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中國的突然襲擊,讓全世界都震驚了,正因爲這次襲擊來得太突然,所以很多國家都沒有能夠及時的做出反應,即使中日之間的決戰不可避免,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這會發生在2045年,而且從一開始,日本就襲擊了中國的國家戰略衛星系統,摧毀了中國的戰略通信,預警,導航,偵察能力,讓中國的戰爭實力大大下滑,擺明了,這是一場不分出死活不會停止的戰爭!正因爲這是一場一個超級大國,與一個大國之間的全面戰爭,所以很多國家都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之內做出反應來!
3月26日下午,中國的同盟國阿根廷最先做出反應。雖然,阿根廷與中國隔着半個地球,但是阿根廷卻是中國最堅定的盟友,這點,從第二次馬島戰爭之後就已經確立了。中國的幫助,不但讓阿根廷收回了馬爾維納斯羣島,同時也在戰爭之後讓阿根廷迅速的成長爲了南美地區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超過了巴西,成爲了南美地區最有影響力的一個國家,而現在中國正遭受着巨大的磨難與摧殘,阿根廷的支持,對中國來講顯得非常的重要!
按照同盟條約,如果中國受到侵略的話,別的國家有義務向中國至少提供非軍事方面的物資援助,而阿根廷不但立即表示將向中國提供更多的戰爭物資,而且在當天下午,阿根廷議會就通過了向中國派遣遠征軍,協助中國作戰的決議。可以說,阿根廷的這點幫助,在軍事上的價值雖然不會很大,但是卻積極的帶動起了別的同盟國,讓中國獲得了更多的國際援助!
戰爭爆發的當天上午,阿根廷當時還是傍晚。中國駐阿根廷大使緊急求見了阿根廷總統,與這位曾經參加過第二次馬島戰爭的老戰鬥機飛行員,也曾經到中國接受過戰鬥機駕駛與作戰培訓的阿根廷總統談了足足一夜。第二天,即25日,阿根廷總統就在議會發表了演講,中心只有一個,用阿根廷的所有能力支持中國作戰,支持中國打擊侵略者!
第二天,阿根廷議會經過了整整一天的激烈辯論,辯論的中心不是在支持不支持中國,而是應該拿出多大的力量,即派遣多少軍隊支持中國。最後,經過總統同議長的協商,纔在日落之前做出了決定。阿根廷將向西太平洋地區派遣兩支航母艦隊,加入中國正在西太平洋上作戰的艦隊,並且直接由中國海軍指揮作戰。另外,阿根廷將派遣3個師的地面部隊,暫時由中國指揮作戰,如果有必要的話,阿根廷還會繼續增援地面部隊。空軍也派遣了3個戰術戰鬥機聯隊,大概120架作戰飛機到中國去。
可以說,阿根廷已經盡了自己的全力在支持中國了。阿根廷海軍的80%都已經前來支援中國作戰。當然,陸軍與空軍的精銳部隊也全都調遣了過來。而從軍事意義上來講,阿根廷這一舉動讓中國在西太平洋上的制海力量暫時加強了不少。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政治上的意義,隨着阿根廷的行動,更多的國家開始向中國伸出援助之手了,特別是同盟成員國,開始積極的行動了起來!
27日,坦桑尼亞議會批准了政府提交的,派遣部隊支持中國作戰的決議。
此時,坦桑尼亞已經是非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從2007年開始,坦桑尼亞在與中國結盟的這38年中,經濟的發展速度一直是非洲最快的,通過38年的發展,坦桑尼亞不但已經完全擺脫了貧困的帽子,甚至還成長爲了中國在非洲地區最重要的盟國,以及東非地區第一強國,整個非洲數得上號的地區性強國之一。
當初,在中國決定第一個與坦桑尼亞結盟的時候,很多人根本就不理解中國爲什麼要與這麼一個貧窮的國家接成聯盟,認爲這是拖中國後腿的事情。當然,當時中國是很難在世界範圍內找到願意與中國結盟的國家的,但是現在卻完全不一樣了。也許,到這時候,纔看出了與坦桑尼亞結盟的重要性!
隨着國家實力的增長,坦桑尼亞的軍事力量,以及國家戰略力量也逐漸強大了起來。他是在印度洋上,除了中國與巴基斯坦之外,最強大的海軍國家之一,擁有2支航母艦隊,近百艘主力作戰艦艇,另外還有一支強大的陸空軍!正是因爲有這麼一支強大的軍隊,當中國與日本的全面戰爭爆發之後,坦桑尼亞海軍能夠頂替中國海軍在印度洋上的作用,減少中國在印度洋上部署的艦隊數量,減輕中國海軍的壓力!
當然,坦桑尼亞的重要性還不僅僅這麼一點。坦桑尼亞現在是中國最主要的糧食進口國之一。中國在和平時期,國內糧食生產量一直維持在需求量的70%左右,最低的時候只有60%。換句話說,中國已經成爲了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之一了。而從氣候條件,以及土壤條件等方面來講,坦桑尼亞是最適合生產糧食的國家之一。當然,基因技術的進步,並不能讓農業完全擺脫土地的束縛,特別是在控制成本方面!現在,每年,中國從外界進口的糧食中,55%來源於坦桑尼亞,光是這點,坦桑尼亞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寓了!所以,在戰爭爆發的時候,中國立即向坦桑尼亞提出了要求,不但需要軍事援助,更主要的是希望坦桑尼亞提高對中國的糧食出口額度,讓中國能夠將更多的力量運用到戰爭中去!
隨着坦桑尼亞表示全面支持中國作戰,中國在非洲的其他盟國也紛紛表態,堅決支持中國作戰。當然,他們的支持多半還是體現在了對中國提供戰略物資的援助上。現在,中國不但從非洲進口糧食,同時還進口木材,橡膠,鐵礦,鋁土礦,鈾礦等等重要的戰略資源。另外,非洲地區盟國的團結,更爲中國減輕了在非洲方向上的壓力!因爲,中國在這裡還有一個強大的對手!
在安哥拉戰爭之後,美國已經知道在北部非洲地區的作爲不可能很大了,隨着美國的全面收縮,像肯尼亞這些北部非洲地區國家也失去了美國的支持,而最終,這些國家都倒向了日本,成爲了日本在整個非洲地區的落腳點!當然,這主要還應該怪中國在非洲地區政策上的失誤,才讓日本能夠鑽空子,乘機將自己的勢力範圍伸入非洲地區!
在安哥拉內戰時期,中國一直將非洲政策的重點落到了向西前進上,希望能夠在非洲獲得大西洋的出海口,將自己的勢力範圍伸入西非地區,好與阿根廷在大西洋上相望,穩定中國在大西洋上的勢力。同時中國自己也認爲,在控制了埃及,利比亞,吉布提,以及坦桑尼亞之後,中間的蘇丹,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等國就很容易控制了。而正是這個疏漏,給日本人留出了機會!
從2030年開始,日本就秘密的在肯尼亞活動,將其當做了自己重返非洲地區的起點站。如果說到搞陰謀活動的話,恐怕日本不比仍和一個國家遜色,當然日本人的活動也是非常有成效的。經過好幾年的努力,肯尼亞雖然表面上仍然保持着中立,但是卻秘密與埃塞俄比亞,蘇丹,厄立特里亞組成了東北非聯盟,甚至威脅已經加入了同盟國組織的吉布提退出同盟國,加入他們組成的聯盟。實質上,這三個國家已經倒向了日本,成爲了日本在非洲地區與中國抗衡的砝碼與棋子!
在戰爭爆發之後,雖然肯尼亞等國並沒有趁機與日本一起向中國發難,這主要是幾個倒向日本的國家還並不是很強大,無法威脅到坦桑尼亞以及埃及在該地區的勢力。很明顯,這些國家都採取了觀望態度,並不急於參戰,而是要等到日本已經奠定勝局,或者是中國在該地區的實力嚴重削弱之後才向周圍的國家發難!這對中國來講,是好事,也是壞事。至少,現在還不需要爲東非地區的形勢擔心,減少了中國在軍事上的壓力;當然,中國也不能完全不顧忌東非地區的局勢,也就無法從該地區抽調兵力!
到28日,埃及,伊朗,伊拉克等中東國家也集體表示了自己的態度。雖然這些國家都還不是同盟成員國,但是在對中國在支持上,一點都不比中國差!
伊朗與伊拉克不但決定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還動用了他們手上最強大的武器,即石油!兩伊是海灣地區與中國最密切的兩個國家,所以對中國的支持態度也最堅決。按照兩伊商量的結果,在戰爭期間,兩伊將擴大石油產量,爲中國提供一切石油方面的援助。即,中國不但可以從兩國進口到更多的石油,而且只要中國有需要,兩國將發揮出所有的石油生產能力,來爲中國提供石油!另外,兩國還將對一切敵對中國的國家實行石油禁運,也就是說,不但要阻止自己生產的石油流入日本,還要禁止向支持日本的國家輸出石油,另外,動員整個伊斯蘭世界的產油國禁止向這些國家輸出石油!
很快,埃及與利比亞也加入了兩伊發起的石油戰爭行動中來。這4個國家不但向中國提供了大量的石油援助,還提供了不少的軍隊,伊朗向中國派遣了3個師的地面部隊,另外還提供了3個戰術航空兵師的部隊到中國作戰。伊拉克因爲才結束了對庫爾德人的鎮壓行動,所以在軍事援助方面要少一點,只派遣了2個師的地面部隊,以及一個戰術戰鬥機聯隊到中國作戰。但是,伊拉克是海灣地區最大的產油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輸出國之一,他在石油援助方面就要比伊朗強大多了!埃及向中國派遣了兩個師的地面部隊,以及1個戰術戰鬥機聯隊,利比亞也提供了一個運輸與後勤支援大隊到中國作戰!
隨着四個國家站到了明確的立場上,以沙特爲代表的中立國此時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沙特一方面表示不會因爲戰爭影響到與中國的關係,將繼續爲中國提供石油出口,當然,暗中也表示,如果中國有需要,沙特會降低石油出口價格,甚至以借貸的方式向中國輸出石油,幫助中國渡過難關!另外,沙特也明確的表現出不會介入這場戰爭,不會因此向別的國家發動石油戰,但是在沙特明顯表示不會提高石油產量之後,對日本的石油出口已經減少了。換句話說,沙特用一種中立的立場,開始支持中國作戰!而導致沙特這麼做,出了不希望過深的介入這場戰爭之外,最主要的還是不希望看到中國影響到整個伊斯蘭世界,威脅到了沙特的地位吧!
雖然聚變核能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在大型的軍艦上都得到了非常廣泛的使用。現在全球排水量在1萬噸以上的大型戰艦有80%都使用了聚變核能作爲動力,而不再使用石油作爲能源!但是,石油仍然是戰爭中最重要的物資,因爲在蓄電池技術沒有取得重大突破之前,戰車,戰機仍然需要用石油作爲能源,所以石油的重要性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比以前更重要了。另外,在化工方面,煤炭仍然沒有取代石油的重要性,特別是各種製造先進武器裝備的複合材料都需要石油,這點更增加了石油的重要性!
現在,世界四大產油區中,除了中東之外,就是裡海,西非以及加勒比海地區。而日本在這四個地區幾乎沒有自己的勢力,所有的產油國基本上都在四大強國(包括俄羅斯)的控制之中。換句話說,日本出了開採深海石油之外,幾乎沒有穩定的,安全的,可靠的石油來源!這點,在和平時期顯得並不明顯,但是在戰爭時期,卻是影響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了!
和平時期,石油交易是很正常的事情,雖然日本沒有獲得在這些主要石油產地的控制權,但是仍然能夠依靠高價,購買到不少的石油,但是在戰爭時期,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現在裡海地區的石油基本上都流入了中國與俄羅斯,而這兩個國家絕對不會容許有一滴石油流入日本。海灣地區的石油大部分進入了中國,雖然沙特的態度比較模糊,但是日本要想從這裡購買到石油,第一要付出更高的價格,第二還需要打破中國在印度洋上的制海權,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西非地區的石油基本上進入了歐洲,而歐洲本身對石油的需求就很大,所以也很難向日本提供石油。加勒比海地區的石油一方面需要滿足巴西,阿根廷等國的消費,另外一方面,美國也主要從這裡進口石油,加上日本還沒有將自己的勢力伸入加勒比海地區,美國也不會容許他這麼做,所以要想從這裡進口石油,也非常的困難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在戰爭爆發之後,日本的缺點就完全暴露了出來。日本要想獲得外界的石油,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雖然日本在積極的開採深海石油,但是這需要日本完全掌握制海權,如果日本掌握不到制海權的話,那麼石油供應將非常困難!另外,開採深海石油的成本非常高,而且產量無法完全滿足國內的需要。和平時期,還可以通過進口石油來彌補,但是在戰爭時期,恐怕全日本人都要步行或者坐電力交通工具,爲戰爭機器將石油節省下來了!
當然,日本在開戰之前就已經認識到了這一問題,做了很多積極的準備。比如,建立了龐大的戰略石油儲備庫,以滿足戰爭時期的消耗。而且,爲了避免戰略石油庫遭到打擊,基本上是分散修建在國內各處的,都保護得非常嚴密。按照2044年底日本的戰略石油儲備數量,能夠滿足戰時300天左右的石油消耗。這個儲備數量已經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加上日本自己生產的石油,基本上能夠滿足一年半的戰爭需要。而同期,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只能夠滿足大概200天的戰爭需要,美國與歐洲的儲備水平也差不多,但是三大國都有着非常強大的石油生產或者是進口能力,能夠支持的戰爭時間自然比日本要強大很多了!
在受到了海灣產油國,也就是佔世界石油賣方市場60%的國家制裁之後,日本要想獲得足夠的石油,不但需要節約,更需要開拓新的石油來源。而在現在的情況之下,日本只能將目標定在中國的內海——南海地區了!這是中國自己生產石油最重要的地區,在中國海軍還無法完全與日本對抗的時候,日本儘快獲得南海地區的石油資源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了!
可以看出來,石油已經成爲了限制日本軍事行動,或者說是制約日本軍事行動最大的因素。而這也直接影響到了日本製訂的作戰計劃。在首輪偷襲成功之後,日本如果能夠在朝鮮半島迅速登陸,將嚴重的威脅到中國的東北地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軍事工業地區。而只要在朝鮮半島上站穩了腳跟,日本就能夠獲得在亞洲大陸上的突破點,這對後面的戰爭有着非常巨大的影響!但是,地面戰爭是消耗石油最多的戰爭,正因爲這個限制,日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登陸朝鮮半島,將自己寶貴的石油資源消耗在殘酷的地面戰爭中!而在石油儲備還能夠支撐起戰爭的時候,日本必須想辦法開拓新的石油來源。換句話說,日本現在只能向南方發展,爭取儘快控制南海地區,爲自己獲得最重要的石油產地,同時打通進入印度洋的道路,爲自己從中東地區進口更多的石油打好基礎!
可以說,正是這點限制了日本的作戰行動,也是日本最大的弱點。要想在海洋上儘快戰勝中國海軍,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中國本土的工業基地沒有受到打擊之前,日本要想戰勝中國就更困難了。而這麼打下去的結果就非常的明顯,即使日本在戰場上不出現重大的失誤,也肯定會被拖死,最終是避免不了失敗的結局的!而這也是中東國家對中國的最大支持,將日本逼到了一條絕路上去!
很快,別的同盟國也紛紛表示將支持中國作戰,或多或少的派遣了自己的軍隊到中國作戰,另外也向中國提供了強大的援助。甚至包括不算髮達的一些國家,都盡力的向中國提供戰爭資源,好讓中國能夠全力戰鬥!當然,這些國家都非常清楚,他們已經綁在了中國這架戰車上,如果中國戰敗的話,他們不會有一點好處,甚至還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如果能夠幫助中國獲勝的話,那麼他們能夠得到中國更多的援助,成爲中國最重要的朋友,爲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當然,即使作爲一個賭徒,他們也知道支持中國比支持日本的勝算更大。而這時候,另外的三個超級大國就是懷着一種賭徒的心理在對待這場戰爭的!
與中國一樣,俄羅斯與日本的關係並不好。自從北方四島的戰爭結束之後,雖然俄羅斯暗中想改善與日本的關係,降低在遠東地區的壓力,好將更多的精力用於國家建設與發展。但是,此時日本國內的民族情緒,以及軍國主義份子根本就不重視俄羅斯的這種態度,每次俄羅斯的努力都被日本人擋了回來,並且威脅俄羅斯,要其退出北方四島。當然,結果是很明顯的,俄羅斯迅速的改善了與中國的關係,開始着重防範日本了!
中國與俄羅斯曾經在裡海與中亞地區的問題上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分歧,最主要是俄羅斯向進入哈薩克斯坦,從新恢復前蘇聯時的勢力範圍,但是中國此時已經在哈薩克斯坦站穩了腳跟,就算看着中亞地區的戰略地位,以及裡海地區的石油資源,中國也不大可能從這裡撤出來!但是,在日本的威脅更大之後,俄羅斯要想保護自己的遠東地區,就只能夠與中國合作,共同對抗日本。
2043年時,中俄就在裡海石油資源上達成了諒解備忘錄。中國將獲得裡海石油產量的60%,而俄羅斯獲得40%。換句話說,中國與俄羅斯瓜分了這座世界上第二大的石油產地!另外,中國降低對哈薩克斯坦的控制,減少了在該地區對俄羅斯的威脅。而這一系列的妥協,最終的目標都指向了日本,中國獲得了一個強大的盟友!
現在,戰爭雖然提前爆發了,但是俄羅斯的態度並沒有改善,特別是日本在北海道開始集結兵力,這明顯不是用來對付中國的,因爲中國的軍隊已經撤出了稚內地區,撤到了附近的島嶼上去。雖然日本海軍的主力艦隊還在琉球羣島附近,但是俄羅斯仍然沒有輕視日本的威脅,已經開始向太平洋艦隊增派戰艦,同時加強了在遠東地區的空軍力量,做好了隨時與日開戰的準備!
當然,俄羅斯的心裡是非常明白的。不要說現在,就算是在幾十年前,日本都不會是中國的對手。雖然日本在這20多年中的經濟發展速度遠遠的超過了中國,但是這並不代表日本能夠在2045年挑戰中國,因爲中國已經隱約成爲了世界頭號強國,其控制的勢力範圍比美國還要大,而且是採取戰略進攻的一方。2045年的中國,雖然在軍事實力上與美國還是有所差距,特別是在海軍實力上比美國差了很多,但是中國的國家戰爭能力卻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日本要想戰勝中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等到中國將所有的戰爭實力都發揮出來的話,日本就絕對不是中國的對手!
正是在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俄羅斯將寶都押在了中國身上,只要中國戰勝了日本,那日本自然無法威脅到俄羅斯的利益了,這也就免除了俄羅斯的戰爭危險,自然減輕了俄羅斯受到的壓力。當然,俄羅斯對中國的支持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是道義上的支持,因爲俄羅斯更明白,他不可能與中國是永遠的朋友!
在俄羅斯受到的戰略威脅中,最大的威脅就來自中國,另外就是歐洲,而日本造成的威脅相對來講要小很多!正因爲這點,所以俄羅斯對中國的態度是很矛盾的。在中俄之間,還有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問題沒有說清楚,而這主要就是遠東地區,如果中俄之間的這個矛盾沒辦法解決好的話,中俄之間就不可能真正的合作!而且,俄羅斯也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國家,自然不會放棄發展與強大的機會,更不會輕視中國的壓力與威脅。所以,在中日全面戰爭爆發的時候,即使俄羅斯表示支持中國,其實也只是很有限的支持,保證不會因爲戰爭而影響到與中國的關係,更不會降低與中國合作的等級,而在出兵,以及提供更多的戰略物資方面,俄羅斯就沒有任何的表示。當然,中國也不會期待俄羅斯有任何的表示了!
與俄羅斯不一樣,美國的態度就更曖昧了。說實話,日本對中國發動主動進攻,恐怕就是美國最願意看到的一幕了!相對來講,中國與日本都在西太平洋地區對美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特別是強大起來的日本艦隊,以及日本人在西太平洋地區的災難性開採行動讓美國感到很不安。但是按照另外一種情感來講,美國更願意看到中國被削弱,看到中國被日本打擊,這纔是保證美國利益的最重要一點。
雖然這場戰爭來得早了一點,按照美國的預計,日本要想取得完全挑戰中國的能力,至少要到2055年左右,這樣日本纔有獲勝的希望。而現在戰爭幾乎提前了10年爆發,讓美國感到很意外,但是不管怎麼樣,這兩個西太平洋地區最強大的國家打了起來,對美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所以,在對這場戰爭的態度上,美國就顯得非常的曖昧了。
不管戰爭打成什麼樣子,是中國失敗,還是日本失敗,美國都是坐收漁翁之利的。當然,如果雙方打成兩敗俱傷,即使獲勝的一方也在短時間內恢復過來的話,那就是最好的結果了!當然,美國還是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在中國進入全面戰爭狀態之後,美國受到的壓力就更大了,畢竟中國的戰略核武器還是有着強大的打擊能力的,美國不能保證在中國發動全面毀滅性戰爭的時候逃過中國的打擊,所以自然不敢做得太過分了!
美國一方面譴責日本的偷襲行動,特別是對別國的戰略武器系統進行偷襲帶來的嚴重後果,另外一方面美國也在穩定中國的情緒,畢竟引發一場世界大戰的話,那可不是件好玩的事,就算中國將核武器都投到日本去,都將引起一場全球性的災難!當然,美國仍然保持中立立場,很明顯,美國是不想介入這場戰爭的,這對美國沒有任何好處!
美國的中立是很有限的,是局部性的。美國非常清楚,日本現在絕對不是中國的對手,就算是日本傾盡全國之力,與中國作戰都沒有多少勝出的希望,甚至不會讓中國發揮全力作戰。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戰爭打下去,日本失敗的可能性超過了80%,所以,美國就必然會向日本提供援助,即使不希望日本獲勝,也要拖垮中國,儘量消耗掉中國的力量!
在美國保持中立態度的同時,並沒有切斷對日本的戰略物資供應,甚至加強了向日本輸出石油,鐵礦石這兩種最爲重要的戰略資源。很明顯,美國已經在用自己的力量協助日本作戰了。而這一來,日本的戰爭實力自然增加了不少。當然,美國對日本提供的幫助也是很有限的,因爲他並不想因此與中國爆發一場全面戰爭,不想激怒正在火頭上的中國!
與美國的態度不一樣,歐洲對日本的支持就有力了很多!
其實,從歐洲內心來講,日本在這個時候發動對中國的全面戰爭,也超過了他們的預料。在2030年之後,歐洲與日本的關係就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最主要的是日本對全球資源掠奪性的開採行動,在很大的程度上破壞了歐洲與日本的關係,特別是讓歐洲人對日本產生了強烈的反感,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到了剛剛統一的歐洲政府!正是這種微妙的變化,讓歐洲與日本的關係中出現了不和諧的部分!
到戰爭爆發的時候,雖然歐洲仍然保持着與日本的良好關係,希望藉助日本的力量在西太平洋地區牽制中國與美國,甚至對俄羅斯構成威脅,減輕歐洲受到的壓力。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歐洲已經不再向日本提供最先進的軍事技術了,包括軍用型聚變反應堆技術,先進的材料技術,以及在設計生產大型戰艦,先進戰機方面,歐洲對日本提供的支持已經非常少了。另外,歐洲在日本的投資也在逐步減少,這最主要是日本的軍國主義份子不希望有別的國家來控制日本,自然對歐洲的投資帶有很大的戒心了!
不管怎麼樣,現在歐洲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盟友。與美國的心態一樣,歐洲也希望日本發動的這場戰爭能夠嚴重的削弱中國的實力,挾制中國的全球擴張行動,減少自己的壓力。只是,歐洲這次將美國也算了進去,因爲歐洲與美國在大西洋上的矛盾已經非常大了。而隨着戰爭的爆發,美國已經向太平洋地區抽調了2支航母艦隊,加強在中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實力,這在很大的程度上減輕了歐洲在大西洋上的壓力。
當然,歐洲的表面態度仍然是中立的,中國至少有1/3的戰略核武器是瞄準了歐洲目標的,如果讓中國感受到沒有勝利的希望,那帶來的絕對是全球的毀滅,沒有人能夠獲得好處。只是,比美國作的過分的是,在歐洲駛向日本的商船隊中,都有歐洲的護航戰艦,以確保不會受到中國的攻擊,當然這只是象徵性的護航戰艦,而並不是與中國海軍作戰的護航戰艦!
中日之間的決戰是無法避免的,在2008年與2023年,中國與日本之間就差點爆發全面戰爭,但是最後都避免了全面戰爭的爆發,因爲當時國際干預力量還非常強大,而且中國與日本要麼沒有完全戰勝對手的力量,要麼就會因爲全面戰爭付出太大的代價,而影響到國家未來的發展。但是,走到2045年時,戰爭已經無可避免的爆發了!
一個超級大國與一個實力相差不大的大國之間的戰爭絕對不可能是一場有限的局部戰爭,特別是當日本被軍國主義份子控制,而且各超級大國都有着爲數衆多的結盟國家之後,這場戰爭就更不可能是一場有限的局部戰爭了!這點,從戰爭爆發之後全世界的反應中就能夠明顯的看出來!
幾乎所有國家都選擇了三個立場,要麼全面支持中國,要麼表示中立態度,要麼就是在暗中支持日本。當然,從國際形勢上看來,日本因爲發動的是侵略戰爭,而且因此差點導致全球範圍內的毀滅性戰爭,所以日本顯得勢單力薄,沒有多少國家的支持。從這一點就足夠看出中國已經穩操勝券了。但是,在戰爭爆發之後,中國就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所以中國要想在戰場上建立優勢,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如同二戰時一樣,即使美國的國力再強大,要想在戰場上佔據優勢,也需要時間來積累自己的戰爭力量!
從現在看來,中國得到了廣泛的支持,現在需要的就是時間,拖住日本進攻的步伐,減少自己的損失,同時藉機打擊日本,用空間換取時間,最後通過國家的總體實力來戰勝日本,這纔是最正確,也是唯一能夠帶來勝利的戰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