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

從鳴樑海戰本身來看,這場戰役當然被嚴重神話了,因爲萬曆朝鮮之役,也就是俗稱的“抗倭援朝”之役,朝鮮全程拉胯,基本沒什麼好拿出來吹的戰果,只有這次戰術勝利還算亮眼雖然戰略上也失敗了,因爲倭軍最終達到了佔領朝鮮水師基地的戰略目的。

但實戰意義還是有的,那就是驗證了火炮上艦加堆護甲的組合,確實能夠形成龜船這種難以打破的移動堡壘,輕鬆狂虐倭軍只有弓弩和火銃的脆皮關船。

日本水師將領就曾說過“朝鮮人水戰大異陸戰,且戰船大而行速,樓牌堅厚銃丸俱不能入”,可以從中窺見海戰裡火器和護甲這對“矛與盾”的時代變遷。

而朱雄英這邊前因後果一提,朱元璋卻頓時不樂意了。

這些個倭人,“日本”這個國名還是武則天同意冊封的,竟然敢以朝鮮爲跳板挑釁大明?真真是狼子野心,不挨一頓社會毒打都不知道誰是老子誰是兒子!

不過令朱元璋欣慰的是,未來的大明也足夠硬氣,二話不說就派兵把倭軍給反推回了海里,趕回了老家。

“這李舜臣又是何許人也?”

朱雄英稍稍解釋,朱元璋頓時明白了過來,這李舜臣倒也是朝鮮將領中爲數不多敢戰的,鳴樑海戰之前留下的“自壬辰至於五、六年間賊不敢直突於兩湖者,以舟師之扼其路也。今臣戰船尚有十二,出死力拒戰,則猶可爲也,今若全廢舟師,則是賊之所以爲幸,而由湖右達於漢水,此臣之所恐也,戰船雖寡,微臣不死,則賊不敢侮我矣”絕命書,自是有一股決死之心在裡面。

“不過,其人卻在露樑海戰裡戰死了。”

露樑海戰的規模,比鳴樑海戰要大得多,重要性也更勝數籌,但因爲宣傳的原因,知名度反而沒有鳴樑海戰大。

而這場戰役說來也不復雜,就是豐臣秀吉的死訊傳到朝鮮,被困在朝鮮南部的倭軍戰意全無,所以準備撤回國內,而小西行長被明軍給半包圍圍住了,想要撤退只能靠日本水師,日本水師拼命想把這羣人撈回來,明軍和朝軍的聯合水師想要竭力阻止,於是在露樑海峽爆發了萬曆朝鮮之役的最後一場海戰。

此戰明軍主將陳璘派遣七旬老將鄧子龍協同朝鮮李舜臣聯合出擊,戰況慘烈,以至於鄧子龍和李舜臣分別因爲友軍火器誤傷和倭軍火銃流彈而戰死,而日本水師經此一役遭到重創,直接損失了超過三分之二的艦船,從此以後直到大明滅亡都沒回滿血,明軍和朝軍的聯合水師相對而言損失卻並不多,從戰果上來講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大勝如果說有遺憾,那就是還是因爲日本水師主力的拼死阻攔,讓小西行長的陸師用運輸船給潤回去了。

而之所以明軍和朝軍的聯合水師能夠獲得大勝,原因卻並不是他們比日本水師船多。

恰恰相反,日本水師在開戰時就擁有上千艘艦船,打到露樑海戰的時候,加上俘獲的朝鮮艦船和新造艦船都快三千艘了,而明軍水師和朝軍水師各有五百餘艘艦船,總數加起來也遠遠比不過日本水師。

大勝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兩點,第一點,明軍的艦船上,大量裝備了火器,除了火銃以外,發揮重要作用的是從西方進口的佛郎機炮,以及大明從戚繼光時代開始自研的虎蹲炮;第二點,日本水師的艦船,以體型較小的關船居多,體型較大的安宅船雖然在絕對數量上也不少,但是防護能力很差,設計出來就是用來接舷戰的,根本扛不住明軍水師的中遠距離火炮轟擊,據史料記載明軍水師弗朗機炮的射程最遠可達上千步,而日軍水師的火銃只能打數十步,所以拉開距離日本水師只能幹捱揍沒法還手。 “難得朝鮮有這樣的驍將。”

朱元璋感嘆一聲,不過他的感嘆,卻並非是爲了這個朝鮮人,而是想到了當年他打那場決定生死存亡的鄱陽湖之戰時,那些戰船上前赴後繼戰死的同袍.有些人的名字和麪容,二十多年過去後,朱元璋已經記不清了,可那些人最後留下的身影,這些年來卻不時地在朱元璋的夢中浮現。

朱元璋從對回憶的沉湎中恢復過來,轉身對身後十步外俞通源由衷地說道:“若是當年咱就知道這些,在船上多裝些炮,或許有些老兄弟,就不會死了。”

顯然,這場出現在大孫預測裡的海戰,印證了火炮上艦的觀點。

而能夠擊敗日本水師的預測結果,也讓朱元璋下意識地相信,走火炮上艦這條路是對的,既然這條路沒問題,靠着火炮和護甲來作戰是海戰的未來方向,那麼大明水師的新艦船,只要順着這個思路,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新路!

俞通源雖然沒聽到陰陽炁海里聖孫說什麼,但皇帝的話語卻聽到了,他想到巢湖水師中那些在鄱陽湖戰死的將士,心裡也不好受,都是多年的鄉鄰、叔伯、兄弟,那一天便死了不知多少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用來形容鄱陽湖之戰再恰當不過了,正是因爲當初巨大的傷亡,纔有瞭如今的大明王朝。

俞通源舒緩了一下心情主動說道:“陛下,火炮上艦試驗不難,試驗出結果,自可以照着聖孫殿下這圖紙來造艦,想必我大明水師定能擊破倭虜,一展神威!”

這話有心氣,朱元璋聽得很順耳,點了點頭道:“水師日後是有大用的,你給咱好好帶,將來征伐日本,做劉仁軌那樣的名將,也不算辱沒了你父兄的威名。”

俞通源聞言,先是一怔,旋即面色肅然,緊緊地抿着嘴脣,抱拳行禮。

原因無他,劉仁軌乃是白江口之戰的唐軍主帥,當年倭國將領毛野稚子率二萬七千人攻新羅,劉仁軌率唐軍水師在白江口與倭軍水師激戰四戰皆捷,焚燒倭國戰船四百艘,一時間“煙焰漲天,海水皆赤”,幾乎全殲倭軍,打得日本從此以後數百年不敢窺伺華夏之屬國。

皇帝金口玉言,寄予他成爲劉仁軌那樣名將的期許,怎能不讓俞通源感動?

與此同時,朱元璋也暗暗下定決心,對於征伐日本,不僅僅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事情,還是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

按照大孫的預測,自己就算不打日本,等日本結束了南北朝戰亂,從內亂中緩過一口氣來,也會主動來打大明!

而從歷史經驗來看,日本狼子野心,是完全有這個可能的,所以,與其讓後世兒孫流血,不如在他這一輩趁着大明軍力強盛,先把日本給滅了!

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52章 渡江!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78章 下下籤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
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52章 渡江!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78章 下下籤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