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盜骨紅羊洞

卻說楊延昭到三關赴任,轉眼已兩個多月。三關原有朝廷官軍九萬多人,潘家父子被朝廷拘走後,原屬於潘家死黨的人馬擔心朝廷治罪,悄悄逃亡了不少,楊延昭接官時只剩下六萬多人,加上新收編各山寨的小嘍囉兵一萬餘人,目前三關人馬已達八萬餘衆。除了朝廷新封的二十二員兵馬統制官以外,原軍隊中的牙將、千把總還有五十餘人,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兵強馬壯。楊延昭在因地制宜,修繕關防設施的同時,將所有人馬整編爲九個營。分別是:步兵甲、乙、丙、丁、戊五個營,騎兵一個營,工兵一個營,衛隊一個營,特務一個營,每營一萬人。任命楊興爲騎兵營統領,劉超、張蓋副之;陳林爲步甲營統領,丘珍、丘謙副之;柴敢爲步乙營統領,關鈞、謝勇副之;郎千爲步丙營統領,姚鐵旗、董鐵鼓副之;郎萬爲步丁營統領,林鐵槍。宋鐵棒副之;陳雄爲步戊營統領,孟得、王琪副之;原三關工兵隊領隊‘管柏’爲工兵營統領,焦贊、孟良爲大帥衛隊營左、右統領,楊金豆、楊金瓜爲特務營統領;嶽勝爲管軍副帥,與延昭共參軍機。延昭考慮到與遼邦的實戰需要,令特務營派人秘密潛入幽州與四哥楊延郎聯繫建立消息站,隨時掌握遼兵動態。令人稱‘巧手魯班’的管柏監造攻城樓車、拋石機等器械。令岳勝指揮

訓練羣戰的羅漢小陣,及常規十大陣圖。

一日晚,楊延昭與嶽勝、楊興,焦贊、孟良酒後夜話,談起自己這幾年的經歷,說到父親楊老令公屍骨至今仍在蘇武廟斷牆下,身爲兒子竟不能將老人的遺體迎回祖墳安葬,不由淚流滿面,唏噓不已。衆人爲之嘆息,嶽勝道:“目前三關人馬已訓練精熟,六哥如信得過兄弟,給我五千騎兵突襲陳家溝,保證在五日內將老爺子遺體運回三關!”楊延昭道:“兄弟情義爲兄心謝!三關兵馬乃朝廷所有,只能爲國動用,豈能爲楊家一己之私輕發!此事再休提起!”

次日早,點卯時諸將皆在,唯孟良三卯不到。楊延昭令楊金豆去孟良寢帳查看,得知兵器,馬匹也不在。查問夜班值哨才知:孟良黎明獨自出關,不知所蹤。楊延昭不能釋然,悄汛其舊部,小二郎孟得道:“孟大哥做事常出人意外,在太行山時就有一人突然外出,數日不歸的事情,本官不用擔心,過幾天大哥一定回來!”延昭想不出孟良外出的原因,只好等待。

孟良離關何處去了?原來,夜裡聽延昭講往事,歸營心想,六哥爲國事不能盡人子之孝,更不願動用朝廷軍隊辦私事,他是三關大帥理當如此,我與六哥結拜,情同兄弟,代兄取回父親骨植,理所當然!萬一失手,也是個人行爲,與六哥無涉!於是悄悄整理行裝,趁天未明,不告而辭。到了關外無人處,脫下軍裝,換上便衣,直奔陳家谷。

陳家谷久無戰事,無遼軍駐防。他順利摸到谷底,找到蘇武廟,近前一看,此廟完全不像六郎所講的那樣破敗不堪。而是殿房整齊,門窗新漆,紅磚綠瓦,富麗堂黃,四周新栽蒼松勁柏,門前大香爐內香菸繚繞、、、、、、

孟良悄悄繞廟一轉,沒見異常,略一沉思,敲響山門。門開時只見一位身着灰衣,手拿拂塵,身材中等,道貌岸然的老道長,單手爲禮道:“無量壽佛!貧道這小廟,只有初一、十五才接待香客!施主不在望日造訪,有貴幹否?”孟良道:“回仙長的話,小人乃燕山樵夫,遵母命‘逢山拜廟、見寺燒香’。今日偶過貴地,見此廟清雅不俗,就冒昧敲門,一來燒香,二來求口茶喝,不知仙長能容否?”道長道:“無量壽佛!寺、觀、廟、庵乃十方善地,納八方善男信女,施主請進!”

進廟一看,才知此廟之小,尤甚於農家四合院,僅有三間頭正殿一座。耳房數間而已。道長就住在廟門右側的門房內。獻茶已畢,孟良道:“小人向聞此廟早已荒廢,無人主持,今日何故修繕一新?”道人道:“施主有所不知,此廟原是荒廢不堪,遼國木易駙馬大發善心,捐資修繕一新,招貧道暫爲主持,道叫施主見笑了!”“是四哥!”“施主說什麼?”看到道長色變,孟良已知失口,忙改口道:“是個大善人啊!修橋、補路、建廟都是善舉!佩服!佩服!哈哈、、、哈、、、你!幹什麼?”孟良見道人突然拿出一把,古色斑斕的長劍指着自己,笑不出聲了。道人嚴厲地道:“閣下究竟是何人?請實話實說,不然!道爺要得罪了!”孟良在寶劍的威脅下並不慌張,反而笑道:“在下既不是‘河人’!也不是‘山人’!你出口稱我爲‘閣下’恐怕也不是真道人!實話告訴你不妨,吾乃大宋三關都巡檢、楊家六郎延昭的拜弟、‘賽火神’孟良是也!你既是楊延朗找的守廟主持,想來也不會是與楊家無關的人吧?”只見那道人把劍插入一根頂門棍內,與孟良重新見禮道:“我乃昔日楊家軍的一名千夫長,家父是火山王的拜弟,叫王金鎖。我們王家五英隨楊家軍南征北戰多年,金沙灘一戰,突圍時受傷被俘,流落番邦牧馬,被化名木易的四將軍認出,隨調入駙馬府做總管。因老令公在此遇難,四將軍心不釋然,藉口敬慕蘇武,捐資重休此廟,名義上是蘇武廟,其實供的是楊令公,爲怕外人做主持不便,我就來此出家,侍候老將軍香火,我名叫‘王世仁’。孟將軍不在三關幫六將軍做事,來此何干?”孟良道:“原來是王家五英中的前輩,小侄失禮了!小侄來此是專取盟父楊令公的遺骨!”王世仁嘆了口氣道:“將軍用心固是良苦,可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跑一趟呀!”孟良驚問道:“卻是爲何?”王世仁道:“此事六將軍也不知,當時他在慌亂中推牆掩屍,不及細埋,也來不及清理現場血跡,他跳崖後,韓昌竟找到遺體,運到幽州,將老爺的兵器交蕭太后入庫,把遺體葬在遼東契丹人的公墓‘紅羊洞’。據說那裡駐有護墳軍看守,還修有埋伏機關,要盜屍骨,兇險萬分、、、、、、”孟良道:“俺山東人的脾氣是,一條道走到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紅羊洞孟某是去定了!謝謝前輩消息,告辭!”王世仁哈哈一笑道:“孟將軍性也太急!紅羊洞離此有數百里之遙,中間須穿過遼兵把守的層層關卡,渡口,深入遼國腹地,豈是一日可就之事!現在天已過午,不如今天在我這小廟住下,明日早行,你如真要去紅羊洞冒險,貧道還有事要交代。”孟良道:“那就不客氣了!”。

晚飯後,二人挑燈夜話。王世仁道:“遼邦內地對來往客商、行人的管理與中原不同。中原是,在官府開個路引就可以暢通無阻;遼邦則只是發個腰牌,各地關卡認牌不認人。沒有腰牌寸步難行!我知道你會殺人奪牌,但很快就會暴露,要去紅羊洞必須有合法的身份才行!出陳家谷往北百十里,有一道琉璃河渡口,從渡口沿河上行二、三裡有一個河灣,灣內只住一戶人家,家中有兩口人,老的名叫張曾,五十多歲,是個漁夫。小的二十餘歲是個失去記憶的孩子。這個張曾原是中原懷州人,太祖時流落在此,他經常去駙馬府送魚鮮,與貧道是故交知己。他的腰牌與一般人的不同,是蕭太后專發的,不僅可以在遼邦各地暢通無阻,還可以憑牌進出內宮,一般官兵不敢找持牌人的麻煩。你可以打着貧道的旗號去借他的牌用,至於如何進入紅羊洞,那就靠你自己咾!你好自爲之吧!”。說罷轉身進裡間屋、拿出一個能裝五斤酒的大葫蘆交與孟良道:“這個小玩意貧道已用不着!將軍可帶在身上,急難時或能用上”。孟良接過一看覺得挺重,用指一彈才知是鐵做的,就問有何用處。王世仁道:“先父在火塘砦人稱‘賽魯班’喜歡擺弄西洋人

用弾簧、螺絲做成的小玩意。因我經常外出探消息,就特地給我做了這麼個玩意防身。這個葫蘆看着大,實際只能裝一斤酒,其他地方裝的全是弾簧、硫磺彈珠。你看這個嘴是活動的,往左一旋能倒出酒,往右一旋就變成能發火的兵器,只要把葫蘆口對着敵人,在底部暗鈕上一拍,就可打出一顆火彈子,此彈見物就燃,水澆不滅。此葫蘆內目前還有三百多顆彈珠,足夠將軍用幾年,至於彈珠的煉製,裝填不是個簡單的事,以後有機會再傳你吧!”道罷對着院外的大鐵香爐一拍,只見一溜綠火打到香爐壁上熊熊燃燒,經久不息。喜得孟良給世仁磕了個頭道:“多謝師父厚賜!”王世仁道:“此火有毒,輕傷痛苦難忍,重傷必死無疑!貧道與將軍有緣!所以傳你,將軍要牢記: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要爛殺無辜!”孟良道:“謹記!謹記!”

第二天,孟良拜別王道長,一路小心向幽州行去。在琉璃河渡口附近果然找到一座茅草房。遠看牆上掛有網叉之類漁具,屋傍河汊裡有不少鴨子,嘎嘎亂叫,還沒走到房前,不知從哪裡竄出兩隻黃犬,圍着孟良狂吠,孟良一邊躲着,一邊高喊:“主人在家嗎?有故人來訪!”只見從房後過來一個鶴髮童顏,半赤着眼的老者一邊喊:“大番、小番,過來!”一邊迎過來道:“何方貴客來找老漢!”孟良見禮道:“敢問老丈可是貴姓張嗎?陳家谷王道長讓我找你!”那老者呵呵一笑道:“這個老雜毛就會給老漢找事做!來吧!有話屋裡說去!”進了屋,張老者對躺在牀上的一個瘦弱年輕人道:“水生,帶着小番去路口看着,有買魚的人就說我不在家”

等年輕人出去後,孟良說了自己的來意。張曾道:“我的腰牌借給你用沒有問題!只要你說是我的侄兒就可以在遼地通行無阻,不過,僅憑我的腰牌你是進不了紅羊洞的!”孟良道:“爲什麼?”張曾道:“遼國的紅羊洞同大宋的皇陵一樣,在那裡埋的都是契丹人的王公貴族,起碼也是有功之臣的屍體。蕭太后爲了防止有人盜墓,破壞風水,派有御林軍看守。到那裡走動必須有護軍專用的通行腰牌,否則根本進不去墓區。就算你能混進墓區也找不到楊令公的骨殖!你想啊!肖太后把楊令公的遺骨葬在紅羊洞,目的就是不想讓別人盜走!因此,楊令公的葬骨處必然沒有豎碑,且設有機關陷阱!我聽人說過,全墓地的總機關只有在公祭時才關閉,機關操縱室在那裡亦一無所知。因此,你僅憑我的一個腰牌是辦不成事的!必須另想他法,否則,去也白搭!”

兩人相對苦想多時,張曾道:“眼前倒有一個機會,但不知你會不會訓馬?”孟良道:“在下十三歲被遼兵掠到遼東,在牧馬場待了七八年,一般來說還沒有在下訓不了的野馬!”“那就有辦法啦!”張老者高興的拍手道:“契丹人部落在未興起時,每年都向西夏國王進貢,遼國強大後,就不再給西夏上貢。這幾年西夏也強大起來,開始向外擴張,前幾天派了一個使團,用鐵籠車拉來一頭:馬身、駱駝頭的怪獸,問遼國是否有人識得來歷,藉此探測蕭太后的實力與動向。蕭太后正在發愁無人認識此獸,在宮門貼皇榜招賢、、、、、、我祖上曾跑過西域,給我講過西域的奇聞怪事。說過:西域大山中有一種‘汗血馬’,此馬身材高大、雄壯無比,可日行千里不累,唯出汗如血。但此馬生性淫,發情時與什麼大動物都交,與駱駝相交生的就是這個樣子,名字該叫‘駝龍汗血馬’或叫‘駝龍駒’。這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寶馬,你如有膽量,不妨去揭榜試試,或者就是個機會!”孟良大喜道:“真是天助我也!”

次日,張曾給孟良換一套漁家衣服,打了一擔魚鮮,叫孟良冒充其侄張紅胡,臨別道:“你走後老漢即去陳家谷與王道人同居,設法爲‘水生’治病,以後這世上就沒了張曾其人,將軍可以放心大膽行事!無須擔心連累我。”

孟良靠着腰牌,順利來到幽州蕭太后的皇宮門前,大膽揭下皇榜。看守皇榜的巴圖魯問道:“你是何人?膽敢妄揭此榜!”孟良道:“小人叫張紅胡,是琉璃河漁翁張曾之侄也!替伯父送漁鮮至此,恰知榜上之事,故揭榜求見太后,有錯呼?”巴圖魯將信將疑地道:“我可以給您通報,如果你無能應詔,可是自尋死路!弟兄們把他給我看好了!”

蕭太后正爲西夏怪獸的事心煩無比,聽奏有人揭榜,如大旱遇喜雨,一掃滿天烏雲,屯開笑顏,大喊:“快將揭榜人宣上殿來!”孟良見禮過後太后問道:“朕知張翁有一個病兒子,可從未聽說他有侄兒,你是何時到大遼的?”孟良道:“回太后話,小民十歲與伯父分離,隨父親去西域經商,忽忽十餘載過去。前幾日遵父命來探望伯父,恰他老人家欲去涿州爲堂弟求醫,令小民代他送漁鮮與太后、、、、、、”“這且不說!先奏皇榜之事!”太后急不可待地道。孟良道:“那怪獸乃西域大漠裡的野駱駝,偶與雪山上的汗血寶馬雜交而生,名字叫‘駝龍汗血馬’,又叫‘駝龍駒’,並非怪獸。小人在西域多年,常聽長者講起,所以知道。”太后大喜道:“你敢當衆騎它嗎?”孟良道:“此馬雖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神駒寶馬,但在未經訓伏之前還是非常可怕的獸類,常常傷人!不過小民不怕!不僅敢騎,且能訓之!”

蕭太后龍顏大悅,即宣西夏使者帶怪獸到大校場見駕。太后帶孟良移駕校場,先令孟良講明此馬的來歷,後令孟良試騎之。那野馬見有人進前,頓時咆哮如虎,先是張口猛咬,接着揚蹄亂踢,甚是兇猛。孟良早知它的能耐,讓過馬頭、抓住馬鬃、飛身騎上,任它蹦、跳、盤旋多時,那馬見甩不下背上之人,引頸長嘶一聲,揚蹄狂奔,孟良一手抓緊馬鬃,一手握拳猛揍馬腚、後跨。須知孟良那一拳足有百十斤力氣,數十拳下來,把那野馬只揍得不斷怒嘶,不僅跑得更快,且有意上竄下跳、蹦達不已,有時竟靠牆、搓樹妄圖摔掉孟良、、、、、、在看臺遠望的蕭太后等都爲孟良攥一把冷汗。孟良卻並不緊張,又跑一會,覺得馬身已出微汗,及時換手抓馬鬃,用拳照着馬脖子狠命連擊數拳,每擊一下喊一聲:“籲!”那馬悲嘶數聲,終於明白遇上了對頭,慢慢放慢腳步,孟良略一鬆馬鬃,那馬就又欲狂奔,孟良又猛擊兩拳,它就再也不敢亂動了。孟良喊小番送上籠頭,爲馬戴上,牽着慢慢走到點將臺,拴在馬樁上。上臺向蕭太后覆命道:“‘駝龍駒’已無需関入鐵籠,再訓月餘太后即可騎用!”太后道:“辛苦啦!下去休息侯旨!”孟良下去後太后對西夏使者道:“回去告訴西夏王,朕無意與貴國起事端,以後不可再用此等小兒科伎量來麻煩朕躬!你已看到,張紅胡不過是市井普通漁夫爾,身無半點武功,即可輕鬆降伏野馬!朕麾下強過漁夫的能征慣戰之將,奇技異能之士何止千百!朕一旦生氣,弾指間百萬巴圖魯即可馬踏西夏!朕敢將堂堂趙宋玩於掌股,豈在呼小小李夏王耶!跪安回去吧!朕並不爲己甚!否則,將爾五馬分屍!爲不敬者戒!”嚇得西夏使者抱頭鼠竄。

第二天,蕭太后當衆對孟良道:“你有功於國,朕要封賞!你是要官、還是要銀子?”孟良道:“訓伏區區一匹野馬乃舉手之勞,何須太后重賞!小人有一願望:有生之年遍遊天下,現在,東大海、南夷越、西大漠都已遊過,唯這北部遼東之地、白山、黑水尚沒有機會遊玩,太后如能在小人訓好此馬以後,允許小人自由遊歷一番,更強似封官、賞銀子多矣!”太后道:“你既然志在朝野青山綠水,也是雅士!朕特賜爾金牌一面,可在遼東地面隨意遊止

。只是,這幾日要精心訓馬,不得有誤!爲了進出方便,暫封你爲‘訓馬使’!在訓馬期間,允爾見官大一級可也!”

以後幾天裡,孟良每天早出晚歸,在校場、軍營訓馬。城內外官民都知他是‘訓馬使’。又過得幾天,孟良上奏太后道:“此馬已訓的能讓人騎用,但要訓成能衝鋒陷陣、隨意駕馭的戰馬,還須去城外山地、樹林、河傍進行野戰訓練,才能適用!不知太后允否?”太后道:“允你到野外自由擇地訓練!亦不必每日回來,累時可到當地官府食宿”。孟良奉旨,大搖大擺騎‘駝龍駒’出了幽州北門,向紅羊洞山區馳去。

此馬果然神駿異常,近三百里路程只跑了兩個多時辰。到達紅羊洞山口時,天時已是不早,遠看果然有不少人馬防守,孟良故意在山口衛兵能看到的地方,來回奔馳幾趟,天黒時突然撥馬頭衝向山口。邊衝邊喊:“寶馬受驚嗷!踏死人不償命呀!快躲開咾!”在山口哨兵的驚呼聲中,已風馳電逝般馳過山口警衛區,進入墓區。原來,所謂‘紅羊洞’只不過是一塊山中盆地的名字,並不是真的山洞。孟良見遠處山腳下,蒼松勁柏中,千墳累累,就引馬馳去。沿路轉了一圈,看到這數百畝大的地方里,到處都是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墓碑、供桌、石人、石馬,不由吸了口涼氣,暗道:“姥姥的!這裡甭說有人看守,就是沒人看也找不到楊令公的墳在哪裡!”這時已有不少衛兵向他走來,就放慢馬速,運氣把自己憋出一身汗,回到山口跳下馬,把繮繩拴在樹杆上,躺在地上大口喘氣,裝出很累的樣子。這時一名千夫長走過來,問道:“敢問大人可是新封的訓馬使?”孟良哼了一聲道:“累死我啦!停一會再答你!”休息了一刻時辰,孟良懶洋洋坐起道:“像這樣的神駒!你一生見過幾回?還用問嗎?”那軍官道:“大人,末將是紅羊洞守軍都督,御林軍千夫長耶律莊,敢問大人來此有何公幹?”孟良道:“本使奉蕭太后旨意,野外訓馬,不想寶馬突然受驚狂奔,信馬由繮誤入山口,現在它的狂勁已過,需要休息,他孃的!看來今晚只能住你的營中啦!不知貴營食宿方便否?”耶律莊先是一愣,馬上大聲喊道:“方便!方便!哈哈!來人吶,小心將龍駒牽進馬廄,好生餵養!馬上準備湯水,請貴使大人沐浴更衣,然後用飯!”

痛痛快快地洗過澡,換上一套乾淨衣服,孟良在耶律莊的陪同下進帳篷用酒飯。酒過三巡、菜上五道,兩人一個是,有意巴結‘見官大一級’的訓馬使;一個是用心探事,故意拉近乎;自然是越喝情越濃,越談越親近,彼此稱兄道弟在所難免。孟良道:“兄弟,哥真不明白,這麼一大片荒墳,有什麼必要派這麼多人如臨大敵似的守着!你這麼年輕有爲,幹這事有點屈才呀!”“嗨!老兄有所不知,且不說那些高碑大墓裡埋的都是王公、貴族需要看守,就連東山根歪脖樹下那個小碑小墓裡埋的骨植,就必須看好!”“那小墓裡埋的是誰?如此重要!”耶律莊低聲道:“大宋朝的楊家將你知道吧!那裡埋的就是赫赫有名的楊無敵、楊繼業的骨殖,蕭太后說過:看好骨殖就是大功一件!早晚要提拔兄弟的官職哩!”孟良道:“這哥就不明白了!太后既然不想讓人把楊繼業的骨殖弄走,就不應該給他豎碑!如果沒有標記,這千墳累累、萬墓雲集,偷盜者如何能找到他的墳頭?豈不是畫蛇添足!”耶律莊喝了一大口酒得意洋洋地道:“豎碑乃是誘敵,其實墓內埋的是一副老山羊骨頭,周圍是陷井,只要有人接近,必被機關所扣。就算破了機關,得到的也不過是副羊骨頭!哈哈!你說高不高!”“嗨!我算明白了,原來根本就沒有什麼楊令公骨殖,只不過是騙宋將罷了!來!來!喝酒!喝酒!不談這些無聊之事!”又過了一會,耶律莊已有八分酒意,忍不住對孟良道:“老兄啊!實話告訴你,楊無敵的骨殖不但有!而且嘛、、、就放在兄弟牀頭櫃裡,待會、、、待會我取出讓你瞧瞧!”“不就是一副死人骨頭嗎,有什麼好瞧的!別掃了咱兄弟酒興!來爲兄弟官運亨通,幹!”孟良幹了碗中酒,心中有了主意,故意伸了一下懶腰道:“老弟呀!哥、、、今天喝得、、、高了,頭、、、有點沉,你能不能、、、能、、不、、能偏勞去、、、去馬廄替哥看一下,隨便、、、添、、、一把精料。”說罷,提起放在一邊的包袱解開包袱皮,打開裡邊的匣子,抓出一把黑豆放在碗裡,又倒進一點白酒,順手遞給耶律莊道:“晚上黑燈瞎火的,哥道也不熟,就勞駕兄弟啦!這個畜生可是太后的心肝寶貝!出點事你我的吃飯家伙就保不住了。餵過料快點回來,咱接着喝!”耶律莊道:“哥說的是我馬上就回來!”

耶律莊一離開,孟良馬上用小工具打開牀頭櫃,裡邊果然有一隻小羊皮匣,打開一看果然是骨植,就把骨植全部倒進自己的馬料匣內,順手拿一塊磚放進羊皮匣,又飛快地照原樣鎖好,坐着哼小曲等耶律莊回來。耶律莊回來後,二人繼續邊喝酒,邊高談闊論。過了半個時辰,看馬的番兵慌慌張張來報:“二位大人,寶馬不知何故,突然亂蹦亂跳,很不安生!”“不好!”孟良吃驚地站起道:“馬可能又犯性了!得馬上放繮跑一陣,不然會出事!這個畜生連酒也不讓老孟喝痛快!真他媽的煩人!”邊說邊將身邊的料匣子包好,系在身上,對耶律莊一舉手道:“莊老弟呀!看來今晚在你這兒是住不成啦!責任在身,只好改日再玩!謝兄弟勝情招待,老哥得連夜溜馬去,告辭!”耶律莊道:“我送老哥出去”。

孟良騎着寶馬,繞過幽州直奔三關。天黎明時到達琉璃河橋頭,拿出腰牌對守軍道:“奉太后旨意,曠野訓馬!”守軍驗過腰牌,恭恭敬敬放行過橋。原來,孟良深知馬性,在黑豆中放了發燥藥,爲馬上離開紅羊洞找理由。馬吃了會暴燥不安,好像得了急病,其實只要急奔一陣,一出汗就沒事了。

琉璃河在當時是北遼與大宋之間的邊防界河。守衛橋頭的將領是韓昌的侄兒韓山奇,這小子雖然是名武將,做事卻特細心,善於察言觀色,是個天生的探事人員材料,韓昌得知楊延昭駐防三關以後,爲防查宋國奸細越境,特派他帶幾千人在橋頭駐防。這一段時間宋遼停戰,邊境無事,這小子就帶一個‘百人隊’去南部山區打獵玩,孟良過橋時他還沒有回來,值勤小番沒有細問,就見牌放行了。也是孟良時運不濟,過橋後他如果繼續順着大路去三關,也就沒事了,偏偏孟良怕守橋番兵起疑,過了橋就撥轉馬頭,順河岸走向南面山區,,想繞道回三關。南行不到二里,看到前面突然出現大隊官兵攔住了去路。原來是韓山奇打獵回營,韓山奇遠看有人黎明過境,心中有疑,令隨行小番堵住去路,他要盤查此人。孟良因樹林擋住了視線,發現有人攔路時已來不及躲閃,只好硬着頭皮上前。韓山奇驗過腰牌無誤,對孟良道:“太后允許貴使各地隨意訓馬,是指大遼國境內,琉璃河以東已出國境,爲了貴使的安全,請回到河西訓馬吧!”孟良道:“本使如不回去呢?”韓山奇道:“強出國境,視同叛國!本將軍會用武力拘拿你回國!”孟良已知今日絕難善罷甘休,就馬上換了一副笑臉道:“回去就回去!等本使喝口酒就走!”順手從馬包內拿出鐵葫蘆擰開口喝了一口,然後把葫蘆嘴對着韓山奇道:“這個葫蘆內裝的可是太后陛下賜給本使的御酒!哈哈!相逢就是緣,將軍也喝口嚐嚐鮮吧!”猛將底部暗鈕連拍數下,只見一溜火球飛向番將、、、、、、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智取金寶刀”

(本章完)

第四十五回大破天門陣下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八回 代州楊無敵第七十八回楊金花徵西(上)第二十六回遺孤神仙山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十三回 呼延贊投宋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五回 銅錘換玉帶第一回 救師風陵渡第三十八回羣英匯九龍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三回 官拜火山王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七十七回一樹分四支第七十二回神尼活菩薩第二十四回 盜骨紅羊洞第二十四回 盜骨紅羊洞第六十九回老帥夜談兵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一回 救師風陵渡第五十一回探友伏苗王第三十一回 排風護京城第十三回 呼延贊投宋第五十四回古陽青天令上第五十二回楊宗蘭下山第一回 救師風陵渡第二十三回 英雄風雲會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四回 河東且逍遙第六十九回老帥夜談兵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八十回青面獸楊志(上)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五十三迴文書生宗勉第五十一回探友伏苗王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十七 回 金沙雙龍會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四十五回大破天門陣下第五回 銅錘換玉帶第五回 銅錘換玉帶第二十九迴天波起風波第五回 銅錘換玉帶第十八回 血濺李陵碑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十三回 呼延贊投宋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三十四回私渡收四英第二十三回 英雄風雲會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二十三回 英雄風雲會第十二回 敵對識忠良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三十九回毒姑爺延順第三十九回毒姑爺延順第八十回青面獸楊志(上)第二十三回 英雄風雲會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三十四回私渡收四英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七十二回神尼活菩薩第六十八回綠鍾馗張海第三十四回私渡收四英第二十六回遺孤神仙山第十五回 救駕狀元媒話說楊家將續集第一回古堡驚魄滅門案第九回派 婚配女英豪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四十一回天王穆柯寨第二十三回 英雄風雲會第二十七回 賭戰驚敵酋第二十六回遺孤神仙山第三十六回奇陣驚君臣第七十回楊文元徵東第五十回辭朝回河東第四回 河東且逍遙第二十七回 賭戰驚敵酋第二十四回 盜骨紅羊洞第六十一回文廣巡三湘第三十七回兄弟情義深第六十二回收服長沙王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十三回 呼延贊投宋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七十七回一樹分四支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
第四十五回大破天門陣下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八回 代州楊無敵第七十八回楊金花徵西(上)第二十六回遺孤神仙山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十三回 呼延贊投宋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五回 銅錘換玉帶第一回 救師風陵渡第三十八回羣英匯九龍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三回 官拜火山王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七十七回一樹分四支第七十二回神尼活菩薩第二十四回 盜骨紅羊洞第二十四回 盜骨紅羊洞第六十九回老帥夜談兵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八十三回虎將楊再興第一回 救師風陵渡第五十一回探友伏苗王第三十一回 排風護京城第十三回 呼延贊投宋第五十四回古陽青天令上第五十二回楊宗蘭下山第一回 救師風陵渡第二十三回 英雄風雲會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四回 河東且逍遙第六十九回老帥夜談兵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八十回青面獸楊志(上)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五十三迴文書生宗勉第五十一回探友伏苗王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十七 回 金沙雙龍會第七十四回諸小鬧龐府第四十五回大破天門陣下第五回 銅錘換玉帶第五回 銅錘換玉帶第二十九迴天波起風波第五回 銅錘換玉帶第十八回 血濺李陵碑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十三回 呼延贊投宋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三十四回私渡收四英第二十三回 英雄風雲會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二十三回 英雄風雲會第十二回 敵對識忠良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三十九回毒姑爺延順第三十九回毒姑爺延順第八十回青面獸楊志(上)第二十三回 英雄風雲會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三十四回私渡收四英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七十二回神尼活菩薩第六十八回綠鍾馗張海第三十四回私渡收四英第二十六回遺孤神仙山第十五回 救駕狀元媒話說楊家將續集第一回古堡驚魄滅門案第九回派 婚配女英豪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四十一回天王穆柯寨第二十三回 英雄風雲會第二十七回 賭戰驚敵酋第二十六回遺孤神仙山第三十六回奇陣驚君臣第七十回楊文元徵東第五十回辭朝回河東第四回 河東且逍遙第二十七回 賭戰驚敵酋第二十四回 盜骨紅羊洞第六十一回文廣巡三湘第三十七回兄弟情義深第六十二回收服長沙王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十三回 呼延贊投宋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七十七回一樹分四支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