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工地視察

省政府副秘書長丁原近來很忙,省長臨時安排他負責建築工地的事情,這些樓房,都是省政府修建的,因爲住房緊張,所以,省長特意解決了一大筆的資金,用來修建住宿樓,本來應該是分管後勤的副秘書長負責修建事宜的,不知道爲什麼,省長和常務副省長直接點名他負責,丁原有些無奈,分工不明可是官場大忌,好在分管後勤的副秘書長沒有表現出來多大的意見。

丁原畢業於西林大學,屬於老三屆,分配到省政府工作之後,仕途很順利,官至副秘書長,40歲的年紀,就是副廳級領導了,丁原的能力是不用懷疑的,最近有傳聞,說是省政府已經推薦丁原,很有可能到地區去出任專員,或者是地委書記,所以,丁原的工作愈發仔細,人也越來越謹慎了,丁原沒有強大的靠山,本身也沒有什麼背景,能夠走到這一步,非常不簡單了。工地上的建設,丁原是非常關心的。大凡基礎建設,主管的官員都是可以大大討好的,這是如今的慣例,丁原無心去打破這個慣例,但他本人堅決不拿一分錢,香菸和白酒,丁原不拒絕,不能做的太過了,讓下面忌恨了,就得不償失了。

工地上的進展一直是很順利的,丁原去看過幾次,工地上有不少的施工隊,那些包工頭,一個個都是有能力的,丁原和他們接觸之後,感覺這些人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社會閱歷很是豐富,如果在官場上,也是能夠左右逢源的,所以,丁原不會小看這些包工頭。因爲丁原的態度和藹,所以這些包工頭在他的面前不會過於緊張。所有工程,計劃是10月主體工程完工,必須搶在冬天之前,完成內部的簡單裝修,所以,丁原考慮之後,決定到工地上去看看,也好心中有數。

徐少傑陪着張紹纔在工地上轉悠,幾天過去,他才明白,所謂跟着張紹才監工,實際上就是休息,是張紹纔對他的照顧,他對建築行業一竅不通,想要在短時間內熟悉,基本沒有可能性,所以,徐少傑很是低調,每到一處,都忙着給大家裝煙,本來身上的錢已經不多了,出來就只帶了30元錢,還是顏玉環心細,知道徐少傑不可能帶很多錢,所以從財務上給徐少傑預支了300元錢,這才使徐少傑不至於尷尬。對於錢的看法,徐少傑也有了不小的轉變,誰都想着錢多,如今流行一個說法,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很多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已經進入了有錢人的行列,但貧窮的人還是不少的,在工地上轉悠了幾天,徐少傑看見了不少的工人,穿着破爛,抽的最便宜的劣質香菸,從來捨不得花錢在外面去改善一下生活,可以想象他們以前過的是什麼日子,徐少傑回想起自己,以前在家裡的日子還是不錯的,起碼不擔心餓肚子。徐少傑這些天還是做了一些事情的,首先是張紹才的辦公室,徐少傑按照自己讀書的習慣,將所有的文件都進行了分類,在牆上釘了一排木條,用夾子將文件夾好,其次是清理辦公室,將廚房搬出去了,在辦公室裡面吃飯,不是好的選擇,桌椅都擦得乾乾淨淨,衛生也做好了,最後是在牆上貼上幾張建築圖紙,看上去一目瞭然,徐少傑仔細看了所有的文件,對這種公文形式的文字,慢慢有些熟悉了,只要仔細看,裡面還是有內容的,主要是強調工程質量、進度和安全等事情,看多了,徐少傑覺得這些文件不神秘。

現在進入辦公室,有了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張紹纔有些不以爲然,做工的,沒有那麼多的講究,顏玉環卻有不同的看法,細節處能夠見證素質。所以張紹才也不反對徐少傑這麼做,至於文件,張紹才從來不看,做好工程就可以了,這些文件沒有什麼實質的意義,對徐少傑建議他多看看這些文件的說法,張紹才笑笑,無奈說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有些字不認識,再說也不願意在這上面費神。

這天在工地視察了一番,徐少傑跟着張紹纔回到了辦公室,徐少傑的條件已經大爲改善,搬出了工棚,有單獨的住房了,雖然也是工棚,但一個人住一間,感覺就是不同,吃飯也是跟着張紹才,生活好了很多,還時不時喝點酒。這個時候,徐少傑還是注意搞好和劉福貴、宋光明的關係,兩人已經知道了徐少傑的身份,是大學生,驚訝之餘,對徐少傑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親熱中多了一絲的崇敬,認爲徐少傑應該得到這樣的待遇。

丁原進入張紹才辦公室的時候,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他仔細看了看,丁原到了不少的包工頭住地,進去之後,第一個感覺是亂七八糟,沒有條理,這當然與文化水平有關,丁原不好多說,你總不能要求初中都沒有畢業的包工頭拿着文件,還能數出一二三四五來,丁原關心的是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這些都有專人彙報,丁原覺得,到工地上看看,和這些包工頭談談,也是一種手段,一種加快工程進度、保證工程質量的手段,從一定的側面,體現出來領導水平。不少包工頭見到他之後,那種誠惶誠恐的態度,令丁原有些自得的同時,也有些無趣,百姓見到了當官的,總是懷有一種敬畏的心理的,這是千年沿襲下來的傳統。

張紹纔看見丁原進來了,趕忙站起來,去迎接丁原,他和其他包工頭一樣,面帶着有些過分的微笑,身體前傾,主動伸出雙手,準備和丁原握手,徐少傑坐在張紹才的對面,看見張紹才這樣的態度,明白是來領導了,一定是管着工程的領導。

跟着丁原的人不多,丁原不喜歡排場,徐少傑站起身,看了看丁原,戴着一副黑底的四方形眼鏡,頭髮梳的很整齊,上身是潔白的短袖襯衣,下面是黑色褲子,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丁原身後的人不多,幾個陪同的人,目光都在丁原身上,全部是面帶微笑。

丁原和張紹才握手的時候,開口說話了。

“呵呵,你這裡佈置的不錯啊,乾淨整潔,文件分類了,圖紙掛在牆上,一切都是清清楚楚的,衛生也做的很好啊。”

“謝謝丁秘書長的表揚,這些都是我的兄弟做的。”

此刻,丁原注意到了站在張紹才身邊的徐少傑,包工頭的身邊,一般都有幾個信得過的人,幫着做管理工作,這和官場上沒有什麼區別,丁原本來是不怎麼在意的,徐少傑顯得過於年輕一些,可能是包工頭的子侄,聽到包工頭這麼說,丁原才發現徐少傑有着一種不同於工地上所有人的氣質。

“丁秘書長好,我是徐少傑,跟着張哥做事情的。”

“年輕人,這裡都是你佈置的嗎?”

“丁秘書長,我只是按照張哥的安排,這樣佈置的,張哥每天的事情多,來不及做這些事情,所以我就做了。”

“哦,小徐啊,我看了很多的地方,這裡是唯一一個佈置得這麼幹淨整齊的,那你說說,這樣佈置有什麼好處啊?”

“丁秘書長,我說不清楚有多少好處,但辦公室整潔衛生了,能夠讓人心情好,工地上的兄弟進來看見之後,也知道清潔衛生的重要,這樣,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不自覺會養成好的習慣,將工地上收拾乾淨一些的。”

丁原的興趣有些增加了,這絕不是包工頭的主意,丁原來過幾次,他記得,以前辦公室都是亂糟糟的,這個叫徐少傑的年輕人來了之後,辦公室環境變了,而且徐少傑的回答很得體,沒有說大話,沒有過分吹噓,不忘記將功勞讓給包工頭,這樣的年輕人,不簡單。

“小徐啊,你是什麼時候來到這裡的啊,以前我沒有見過你。”

身邊的張紹才知道徐少傑內斂,不愛張揚,這樣的機會難得,張紹纔是不會錯過的,推介自己的兄弟,等於是推介自己。

“丁秘書長,我這個兄弟是大學生,在西林大學讀書,今年剛剛考上的,爲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主動出來找事情做,掙錢,剛開始做力工,後來我發現兄弟和其他人有很大的不同,纔要求兄弟幫着我管理工地的,辦公室裡面的佈置和安排,都是我這位兄弟的主意,我是大老粗,不懂這些,兄弟還要我經常看看這些文件,我文化水平不高,兄弟就幫着給我講解文件,我也知道了不少啊。我這個兄弟很有能耐,別看着年輕,比我強多了,工地上的兄弟都很服氣啊。”

“哦,是嗎,小徐不簡單啊,大學生是天之驕子,西林大學是全國的名牌大學,一個剛剛考上的名牌大學生,能夠出來,在建築工地上做力工,我可是第一次見到啊,小徐,你不覺得委屈嗎?”

“丁秘書長,我沒有覺得委屈,家裡條件不好,妹妹上學需要錢,所以我就出來打工了,我沒有感覺到自己是天之驕子,將來大學畢業了,也是要掙錢養家的。”

“呵呵,好啊,我今天聽到了不少的大實話啊,那好,我考考你,這些文件,你都看過了,你到工地的時間不長,給我說說,有什麼感受?”

“丁秘書長,我對建築行業不熟悉,看了這些文件,也只是知道了一些皮毛,不能和張哥比較的,說出來是外行話,怕您笑話。”

“小徐,謙虛很好,不過,任何事情都是慢慢學會的,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天才,你看了這些文件,我就想聽聽你的看法,大膽說,這可不是高考啊。”

“丁秘書長,我覺得,文件上面,提到最多的就是三個方面,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這三方面,本來是有一些矛盾的,如果工程進度過快,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工程質量可能受到影響,安全可能被忽略,所以,不能一味強調工程進度,要遵循發展規律,比如說,每一層樓,灌頂的時候,需要7到10天,水泥砂漿才能夠完全乾涸,這一條必須要強調,否則質量會受到影響,還有安全問題,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如果追求進度,必然要加班,工人過於疲勞,容易出現安全問題,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統籌兼顧。丁秘書長,其實這些道理,都是張哥告訴我的,我跟着張哥幾天時間,學到了很多。”

丁原面帶微笑,一個對建築行業一竅不通的年輕人,一個即將跨入名牌大學的學生,短短几天時間,就能夠知道這些知識,說話的過程中,始終不忘記自己的老闆,不容易啊,丁原覺得眼前的這個徐少傑越看越順眼。

“張老闆,你很不錯啊,教授了小徐一些關鍵的知識,從小徐說的話語中,我感覺到了,你對工程建設是很負責的,遵循規律,不一味的搶進度,這樣的態度很好。”

張紹才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線,從來沒有領導這樣表揚他,而且是市政府的副秘書長,管着所有工程的,徐少傑這個兄弟非常不錯,時時刻刻不忘記說到自己,讓丁秘書長記住自己,這都是人脈啊,如果丁秘書長能夠在其他場合提到這件事情,就是自己巨大的財富。

丁原離開的時候,和徐少傑緊緊握手,說出來一句讓所有人吃驚的話。

“小徐,我也是西林大學畢業的,西林大學是全國著名的大學,我們是校友,西林大學培養出來的,都是人才,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爲西林大學的驕傲,我等着你的好消息,今後有什麼困難,可以直接找我。”

副秘書長說來這樣的話,可不簡單,在場的人各有各的想法,當然,丁原的想法,大家是不會知道的,丁原斷定,徐少傑將來一定有出息,甚至是大出息,這樣的年輕人,需要得到幫助,丁原願意幫助徐少傑,一定程度上就是幫助自己,只要這個徐少傑有本事,將來或許會找到自己的,四年時間,其實不長,如果這個徐少傑沒有能力,這句話就等於沒有說。

丁原離開之後,張紹才非常高興,拉着徐少傑要下館子,今天太出彩了,這一切的功勞,都是徐少傑的,張紹才相信,丁原會說到這件事情的,因爲工地上,自己的辦公室是獨一無二的,其他同僚的辦公室,張紹纔去看過,都是亂七八糟的,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丁原會提出要求,而自己在中間,就會得到很多的好處了。

張紹纔沒有忘記劉福貴和宋光明,當初,就是他們帶着徐少傑到了自己的工地上,經過了這件事情,張紹才完全認定,自己和徐少傑有緣,或許前生就是親兄弟。

(未完待續)

第736章 調整的風波(1)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425章 蛻變(3)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659章 安排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500章 寒心的對比(1)第61章 難忘的一夜第326章 春節的預計第689章 推進(2)第485章 上任(3)第819章 高層對決(3)第635章 當選市長第629章 秘書的考慮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908章 粉墨登場(2)第684章 人心(2)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246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584章 鬥智鬥勇(1)第622章 昇華第241章 省長視察(1)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827章 龍劍烽的動作(3)763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2第471章 探望病人第302章 拍板第746章 視察工作(1)第272章 關係論第2章 打工第142章 李明的彙報第433章 上任第94章 優勢第317章 惡化的事態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507章 項目的奧妙(1)第774章 繁忙的拜訪(1)第15章 夜市驚魂(2)第598章 謠言和污衊(2)第415章 發現端倪第692章 武聖軍的意見第566章 出乎意料的重大調整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733章 抉擇(2)第47章 一擼到底(1)第82章 舒心的劉宏第834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2)第836章 張勳的彙報(2)第893章 好大的帽子第502章 不尋常的彙報第232章 插手工程第281章 家產的算法第578章 命案(2)第596章 不簡單的電話第173章 交心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107章 拜年得到的信息第587章 授權第836章 張勳的彙報(2)第292章 機會第326章 春節的預計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892章 人心不可測(3)第484章 上任(2)第36章 社會實踐(1)第255章 動盪的局勢第109章 工作職責第633章 第一次的分歧第96章 手機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304章 特殊的理解第553章 震怒(2)第632章 潛在的影響第375章 省委黨校的學習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892章 人心不可測(3)第780章 中央領導視察(2)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271章 第一刀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610章 絕對想不到的內幕第311章 各方態度第753章 徐少傑的建議(2)第808章 有事不怕事第909章 粉墨登場(3)第333章 驚人的秘密第145章 黃海濤的意思第306章 忙亂(1)第243章 省長視察(3)第806章 專題會上立威(2)第455章 教育盲區第45章 工作重點第626章 幹部的調整第778章 頻繁的拜訪(5)
第736章 調整的風波(1)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425章 蛻變(3)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659章 安排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500章 寒心的對比(1)第61章 難忘的一夜第326章 春節的預計第689章 推進(2)第485章 上任(3)第819章 高層對決(3)第635章 當選市長第629章 秘書的考慮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908章 粉墨登場(2)第684章 人心(2)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246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584章 鬥智鬥勇(1)第622章 昇華第241章 省長視察(1)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827章 龍劍烽的動作(3)763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2第471章 探望病人第302章 拍板第746章 視察工作(1)第272章 關係論第2章 打工第142章 李明的彙報第433章 上任第94章 優勢第317章 惡化的事態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507章 項目的奧妙(1)第774章 繁忙的拜訪(1)第15章 夜市驚魂(2)第598章 謠言和污衊(2)第415章 發現端倪第692章 武聖軍的意見第566章 出乎意料的重大調整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733章 抉擇(2)第47章 一擼到底(1)第82章 舒心的劉宏第834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2)第836章 張勳的彙報(2)第893章 好大的帽子第502章 不尋常的彙報第232章 插手工程第281章 家產的算法第578章 命案(2)第596章 不簡單的電話第173章 交心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107章 拜年得到的信息第587章 授權第836章 張勳的彙報(2)第292章 機會第326章 春節的預計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892章 人心不可測(3)第484章 上任(2)第36章 社會實踐(1)第255章 動盪的局勢第109章 工作職責第633章 第一次的分歧第96章 手機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304章 特殊的理解第553章 震怒(2)第632章 潛在的影響第375章 省委黨校的學習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892章 人心不可測(3)第780章 中央領導視察(2)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271章 第一刀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610章 絕對想不到的內幕第311章 各方態度第753章 徐少傑的建議(2)第808章 有事不怕事第909章 粉墨登場(3)第333章 驚人的秘密第145章 黃海濤的意思第306章 忙亂(1)第243章 省長視察(3)第806章 專題會上立威(2)第455章 教育盲區第45章 工作重點第626章 幹部的調整第778章 頻繁的拜訪(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