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逆水行船

巢湖位於長江中下游,但是想要從長江入海口逆水而上,顯然不大可能。就算是從長江航道進入巢湖,也是有幾分困難的。

不過王奇對此並不在意。進入巢湖這一點,由於長江水在春季因爲上游降水過多,導致江水暴漲,偶爾會出現迴流入巢湖的現象,這方面經過精確的推算,根本沒什麼問題。至於逆水而上嗎,傳統的有縴夫拉,不過王奇還是安插了一支奇兵。

建安三年六月,正當長江進入汛期,河水大漲的時候,王奇下令調集了三萬多的縴夫,一路拉船,逆水而上,準備包抄還逗留在九江郡的孫呂聯軍。

本來孫堅接了魯肅的書信,還正在爲王奇是否會派步兵包抄聯軍後路而擔心,現在聽說王奇竟然是準備用縴夫拉船,以水軍包抄,頓時大樂。認爲等到王奇的大軍出現在那兒的時候,自己這邊早就有了第二步行動了。立刻下令撤回了準備前去支援的萬餘士卒,全都佈防在長江南側,不再去管逆河而上的王奇軍。

雖然現巢湖正在起調節長江水的作用,導致在河水倒流。不過此時上游的水量很大,水流的速度也非常的快,這時候別說是幾萬縴夫,就算再來幾萬,也不見得能將船拉上去。

王奇軍中也不是對此沒有反對意見,不過都被王奇壓了下去,主要將領在看了白龍艦隊的內部設施,再加上老農們對最近一段時間颱風的情況的分析後,也基本算是明白王奇的意思了。

足足五天時間,王奇的船隊才完成了四分之一不到的路程,而此時壽春交戰的孫呂聯軍,在接到孫堅的回報後,都沒有想到王奇軍能在短期之內趕到,除了魯肅不放心的準備提前幾天派兵去長江入巢湖航道處設防外,孫策和呂布都沒想過王奇能在十天之內到達。

“拋棄其他重物,白龍艦隊立刻輕裝開拔,搶佔入江口!”

王奇的船隊不僅包括了白龍艦隊,還有大量的淮河水寨等地來的運輸船,真正的主戰鬥力,都在這些運輸船上。但白龍艦隊,卻是根據王奇的要求,配備了一點特殊推進器,雖然得用三頭牛拉,也不見得能讓船快速的運行起來,但配合各種各樣精密的齒輪,總算讓船跑動。有了風帆的推動,再加上這樣的推進器,跑的自然比較快了。

六七月正是颱風最多發的日子,別的船根本不敢在這樣的大風大浪的天氣航行,王奇仗着船堅,趁着風勢,冒險前進。一路順風逆水,花了兩天時間就趕到了巢湖水入江口,代價僅僅是沉船一艘,傷亡百餘人。(稍微理想化一點)

此時的巢湖水入江口,僅僅只有呂布軍三百鄉勇把守,防禦工事也只有一個水寨,根本沒有橫江鐵索之類的阻攔設施。王奇的二十來艘大艦,只進行了一輪牀弩射擊,水寨中的呂布軍就跑得差不多了。

放下幾百人搶佔水寨,艦隊收起風帆,繼續順水快速向巢湖前進。

魯肅的援軍,因爲颱風天氣的影響,纔剛出壽春就不得不停了下來,那裡想到王奇會在這樣的時候進攻。所以在六月中旬,當王奇的船隊出現在巢湖時,巢湖附近的孫呂聯軍的還沒任何反應呢。

按照作戰計劃,艦隊馬上讓所有的陸戰隊員登陸,在附近的孫呂駐軍沒反應過來之前,以一千兵力,奇襲了九江重鎮合肥,將這個囤積了聯軍大部分重要物資的集散地拿在了手中。

合肥到也有兩千大軍駐紮,但是對於突然出現的王奇軍並沒有防備,就算有,也只是防備北方,那裡想到會在自己的後方出現敵軍,基本上沒怎麼戰鬥,這兩千人就死的死跑的跑,大敗而走,其餘的做了王奇軍的俘虜。

就在白龍艦隊逆水而上的時候,剩下那支主力部隊也沒有閒着,水陸兩棲配合,輕鬆的攻佔了僅有一千守軍的歷陽。隨後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坐船逆水而上,攻佔橫江港;一路則是走陸路,經居巢,直達合肥,防止孫呂聯軍從後路突圍。

合肥陷落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正在壽春激烈交戰的敵我雙方那兒,徐庶關羽是王奇飛鴿傳書通知的,知道的比較早一點;而孫呂聯軍則是在看到了敗兵之後才知曉,自然晚了一點。

聯軍知道這個消息後,呂布和孫策難得的都主張要趁現在合肥人少,先派一支部隊收回壽春。合肥被奪,不但後方的輜重物資全都落入敵人之手,還全面打擊了自己軍的士氣,兩線作戰,又絕對是兵家大忌。

但魯肅在考慮了再三後,卻是建議孫呂二人放棄壽春,也放棄合肥,直接經成德撤退到舒縣,如果形勢還是不利,則乾脆再後撤過長江,退到丹陽郡,依長江防守王奇軍。

“不行!九江是我根本之地,豈能放棄!”呂布最先反對道,“請伯符老弟在此抵抗徐庶,就由某率一千兵馬,去重新奪回合肥!”

“呂將軍!非下官不相信呂將軍不能奪回合肥,實在是因爲現在王奇的援軍,必然正在趕往合肥,假如不能一兩天奪回合肥,短時間內就再沒奪回合肥的希望了!但如果抽調太多兵馬前去奪城,又必然會讓此地空虛,被徐庶抓住機會!所以爲了大局考慮,還不如主動撤退,和荊州的劉表聯合在一起,三家共同進退!”魯肅急切的道。

“哼!合肥是我的地界,丟了此地,你們自然不急了!”呂布冷哼道。

“呂將軍誤會了!合肥也集中了我軍的輜重糧草,事關全軍安危,下官怎麼可能不急呢!實在是情非得以,所以還請將軍看開一點!”

“不管如何,讓某不戰而退是不可能的!待某帶一千兵馬,前去衝擊一番後再作計較!”呂布甩甩戰袍離開了營帳。

看到呂布只是準備帶一千人離開,對此地的戰局影響不大,魯肅和孫策也都沒阻攔。也許少了呂布,反而會讓戰鬥更加順利呢。

“子敬!如今合肥陷落,我們就真的別無他法了嗎?”孫策待呂布走後,神情慎重的問魯肅。

“少將軍!如今撤退方是萬全之策,其他如突襲王奇軍,擒賊先擒王,或者是空城以退徐庶軍,成功的可能性並不大!”魯肅搖頭道。

他是謹慎之人,兵行險招並不擅長。不過實際上,在面對敵衆我寡的時候,如果不出險招,想要取勝還是非常困難的。此時的一個魯肅,其實和一個普通的謀臣差不多。不過江南大多是守成之輩,想找一個比魯肅更有謀略更有進取心的謀臣,比打敗王奇軍還難。

孫策沉默了一會兒沒有說話,半響才道:

“呂布士卒僅剩不到兩萬,現在又帶走了一千精銳,剩下的一萬餘人,隨時都可以聽從我的號令,我們就再戰一場,不成功,立刻撤退!”

“少將軍英明!徐庶軍定然不會這麼簡單讓我們撤走,讓下官先去準備準備,以防萬一!”魯肅靜靜的道。

自動忽略了孫策話中包含吞併呂布軍的意思。

他內心也有點無奈,追隨孫家以來的第一戰,除了攔阻了王奇軍一段時間外毫無成果,這還是王奇軍不熱衷於主動的進攻的緣故。自己雖然早就預測到王奇軍有可能會在攻克廣陵後包抄自己,但是沒想到王奇軍竟然來的這麼快,以至於本來的準備根本沒起到作用。現在聯軍已經被逼得撤退,自己這個軍師,實在是難辭其咎。

接下來的戰事比較血腥,不管是前去攻擊合肥的呂布軍,還是準備攻擊淮河水寨的孫策,全都把這一戰,看成了決定性的一戰。士兵和將領們全都準備傾盡全力,瘋狂殺敵。

王奇和衆多謀臣制定的計策,豈是呂布這樣的莽夫所能識破的,當呂布的大軍還沒到合肥時,就被合肥城外的很多小巧機關弄傷了不少人,雖然沒造成實力大將,但對士氣卻是一大打擊。

隨後,到了城前的呂布,發現本來守城器械就比較充足的合肥,現在竟然又多了幾十臺的牀弩,第一次試探性的攻城,就輕易射殺了己方几十人,讓呂布不得不考慮採取其他措施。那些從戰艦上拆卸下來的牀弩,絕對不是短時間內能攻克的。發現沒法將守軍引出來的呂布,在得知後方孫策開始撤退後,也只得主動向舒縣方向轉移。

孫策攻擊淮河水寨的行動還是和前幾戰的結果一樣,無功而返。略有不同的是,這次由於呂布不在,王奇軍的兩員大將黃忠和關羽,主動出寨迎戰孫策,蔣欽,周泰三將,一陣廝殺,竟然是孫策軍抗不住,率先敗退。

不過萬幸和不幸的是,王奇軍並沒有趁機追擊。讓埋伏在後陣的魯肅在慶幸這次真敗沒多大損失的同時,也爲不能伏擊王奇軍而暗暗嘆息。

五天之後,王奇軍順利的在合肥會師。

不能圍殲聚集在壽春的聯軍,讓王奇稍微有點遺憾,但聽說說魯肅在撤退時,佈下了連續幾道的伏擊,而徐庶基本上沒中計,卻也只能對這個結果表示滿意。

魯肅的具體作戰才能不如徐庶,但是他的大局觀念,絕對遠在徐庶之上,這次應該是早就預料到了結果,纔會有所準備,徐庶能不中計,則是全靠他的作戰才能。

雖然讓孫呂聯軍主力撤退到了到了舒縣,但王奇並不着急。接下來的戰鬥,一個是進攻舒縣的孫呂聯軍,還有一個就是讓白龍艦隊渡江攻克牛渚等地,直插孫家的老巢。不過他的白龍艦隊雖然強行進入了巢湖,但所受的損害也還是比較大的。想要渡江作戰,還得在濡須塢好好的休整一番。

舒縣現在面臨着合肥和巢湖兩面的壓力,對於孫呂聯軍來說,並不見得形勢變好了多少。不過魯肅卻胸有打算,拒絕了呂布關於撤退並更好防守皖城的建議,不準備再繼續南撤了,而是一面重修城防,準備抗擊王奇軍,一面卻偷偷派出一彪人馬,前去偷襲濡須塢。

就在王奇這邊成功包抄孫呂聯軍後路,逼得聯軍後撤的時候,回到襄陽的周瑜,也終於和永安的劉璋軍聯繫上了。

實際負責劉璋軍事務的是別駕張鬆,在接到周瑜的書信後,立刻回信表示,願意配合周瑜行動。

永安居於長江上游,而劉表所在的江陵恰好在下游,如果一路軍從上游順水而下,一陸軍從陸上正面突破的話,定然能讓江陵城首尾不能兼顧,輕鬆被克。周瑜打的就是這方面的主意。

張鬆也是一個妙人,他早就知道王奇難免要對劉表動手,到時居於上游的自己,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所以在這方面已有準備。大量的船工和木材早就囤積完畢,接到周瑜的書信後,立刻沿江造船。放出消息,準備待周瑜派過來的隊伍一到,就順水而下,直取江陵。

長江下游的江陵,幾個青年正在水邊飲酒,一人突然指着滔滔的江水驚叫道:

“諸位快看!那是什麼?”

滔滔的長江上游,竟然流下來一片暗紅色,如同鮮血一樣的水流。

“不好啦!不好啦!河伯發怒了!大家快跑呀……”

普通百姓看到這樣的情形,自然覺得是什麼怪異之事,第一個反應就是逃跑。

這些個青年都是有才學的人,看到這種異象並沒有驚訝,反而是好奇的走到河邊觀看。

“這是木屑!”一個十**歲的青年將從水中撿起了一點東西,仔細看一下,正是細碎的木屑。

是大量的木屑長時間漂流在江水中,因爲浸泡時間過長,讓木屑發黑發紅,水浪翻騰,導致江水看起來就象是鮮血一樣殷紅。

一個羽扇綸巾的青年本來正輕搖摺扇,聽到旁邊青年的話,突然說道:

“不好!諸位快隨我去見使君大人!”

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一百九三章 人造太陽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100章 不歡而散第8章 火燒長社(上)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97章 徐晃之斧第110章 開花結果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8章 三戲周瑜第14章 英雄寶刀(上)第5章 拜師學藝第216章 甘寧投效第18章 神醫華佗(上)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20章 鄭渾之約(上)第105章 班師回許第69章 情義袁紹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第一百五四章 廿萬大軍第100章 不歡而散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92章 樊李內鬥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94章 諸侯之勢第3章 浪子郭嘉第10章 相士許劭第6章 黃巾亂始第32章 金村之行(上)第80章 諸侯內訌第6章 黃巾亂始第一百卅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白馬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一百七六章 揮師北歸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3章 浪子郭嘉第17章 嬌小美人(下)第38章 許縣雜事第216章 甘寧投效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一百卅六章 袁術稱帝第130章 輕鬆退敵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一百卅九章 宗親劉曄第14章 英雄寶刀(上)第52章 常山趙雲第205章 河北事件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四五章 宣傳攻勢第95章 馬超張繡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歸祈終第7章 長社相持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88章 喜得典韋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10章 相士許劭第一百四五章 宣傳攻勢第45章 又見蔡琰第44章 只得一人第11章 戰後分贓第109章 迎帝之爭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序章第3章 浪子郭嘉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83章 董卓伏誅第206章 撕下僞裝第一百六九章 絕影代命第32章 金村之行(上)第一百五七章 虎父犬子第83章 董卓伏誅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滅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一百卅九章 宗親劉曄第94章 諸侯之勢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第52章 常山趙雲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54章 有心無心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79章 戰後之謀第23章 鬼才郭嘉(下)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71章 關羽曹操通知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
第一百四七章 再見月英第一百九三章 人造太陽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100章 不歡而散第8章 火燒長社(上)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97章 徐晃之斧第110章 開花結果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8章 三戲周瑜第14章 英雄寶刀(上)第5章 拜師學藝第216章 甘寧投效第18章 神醫華佗(上)第一百九六章 最後一圍第20章 鄭渾之約(上)第105章 班師回許第69章 情義袁紹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第一百五四章 廿萬大軍第100章 不歡而散第119章 白馬銀槍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92章 樊李內鬥第220章 呂布末路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94章 諸侯之勢第3章 浪子郭嘉第10章 相士許劭第6章 黃巾亂始第32章 金村之行(上)第80章 諸侯內訌第6章 黃巾亂始第一百卅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白馬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一百七六章 揮師北歸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3章 浪子郭嘉第17章 嬌小美人(下)第38章 許縣雜事第216章 甘寧投效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一百卅六章 袁術稱帝第130章 輕鬆退敵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一百卅九章 宗親劉曄第14章 英雄寶刀(上)第52章 常山趙雲第205章 河北事件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四五章 宣傳攻勢第95章 馬超張繡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歸祈終第7章 長社相持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88章 喜得典韋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10章 相士許劭第一百四五章 宣傳攻勢第45章 又見蔡琰第44章 只得一人第11章 戰後分贓第109章 迎帝之爭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序章第3章 浪子郭嘉第一百四三章 喪盡天良第83章 董卓伏誅第206章 撕下僞裝第一百六九章 絕影代命第32章 金村之行(上)第一百五七章 虎父犬子第83章 董卓伏誅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滅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一百卅九章 宗親劉曄第94章 諸侯之勢第一百廿一章 李儒假死第52章 常山趙雲第一百八五章 張遼出擊第54章 有心無心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79章 戰後之謀第23章 鬼才郭嘉(下)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71章 關羽曹操通知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