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級航母的設計指標和相關要求很快被整理後送到相關部門,代號爲cv03的工程項目隨後開始展開,這個項目名稱的意思就是這是華夏設計的第三款艦隊航母。 這款航空母艦的排水量預計爲4萬噸以上,其航空能力和設計水平將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而且還將裝備功率更大的油壓彈射器、全新的雷達和通訊設備以及戰場信息集中處理系統。而其相當於1.5億美元的建造預算同樣讓華夏感到有些吃不消,其對船廠船臺的巨大要求也讓華夏共和國的船臺數量有些吃緊。總之一句話就是,cv03型計劃艦好是好,就是成本有些高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成本,時間上的成本同樣恐怖,華夏估計自己可能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工一艘戰艦,這樣的速度在戰爭中是很緩慢的,3年時間啊,一戰一共纔打了幾年而且即使是cv03型航母也不是無法擊沉的,損失恐怕在所難免。而一戰的損失要用三年的時間去彌補,這個代價也確實有點大了。
所以當海軍獲得新玩具後,楊用霖並不滿意,在會議結束後,他還專門找到了徐傑,商討未來的艦隊補充了輪替計劃。“我們的黑龍江級戰列艦就是華夏的3萬噸一等航母最終的建造計劃是8艘,目前已經完成了5艘,舾裝1艘還有兩艘正在船臺上建造。如果按照計劃的話,我們未來的4到5年內的大型艦隊航母都將以cv03計劃爲標準。這個風險是不是太大了我們在計劃中總共要開工3批一共6艘,要是全部完成的話估計要5年以後了。能否趕得上戰爭進度呢”楊用霖頗有些擔心的說道。
華夏目前的航空母艦戰鬥羣的實力是世界第一這一點沒錯,無論是美國還是德國如果論戰鬥力的話和華夏都有較大的差距。但是問題是華夏目前只有自己一家,如果非要算盟友的話,寄居在南洋的意大利艦隊也算一個。但是和同盟國和協約國的總體艦隊規模比起來的話,華夏還是要差不少,畢竟美國人有英國這個強悍的存在,而德國人旁邊也站着意大利、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加上這些小弟後,雙方的艦隊規模都達到了一個恐怖的程度。比如說德國人急了可以攢出12艘航母的龐大陣容,協約國三國也能攢出不亞於前者的強悍兵力,而華夏目前現役的艦隊只有5艘裝甲航空母艦和2艘中型航空母艦。即使有質量優勢,但是兵力數量的劣勢可是有點大啊
在未來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國肯定會繼續擴充航母艦隊,根據華夏的情報,僅僅德國就會在未來3年之內開工5到7艘航空母艦,這些航空母艦未必都是像毛奇級那樣的裝甲航母。但是依然可以讓德國人的航空母艦力量增加5成以上,而作爲德國人的重要盟友。奧匈帝國在未來3年裡也將開工2到3艘。這樣一來的話,同盟國努把力的話會所不定在能達到20艘各種航空母艦的規模。以美國爲代表的協約國同樣不甘示弱。
美國政府已經通過了未來3年海軍發展的第一期計劃,羅斯福表示美國海軍至少將再開工6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其規模甚至比德國人都略大。而英國人雖然已經日薄西山,但是餘威尚在,咬牙表示將開工2到3艘航空母艦。這樣一來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軍事集團在開戰的時候都能有將近20艘各種航空母艦,而如果戰爭再3年之內爆發的話,那麼華夏能入役的新型航母除了三艘cv02型三萬噸級裝甲航空母艦之外,將沒有任何一艘新的大型航母可以服役這在楊用霖看來是無法忍受的。
“即使再開戰的時候我們只有10艘航空母艦。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原因很簡單,華夏並不會在第一時間和協約國一起與德國人展開交戰。我們和協約國之間的關係已經沒有當初那麼緊密了,協約國的一些要求和我們的需要之間有一定的差距,而沒有足夠利益的戰爭是不應該爆發的。”徐傑再一次對楊用霖說道。
“您的意思我明白,您是打算在協約國和同盟國拼的兩敗俱傷的情況下再加入戰場或者說您在等協約國開出更高的價格你的選擇和1戰時美國的選擇非常相似,您這種準備摘桃子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是如果我們步了美國人的後塵的話,那麼可就不好了,美國人最終參戰了,但是他們參戰的時間太晚了,當美國大兵踏上歐洲的土地時,德國人已經建立了穩固的優勢。我們必須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楊用霖嚴肅的說道。
“說實話。德國人恐怕也是這樣想的,他們希望在華夏參加戰爭的時候,他們已經建立起來了鞏固的優勢,然後逼迫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結果。但是可惜啊,情況發生了變化,雖然同盟國比1戰前更強,但是他們卻永遠無法獲得這樣的機會了。原因很簡單,第一,這一次我們站在了協約國一邊,第二,美國一開始就參戰。即使德國人開始能佔到一些優勢,即使他們能把法國幹掉,他們依然無法獲得戰爭的勝利。從海軍方面來說,德國人也許可以靠快速機羣獲得一些優勢,但是他們本身也肯定要承受一定的損失。而一旦我們參戰後,德國人必須兩面作戰,他們將比1戰時英國皇家海軍的處境還要困難,因爲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距離太遙遠了,公海艦隊很難兼顧兩端。”徐傑不以爲意的說道。
“而從戰術角度來看,我認爲,我們現在集中力量建造cv03型艦隊航母對未來戰爭更加有利。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確認兩點,第一點是我們參戰的時間至少在4到5年後我們準備的時間更充分。而第二點則是,如果我們能在參戰前積攢出來一支足夠精銳的艦隊的話,那麼質量上的優勢會讓我們的損失率明顯低於對手。我們甚至可以依然在戰爭期間開工cv03或者cv02型航空母艦這種建造週期比較長的戰艦來穩步提升我們的力量。對於航空母艦這種珍貴的戰略兵器來說,前期的積累比戰時的大量生產有的時候更加重要。”
“也許在戰爭時期我們依然需要補充大量易於生產的航空母艦,但是其核心依然會是我們在戰前積累的高質量航空母艦和戰爭中補充的裝甲航母。我試圖建立一種良性的艦隊力量增長體系。而建立這種體系的代價就是你所說的空窗期,不過我認爲和即將獲得的好處相比,這種空窗期是可以容忍的。”徐傑耐心的給楊用霖解釋道。
這個位面華夏和協約國對抗的是實力與自己相近的同盟國,德國的工業產能同樣巨大。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德國人也可以像美國那樣爆航空母艦,如果大家都是同質化生產類似的武器的話,那麼結果就只能是一場場慘烈的消耗戰,而如果你要想擁有比對方還要好的武器的話,那麼就必須付出時間的代價。航空母艦超長的建造週期使得建造者必須慎重。因爲這不是用流水線就能產出來的。誰都認識到對於主力艦這種昂貴的戰艦必須精雕細作,而這樣的行爲只能在戰前完成。而一旦開戰後。各國多不可避免的生產一些週期短但是容易損失的戰艦,而這些戰艦完全有可能會在一場海戰中損失很多。從而造成了供應小於損耗的不利情況。而徐傑的做法就是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戰前充分生產優質航母,來維持一個比較穩定的艦隊基數,然後在戰鬥中同時生產優質航母和量產型航母來穩步提高艦隊的實力。這是避免戰鬥進入惡性消耗戰的唯一辦法
其實無論從歷史上還是這個位面,其它國家也有這樣的想法,比如說歷史上英國人在完工6艘2萬噸出頭的裝甲航空母艦後又開始搞鷹2級航空母艦,以及後來未實現的馬耳他級航空母艦,而美國人一邊生產着埃塞克斯作爲艦隊主力,一邊用獨立級輕型航母彌補艦隊數量還一邊慢慢造着中途島級航空母艦。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大國們都會爲戰爭結束後做一些準備。而這個位面德國人新造的4萬噸級航母的初衷其實和徐傑一樣。唯一不同的是,華夏的準備時間更長,技術更先進,威力也更加強悍
“但是我們不可能只生產艦隊航母,運輸船隊的護航、反潛以及對地支援都需要更多的艦載機,有的時候用艦隊航母執行這些任務並不經濟,我們總不能爲每一個運輸船隊都配一艘艦隊航母吧而且我們還需要大量的戰鬥機航空母艦。美國人生產的輕型航母就是一個不錯的做法。他們用輕巡洋艦的船體改裝航母,然後讓他們爲艦隊提供保護傘。”楊用霖說道。
“這個問題啊,我其實想說,既然美國人都已經提供了這些廉價的護航航母和輕型航母了,那麼爲何我們還要建造呢華夏艦隊要麼不參戰,一旦參戰我們就必須作爲整個印度洋戰區海上力量的主導者。這些輕型航母交給美國人和英國人建造吧。當然,爲了以防萬一,我們準備一些也可以,但是絕對不是現在。至於說中型量產航母,我們現在也可以做準備,我想我們原來探討的量產航母方案應該已經成熟了吧。但是先不要生產。一切力量先把未來的cv03計劃做好再說。”徐傑很少見的駁回了楊用霖的建議。現在他就是想趕緊把4萬噸級的航母建造完成再說。至少六艘,如果還有時間的話。那就8艘如果華夏參戰的時候能有8艘3萬噸級航母和6艘4萬噸級以上航母的話,那麼華夏就足夠應對任何情況,不要忘了,這支航空母艦部隊的力量可比歷史上萊特灣海戰中美國航空母艦編隊都要強大
其實有些話,徐傑還沒說出來,那就是,徐傑巴不得協約國和同盟國拼的慘一些,協約國海軍打的越慘,越能體現出華夏的重要性。華夏才能用美英手中獲得更多的好處。畢竟現在大家是盟友,戰爭結束後是不是盟友可就難說了,從歷史上看,2戰結束沒多久,美國爲首的西方就和蘇聯爲首的東歐各國展開了冷戰。而從這個位面上來看,1戰的時候華夏和德國還是準盟友關係,而1戰結束後,華夏就逐漸和協約國靠攏。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難說華夏會不會重新和德國走到一起,如果說華夏希望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徹底崩潰的話,那麼華夏還是希望德國能有一些實力的,畢竟一個同時處於英法俄三國包圍中的有實力的德國不會對華夏造成威脅卻可以幫助華夏牽制歐洲的其它力量。
研究戰略猶如下棋,走一步看一步是庸手,走一步看三步是高人,而從開始直接看到結尾的纔是真正的高手。在2戰還未結束之前,華夏就已經想好了未來世界的局勢應該是一種什麼狀態。這不能怪華夏過早的和美國人勾心鬥角,因爲就在這段時間裡,美國已經開始挖華夏的牆角了,而這第一鏟子瞄準的就是俄國剛剛和華夏一起在中東和德國人打了一仗的俄國
俄團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可以用精彩來形容,正是因爲他們的存在,擋住了奧匈軍團5個師的攻擊,爲華夏的反擊贏得了時間,美英等國不得不承認,如果俄國人能獲得和美英一樣的裝備和補給的話,那麼,他們的表現甚至比美英部隊都強,“俄國士兵是這個世界是最優秀的基層士兵,他們視死如歸,勇氣上讓人無從挑剔,他們有一種英美士兵都沒有的犧牲精神。“巴頓將軍曾經這樣評價俄國士兵。而正式因爲這一點,俄國人有了被拉攏的價值就在戰爭結束後不久,美國人就開始和俄國政府進行接觸而現在已經到了高層接觸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