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風林火山”

在吉野城內,燈火輝煌的日式風格的宴會廳中。

南朝君臣與大明的幾位將領共聚一堂慶功,氣氛倒是相當熱烈。

然而,在這歡聲笑語間歇後,李景隆與常茂對視了一眼。

常茂的微微頷首,大鬍子跟着顫了顫。

李景隆緩緩放下手中的酒杯,面色變得凝重起來,他環視四周,最終將目光投向了後龜山天皇。

“日本國王殿下,我朝皇帝陛下對貴國的困境深表同情,並派遣我等不遠萬里前來援助。”

李景隆話鋒一轉,說道:“然援助非是無償之舉,我大明亦需考量長遠利益。”

顯然,之前談好的條件,現在隨着明軍直接支援的到來,需要兌現一部分了。

畢竟現在雙方的地位是不對等的。

如果沒有大明的支援,隨着南北朝之間和平協議的撕毀,南朝被北朝滅亡,就是時間問題,哪怕後龜山一行人逃到了四國島上,或者九州島上,也沒什麼本質區別。

所以換句話說,大明現在是爺爺,日本南朝是孫子,是日本南朝在求着大明的庇護,才能得以苟延殘喘。

後龜山天皇聞言,心中雖有不悅,但礙於當前形勢,只能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問道:“大明所提出的條件,此前均已知悉,不知將軍可有進一步的說法?”

李景隆微微點頭,正色道:“今當以王子留明訪學,聽聞良泰王子素有德名,請國王以其爲遣明使。”

遣明使,自然就是跟遣唐使一個意思了。

不過李景隆顯然是提前做了功課的,他提到的這個“良泰王子”直接讓南朝的所有人都僵住了。

良泰是後龜山的第三個兒子,也是後龜山的中宮北畠信子所生的嫡子。

北畠信子,是北畠顯信的女兒,而領地在吉野南方的伊勢國的北畠氏,從南北朝分裂伊始,作爲公家一方的北畠氏就是南朝在本州島最大的支持者。

北畠氏這一代的家主北畠滿雅爲什麼如今身處絕境還在高取城死守不肯投降?因爲這麼多年打下來,北畠氏跟足利氏的幕府,早就成了血海深仇。

當年足利氏的第一代將軍足利尊氏,在南北朝開戰還算是勢均力敵的時候,就跟北畠氏的北畠親房在奈良地區對峙,然後北畠親房的兒子,被稱爲“花將軍”的北畠顯家,負責去襲擾幕府足利氏的大本營和大後方,也就是關東鎌倉。

北朝一方負責鎮守鎌倉的是足利尊氏的三子,時年八歲的足利義詮,也是鎌倉公方的第一位關東管領,面對來勢洶洶的北畠軍,北朝駐守鎌倉的諸將都建議保護足利義詮避開北畠顯家,讓出鎌倉,前往上總國、安房國休整軍隊再戰,畢竟“花將軍”北畠顯家的勇名不容小覷。

額外提一句,北畠顯家喜歡讀《孫子兵法》,所以在討伐足利尊氏的時候,用了“風林火山”陣旗,比武田信玄要早二百年。

但足利義詮並沒有退縮,或者說,在周圍輔佐他的家臣們沒有退縮,大將細川和氏、上杉憲顯、高重茂等人到利根川阻擊奧州軍,當時正值雨季,河水湍急,但是北畠軍強行渡河,幕府軍嘗試半渡而擊,卻被北畠顯家帶兵當頭猛擊,幕府軍大敗,高重茂戰死,細川和氏、上杉憲顯逃回了鎌倉。

而這也是日本南北朝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當時擺在北畠顯家面前有兩個方案,第一個是北上與武家新田義貞合兵一處,擊敗北陸的北朝軍隊,然後從西北方進軍京都與足利尊氏決戰,第二個是留一些兵馬監視關東鎌倉的南朝敗軍,隨後主力向西與父親北畠親房匯合,一起從西南方進攻京都。

“花將軍”北畠顯家選擇了第二個方案,與德壽丸、北條時行、結城宗廣等盟軍勢力繼續向京都急行軍,足利尊氏派桃井直常、土岐賴遠、上杉憲顯等人阻擊北畠軍,兩軍於青野原交戰,北朝幕府軍敗退,桃井直常退回京都,而土岐賴遠則退守長森城。

而這時候足利尊氏聽了手下兩位大將,也就是高師直、高師泰兄弟的勸告,兩人認爲“京都自古易攻難守,守京都者多敗亡也”,足利尊氏放棄了固守京都的反感,派高師泰、細川賴之、佐佐木高氏等嫡系武將領軍趕赴美濃國,在黑地河與藤河之間佈陣以阻擊北畠軍。

雙方在青野原決戰,北朝戰敗,但一路戰鬥本來就是強弩之末的北畠軍也追不下去了,不得已退回奈良休整,隨後北朝大軍雲集,雙方在四大王寺再次決戰,這次北畠軍大敗,北畠顯家突圍而北畠顯家的弟弟北畠顯信則收攏敗兵據守男山城,北朝圍城打援,北畠顯家爲了救弟弟,不得不收攏兵馬增援男山城,再次遭遇大敗並且戰死。

北畠顯信,就是如今後龜山天皇的中宮北畠信子的父親。

也正是因爲在幾十年的戰爭裡,北畠氏的男丁,基本上都死於跟北朝的戰鬥之中,再加上北畠氏所佔據的伊勢國是南朝在本州島上唯一一個國(吉野等郡只是大和國的南半部),所以北畠氏跟南朝天皇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生死相依。

故此,讓後龜山和北畠信子唯一的兒子,也就是南朝未來的天皇去大明留學,這就死死地拿捏住了南朝。

至於其他的兒子,比如長子恆敦、次子師泰等,因爲不是嫡子,所以反而無足輕重.在日本南朝,沒有北畠氏的支持,是坐不穩這個位置的。

不待後龜山開口,李景隆繼續說道。

“其次,爲了運送軍需,南朝需開放更多港口,供大明軍艦與商船自由往來,大明將派遣專門官員協助管理,確保貿易秩序。針對此次援助,南朝需提供必要的軍事與後勤支持,包括在港口能夠卸貨轉運到碼頭的船隻、必要的補給、熟悉地形的嚮導,以確保我軍順利作戰。戰後若南朝與幕府談判,務必確保大明的利益不受損害,任何協議均需事先徵得大明同意。”

這些都是協議上的內容,但李景隆後面說的,卻並不是之前商量好的。

比如設立駐吉野的天使館,以及大明的百姓或軍人在此地若有事情,當地無權管轄等等

李景隆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南朝君臣面面相覷,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阿野實爲硬着頭皮開口問道:“將軍,這些條件固然合理,但我朝國力衰微,恐難以承擔過重之負擔。”

見日本南朝還想討價還價,李景隆有些不耐煩:“我大明之援助,非小恩小惠,乃關乎南朝生死存亡之大計,這點道理莫非諸位都想不明白嗎?”

隨後,李景隆頓了頓,語氣更加堅定:“再者,我大明非趁火打劫之輩,所提條件皆基於現實考量。若南朝無法承擔,我大明亦可考慮分階段實施,逐步減輕南朝負擔,但這些事情,乃兩國友好之基石,斷無商量餘地。”

後龜山天皇無奈,人爲刀俎我爲魚肉,還能說什麼呢?

“將軍所言極是,大明之恩情,我朝銘記於心。”

李景隆見狀,心中稍安,於是,他端起酒杯,向在座衆人示意:“既然如此,我等便靜候佳音。來,飲滿此杯!”

不過跟吉野的觥籌交錯不同,退回到了高取城圍城營地的赤松義則和細川滿元,就有些灰頭土臉了。

高取城外的幕府軍營大帳中,赤松義則與細川滿元相對而坐。

周圍是殘破的營帳和尚未完全熄滅的餘燼,空氣中瀰漫着一種沮喪的氣息。

“我們低估了明軍的實力,尤其是他們的火器。”赤松義則沉聲道。

細川滿元手指輕輕敲打着桌面,每一次敲擊都彷彿敲在了赤松義則的心坎上,讓他很煩悶。

“別敲了!”

細川滿元停下了手,點了點頭,方纔開口:“確實,但我們也不能就此放棄高取城已是強弩之末,只要我們能再次集結兵力,猛攻高取城,然後以此爲據點,構築防線,或許還能挽回敗局。”

“你是說,利用高取城和沿途吉野口等隘口,與明軍進行持久戰?”赤松義則若有所思地重複道,眼中閃過一絲希望。

“正是如此。”細川滿元站起身,走到地圖前,用炭筆在高取城及其周邊的吉野口、壺阪口等重要隘口上重重畫了幾筆,“高取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我們若能在此固守,再利用這些隘口布置重兵,便能大大削弱明軍的火器優勢,他們火器雖強,但問題是兵力有限,既無法全面包圍我們,又難以在山脈之間進行攻堅。”

赤松義則走到細川滿元身旁,凝視着地圖,緩緩說道:“此計可行,但我們必須迅速行動,明軍既然已經插手,南朝的抵抗意志定會大增,我們必須趕在他們增援之前,再次發動猛攻,奪取高取城。”

“嗯,立即召集部隊,同時向將軍請求增援。”

細川滿元果斷決定,轉身對傳令兵下令,“傳令下去,明天準備再次攻打高取城!”

而此時困守在高取城二之丸的北畠滿雅也沒有睡覺,在“風林火山”陣旗下,在進行着防禦部署。

高取城是屹立於險峻地形之中的堅固堡壘,其防禦措施堪稱複雜,城牆由巨石砌成,厚實堅固,足以抵禦包括砲車、火藥在內的攻擊,而且城牆之上,箭樓林立,這些箭樓不僅爲守軍提供了良好的射擊平臺,還能有效觀察敵情,指揮作戰,城牆上佈滿了射擊孔,使得守軍可以從多個角度向敵人射擊,形成交叉火力網。

爲了增強防禦能力,北畠滿雅還利用地形優勢,在二之丸的城牆外側挖掘了深溝,設置了尖刺陷阱,進一步阻礙敵人的接近。

此外,城內還儲備了充足的水源和糧食,確保在長時間圍困下也能維持守軍的生存需求。

北畠滿雅在夜間親自巡視城牆,檢查每一處防禦設施,確保萬無一失,看到巡夜的足輕,就站住交談鼓舞士氣,激勵足輕們奮勇戰鬥。

再加上這段時間,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刻,北畠滿雅總是身先士卒,衝在最前線,所以困守在這裡的數千南朝軍隊意志還算堅定。

反正北畠滿雅的心態還是不錯的,後方的部隊雖然撤的快,把他們扔在了這裡,但也是他戰前的安排北畠滿雅從來都沒指望靠着高取城防線能擋住敵人,所以一旦戰事不利,又無法反攻,後面的上萬部隊,就會撤回吉野防守。

而即便在局勢最爲危急的時候,北畠滿雅也從未放棄過希望,如今明軍增援肯定到了,他就更不慌了。

清晨,幕府軍的赤松義則開始動員。

“全軍聽令,今日,我們要一舉攻下高取城!”

看着眼前只剩下隨後兩道城牆的高取城,幕府足輕們齊聲響應,士氣高漲,彷彿已忘卻前日的慘敗。

隨着一聲令下,幕府軍如潮水般涌向高取城。

他們攜帶雲梯,一些人肩扛撞木,企圖一舉突破城防。

北畠滿雅站在二之丸的城牆上,站在“風林火山”的陣旗下,望着城外黑壓壓的敵軍,有條不紊地發號施令,城內的足輕們聞令而動,火銃足輕們迅速裝填彈藥準備開火,剩餘的武士們則緊握長刀,隨時準備作爲反衝鋒的主力,與敵軍展開肉搏戰。

隨着幕府軍逼近城牆,箭矢與鉛彈在空中交織成一張死亡之網,雙方足輕不斷倒下,幕府軍的足輕們如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衝擊着高取城的城牆,他們揮舞着兵器,發出震耳欲聾的吶喊聲,試圖以人數優勢壓倒守軍.雲梯一架接一架地豎起,幕府軍的足輕們奮勇攀登,但迎接他們的卻是從城牆上傾瀉而下的熱油和滾石,每一次雲梯靠近城牆,都會伴隨着一陣慘烈的搏鬥,雙方在狹窄的空間內展開殊死較量。

赤松義則指揮身披重甲的精銳武士,試圖突破城防的薄弱點,他們通過攀爬雲梯登上城頭。

然而,北畠滿雅早已料到這一招,他迅速調集剩餘的精銳武士,對幕府軍以武士組成的精銳小隊的攻勢進行反擊。

城牆上,南朝武士與幕府武士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刀光劍影中,生命如同草芥般脆弱。

“風林火山”陣旗下,北畠滿雅攜槍負弓,準備親自上陣殺敵,他如父祖輩一般的英勇激勵着周圍的足輕們更加奮力抵抗。

要知道,當年“花將軍”北畠顯家出生之時,就抓到了弓,被稱爲弓箭寄託着神佛的力量,有了“弓在必勝”的批語。

而北畠滿雅同樣擅長弓箭和大槍。

就在這時,一名幕府武士藉着雲梯的掩護,奮力一躍,企圖攀上城頭。

北畠滿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並未急於上前,而是緩緩拉開長弓,瞄準了那名武士的咽喉,箭矢在陽光下閃耀着寒光。

“去!”隨着北畠滿雅一聲低喝,箭矢如離弦之箭,劃破長空,精準無誤地穿透了那名武士的咽喉。

武士的身體猛地一顫,隨後無力地墜落城下,濺起一片塵土。

周圍的幕府軍見狀,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北畠滿雅的箭術之精湛,令人歎爲觀止。

然而,戰鬥並未因此停歇。

更多的幕府武士前赴後繼地涌向城頭,這是一場生死較量,唯有拼盡全力,方能有一線生機。

北畠滿雅戰神附體,在他的帶領下,南朝的武士們士氣大振,他們與幕府武士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就在這時,一名幕府武士連斬兩人,手提太刀,他的身影在晨光中顯得格外挺拔。

他名叫武藏隆純,是幕府軍中赫赫有名的武士,以武藝高強著稱。

武藏隆純看向北畠滿雅的眼神中沒有絲毫的退縮。

“北畠滿雅,你的箭術確實令人欽佩,但真正的武士,是在戰場上用刀劍說話!武藏隆純,請你賜教!”武藏隆純的大吼穿透了戰場的喧囂,直抵北畠滿雅的耳畔。

北畠滿雅聞言,目光幽深,他看向武藏隆純。

“武藏隆純,你的名聲我早有耳聞。今日,就讓我們在戰場上見真章吧!”北畠滿雅說罷,挺直了腰板,手中的長槍在陽光下閃耀着寒光。

周圍的足輕們紛紛後退,爲這兩位頂尖武士騰出空間,免得自己被波及死亡。

武藏隆純把太刀收回到了刀鞘裡,準備以拔刀術對敵。

緊接着,身形暴起,加速後直撲北畠滿雅。

電光火石之間,他拔出腰間的太刀,刀光如匹練般劃破空氣,直奔北畠滿雅而來。

北畠滿雅見狀,不退反進,他揮動手中的長槍,與武藏隆純的長刀在空中激烈交鋒。

幾招過後,北畠滿雅巧妙地利用長槍的靈活性,繞過了武藏隆純的太刀,直接刺向了他的肋下。

武藏隆純大驚失色,他沒想到北畠滿雅會如此狡猾。

他拼盡全力想要躲閃,但已經爲時已晚。

長槍的尖端瞬間刺破了他的鎧甲,鮮血染紅了衣襟。

“你輸了。”北畠滿雅冷冷地說道,他收回了長槍。

高手過招,生死就在毫釐之間。

武藏隆純踉蹌後退幾步,臉色蒼白如紙,他看了看自己胸前的傷口,鮮血涌出,已經沒有救了。

他又看了看北畠滿雅的面容,最終低下了頭。

“我輸了”他喃喃自語道,聲音中充滿了不甘。

轟的一聲,武藏隆純的身軀倒下。

北畠滿雅的勇武,極大地激勵了南朝守軍。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幕府軍逐漸佔據了上風。

他們憑藉着人數優勢和猛烈的攻勢,逐漸在二之丸的部分城牆上暫時站住了腳,北畠滿雅見狀,心中焦急萬分,他很清楚如果二之丸守不住,那本丸的覆滅也是時間問題。

然而,幕府軍的攻勢卻愈發猛烈,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地衝擊着城頭,企圖一舉破城。

與此同時,城內的工匠和民夫們也在緊張地忙碌着,工匠們加固城牆,修復破損的防禦設施,確保守軍能夠堅守到最後,民夫們則負責搬運物資爲守軍提供必要的補給和支持,整個高取城彷彿變成了一臺巨大的戰爭機器,每一個部件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運轉着。

戰鬥逐漸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幕府軍的攻勢愈發猛烈,而高取城的守軍們也在北畠滿雅的帶領下展現出了驚人的韌性.他們憑藉着堅固的城牆和頑強的鬥志,一次次地擊退了幕府軍的進攻。

雙方鏖戰了大半天,就在下午快要黃昏的時候,細川滿元收到了壞消息。

面對吉野的防線,負責收集情報的幕府軍斥候,發現了明軍騎兵的到來,一隊明軍騎兵如同天降神兵般出現在戰場之上,他們手持長槍,身披重甲,以雷霆萬鈞之勢衝向幕府軍的斥候,並且殲滅了大半。

毫無疑問,這是給明軍後面的步兵開路的,畢竟騎兵上不了山,但是步兵可以。

細川滿元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他深知明軍的火器威力巨大,一旦讓他們接近戰場,幕府軍的攻勢將難以爲繼。

他迅速環顧四周,只見幕府軍的攻勢雖猛,但南朝守軍的抵抗也異常頑強,雙方陷入了僵持狀態。

今天或許可以攻克二之丸,但是本丸肯定是不可能輕易攻克的。

“傳令下去,所有阻擊部隊立即撤退至高取城外圍的山道,務必在那裡阻截住明軍的火器部隊!”細川滿元果斷下令。

幕府軍的將領們聞言,紛紛傳達命令。

不久,李景隆率領的明軍火器部隊終於抵達了高取城的外圍。

李景隆站在高處,凝視着前方蜿蜒曲折的山道,知道這裡是幕府軍阻擊他們的最佳地點,但同時也是他們的葬身之地。

“傳令下去,火銃手準備,一旦幕府軍進入射程,立即開火!”李景隆的聲音很冷靜,他親自指揮着這場即將到來的決戰。

明軍士兵們迅速按照命令排好陣型,火銃手們有序地裝填着彈藥。

就在這時,幕府軍已經佔據了有利地形,準備對明軍進行阻擊,然而,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是何等的恐怖。

“開火!”隨着李景隆的一聲令下,明軍的火炮開始對兩側的山峰上的敵人開始火力覆蓋。

而爲了不破壞中間的山道,明軍火銃手們開始排隊推進。

第一排的火銃手幾乎同時扣動了扳機。

頓時,槍聲大作,火光和硝煙瀰漫了整個山道。

一排排子彈如暴雨般傾瀉而下,將幕府軍的陣型撕得支離破碎。

已經準備了“大盾加打溼棉被”的幕府軍的足輕們驚恐地尖叫着,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猛烈的火力。

許多人甚至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密集的子彈擊中,倒在了血泊之中。

不過除了第一排,後面的盾牌還是能抗住的。

尤其是他們特意找了不少蒙着熟牛皮的櫓盾,再裹上打溼的棉被,能暫時抗住子彈的衝擊。

因此,幕府軍並未因此崩潰。

他們在將領的指揮下迅速調整戰術,利用地形進行隱蔽和反擊。

山上的弓箭手們藏在樹叢裡,火炮並不能完全摧毀他們,畢竟明軍攜帶的火炮受到道路條件的限制,火力是有限的,他們也開始發射箭矢,試圖壓制明軍的火力。

但明軍的火器優勢實在太過明顯,幕府軍的反擊顯得蒼白無力。

火銃手們不斷地裝填彈藥,射擊,再裝填,再射擊,形成了一道道無法逾越的死亡之牆。

戰鬥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幕府軍終於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損失,開始節節敗退。

他們被迫放棄了山道的阻擊陣地,向更遠的地方撤退。

李景隆見狀,立即命令先頭髮起追擊,同時大部隊也緊隨其後,準備一舉擊潰幕府軍的阻擊力量。

而幕府軍的阻擊計劃徹底失敗,他們不得不面對更加嚴峻的局勢。

而高取城內的北畠滿雅,在黃昏的時候已經退到了本丸內,他麾下的南朝軍隊損失慘重,此時已經只剩下了一千多人。

隨着夜幕的降臨,高取城本丸內一片死寂,只有偶爾傳來的傷員呻吟聲和低沉的火把“噼啪”聲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寧靜。

南朝的殘兵敗將們或坐或臥,疲憊與絕望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北畠滿雅站在本丸的城牆上,位於“風林火山”陣旗下,環視着四周,他知道,儘管明軍的到來爲南朝帶來了一線生機,但眼前具體到高取城,他們的困境依舊嚴峻。

北畠滿雅是不知道明軍對高取城的增援什麼時候到的,因爲他已經被團團圍住了,根本獲取不了外面的消息。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堅定而有力:“諸位將士,我知道你們身心俱疲,但請記得,我們是爲了什麼而戰!”

北畠滿雅的話語逐漸喚醒了士兵們,他們開始擡頭,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有人低聲議論,有人緊握兵器,整個本丸內的氣氛悄然發生了變化。

“將軍說得對,我們不能放棄!”一名年輕的武士高聲喊道,他的聲音雖帶着幾分顫抖,卻異常堅定。

“對,我們不能讓將軍和明軍的兄弟們白白犧牲!”其他人紛紛附和,士氣在這一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就在這時,一名傳令兵匆匆跑來,氣喘吁吁地報告:“將軍,幕府軍.幕府軍竟然在夜間發起了進攻!”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的日本,很多人都是夜盲,尤其是底層營養攝入不良的足輕們。

所以,夜戰是非常少見的,除非到了極爲緊急的時候。

此言一出,本丸內再次陷入了短暫的慌亂。

但北畠滿雅卻迅速冷靜下來,他沉聲道:“傳令下去,所有人立即進入戰鬥準備,幕府軍選擇夜間進攻,說明他們已走投無路,這是我們的機會!明軍的支援一定已經到了!”

足輕們迅速行動起來,雖然疲憊不堪,但他們的動作卻異常迅速而有序。

火把被點燃,照亮了城牆上的每一個角落,箭樓內的火銃足輕們也迅速就位,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

北畠滿雅親自登上城牆,望着遠處緩緩逼近的幕府軍。

在昏暗的火光中,幕府軍的身影顯得異常詭異而猙獰,但他們似乎並未料到南朝守軍會如此迅速地做出反應,一時間顯得有些慌亂。

“開火!”北畠滿雅一聲令下,城牆上的火銃足輕們同時扣動了扳機。

火光與硝煙再次瀰漫開來,一排排鉛彈劃破夜空,擊中了幕府軍的先頭部隊,幕府軍足輕們紛紛倒下,慘叫聲此起彼伏。

然而,幕府軍並未因此退縮,他們利用夜色掩護,向本丸的城牆發起了更加猛烈的衝擊。

戰鬥持續了一夜之久,雙方均傷亡慘重。

但北畠滿雅和他的軍隊憑藉着堅定的信念,成功地守住了高取城。

當第一縷晨光穿透雲層灑在本丸上時,幕府軍的進攻終於停了下來,他們望着那屹立不倒的本丸城牆上的“風林火山”陣旗,無奈地選擇了撤退。

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304章 吉野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66章 大航海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98章 導火索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88章 釜山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302章 高取城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74章 應天府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301章 廟算第174章 應天府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
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304章 吉野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66章 大航海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98章 導火索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288章 釜山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302章 高取城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74章 應天府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301章 廟算第174章 應天府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