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楊金花徵西(上)

上回說到六合王趙怡突然蒞臨火塘寨,楊亜男趕忙率全家人到寨門迎接。哪知到寨門後,並沒有看到想象中的車水馬龍、御林軍、儀仗隊,僅見一輛跑長程的轎車停在門口,一名年輕的車伕靠車轅站着,無聊地擺弄馬鞭。正感詫異,轎車門簾掀起,一位年約四十許身穿鄉紳服飾的人瀟灑地跳下車,大步走了過來,看了衆人一眼道:“亜男哪!幾年不見難道就不認識本王啦?”楊亜男一驚,依稀認得正是六合王駕到,忙喊諸人跪倒在地,高呼:“臣妾楊亜男不知千歲駕到,接駕來遲!罪該萬死!祝千歲!千歲!千千歲!”六合王忙低聲道:“亜男平身!不必多禮!夲御便裝簡從意在守密,僅呼之‘趙爺’可也!”楊亜男站起又施一禮道:“臣妾遵旨!請趙爺進寨拜茶!”

楊府的大客廳內,六合王問:“楊宗勉、楊文遠爲何不出來見本王?難道全不在家中?”楊亜男道:“回王爺的話,家叔宗勉兩年前已帶全家赴江西探親,至今未歸;文遠弟亦去雲南探岳家,何時歸來不得而知!如今火塘楊家僅剩臣妾及小兒懷玉看家。敢問千歲何事密臨火塘砦,能告之臣妾一二否?”六合王趙怡長嘆了一口氣道:“此事說來話長,月初,西夏王傳位與太子李圭,傳國書邀大宋國派員前去觀禮。當今英宗陛下已經親政,下旨封龐太師爲觀禮使,樞密使龐瑞爲副使,鏢騎將軍‘桓壽’率五百御林軍護送去西夏觀禮。沒想到使團剛入西夏國境,竟遭到西夏軍的突襲,使團除牙門將袁大虎一人僥倖逃回外全部遇難。龐太后因父兄被殺,當殿哭求聖上發兵報仇。聖上親政後任范仲淹爲丞相,力圖實行強兵富國的新政,早就想廢除每年送幾十萬兩銀子給西夏的和約,苦於沒有藉口。這次準備借使團被殺爲由起兵問罪西夏,藉機重振我大宋國威。於是聖上下旨兵部尚書龐鈺爲招討使帶五萬人馬問罪西夏。那龐鈺雖掌兵部多年,其實是個不學無術的草包,且剛愎自用,不聽邊帥呼延忠義的勸告,冒然進兵中了西夏邊帥達達木的伏擊,全軍覆滅。西夏王在女真國特使的鼓動下,下國書叫呼延忠義轉呈朝廷:反責大宋無端挑起兵端,如不在三個月內賠償西夏二百萬兩軍費,即起大軍攻宋。聖上與閣部諸大臣密議,定下兩條國策,一是令呼延忠義代表朝廷與西夏談判拖時間;二是調兵選將緊急備戰。爲防朝中親夏派奸細知道,本王僅帶世襲東平王‘鄭權’一人駕車來火塘訪請楊家將,沒想到、、、、、、唉!莫非上天欲滅我大宋乎!”楊亜男瞧六合王神情甚是沮喪,激起了忠君愛國之心,道:“國難當頭,匹夫有責!老楊家雖然全部下野,但畢竟是大宋臣民,捨身赴國難的豪氣還是有的!我楊家文字輩當中還是有幾名年輕戰將可以赴國難的!,如吾三叔跟前的楊文貴、楊金玲、四叔跟前的楊文賢、楊文仁、楊金枝、楊金葉、楊金蕊、楊金蕾,文遠弟跟前的楊凱、楊婉已及楊金花的孩子王進等,可惜的是他們都不在中原,奈何?火塘寨眼下只有楊耀宗、楊耀祖二名家將,及幾名王氏家將尚可派用場,他們誠然非大將帥才,然率數千軍卒衝鋒陷陣、攻城略地還是勝任愉快的!千歲如需要就帶走吧!”六合王趙怡道:“楊夫人忠心可嘉!本王感激不盡!楊文遠大帥不在中原的事,須急奏聖上,本王告辭了!”

六合王回到京城奏知英宗,英宗大急,要下旨派員去雲南招楊文遠進京。範丞相道:“當年楊家出戰將多人,義助呼延忠義增援楊文廣抗夏,大獲全勝,朝中以龐太師爲首的主和派,不但不爲楊家義務殺敵的戰將敘功,反而污奏主張抗夏的內閣行走楊宗勉妄議朝政,欲殺之而後快,若不是六王爺保本,楊閣老現在怕已骨化爲泥了。此事,大大傷了楊家忠君報國的心,楊文遠、楊宗勉辭朝,攜家小遠離中原乃是傷心避禍之意、、、、、、現在,朝廷需用人家就下旨、、、、、、他們會奉旨嗎?臣冒死實奏,望聖上治罪!”英宗嘆了口氣道:“愛卿實話實說何罪之有?當年朕年幼無知,太后垂簾誤國!如今事在兩難皇叔有何高見?”六合王道:“老臣以爲請將不如激將!現任御林軍總教頭王標的妻子——銀花將軍楊金花年輕時就成功地做過楊文遠大帥的總參軍,是個朝野皆知的女帥才!聖上可令王標夫婦爲天使,到雲南宣招楊文遠回京,行前告之楊金花:如楊文遠不能應招,就令楊金花掛帥徵西夏。此招雖然有欠光明,對於數代忠君愛國的楊家來說還是有效的!不知聖意如何?”英宗大喜道:“就以皇叔高見行事!”

半月後,王標與楊金花及兒子王進日夜兼程風撲撲趕到點蒼山。楊文遠與柴燕喜出望外,大擺宴席、熱情招待。飯後,楊文遠看了英宗的旨意,對楊金花道:“爲了大宋的百姓不受戰火帶來的災難,愚弟理該奉詔掛帥!可恨的是近年心脈不穩,時常突然旋暈,郎中嚴禁吾騎馬發力。(用現在的話講,就是高血壓,心臟病)吾如應詔統軍,不能騎戰馬馳騁戰場,如何管軍?實屬心有餘而力不足也!朝廷把金花姐作爲元帥候選人,固有迫兄弟必須接旨的意思,也顯示出目前朝廷確實缺乏將帥之才。罷!罷!罷!爲了百姓!亦爲了不弱咱楊家先人的名頭,金花姐就勉爲其難吧!兄弟叫凱兒跟你去爲將,叫婉兒帶四名功夫了得的女弟子作你的貼身護衛。另外,兄弟再給咱三叔、四叔分別寫封信你帶上,回程到三元、古陽停一下,也告知長輩們知曉此事!軍情緊急兄弟就不留姐了,凱旋時歡迎來兄弟這兒住個一年半載!”

王標一家與楊文遠夫婦灑淚告別,兩天後來到三元。楊宗蘭問明事情的原由,拍案而起道:“趙家朝廷真是無恥之極!不用人時說殺就殺!須用我們賣命時又好話說盡!叫我說不如把亜男母子亦接來雲南住,乾脆不管他趙家與西夏的爛賬事,我不信西夏軍進了中原還敢把咱火塘的老墳給刨了不成!”老夫人朗西珠道:“你在三元是山高皇帝遠,誰也管不了你,就不想標姑爺一家還端着朝廷的飯碗,就算他們可以遠逃抗旨,可老楊家能丟起這個‘遇國難即逃逸’的臉嗎?真是的!”楊宗蘭哈哈一笑道:“我不過是說說氣話而已!朝廷既然點了咱楊家的將,老楊家就不會做縮頭烏龜,我當然會同意文遠的意見,讓金花接帥印,瑛夫人你說是吧?”王瑛道:“金花呀!甭聽你三叔亂侃!嬸老了,不能陪你去徵西,嬸可以派你文貴兄弟、金玲妹陪你去、、、、、、”“婆母!爲什麼不讓我去幫金花姐?”楊文貴的妻子達達寒梅着急地道。王瑛道:“你不是還要照看達兒嘛!”“達兒已經三歲啦,跟着你老就行!我想趁機也見見我堂哥嘛!”王瑛把手一拍道:“對!我倒把這個茬口忘啦!你是西夏的郡主,人熟、路也熟,去了還有大用呢!另外我聽丐幫的兄弟說:西夏軍有一支‘犛牛軍’很厲害,這次龐家那個王八犢子就是吃了‘犛牛軍’的大虧。文貴呀!你走時把蜘蛛堂、蠍子堂的徒衆帶上,把後寨未改良過的巨毒蠍子全帶上,用咱們的五毒兵對付夏軍的犛牛兵!我就不相信我家的五仙毒不死老毛牛”

過了兩天,楊金花帶着楊文貴夫婦、楊金玲、五毒門蠍子堂、蜘蛛堂的二百名徒衆、達達寒梅的二十名男女西夏親兵、楊凱、楊婉、押着五車裝滿毒物的馬車,一路走官道,住驛站順利到達古陽。楊金花將人役留在古陽縣驛站,僅帶楊家的人去景德鎮。見了楊宗勉一家自然另有一番熱鬧。楊宗勉看在南清宮與楊家世代交好的份上,全力支持楊金花掛帥

,請夫人王青梅帶長子楊文賢、兒媳竇青竹、次子楊文仁、長女楊金枝、次女楊金葉、小女楊金蕾、及二百名男女堡丁隨楊金花西征。

卻說楊金花一行五百餘人,在古陽縣乘五艘官船順水到江夏縣上岸,走旱路回到汴京,將人馬安置到兵部驛館。第二天進宮向宋英宗密奏了去雲南的經過。英宗隨即傳旨宣王青梅、楊文貴、達達寒梅、楊金玲、楊凱、楊婉、楊文賢、竇青竹、楊文仁、楊金枝、楊金葉、楊金蕾、王標、王進覲見。看到楊家竟還有這麼多颯爽英姿、英俊不凡的少年將願爲朝廷效力,龍心大悅,對諸將勉勵有加。當即全封爲四品遊擊將軍,每人賜名馬一匹,宮制精品佩劍一口。

次日大朝,宋英宗傳旨六合王代替皇帝親征西夏。封楊金花爲徵西招討大元帥,御林軍總教頭王標封龍驤將軍、副總教頭林淵封虎賁將軍。禁衛軍驃騎將軍佘豪、佘傑爲先鋒官,王青梅爲御營參軍,調京城衛軍一萬人做帥帳護衛親軍,調各州府駐屯軍十二萬人馬、管軍將佐三十餘名,牙門將四十餘員,調神機營大火炮四門,火藥若干,隨軍出征。

十日後,楊金花率領十三萬經過短訓的人馬隨六合王西征。大軍過潼關後,楊亜男派楊家生的兒子楊孝祖、楊家育的兒子楊孝宗帶領五百名火塘子弟隨軍做帥帳親兵護衛。

大軍在路走了半月到了宋夏邊鎮慶陽府,楊金花下令紮營已畢,即同宋邊帥呼延忠義到御營同六合王商議軍情,呼延忠義道:“龐兵部全軍覆滅後,末將奉旨與遼邊帥達達木開始和談,夏方堅決不承認圍殺我大宋使團一事(實際情況是生活在東北的女真族完顏部,統一了女真各部落,建立了女真國後,其首領完顏阿骨打起了侵犯大宋的野心,因擔心一國之兵對付不了大宋,就派一千精銳騎兵秘密潛入夏境六盤山區,打着西夏人的旗號,突襲了宋使團,並迅速打掃了戰場。目的就是要挑起夏宋之間的戰爭,消耗宋的國力,爲女真攻宋做準備。此事,宋、夏兩國皆不知情。都上了女真人的當矣!。)反而指責大宋不守和議,妄起兵端、、、、、、雙方各持己見,根本談不攏。十日前,夏方探知我方向邊境運兵,即中止和談,陳兵相向。達達木統有十萬人馬,三萬駐守車嶺關,七萬分佈在邊境線各要塞上,近日已全集中到小塬子關內嚴陣以待。末將麾下有不足四萬人馬,分佈在三百餘里的邊境線上,慶陽城僅有一萬人馬守關,以後仗如何打候千歲示下!”六合王道:“聖上此次發兵,主要是爲了振我大宋國威,廢除夏宋的屈辱和約,並不是想一舉滅掉西夏國。本宮親臨前敵亦是示敵以決心而已!是故,具體如何作戰,打什麼程度,完全由楊元帥運籌帷幄。”楊金花道:“兩國一但開戰,廣大邊境線的關卡已無放兵守護的必要!請呼延元帥即可下令分駐在各據點的人馬到慶陽歸建集中。本帥的打算是:交戰中相機殲滅夏軍主力,打掉李夏王對外擴張的本錢;攻佔夏國幾道關卡,逼李夏王籤城下之盟。不知千歲與呼帥意下如何?”六合王道“戰場情勢瞬息萬變,對敵事宜,金花可以審時度勢,便宜處置,不必事事請示本宮!”呼延忠義道:“今日開始,本帥一切唯楊大帥馬首是瞻!恭聽驅策!”楊金花道:“金花謝謝千歲、呼帥的信任!呼帥久在邊庭,可曾派細作深入夏境探事?”呼延忠義道:“前兩年宋夏通好,不禁民間互市,末將倒是派過細作,不知大帥需要什麼敵情?”楊金花道:“進軍‘興慶府’的軍事地理圖及有關‘犛牛軍’的情報!”呼延忠義道:“大致地形圖繪過一張,關於‘犛牛軍’只知統軍的都督叫‘達達梅林’這支部隊行動十分隱秘、、、、、、”“好!明白了!”

楊金花回到帥帳,招王青梅、楊文貴、達達寒梅、楊文賢、竇青竹議事。達達寒梅看了呼延忠義繪的地圖,道:“此圖太粗略,根本不能用!小妹有一張夏軍內部用的羊皮詳圖,放在寢帳,待會送與姐姐參詳好啦!”楊金花大喜,道:“姐姐先給你記個首功!另外,你堂兄達達梅林領的‘犛牛軍’是怎麼回事?可知曉一二?”達達寒梅想了想道:“當年,堂兄兵敗環城,聽小軍講他單騎奔向西北方向,小妹估計是去投海城,至於如何又任‘犛牛軍都督’不得而知!我的二堂兄達達青山是軍馬場總管,他那兒養有許多肉用犛牛、、、、、、難道、、、、、、姐姐!要知詳情,小妹必須去一趟海城才行!”楊金花道:“目前夏宋大戰在即,你如何穿越前線到敵後?”達達寒梅道:“由環城北上二十餘里有一條西行的秘密小道可以繞過軍事區去海城!”“好!”楊金花道:“各位弟妹!姐姐知道深入敵後探事,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但犛牛秘密部隊直接影響我軍的勝敗,必須掌握他的詳情!是故,命令:楊文貴、達達寒梅立即化妝去海城!儘快摸清‘犛牛軍’的底細;楊文賢、竇青竹帶六名寒梅的親兵化妝成販黃豆的商賈,去環城一帶秘密調查,因爲犛牛喜吃黃豆,西夏國又不產黃豆,爲了保證犛牛軍的精飼料,軍中必派有人專門採購黃豆,沿着這個線索追查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十日後,楊文貴夫婦風塵僕僕的趕回大營,向楊金花密報道:“我們以遼東糧商的身份,見了海城軍馬場都督達達青山。告訴他,當年寒梅的糧草庫被襲後寒梅隻身逃進深山,被毒蟒咬傷,生命垂危時,被遼東大糧商的少掌櫃‘文貴’所救,帶往遼東,結成夫婦。這次來環城完成商行的交易後,十分想念堂哥,故順道來探望。達達青山深信不疑,熱情招待,並講了達達梅林的情況。原來,當年達達梅林兵敗,怕擔丟城失地的罪名,不敢找達達木歸建,逃到兄弟的馬場潛住。閒來無事,偶逗犛牛玩樂,發現犛牛可訓,就有意訓練了十頭,請達達木元帥親自看過效果,達元帥大喜,免去達達梅林失機兵敗的罪過,抽調五千名牧民出身的軍士歸他掌握,專管訓練犛牛,一年後,共訓練出四千頭能作戰的犛牛。龐鈺的部隊就是被‘犛牛軍’突襲而覆滅。現在這支部隊已正式編入達達木的戰鬥序列,但駐地不詳。另外,海城馬場是夏國兩大軍馬供應基地之一。養有軍馬五萬餘匹,肉牛羊無數,如果打掉、、、、、、”楊金花打斷楊文貴的話,道:“好啦!二位提供的情報十分重要!辛苦啦!不準在諸將中泄露你們這段時間的去向!下去休息吧!”

第二天,楊文賢夫婦亦回大營,楊文賢道:“我們拉了五車黃豆住進環城車馬店,揚言要一次性售出,果然引起遼軍採購人員注意,與我們做成第一筆交易、、、、、、。經過跟蹤,發現了他們的秘密倉庫,我與青竹連盯了五夜,密切注意倉庫物質的轉運情況,終於找到了位於小塬子關右側大山裡的犛牛軍營地,但營帳周圍二里外護軍密佈,且有數十頭藏獒巡視,以青竹的修爲,是可以躲過護哨的,但卻躲不過藏獒的鼻子,在山上潛伏時,她親眼看到正在巡邏的藏獒突然竄入草叢,咬死一條毒蛇、、、、、、所以,我們根本沒有潛入駐地布放毒物的可能!”楊金花想了想道:“謝謝二位!下去休息吧!本帥自有破敵之法!”二將出去後,楊金花又召楊文貴密議了一番。

第二日,楊金花下令大軍駐在慶陽待命,僅帶三萬騎兵,五千工兵及諸將,前進到離小塬子關二十里的‘子虛鎮’靠山下寨。參軍王青梅道:“末將觀此地的地形,道路狹窄,極不適合騎兵往來衝突!元帥何不在當道開闊之地紮營?”遊擊

將軍韓應龍、楊文賢、等也道:“末將等亦有同感!”楊金花道:“本帥紮營於此自有道理!爾等無須多言!佘豪、佘傑!速帶二千輕騎離營十里巡哨,不得放過一人接進營區!”“得令!”“楊金玲、楊金枝,楊金葉、楊金蕾!你四將帶五千工兵在大營前五十丈處挖一條寬五丈、深三丈的濠溝,兩側圍營與山腳相接,溝上搭蓋蘆蓆、僞裝成實地,溝內插刀樁,限明日五鼓前完成!”

第二天,楊金花率領二萬人馬到關下挑戰,夏軍元帥達達木出關列陣以畢,出馬陣前道:“宋國撕毀和約意欲何爲?”楊金花道:“此話正該本帥問你!前者大宋使團應夏國邀請入境觀禮,無辜被襲殺!後又將大宋前來堪查現場的五萬官兵圍殲,難道堂堂大宋朝就如此可欺嗎?現在本朝皇叔六合王代御駕親征,爾輩如願認錯,交出行兇將帥,賠償我軍費損失,本帥不爲己甚!否則就開戰吧!”道罷勒馬回陣。夏將扎嘎垛垛拍馬出陣道:“女將留下命再走!”楊金花正欲接戰,宋軍先鋒大將佘豪已催馬趕到,大喝一聲:“毛臉賊!你還不配向我家大帥遞爪子!先接爺兩錘再說!”道罷舉錘就砸。扎嘎垛垛是達達木麾下第一猛將,在宋夏邊境橫行多年,手中兩根狼牙棒每根重七十餘斤,與佘豪正是對手。

宋將佘傑見三哥久戰不下,忍不住提錘出馬,夏將劉仁基揚刀接住,劉仁基乃夏軍四猛將之一,當年曾與王青梅大戰一百五十合打成平手,與佘傑亦是鬥個旗鼓相當;宋將楊文貴提着鑌鐵棍衝出,夏將餘鶴拍馬迎上舉起雙鞭截戰;楊文仁提赤銅刀衝出,夏將丁火星提長矛截住;宋將楊凱舉‘三尖兩刃刀’衝出,夏將‘拓拔寧’舉雙刀接住;宋將郜忠提槍衝出,夏將‘麻叔牧’掄起雙錘接住。六對戰將惡戰多時,楊金花下令軍士掄戰鼓助威。

卻說楊文貴認得,對手是夏軍猛將餘鶴,明白自己不是人家的久戰對手,就邊打邊想致勝的點子,盡力擋了數合後,不顧餘鶴劈頭蓋腦打來的雙鞭,突然用盡全力挺棍直搗餘鶴腰勒,餘鶴也知對手本事有限,看到楊文貴用兩敗俱傷的打法,心中大喜,故意等棍頭接近身體的一剎那,雙鞭用力鎖住對方的棍子,欲迫使楊文貴的兵器脫手,哪知棍頭突然刺出蘭汪汪的尖刀,直入軟勒,餘鶴瞪着眼道了句“你、、、、你、、、、、、栽落馬下。原來,楊文貴的棍頭中空,內裝可以控制的尺半長彈簧窄刀,刀上塗有見血封喉的巨毒,平時只用棍法對敵,關鍵時刻才用毒刀,因此被人稱爲‘無影刀’。楊文貴用計殺了餘鶴,扭頭看到楊凱被夏將追得如流星趕月,正欲去救,見楊凱突然轉身一刀將夏將劈死,才明白楊凱並非真敗,而是誘敵。接着楊文仁也藉着寶刀之利砍傷夏將丁火星,夏帥達達木見片刻間連傷三員大將,心中大怒,拍馬提‘溜金鏜’衝出,楊金花一見,與王青梅齊出截戰,其餘宋將亦一哄而上,與夏軍展開混戰。楊金花見雙戰達達木不能很快取勝,正準備使用暗器,突然達達木虛愰一鏜敗走,混戰中的夏將亦紛紛撤出戰鬥,退入關內,楊金花亦傳令收兵。僅留佘氏兄弟帶二千騎兵監視敵軍動向,其餘人馬全部撤回大營。楊金花回營即下令埋鍋造飯,一時炊煙四起。遠在關上的達達木看到宋營上空煙霧繚繞,哈哈一笑,亦下令夏軍造飯。

飯畢,天色已黑。楊金花升帳傳令:王青梅、佘豪、佘傑、楊文賢、楊凱、楊孝祖、統軍中郎將郭淮、遊擊將軍昊天寬、率五千人馬埋伏在小塬關十里外的磨盤溝,夜裡放偷營的人馬過去後,阻擊小塬關的援軍,無令不得撤回!楊文仁、楊金枝、楊孝宗、遊擊將軍劉海豹、上官青、帶五千人馬,埋伏到大營左前方五里處,截殺偷營退回的夏軍,見到退回的犛牛即用藥箭射殺,得手後即大部馳援磨盤溝,注意,打掃戰場的人馬不得進入大營前五里之內!楊文貴、楊金玲、達達寒梅領五毒門的人員,改穿夏軍服式,在前兩支人馬出發後,迅速在大營前四里內布毒。楊金葉、楊金蕾、率‘工兵營’迅速撤到後山隱蔽。其餘人馬隨本帥埋伏到大營右前方樹林待敵。

卻說夏軍元帥達達木,白天在混戰中發現宋軍將領,武藝高強,久戰不利,就率軍退回關上,密秘調出達達梅林的犛牛軍準備夜襲宋營,一舉獲勝。他以爲宋軍的統帥都像龐鈺一樣,是個草包,並不知道他有秘密部隊犛牛軍。

四更初,達達梅林同副將馬泗洪、阿力荒江、訓獸大師尤汗福,信心百倍地率五千名軍卒,驅趕着四千頭牛角上鑲有尖刀的犛牛,來到離宋營五里的地方,遠看宋營內燈火一片,心中大喜,發信號加快速度向宋營衝擊,那知牛羣推進了一里左右,突然停下不走,在原地散開羣亂哄哄低頭吃什麼。達達梅林大感奇怪,急令尤汗福趕到前面查看,那知尤汗福還沒有跑到頭牛跟前突然栽倒在地。達達梅林只好親自跳上牛背,飛躍到前面,才發現地上撒了許多炒熟的黃豆,犛牛見到最愛吃的東西,自然忙於搶食,不聽號令了。達達梅林心中明白,自己是遇到精明的對手了,因爲他知道,犛牛一旦吃飽,就沒有了野性,當然也不會用角去豁開宋軍的肚子找黃豆吃。心中一急,復跳上牛背奔到後軍,下令訓牛軍士吹響能發出虎叫聲的號角,驅趕牛羣繼續前衝,這時不知那裡打來兩炮,在牛羣中炸裂。大炮特殊的響聲,激發了中毒犛牛臨死前的兇性,除了有少部分繼續衝向宋軍營區外,大部分不是倒地死去,就是發了瘋互相角鬥、、、、、、。達達梅林見犛牛失控,知大勢已去,跳上馬就帶頭撤退。剛跑出二里地,又聽一聲炮響,伏兵四起,火光中看到兩名副將已被宋將殺死,達達梅林大吼一聲舉起畫戟衝向殺死阿力荒江的宋將,戰馬剛跑幾步,隱約聽到一聲:“你也倒下吧!”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卻說夏統帥達達木等‘犛牛軍’出發一個時辰後,親率大將扎嘎垛垛、劉仁基、帶三萬人馬出關接應。剛走到磨盤溝附近,就聽到宋營方向炮響,心中一驚下令隊伍加速前進。話聲未落,近處又是一聲炮響,前方無數宋軍打着火把攔住了去路。達達木擔心‘犛牛軍’受損,帶頭衝上,佘江舉鐵錘接住;劉仁基衝上王青梅接住;扎嘎垛垛衝上,佘豪接住;馬文孝衝上,郭淮接住;馬文忠衝上,昊天寬接住。拓拔安衝上,楊凱接住;雙方鬥了小半個時辰,達達木急於去救犛牛軍,抽冷子擺脫佘江的糾纏,揮手帶大軍橫衝,楊文賢、楊孝祖雙雙衝上也攔不住,看看危機,兩邊喊聲大起,原來,楊金花已帶大軍趕到,雙方展開混戰,宋軍諸將紛紛圍上達達木、劉仁基、扎嘎垛垛,這三名敵中悍將,達達木不愧是西夏宿將,邊打邊注意戰場情況,等看到除他三人外,其餘諸將都已被殺時,打了個呼哨欲跑,不防叫楊金花射中背上一箭,佘江趁機一錘將他打下馬,被諸將分屍。佘豪見達達木落馬,精神一振,雙腳用力,身體離馬跳起,雙錘從半空砸下,把扎嘎垛垛連人帶馬砸爛。劉仁基一看大喝一聲:“停!”拔劍自刎。楊金花令數千軍士齊喊:“達達木已死!夏軍投降者免死!”無人指揮的夏軍紛紛跪地投降。這時,楊文貴派人來報:“毒物已收,戰場已打掃完畢,人馬可以回營了”。

說到這裡,讀者不僅要問,數千頭訓練有素曾爲西夏國立過赫赫戰功的的‘犛牛軍’怎麼會在宋軍面前如此不堪一擊呢?欲知詳情請看下回“楊金花徵西”(下)

(本章完)

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七十七回一樹分四支第六十七回帥帳鬧花燭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五十五回古陽青天令下第九回派 婚配女英豪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六十五回小將掌大旗第二十三回 英雄風雲會第三十三回寇準夜背靴第五十六回一梧棲五鳳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門陣上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三十九回毒姑爺延順第二十六回遺孤神仙山第二十二回 雪恨斧頭崗第二十二回 雪恨斧頭崗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六十八回綠鍾馗張海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五十四回古陽青天令上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五十一回探友伏苗王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五十四回古陽青天令上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五十四回古陽青天令上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四回 河東且逍遙第六十回韶通府平亂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八十以回青面獸楊志(下)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四十二回斬子激女將第三十五回救駕晉銅臺第六十二回收服長沙王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三十一回 排風護京城第二十七回 賭戰驚敵酋第六十七回帥帳鬧花燭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三十三回寇準夜背靴第四十二回斬子激女將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六回 杯酒釋兵權第三十七回兄弟情義深第六回 杯酒釋兵權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三十六回奇陣驚君臣第五十回辭朝回河東第十二回 敵對識忠良第七十九回楊金花徵西(下)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十三回 呼延贊投宋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五十七回文廣奪帥印第十三回 呼延贊投宋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六十一回文廣巡三湘話說楊家將續集第一回古堡驚魄滅門案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七十九回楊金花徵西(下)第七十八回楊金花徵西(上)第五十回辭朝回河東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三十六回奇陣驚君臣第五十九回楊宗英探親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五十五回古陽青天令下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七十回楊文元徵東第十八回 血濺李陵碑第三十二回 真假楊延昭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三回 官拜火山王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三十七回兄弟情義深第七十八回楊金花徵西(上)第八十一回大破神龍島第三十八回羣英匯九龍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六十五回小將掌大旗第四十七回將軍嘆太平第八十以回青面獸楊志(下)第七十八回楊金花徵西(上)
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七十七回一樹分四支第六十七回帥帳鬧花燭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五十五回古陽青天令下第九回派 婚配女英豪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六十五回小將掌大旗第二十三回 英雄風雲會第三十三回寇準夜背靴第五十六回一梧棲五鳳第四十三回大破天門陣上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三十九回毒姑爺延順第二十六回遺孤神仙山第二十二回 雪恨斧頭崗第二十二回 雪恨斧頭崗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六十八回綠鍾馗張海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五十四回古陽青天令上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五十一回探友伏苗王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五十四回古陽青天令上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五十四回古陽青天令上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四回 河東且逍遙第六十回韶通府平亂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八十以回青面獸楊志(下)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四十二回斬子激女將第三十五回救駕晉銅臺第六十二回收服長沙王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三十一回 排風護京城第二十七回 賭戰驚敵酋第六十七回帥帳鬧花燭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三十三回寇準夜背靴第四十二回斬子激女將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六回 杯酒釋兵權第三十七回兄弟情義深第六回 杯酒釋兵權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三十六回奇陣驚君臣第五十回辭朝回河東第十二回 敵對識忠良第七十九回楊金花徵西(下)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十三回 呼延贊投宋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五十七回文廣奪帥印第十三回 呼延贊投宋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六十一回文廣巡三湘話說楊家將續集第一回古堡驚魄滅門案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七十九回楊金花徵西(下)第七十八回楊金花徵西(上)第五十回辭朝回河東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三十六回奇陣驚君臣第五十九回楊宗英探親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五十五回古陽青天令下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七十回楊文元徵東第十八回 血濺李陵碑第三十二回 真假楊延昭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三回 官拜火山王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三十七回兄弟情義深第七十八回楊金花徵西(上)第八十一回大破神龍島第三十八回羣英匯九龍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六十五回小將掌大旗第四十七回將軍嘆太平第八十以回青面獸楊志(下)第七十八回楊金花徵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