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綠鍾馗張海

上回說到,趙爵恨鍾雄背叛自己多次派人潛入襄陽,行刺鍾雄,鍾雄防不勝防,只好將此事上報朝廷。宋仁宗用包丞的建議,調派江湖豪傑,歐陽春、展雄飛、白玉堂等人潛入襄陽暗助鍾雄,最後用江湖手段徹底滅了襄陽王,這些故事講起來有幾十萬字,又不屬本書內容,就此打住書歸正傳。

張海何許人也,竟令朝廷派重臣楊文廣帶兵進剿?有必要做個交待。

早在宋太宗兵困太原城時,北漢主劉繼元的幼弟劉繼章正在五臺山學藝。他得知消息,心急如焚,就急忙辭別師父下山趕往太原。見宋軍把城圍得水泄不通,無法入城,就潛往代州投入趙遂營中。力勸趙遂聯合楊繼業揮師南下勤王,趙遂首鼠兩端猶疑不定,三日後劉繼元投降,劉繼章悲憤之下亡命江湖。一日遊到陝南黑蟒嶺天竺峰下被巨蟒所纏,生命垂危時被一位道爺所救,細談之下得知道爺名叫呂浩,是天竺峰‘鐵仙觀’的主持,劉繼章爲了報恩,且早已飽嘗江湖流浪之苦,就拜呂浩爲師出家作道士焉。二十年後,呂浩羽化,劉繼章繼統爲觀主,收商州人郭邈山、張海爲徒。這年,商洛地區連年大旱,民不聊生,人心思亂,靠十幾畝香火地已無法維持觀裡十多名道長的生活。劉繼章只好把操雜

一日,張海回觀對師傅道:“商州城首富劉銘的獨生愛女數日前突患怪症‘飲食具廢,腹脹如鼓’,劉銘遍請名醫竟無敢下藥者,只好張榜招醫,懸賞一千兩黃金爲女聘醫療疾、、、、、、。徒兒以爲‘師傅精通岐黃之術,對疑難雜症更是學有專精,如能妙手回春治癒其女的怪病,吾觀中飲食無憂矣!’”劉繼章心動,遂帶郭邈山、張海去商州城。

劉銘聞報有遊方道長登門,喜出望外,忙將師徒三人請入小姐閨房診視。劉繼章爲小姐號過脈,細觀室內各種設施已料到小姐的病因,回到客廳對劉銘道:“山人運神功細查,令千金並非患病,乃陰司‘大肚鬼’附體作祟,非普通藥石可醫,奈何!”劉銘大吃一驚,求拜道:“仙長既能神目視幽,必善驅鬼逐妖,千萬使法力救小女一命!劉某願傾家蕩產酬謝!”劉繼章見劉銘已經上鉤,得意地微笑道:“傾家蕩產倒不必,速將令愛移出閨房,待山人入房作法驅之即可!”

小姐移走後,劉繼章躍上房樑細查多時,捉得一條通體黑色的數寸長小蛇,落地後將蛇頭按入香油碗中浸泡多時,只到蛇已死去,方用利刃劃開蛇皮滴數滴蛇血入碗。而後用法袋內的黃紙剪一個尺餘長的大肚紙人,用黃絲線勒緊脖子令張海掂着,出閨房對劉裕道:“此鬼大惡,山人驅之不走,只好用五雷大法將其魂魄鎮住,老員外可喚家人圍觀,瞧山人當場斬之!”

在大夥的圍觀下,劉繼章手舞桃木法劍裝模作樣跳了一會神,喝了一小口法水在劍上一噴,奮力在紙人身上一刺而過,劍身顫抖多時,紙人身上及木劍上竟然出現斑斑血跡,看的圍觀者目瞪口呆、不寒而慄、、、、、、。劉繼章將紙人在燭火上點燃,用少許紙灰拌入香油碗內,對劉員外道:“速將此神油喂令愛喝下三勺!靜觀其變”。【注,紙人身上的血跡乃江湖把戲也!紙與劍事先塗上無色無味的含‘酚鈦’的液體,用含鹼的法水星星點點噴上,片刻即反應出血紅色斑點。是術士們的不傳之密】

半個時辰後,小姐拉下許多惡臭之物,腹平如初,清洗後頓覺飢渴,病若失焉。劉銘全家把劉繼章奉若仙人,感激涕零地求師徒三人長住劉府接受奉養。張海道:“吾師劉真人乃是天竺峰鐵仙觀主持,二十年前已修成半仙之體,早已不食人間煙火,今早偶然心血來潮,算得令愛有難,特來救之,豈能在貴府久居、、、、、、”劉員外恍然大悟道:“既然如此,劉某就如數奉上香火錢‘一千兩黃金’,明日親帶祭品去觀裡祭拜呂祖!”

在回觀的路上,郭邈山問:“師傅,你怎麼知道劉小姐閨房屋樑上有黑蛇藏匿,且能醫腹鼓?”劉繼章哈哈笑道:“你不喜讀書,專心習武,對師傅的醫、卜、巫術絕技很少涉獵,不像海兒,什麼都學!是故不知?海兒!你給師兄解惑吧!”張海道:“‘異症雜經’上記載,百年老房內常有黑色小蛇存焉,名曰‘屋龍’,以壁虎爲食,冬眠時如遇高溫則驚醒排溺數滴,人、畜誤食之則腹脹如鼓、、、、、、用蛇血拌香油醫之神效。劉小姐畏寒,室內爐火常燒,且置於樑下,高溫驚醒屋龍排便滴入樑下茶盅內、、、、、、師傅僞裝驅鬼乃故示神秘爾!”郭邈山恍然大悟。

次日,劉員外果然擡上三牲供品、香燭紙麻、敲鑼打鼓上天竺峰觀內還願。消息傳出,鐵仙觀名聲大噪,香火驟旺,拜神求醫者多如過江之鯽矣!

觀裡有了名望、錢財,手中有了干將,劉繼章心中對大宋朝廷的亡國之恨死灰復燃,認爲與趙宋爲敵的時機已到。遂秘密建立了個‘綠衣教’,教義是‘驅惡魔,替天行道’。派衆徒弟下山到各地廣收教徒,言明,凡入教者,每月可得雜糧壹鬥。在米價貴如珠的災荒年,每月有壹鬥糧米可使四、五口人之家得以活命,故教衆發展甚速,月餘時間已得兩千餘衆。爲了取得民心,劉繼章密派郭邈山扮成紅衣鍾馗,張海扮成綠衣鍾馗帶領身穿綠衣的精悍教徒夜入附近富豪人家搶得

大批糧米。在山下搭粥棚舍飯給災民,消息傳出,每日來就食者有千人之多且與日俱增。商州知府接得被搶大戶報案,派捕快密查,懷疑是鐵仙觀道人所爲,但卻沒有證據,就以‘妖言惑衆,圖謀不軌’爲由派五百軍卒前去拆毀粥棚,驅散饑民。郭邈山、張海領着數百名混在饑民中的教徒,趁機起鬨與官兵械鬥,殺死帶隊的校尉及大部分官兵,振臂高呼:“吾乃天降綠鍾馗是也!願意活命的隨吾殺貪官,替天行道去也!”道罷帶頭緊追潰兵殺進商州城,混亂中殺了知府,把府庫搶掠一空獲得大批錢糧。糧食除少部分當場發放給流民外,大部分運回鐵仙觀收儲。第二日即遂公開豎起‘替天行道’大旗招兵買馬,數日間聚得萬餘人馬。

劉繼章明白大宋的江山還是穩固的,憑着數萬流民、山寇組織起來的烏合之衆,想奪取政權、改朝換代是異想天開辦不到的事。所以,他拉起隊伍後既不建立國號,亦不佔地擴僵。每奪取一座城府僅殺掉民憤較大的貪官及拼命抵抗的官兵,並不禍及普通百姓,反而開倉放糧、殺富濟貧,僅在成內待四五天就掠財撤出,完全屬流寇性質。所以,離他們活動區域較近的宛州駐軍、狄青的抗夏大軍都不重視他們,這才使得他們在一年多的時間內連掠商、房、盧化、安、均、隨、諸州縣。直到張海手下大將邵興率衆攻下興元府(漢中)才引起朝廷的足夠重視,詔令宛洛節度使章顏率軍圍剿。張海遵師傅教誨,把教徒分成十股,由師兄郭邈山、師弟邵興、範三郎、黨君子、李宗、趙寬、李鐵槍,官軍降將李正、山匪龐大海等帶領分散活動,白天便衣混在工、商、士,農百姓之中,夜裡頭裹綠巾,身穿束腰綠袍集結活動。他們時而數千人集聚嗷嗷殺富濟貧,時而蹤跡不見。章顏率三萬大軍在京西路方圓數千裡的地域奔波數月,除剿掉幾個百人以上的小據點外,沒有遇到一次像樣的抵抗。後在一次偶然的遭遇戰中搏殺了張海的師兄郭邈山,殲滅了郭的衛隊三百餘人。章顏就認爲大功告成,班師回朝。

章顏的大軍一撤,張海又率徒衆公開活動。爲了獲得糧草竟截了朝廷發往西夏前敵的軍糧。這時楊文廣巡三湘的任務已完成,朝廷即令他率湘軍徹底剿滅張海的綠衣軍。

楊文廣率大軍進入商洛地區後,總結了章顏的教訓,並不作徒勞無功的拉網式搜索,亦不望風捕影奔襲。只是把大軍駐紮在綠衣軍活動的中心地商州,招集諸將商議剿匪策略。楊文廣道:“剿滅並不與官軍正面交鋒,亦不據險頑抗的綠衣軍,是一場特殊的戰役!請諸位將軍各抒己見獻計獻策談談看法!”

蘇良道:“末將以爲,張海的人馬是依宗教形式發展起來的,組織嚴密、行動鬼秘,用章節度使那種‘老虎捕跳蚤’的打法是不可能成功的!應該像破案一樣,先摸清敵勢再有的放矢,方能奏效。”

焦挺道:“百姓從賊造反是遇到災荒年無法活命才鋌而走險,如果能使他們安居樂業,賊夥就會不攻自破!大帥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剩下的賊首就翻不起大浪了。”

楊亞男道:“去冬歲末下了一場大雪,至今尚未化淨,應該說旱象已經化解,如果勸民課農,調糧濟民,世道混亂現象就會好轉,只要百姓能收穫得一季糧食,人心就會安定下來。”

孟環、黃家諸將道:“我們是一介武夫,不懂理民,這仗如何打聽大帥的!”

楊文廣道:“諸將所言皆切中時弊!揮軍剿匪是表,穩定地方是本!本帥命令:蘇良將軍帶黃氏兄弟率一萬騎兵枕戈待旦,隨時準備出戰打擊敢於露面的大股匪徒;姜凱、孟環率二十隻中型戰船,二千人馬沿漢水巡戈,封鎖水道,相機殺敵;焦挺暫代本帥率主力坐鎮商州,派出軍中所有細作深入山村、田莊探查綠衣軍藏身之地。本帥帶楊金豆夫婦率五千人馬巡視被綠衣軍攻佔過的府縣,快速回復朝廷在這一地區的正常吏治!”

楊文廣每到一地,首先請當地的各界有威望人仕聚會,瞭解當地的吏治情況,對有民憤、或暗地從賊的官員嚴懲不貸!對護民的官員委以重任,把受百姓愛戴的義士、鄉紳、聘入官衙擔任各種職位。號召百姓墾荒種田,宣佈一年不收賦稅、、、、、、。三個月後,被綠衣軍搶掠過的府縣,逐步恢復了朝廷的統治,混亂的局勢逐漸安定下來。

卻說躲在深山老林秘密據點的劉繼章,知悉楊文廣的作爲,對張海道:“楊家將果然可怕!我們好像是大水裡的魚,混亂的世道與老百姓則是水,我們以前在一潭混水中快意遊躍,章顏束手無策!現在楊文廣把水逐步澄清,且慢慢抽乾,我們的時日不多了,不能再坐以待斃了!應在他們發起總攻前撤離這個地域。”張海道:“撤向何方?”劉繼章道:“西川沃野千里,物產豐富,且山高林密、蜀道難行不利大軍作戰,我們只要入了川,就是虎入深山,龍入大海了,哈哈!那時朝廷乃我其何!”張海道:“話雖如此,這許多人馬同時現身轉移,如何能不暴露行蹤?”

三天後,各路頭領都已到齊,劉繼章道:“楊文廣用竭澤而漁的戰術逼得我們在這一帶生存不下去,本教主準備把人馬拉到四川發展,爲了獲得行軍糧草與馬匹,我們走之前必須二次拿下‘興元府’補充給養!所

以我命令:‘各路人馬丟掉據點輜重,輕裝秘密運動到興元城外七裡溝集結,五天後四更初由邵興爲總指揮,李正、龐大海爲副指揮組織攻城,得手後即帶金銀細軟到漢水渡找張海,上船後順漢水下放到順陽由黨君子、李鐵槍引路轉道入川’”李正道:“爲何不直接從南鄭走旱路就近入川,反而捨近求遠走水路呢?”劉繼章哈哈笑道:“李將軍能想到這一點,難道楊文廣就想不到嗎?本教主令你們打興元不僅是爲了補充給養,主要是要把楊文廣駐在商州的大軍調到興元找我們,我們則出其不意地從水路衝出包圍,當楊文廣率大軍趕到興元時,我們輕舟已過萬重山到湘矣!”

諸頭領走後,劉繼章對張海道:“你馬上趕往漢水渡,通知水軍頭目廖泥鰍,集中所有船隻接應邵興他們順水下放,並把這封密信交給他,令他在邵興上船後轉給邵興看,辦完此事你就直接趕到南鄭豹子溝找我。

話說楊文廣經過幾個月的調查,已掌握了綠衣軍的多個藏身點,但總舵在何處卻不知道,爲了不打草驚蛇一直沒有對這些小據點採取軍事行動。這天蹲坑暗哨抓到一名李正的親隨,得知綠衣軍大批向興元轉移的消息,略一考慮就猜出了張海的意圖。立即下令:各地設卡的人馬不得抓捕轉移途中的匪徒,只派人跟蹤即可;焦挺、孟環帶二萬人馬與姜凱的水軍嚴密守住水旱路通道,防止潰軍回竄;蘇良帶一萬騎兵秘密進駐興元城加強城防,自帶大軍跟在轉移的匪軍後邊慢慢推進。

四天後,大軍到了離七裡溝十里的地方。楊文廣令黃繼強、黃繼超率大軍監視七裡溝的匪徒,自帶黃繼霸、楊金豆夫婦,領一千親兵趕往南鄭,埋伏在入川的必經之路埡口。

邵興不是綠衣教的核心人物,亦不是劉繼章的入室弟子,何以此次被委以重任呢?原因有二,一是,邵興原是朝廷盧化駐軍的一名偏將,因不滿上司的暴政率部下千餘人投了綠衣軍後,作戰勇敢,屢立戰功,曾指揮攻佔過過興元府;二是,劉繼章安排綠衣軍二次攻興元府,真正目的是吸引楊文廣的主力大軍,掩護綠衣軍首腦人物向川中做戰略轉移。邵興不知道這次令他攻興元是綠衣軍的丟卒保車行動,當各路人馬聚齊後,邵興正在分配任務忽聽鎮外號炮連響,殺聲四起,巡哨紛紛來報:七裡溝已被官軍包圍、、、、、、。邵興頓時醒悟上了官軍的當,立即命令各路軍首領率人馬各自分頭突圍,自己則同李正、龐大海率親信部屬拼命向漢水渡方向衝殺。激戰中,邵興被黃繼強搏殺,李正被亂軍所殺,龐大海倒是率殘部登上廖泥鰍的接應船隻,然順漢水南逃至野鴨渡時被埋伏在那裡的姜凱水軍一鼓聚殲。

卻說劉繼章在南鄭得知邵興已與官軍交上手,自以爲得計,對張海道:“楊文廣得知我軍攻打興元府,必然親率大軍與邵興大戰,根本不會料到山人在他眼皮下面入川!前面埡口沒有官軍駐防,只有百餘名守卡稅丁,根本不堪吾一擊,過了埡口楊文廣就無奈我何矣!”張海大喜,放心帶親信教徒千餘人馬向埡口進發。到了埡口正欲闖關,猛聽一聲炮響,楊文廣橫刀立馬擋住了去路。喝道:“誰是綠鍾馗張海,出來搭話!”張海見對方只有千餘人馬攔路,雖驚不慌,拍馬上前道:“本人就是張海,久聞楊大帥用兵如神,能在這裡現身果然厲害!可就憑身後這千餘人馬想攔住張某,是不是太少了點?”楊文廣哈哈大笑道:“你的二萬主力已被本帥的五萬大軍包圍在七裡溝,現在應該已傷亡殆盡!且不說本帥的弓箭手在第一輪箭雨中就可射殺你一半教徒,就本帥手中這把刀,你千餘烏合之衆就接不下!聽本帥勸,放下屠刀,雖不能立地成佛,亦可保得徒衆性命!”張海道:“勝了張某手中槍,再說大話不遲!”道罷挺槍就刺,交手三十餘合,就被楊文廣劈死馬下。一旁觀戰的劉繼章張海戰死,氣急敗壞地對諸弟子道:“我們已勢成騎虎,只有殺了楊文廣,才能死裡逃生,大夥齊上吧!”範山郎、黨君子,李鐵槍、李宗、趙寬、鐵頭羅、祝況、顧耀光,一齊衝出殺向楊文廣。

楊金豆,肖月英也拍馬衝出,與楊文廣並肩禦敵。俗話講‘一人不要命,十人難抵擋’,楊文廣三人面對綠衣教這九名武藝不凡的拼命三郎,一時也難以取勝,負責壓陣的黃繼霸,看得心急如火,可又不敢上去支援,怕綠衣軍趁亂衝關、、、、、、。十二將正斗的不可開交,猛聽馬蹄生如雷,從南鄭衝來二千輕騎官軍把綠衣軍圍住,一將吼聲如雷,衝入戰團,刀起處,李宗首級飛起,趙寬被拍下馬,接着,心慌意亂的範三郎、黨君子李鐵槍等也紛紛落馬。

原來,呂良在七裡溝圍殲戰結束時,留下黃繼強等打掃戰場、追捕逃匪,自己親帶二千勁旅飛速趕往埡口增援。劉繼章眼看親信教徒紛紛被殺,大喊一聲:“天不祐我!”拔劍自盡。自此,在京西南路流竄掠奪三年之久的綠衣軍宣告滅亡。

楊文廣大功告成,正要率軍返京,忽接朝廷詔書,道是西夏軍猖獗邊境,狄青大帥獨軍難抵,令楊文廣速率湘軍支援,務保邊境安全。楊文廣到西夏前敵後,與狄青的部隊聯軍作戰,不得一日空閒,直到病故任上,這是後話,暫不提。

請看下回“老帥夜談兵”

(本章完)

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門陣上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七十七回一樹分四支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六十七回帥帳鬧花燭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二十二回 雪恨斧頭崗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二十四回 盜骨紅羊洞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三十二回 真假楊延昭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八回 代州楊無敵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七十九回楊金花徵西(下)第五十九回楊宗英探親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二十四回 盜骨紅羊洞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三十九回毒姑爺延順第二十七回 賭戰驚敵酋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十九回 御狀告潘賊第二十回神童擒仁美第六十九回老帥夜談兵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門陣上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三十三回寇準夜背靴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十五回 救駕狀元媒第七十八回楊金花徵西(上)第十七 回 金沙雙龍會第八十以回青面獸楊志(下)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五十九回楊宗英探親第五十四回古陽青天令上第三十八回羣英匯九龍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五十六回一梧棲五鳳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一回 救師風陵渡第十八回 血濺李陵碑第五十回辭朝回河東第三十八回羣英匯九龍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五十二回楊宗蘭下山第三十六回奇陣驚君臣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八十回青面獸楊志(上)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二十四回 盜骨紅羊洞第二十二回 雪恨斧頭崗第十九回 御狀告潘賊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七十二回神尼活菩薩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六十七回帥帳鬧花燭第五十六回一梧棲五鳳第十八回 血濺李陵碑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門陣上第六十六回智鬥襄陽王第十七 回 金沙雙龍會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二十回神童擒仁美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門陣上第二回 風雨火塘砦第十五回 救駕狀元媒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四十九回巾幗救鬚眉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二十七回 賭戰驚敵酋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五十回辭朝回河東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五十回辭朝回河東第四十一回天王穆柯寨第四回 河東且逍遙第三十一回 排風護京城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六十九回老帥夜談兵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八回 代州楊無敵第七十九回楊金花徵西(下)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六十二回收服長沙王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二回 風雨火塘砦
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門陣上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七十七回一樹分四支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六十七回帥帳鬧花燭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二十二回 雪恨斧頭崗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二十四回 盜骨紅羊洞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三十二回 真假楊延昭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八回 代州楊無敵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七十九回楊金花徵西(下)第五十九回楊宗英探親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二十四回 盜骨紅羊洞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三十九回毒姑爺延順第二十七回 賭戰驚敵酋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十九回 御狀告潘賊第二十回神童擒仁美第六十九回老帥夜談兵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門陣上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三十三回寇準夜背靴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十五回 救駕狀元媒第七十八回楊金花徵西(上)第十七 回 金沙雙龍會第八十以回青面獸楊志(下)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五十九回楊宗英探親第五十四回古陽青天令上第三十八回羣英匯九龍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五十六回一梧棲五鳳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一回 救師風陵渡第十八回 血濺李陵碑第五十回辭朝回河東第三十八回羣英匯九龍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五十二回楊宗蘭下山第三十六回奇陣驚君臣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八十回青面獸楊志(上)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二十四回 盜骨紅羊洞第二十二回 雪恨斧頭崗第十九回 御狀告潘賊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七十二回神尼活菩薩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六十七回帥帳鬧花燭第五十六回一梧棲五鳳第十八回 血濺李陵碑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門陣上第六十六回智鬥襄陽王第十七 回 金沙雙龍會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二十回神童擒仁美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門陣上第二回 風雨火塘砦第十五回 救駕狀元媒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四十九回巾幗救鬚眉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二十七回 賭戰驚敵酋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五十回辭朝回河東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五十回辭朝回河東第四十一回天王穆柯寨第四回 河東且逍遙第三十一回 排風護京城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六十九回老帥夜談兵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八回 代州楊無敵第七十九回楊金花徵西(下)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六十二回收服長沙王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二回 風雨火塘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