘虜帶到潁川郊區王家新買的地上屯田。

只是讓王奇鬱悶的是,前去徵召許褚的近衛回來說,許褚不肯應召,說是黃巾之亂,他要保衛鄉里,待黃巾滅了以後,他會親自來王允面前磕頭請罪,還把本來打算用強的近衛打了一頓。

王奇無奈,只得想待有機會自己親自去相請。只是想不通,爲什麼自己在那些文人面前一帆風順,而在這麼一個沒頭腦有“虎癡”之稱的武夫面前竟然行不通。

至於招賢館,潁川本來就是出文人的地方,自然沒招到什麼武將了。到是遇到到了一個遊學名士,前來潁川訪友的陳留平丘人毛玠毛孝先。王允想任命他爲從事,結果卻被拒絕了。

話說那左中郎將皇甫嵩終於帶兵來到了長社,和王允的潁川守備軍合兵一塊,隊伍稍加休整,就準備進軍攻擊正向長社而來的張樑張寶軍。

只是還沒出兵,突然探馬來報,右中郎將朱雋和黃巾波才軍相戰,結果朱雋大敗,正引兵退向長社,請左中郎將皇甫嵩派兵加以接應。

皇甫嵩無奈,只得令準備出征的士兵,改道變成接應朱雋的部隊。

須臾,探馬來報,右中郎將朱雋已來到營前。皇甫嵩和王允聽了忙帶着王奇等諸人一起出營前去相迎。

衆人來到營前,接着朱雋,只見不遠處自己的部隊正護這一支很明顯的敗兵緩緩退向大營,而更遠處,則是漫山遍野的黃巾軍,此時黃巾軍見自己這方已經進了大營,也就不再追趕,依草結營。與官軍開始相持起來。

第一百卅三章 殺雞儆猴第25章 重回洛陽(上)第52章 常山趙雲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80章 諸侯內訌第一百五八章 糜竺送禮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91章 初戰潼關更新通知和答讀者第一百六八章 王曹陣戰第107章 漢帝來使第89章 收買人心第211章 張飛西征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妝第一百廿三章 先當權臣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46章 兩小無猜初唐地第74章 關前激戰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預料第45章 又見蔡琰第一百七六章 揮師北歸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一百四五章 宣傳攻勢答讀者第一百四九章 異族寇邊第一百八七章 僱用異族第一百五一章 春情貂蟬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一百卅七章 晚宴議事第89章 收買人心第31章 藥師琉璃(上)第63章 董卓進京第25章 重回洛陽(下)第25章 重回洛陽(上)第27章 如此三英(上)就劉備問題答讀者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47章 大賞之後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一百六五章 縛虎無繩第92章 樊李內鬥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37章 書院故事第76章 小施連環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130章 輕鬆退敵第103章 上黨爭雄第48章 又回潁川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就劉備問題答讀者第12章 譙縣之行第37章 書院故事第80章 諸侯內訌第7章 長社相持答讀者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20章 鄭渾之約(上)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217章 談笑江上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第8章 火燒長社(上)第80章 諸侯內訌第69章 情義袁紹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204章 好戲開鑼就更新說幾句第58章 著書完婚(上)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白馬第一百卅二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一百卅四章 輕取陳留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勢第66章 戰前溫存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108章 天子詔書第52章 常山趙雲第76章 小施連環尾聲第104章 胡氏兄弟第73章 無奈呂布第25章 重回洛陽(上)第49章 再害劉備第89章 收買人心第204章 好戲開鑼第一百九八章 會試新官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55章 幷州買馬第207章 受阻毒箭
第一百卅三章 殺雞儆猴第25章 重回洛陽(上)第52章 常山趙雲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80章 諸侯內訌第一百五八章 糜竺送禮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91章 初戰潼關更新通知和答讀者第一百六八章 王曹陣戰第107章 漢帝來使第89章 收買人心第211章 張飛西征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妝第一百廿三章 先當權臣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46章 兩小無猜初唐地第74章 關前激戰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預料第45章 又見蔡琰第一百七六章 揮師北歸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一百四五章 宣傳攻勢答讀者第一百四九章 異族寇邊第一百八七章 僱用異族第一百五一章 春情貂蟬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一百卅七章 晚宴議事第89章 收買人心第31章 藥師琉璃(上)第63章 董卓進京第25章 重回洛陽(下)第25章 重回洛陽(上)第27章 如此三英(上)就劉備問題答讀者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47章 大賞之後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一百六五章 縛虎無繩第92章 樊李內鬥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37章 書院故事第76章 小施連環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130章 輕鬆退敵第103章 上黨爭雄第48章 又回潁川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就劉備問題答讀者第12章 譙縣之行第37章 書院故事第80章 諸侯內訌第7章 長社相持答讀者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20章 鄭渾之約(上)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217章 談笑江上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第8章 火燒長社(上)第80章 諸侯內訌第69章 情義袁紹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204章 好戲開鑼就更新說幾句第58章 著書完婚(上)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白馬第一百卅二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一百卅四章 輕取陳留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勢第66章 戰前溫存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108章 天子詔書第52章 常山趙雲第76章 小施連環尾聲第104章 胡氏兄弟第73章 無奈呂布第25章 重回洛陽(上)第49章 再害劉備第89章 收買人心第204章 好戲開鑼第一百九八章 會試新官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55章 幷州買馬第207章 受阻毒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