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

最終這場戰鬥到底打成什麼樣子呢?概括來說就是雙方損失慘重,美國人沒能突破到第聶伯河,而德國人同樣無法完成對美軍的合圍!在空軍的掩護下,大部分美軍作戰人員撤出了包圍圈,當然,重裝備的損失完全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整體而言,擔任進攻矛頭的35個美英師級單位損失了7成以上的坦克和火炮,其中8個師被成建制消滅,永遠的從美英聯軍的戰鬥序列中消失了。而後面的30多個師級單位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部隊戰鬥力下降了3成左右!而這僅僅是美英在北線的損失!

至於中線的俄軍他們前進的距離不過30到50千米,但是卻付出了多達50萬永久損失的代價!至於受傷和失蹤人員更是不計其數!俄國人在這場消耗戰中打光了數年來的積蓄,也許他們的人員可以通過徵募來補充,但是損失的裝備和消耗的彈藥恐怕就很難在1年內完成補充了。至於英軍反而是損失最少的,他們雖然面對頓涅茨克的防禦體系沒有辦法,但是也沒有發動強攻,德國人縮在烏龜殼裡,而英國人則是用重炮壓制而已。

而德國人同樣損失了大量的坦克等裝甲單位,參戰的6000餘輛各種坦克裝甲車輛在戰鬥結束後有一半的車輛永久損失或者被遺棄。其中至少一半都是40噸以上級別的重型車輛,其中尤以豹式坦克居多。但是最大的損失恐怕就是數以十萬計的各種車輛了!在美英空軍堪稱兇殘的打擊下,德國後勤單位付出了比戰鬥單位更大的損失!德國人損失了將近6成以上的汽車和馬車,而負責爲古德里安提供補給的運輸單位則損失了四分之三的車輛!此外,除了汽車和馬車的損失之外,烏克蘭地區的交通樞紐損失也十分巨大,上千臺機車被摧毀,被擊毀的車皮更是以萬計算!車站等基礎設施也被重創。

在這場戰役中,雙方空軍付出的代價更大!空軍首先參戰,而當陸軍撤退之後雙方的空軍還在糾纏。美國人的戰略轟炸機部隊甚至在戰役結束後依然試圖保持對德國重要節點的轟炸。而這樣的結果就是。美國人最終損失了約4成的戰鬥機和7成以上的攻擊機,而德國人也在短短不到1個月的時間裡先後扔掉4000多架各種飛機,其中包括數百架珍貴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

美英成功進入了烏克蘭,但是並沒有佔領多少。最後戰線維持在哈爾科夫——頓涅茨克一線。烏克蘭的陽臺去掉了一小部分。雖然協約國獲得了一些進展,但是對於改變眼前東線的局勢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按照某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指揮官的話說,如果戰鬥繼續這樣打下去的話,即使把全部的美國人和英國人都運過來也不足以打到柏林!協約國積攢了半年多的力量在這次攻勢中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不過好在德國人也沒有力量發動反攻了。

從戰役角度來看。德國人的損失要比美國人小一些。但是總體來看的話,德國人的處境反而比英美俄更糟糕!德國陸軍最後的機動兵力伴隨着戰役的結束已經灰飛煙滅了。在經歷了中東一系列的潰敗之後,德國陸軍的精銳重裝部隊已經損失了4成左右,而在這次中東之戰中,剩餘的重裝部隊中的大部分被投入到了東線,而幾乎全部的新式豹式坦克也扔了進去,打完之後,只剩下一羣殘缺部隊。這支部隊用於守禦東線還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向進入小亞細亞,防禦華夏對土耳其的攻擊還是洗洗睡吧!

如果說裝甲部隊的損失只是讓德軍地面部隊無法再奪回失去的土地的話。那麼空軍的損失讓德國人更加肉疼!東線扔了4000多架飛機,歐洲本土的防空戰在同一階段內損失的飛機多達6000架!(其中包括訓練機和各種非戰鬥損失!)在這個階段,德國空軍的損失量終於大大超過了補充量!雖然德國人幾乎已經停止了4發轟炸機的生產,砍掉了7成以上的雙發飛機產能,僅剩下的3成也是以雙發截擊機爲主。但是同盟國一年的飛機產能依然不過6萬架左右,平均到每個月不過5000架!也就是說,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裡,德國空軍的規模就縮水了4000架!這樣打下去,用不了幾個月德國空軍恐怕就到了沒機可用的程度了!

當然,實際上隨着東線戰鬥的告一段落。德空在東線的損失率會下降。但是東線沒成功的英美一定會加強歐洲方面的空中攻勢。裡外裡算一下的話,德空損失量會下降一些,但是總體來說依然是入不敷出。和飛機等物質損失相比,德國飛行員的素質下降的更快!不少新人只接受了100多個小時的訓練就被安排執行戰鬥任務。而這些新人中的絕大部分一般而言活不過3次戰鬥!“當你選擇戰鬥的時候,你已經半條腿踏進了墳墓!”一種悲觀的情緒籠罩着德國空軍。

而即使這樣,在經歷了一系列空戰,尤其是最近的中東兩河流域會戰和東線的陽臺會戰之後,德國本土防空部隊在付出巨大的代價之後依然無法阻止美英的轟炸機將一座座城市炸成廢墟!如果從理論上說的話,德國人現存的空軍集中到西歐的話還是可以抵擋對手的攻勢的。但是可惜的事,德國人必須分出3000架左右的飛機部署在巴爾幹,東線依然殘存3000架左右的飛機。在一次會議上,紅男爵里希特霍芬直言不諱的說道,德意志生存的關鍵在於儘早和華夏達成和平!而面對暴怒的德皇,德國陸軍和海軍第一次公開表示了對紅男爵的支持!

在軍事力量極度萎縮的同時,德國人的工業體系也終於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空中的轟炸、燃料的缺乏讓德國工業產能逐漸下降,尤其是燃油供應的不足,導致了電力的不足。要知道,這個位面的德國因爲同時擁有4片油田,能源結構中,煤炭的比例大量降低,燃油比例升高,而當接二連三的失去了最重要的兩個油田之後,在美英的戰略轟炸下,德國人沒時間也沒有能力快速調整能源結構,而這個結果最終導致了工業產能的持續下滑。

“即使保持現在的情況不變,我們也無法在1年內讓我們的軍力恢復到去年年初的水平!爲了抵禦西線美英空軍的轟炸和東線慘烈的地面戰,空軍的消耗實際上是上升的,而陸軍需要的產能至少要和去年持平。我們的技術已經到了一個瓶頸,無法利用提高技術水平來調高質量。而如果華夏繼續保持對德國的攻勢的話,帝國將很快崩潰!”施佩爾的報告相當不樂觀。他的意見和軍方是一致的。到目前爲止,德國工業只有巔峰時期的8成左右,而他們面對的壓力卻大了很多,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隨着華夏逐漸逼近歐洲,一旦華夏戰略空軍加入到對德本土戰略轟炸中的話,那麼工業產能的進一步下降將無可避免!

除了軍事和工業上的失敗之外,同盟國的社會矛盾也隨着不斷戰敗而爆發!德國還好一些,德國盟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帝國再這次戰爭中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程度,奧斯曼帝國在這個位面多存在了20多年後最終走向了崩潰深淵,在德國撤走大量作戰部隊之後,只剩下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岸部分領土的土耳其根本無力面對華夏的兵鋒。而土耳其國內的反對派也積極通過其它渠道和華夏聯繫希望能“較爲體面”的結束戰爭!

至於奧匈帝國嗎?這個內部問題重重的泥足巨人也在戰爭中耗盡了最後一點力量,甚至連海軍司令霍爾迪都表示再打下去對奧匈毫無意義,奧匈帝國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了上百萬的部隊,而工業和積攢下來的財富更是用的精光。而當華夏和美英等國從兩個方向逼近德奧的時候,奧匈內部也必須考慮自己未來的出路了。本來就以民族複雜而著稱的奧匈帝國終於到了分裂的邊緣。

匈牙利政府開始以各種名義停止向前線派遣部隊,並且開始着手對國內實施全方位的管制。而對於這種情況,奧皇費迪南表示單純依靠奧地利無法鎮壓幾乎和自己實力相當的匈牙利,而德國人對奧皇的請求態度並不明朗,準確的說是德皇要求派兵鎮壓,而軍方對這個命令持保留意見!

如果單純一個匈牙利的話,別看德國陸軍空前虛弱,但是分分鐘教匈牙利人重新做人還是能做到的,關鍵是在於華夏的態度,德軍高層認爲德國生存下來的機會完全取決於和華夏談判的情況。土耳其政府的投降只是時間問題,而越過土耳其之後就是巴爾幹半島,就靠着奧匈了,如果德國採取一些過激的行動的話,會不會造成華夏和德國之間重新爆發大規模交戰?

感謝書友zhou玉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chinesesoul1的月票支持~~~。

老書即將結束~~~,新書《德意志崛起之路》剛剛開始,能夠將推薦票和收藏轉移到新書上?側位保證,老書結束後,更新一定給力~~~。(。)

第410章 謀劃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966章 陷阱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212章 絞肉機第528章 大格局第1270章 交戰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1043章 船廠密談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1274章 太兇殘了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761章 新式輕武器第252章 艦炮對岸炮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087章 大戰略第696章 碰撞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1367章 破局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365章 收官第485章 禍不單行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1462章 送人頭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361章 戰列艦!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1326章 季風行動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255章 遭遇戰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1128章 打悶棍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964章 協商第20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830章 大出血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126章 反間諜!!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850章 兇手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225章 神嘲諷第80章 有客來訪第1442章 硬核桃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1105章 首殺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1119章 前哨戰第390章 談判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857章 意外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267章 魚雷之夜2第761章 新式輕武器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1185章 外援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675章 堵回去第121章 回到天津
第410章 謀劃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966章 陷阱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212章 絞肉機第528章 大格局第1270章 交戰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1043章 船廠密談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1274章 太兇殘了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761章 新式輕武器第252章 艦炮對岸炮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087章 大戰略第696章 碰撞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1367章 破局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365章 收官第485章 禍不單行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1462章 送人頭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1488章 裝甲啓示錄(5)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361章 戰列艦!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1326章 季風行動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255章 遭遇戰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1128章 打悶棍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964章 協商第20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830章 大出血第1391章 殺戮盛宴第126章 反間諜!!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850章 兇手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225章 神嘲諷第80章 有客來訪第1442章 硬核桃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1105章 首殺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1119章 前哨戰第390章 談判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857章 意外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1141章 重鑄長劍第1267章 魚雷之夜2第761章 新式輕武器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1185章 外援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675章 堵回去第121章 回到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