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定海神針

於是乎,爲了能在技術和性能上徹底壓倒同盟國,華夏打算在參戰前的最後一段時間裡研製一級可以完全運轉雙發飛機和噴氣式飛機的超級航母!3萬噸的航空母艦已經不能滿足華夏的需要了,甚至4萬噸的戰艦都有些小,徐傑果斷要求新型航母的標準牌數量在4.5萬噸以上,最高不超過5.2萬噸!

“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建議新型航空母艦使用雙層機庫,當然,使用雙層機庫的前提是保證有足夠的機庫高度以便容納新式飛機。如果這一點無法保證的話,那麼可以考慮使用單層大機庫!”徐傑躊躇再三說出了第一個要求。

從內心深處,徐傑還是比較喜歡雙層機庫,除了內部可用面積大之外,雙層機庫的甲板防禦面積實際上是要小於單層大機庫的!以歷史上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和大鳳號航空母艦爲例,如果同樣要求裝甲板是覆蓋機庫上部的甲板的話,埃塞克斯的機庫長度達到了200米!而大鳳的機庫長度只有150米,埃塞克斯的機庫寬度也要大一些,如果算甲板裝甲覆蓋面積的話,埃塞克斯的所需要的裝甲可能要比大鳳號高4成左右!而裝甲重量的增加勢必會引起諸如結構重量和穩性等一系列問題。不過單層機庫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高度足夠。而實際上飛機體積和重量的增加速度遠遠大於航母噸位的增加。如果僅僅是2戰螺旋槳飛機的話。那麼用雙層機庫加裝甲飛行甲板的設計無疑是最好的。但是一旦噴氣式飛機和雙發飛機上艦後。雙層機庫的高度就很難保證飛機的正常運作。

如果既要有裝甲甲板又要雙層機庫保持高度的話,恐怕戰艦的穩性會很成問題,看看歷史上的大鳳吧。機庫比瑞鶴號小一些,甲板大一些,基本上可以理解有相同的航空能力。但是大鳳號的水面以上部分就要比瑞鶴矮了將近一層甲板!瑞鶴的下層機庫距離水線還有一層甲板的高度,而大鳳號的下層機庫則基本上是在水線位置!而單層機庫一般而言都要比雙層機庫的可用面積小。而雙發飛機和噴氣式飛機的體積一般都會很大,所以機庫和飛機的這個矛盾會空前尖銳。而後世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將大部分飛機扔甲板上.....。

可惜的是參加會議的嚴博勳可不知道揣摩領導的意圖,既然徐傑說可以使用單層大機庫,那麼嚴博勳果斷的無視了徐傑前面所說的內容。直接在未來航空母艦的機庫問題上選擇了單層大機庫!因爲這樣設計最省事,也最可靠!

“航母的斜角甲板必須增加。可以酌情弄成15度,而且斜角甲板的長度也必須足夠。嗯,外形呢?就設計成這樣吧。”說完,徐傑直接將一張剽竊了美國人的福萊斯特號航母的平面圖拿了出來。其實中途島也不過是個半吊子產品,只有福萊斯特號航空母艦纔是現代超級航母的真正起源。當然,這個航母也不過是把大概外形弄出來,華夏新造航母的甲板和尺寸還是要比福萊斯特要小不少的,畢竟後者是6萬噸以上的航母了!

“老大,您都這樣說了,我們還設計個毛啊!”嚴博勳心中不滿的說道。“總之,就是保證飛行甲板儘可能的大,甲板中後部儘可能的寬。擁有一個較大的甲板面積是吧?那機庫弄成封閉的還是開放的?裝甲如何佈置?您要不一塊全交代了算了!”嚴博勳說道,他發現,在徐傑面前。自己這個戰艦設計者的工作似乎變得非常少!

“機庫啊?如果是單層大機庫的話,先弄成前端開放式,後端封閉式。將機庫劃分成三個區域,分別爲戰鬥機機庫、攻擊機機庫和後部的維修機庫。機庫長度要在200米上下,寬度儘可能的寬,最好能有27米以上的最大寬度。另外。水平裝甲佈局分成兩層,上層爲裝甲飛行甲板。厚度爲。第二層水平裝甲和側舷裝甲帶連接,形成一個裝甲盒,厚度就按照75mm設計吧。側舷裝甲不用太厚了就夠了。另外,航空汽油庫和彈藥庫的防禦一定要增強,尤其是前者,不斷要在周圍佈置足夠厚的裝甲,還要用混凝土建造一個混凝土罩子,防止油庫外殼破裂進而導致燃油的逸散。”徐傑想了想說道。

想到這裡,徐傑又忍不住吐槽歷史上美國人的中途島號設計的防禦了,中途島的水平防護分成三層,分別爲飛行甲板鋼材和裝甲厚度爲3.5寸,機庫甲板的裝甲厚度爲2寸,然後在下面,也就是和8寸裝甲帶兩邊構成裝甲盒的下部水平裝甲厚度爲2寸,一個水平防禦居然設計了3層裝甲,徐傑也是醉了。其實最好的防禦方式就是2層,也就是日本人設計大鳳時做的,飛行甲板裝甲和底部裝甲盒水平裝甲,把機庫甲板的裝甲去掉。這樣即使是同樣的物理厚度,後者的防禦也比前者好,水平裝甲過多的分層會削弱防禦的。

“對於彈藥庫和燃油艙的防禦我們想處了一個新的防禦體系,因爲彈藥庫和燃油艙都處於戰艦的底部,水線以下的位置,所以無論是炮彈還是炸彈其實都很難傷到這些地方,前者是因爲很難命中,而後者則是因爲上面有兩層總厚度在的水平裝甲保護。想要擊穿的話,恐怕攻擊方的穿甲能力要有歷史上的x彈水平纔有可能。如果真要是被這發炸彈排上這些位置的話,那就只能認了.....。真正威脅比較大的還是魚雷,尤其是使用磁引信的潛射魚雷,這些魚雷裝有500kg左右的炸藥。在船體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直接攻擊戰艦防雷系統最爲脆弱的船體底部,即使有三層船底來保護。面對這樣的打擊依然不夠。而且航空汽油艙和彈藥庫不能像動力艙那樣設置冗餘,一旦命中,那就是致命的。所以我們爲新式戰艦的彈藥庫底部部署了裝甲!”嚴博勳說道。

這個設計其實也是照辦了歷史上大和級戰列艦的設計,爲了保證彈藥艙的安全,整個彈藥艙幾乎都處於裝甲的包裹之中,甚至連彈藥艙底部都有5英寸左右的防禦,因爲船體底部的縱深肯定沒法和兩側相比。所以唯一能讓船體底部抗雷能力提高的辦法就只剩下用裝甲取代縱深了,用底倉裝甲加上3層船殼。這樣的防禦已經基本夠用了。當然這樣的設計無論從耗資還是重量上來說代價都非常大,並不適合將其部署在動力艙,所以動力艙的防禦只能靠分艙、動力系統的交替佈置和運氣了!

“我們在航母上部署的飛機種類是不是太雜了一些?”一旁的葉銘看了看未來超大型航母的艦載機配置有些疑惑的說道。在葉銘看來,上面的2箇中隊的噴氣式飛機是必須的。因爲他們是對抗德國快速機羣的核心,他們是艦隊最爲堅固的盾牌同時也是艦隊最爲銳利的長劍,在防禦中他們可以利用超高的速度追上對手的轟炸機把他們一個個打成碎片,而攻擊中則負責撕開德國人厚實的防空網。兩個中隊的雙發飛機也是需要的,噴氣式戰鬥機是艦隊自保的基礎,而雙發飛機攜帶的大量彈藥和高航程則是懸在德國艦隊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那些背上放着盤子(雷達天線)、或者在機腹位置放着收攏的聲納浮標的雙發飛機則是艦隊力量的倍增器,前者爲艦隊提供空中預警。而後者則用來追殺那些藏在深海中的致命刺客。

至於說配置表上的海鷗式戰鬥機他認爲是有必要的,畢竟噴氣式戰鬥機的數量會比較少,螺旋槳飛機對甲板的低要求讓這些飛機可以隨時彌補空中戰鬥機數量的不足。而較長的滯空時間也可以保證艦隊防空不會出現斷檔。噴氣式飛機只有在恰當的時候使用才能發揮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葉銘眼中,海鷗式飛機也是一款不錯的攻擊機,除了不太適合搭載魚雷之外。作爲一款俯衝轟炸機十分的不錯。好吧,它現在還沒有適應海鷗地位的轉變,一直把他當轟炸機而非戰鬥機!

但是你在名單上弄出一種最大起飛重量超過2萬磅,而最大飛行速度連600km都不到的專用對地攻擊機呢?如果這不是海軍部整出來的文件的話,葉銘甚至都認爲這不過是開個玩笑,他很難想像海軍居然打算搞一個這麼重的單發螺旋槳轟炸機!而且這款飛機的速度也不出色。最大速度才312節,連600千米都不到。而更讓人感到恐懼的是這款飛機的載彈量。如果這份文件上的內容是真實的話,那麼這架飛機擁有15個掛點!其中機翼下內側的兩個掛點和機腹中部的掛點最大掛載能力達到了2000磅!而機翼外側則擁有12個掛點,每個掛點的能力達到了500磅!而再一看最大設計掛載,居然達到了逆天的8400磅的載彈量!葉銘都認爲是不是負責海航的哥們想攻擊力想瘋了,設計出這樣一個恐怖的東東!論載彈量的話簡直比德國人的ju88還能裝!對了,這架飛機還有380加侖的內油!如果換算成油料重量的話,那麼這個數字將是1150kg!想想吧,內油和炸彈總重量高達5噸左右!德國人的ju88也沒有這個本事吧!他現在是真的懷疑是不是在資料備註上相關人員搞錯了!

好吧,這一次徐傑又剽竊了歷史上某個大國的經典之作,這就是被後世稱爲最後的活塞武士的ad天襲者型攻擊機!這款飛機是如此的經典,以至於當和他同時期的其它活塞螺旋槳飛機已經從美國軍火庫中退出現役後,這款飛機依然堅挺的在美國航空母艦上服役,爲了山姆大叔的利益而戰鬥。甚至於在越南的密林中除了和對方地面單位較勁之外,這款飛機還在低空打下來過米格戰鬥機,雖然其中運氣的成分有一些,但是作爲一款專業活塞式攻擊機能有這樣的殊榮也是十分不容易的。當然,這款飛機的科技樹可能有點高,因爲他使用的是r3350-26wa型發動機,在發動機最大出力爲2700馬力(這可不是wep功率,不算嗑藥的!),發動機正常出力爲2300馬力!對於現在連r2800級別發動機都沒弄利索的華夏和協約國,這款飛機距離服役恐怕還比較遙遠。

“這款飛機和現在的搭配有些格格不入,超大的航程和載彈量是他最大的優點,但是空戰能力茶几而且巡航速度較慢的問題讓他很難和現有飛機編組。在未來航母對抗中,高速機羣是主要突破手段,戰鬥機和轟炸機一體化纔是艦載機的最終選擇。”葉銘當着徐傑的面提出了疑問。

“就當第二波補刀吧,而且在未來我們的航母艦隊肯定會支援地面作戰的,如果論性價比的話,這款新式飛機的性價比是最高的,其超大的載彈量完全不輸於中型轟炸機。想象一下,如果我們一艘航空母艦能一下起飛24架攜帶着3噸以上炸彈的飛機的話,那麼這是多麼恐怖的攻擊力啊!”徐傑毫不在意前者的態度說道。凡事要儘早做準備,現在華夏和德國的快速機羣攻擊速度快是優勢,但是殺傷力略顯不足,最好的辦法是第一波快速機羣先撕開對方的防禦,然後第二波攜帶着大量炸彈的華夏版天襲者趁勢殺進去掃尾。面對一下裝3發魚雷的超級攻擊機,絕對不會出現傷而不死的事情。而且從對地支援的角度來看,天襲者絕對是這個時代性價比最高的艦載機!否則的話,也不會用到2戰後!

第二更奉上~~~,一天更了8000字!!今天上限免,作者洗了400多萬字纔等到的推薦~~~,希望各位書友多多支持~~~。()

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1440章 談判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32章 論勢(二)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459章 大西洋風暴第457章 危局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857章 意外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56章 隔牆有耳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1132章 謀劃第491章 折中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196章 血戰(一)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5章 徐傑的野望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1073章 擔憂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1191章 後續第253章 炮轟橫須賀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356章 大格局第90章 初見鄧公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979章 被騙了?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285章 變數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285章 變數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1375章 戰爭前夜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章 穿越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570章 加密機的改進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1257章 交鋒第1192章 如芒在背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458章 援軍第1108章 南下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704章 雷霆手段
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1440章 談判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32章 論勢(二)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1459章 大西洋風暴第457章 危局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857章 意外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990章 諸神的黃昏2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56章 隔牆有耳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929章 最後一搏第1132章 謀劃第491章 折中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196章 血戰(一)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5章 徐傑的野望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854章 伺機而動第1073章 擔憂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1191章 後續第253章 炮轟橫須賀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356章 大格局第90章 初見鄧公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979章 被騙了?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285章 變數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285章 變數第1397章 英國人拯救世界?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1375章 戰爭前夜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章 穿越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570章 加密機的改進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1257章 交鋒第1192章 如芒在背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458章 援軍第1108章 南下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704章 雷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