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

“尊敬的元帥閣下,我不知道爲何您當初代表陸軍支持了德皇陛下對南亞次大陸的戰略計劃,無論從戰略上來講,還是從對陸軍來說,將目標瞄準遠在萬里之外的南亞次大陸遠不如瞄準近在咫尺的法國。我認爲,德意志陸軍最大的敵人就是法國,而不是亞洲的某塊殖民地。”魯登道夫直言不諱的問道。

“法國和德國接壤,而且擁有強大的陸軍,擁有強大的工業,而且和我們是世仇,我們沒有理由放過他們,同樣法國也不會和我們握手言和。更何況法國是協約國在歐洲最後一個堡壘,我說的沒錯吧?”小毛奇看着自己這位心腹愛將沒有絲毫的不滿,只是平靜的敘述一個事實。

“那麼好了,現在請各位告訴我,你們,誰有把握能夠摧毀法國?或者說誰能摧毀在英美全力支持下的法國?在華夏的幫助下,我們和法國人打了5年,在西線損失了數百萬的軍隊。法國倒了嗎?我們用盡一切辦法,大量的步兵,強悍的遠程火炮,裝甲突擊,空軍的轟炸甚至是毒氣。可是結果呢?從士兵的勇氣上來說,法國人並不亞於我們,從工業來說美國一家就比我們和奧匈之和還要多,從人口來說協約國可以調集殖民地人口。我們所佔據的優勢不過戰略戰術優勢而已。但是協約國也不笨,我們已經用上了所有的戰術,在未來,也不會有更多的花樣了,難道你想再和協約國在歐洲死拼5年?然後大家繼續原地踏步?在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無法獲得任何利益?”小毛奇反問道。

小毛奇的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即使法國對德國的威脅最大,那麼下一步戰略擴張的方向也絕對不能選擇法國。因爲那樣一來就等於再次和協約國發生大規模交戰,戰爭是殘酷的,不僅僅是對協約國,對於同盟國來說同樣是這樣,如果按單純人口和物資損失的話,出了崩潰的俄國。德國是所有參戰國中損失最大的!戰爭造成的巨大傷亡讓德國人同樣有心理陰影。如果不是俄國的失敗,以及最終能夠和協約國和談,這個位面的德國依然會步歷史上的後塵,作爲德國陸軍的當家人。小毛奇清楚的認識到了這次勝利是多麼的僥倖,“沒有華夏的支持,我們最多堅持道1918年,隨後就會因爲缺乏各種資源而被迫投降,”小毛奇曾經在陸軍高層的會議中這樣說道。

而且從小毛奇和馬肯森等人的分析來看,即使德國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後,再打法國的話,同樣也很難獲得勝利,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盟友少了,意大利在海軍問題上趨於自守。那麼在陸上更不可能得罪法國,西班牙和土耳其?這兩個國家還是算了吧,真正能參與到對法作戰的只有德奧兩國,如果再打的話,不僅英國會全力支持。同樣美國也不會像上次那樣在開始作壁上觀了。

美國爲什麼接受了海軍軍備限制條約?除了不想進行一場徒勞的軍備競賽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人意識到了他們陸軍的孱弱。按照潘星的話說那就是美國陸軍完美不能和美國的工業和實力相匹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甚至不能提供足夠武裝自己軍隊的武器!而意識到這一點的美國開始大力整備陸軍,他們從法國照搬不少成熟的東西來武裝自己,同時也開始研發新的裝備,擴充兵員。“我們至少要在和平時期保持100萬以上的陸軍部隊以便應對歐洲可能的戰爭。其中裝甲部隊和炮兵建設將是重中之重!”在戰爭結束後,威爾遜總統的發言在國會中獲得了廣泛的支持。

而美國人的舉動自然逃不過德國人的眼睛。於是乎德國人在未來制定陸軍戰略的時候必須考慮美國大舉援助法國的情況。然後德國人就悲催的發現,如果歐洲戰端再起,德奧聯軍自保沒什麼問題,但是要想打下法國那實在是有點困難。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是1次世界大戰的翻版。

小毛奇等人的想法在陸軍中還是有不少反對意見的,其中尤其是以魯道夫爲首的一線指揮官爲主,他們認爲法國人的戰術是粗糙笨拙的。德國完全可以依靠戰術上的優勢來在短時間內擊敗對手。並且斷言,如果德國主力在開始的時候集中優勢兵力閃擊法國的話,法國很可能會撐不住。甚至認爲德國陸軍部制定的先東後西的戰略是完全錯誤的,讓法國有了動員的時間。

那麼如果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魯登道夫的想法在未來的戰爭中能否實現嗎?華夏陸軍也曾經研究過。得出的結論是不太可能。尤其是徐傑,這位開了掛的穿越者也不認爲在這個位面上德國可以再次閃擊法國成功。因爲這個位面上已經不存在閃擊法國的各種條件了。

讓我們看看歷史上法國人到底怎麼輸掉的吧。看看德國在歷史上戰爭開始之前擁有什麼,軍隊一線陸軍兵力270萬,後備兵力100萬,有11200門反坦克炮,4624門迫擊炮,近3000門75mm加農炮,4845門榴彈炮,2049門榴彈炮,410門加農炮。3195輛坦克,其中3號98輛,4號211輛,其它的幾乎全是1號和2號。而法國呢,紙面上看一線兵力和德國比差了一些,陸軍只有243萬。火炮方面擁有14428門火炮,從數量上看,明顯少於德軍,更重要的是作爲遠程支援的火力的野戰炮方面,法國大量裝備的75mm火炮遠不如德國的榴彈炮。坦克3100輛。

當然有人會說光算法德是不對的,英國人同樣也要算上,那麼好吧,我們看看英國人的家底,英國在開戰時,本土擁有的陸軍不過是9個正規師和16個地方部隊師。8個步兵旅,2個騎兵旅和9個裝甲旅。再加上英國不可能全力援法,所以說英法兩國一線陸軍可以動用的兵力也就和德國持平。而陸軍裝備水平上來看,火炮方面不如德國。而坦克方面如果看硬件性能,英法其實是有優勢的,畢竟德國大部分坦克都是1號和2號。

然後大家看看空軍,英國空軍在2戰開始時。不過有78個大隊,總共有1456架飛機,法國擁有3335架飛機,而德國空軍是4093架。不過這個裡面有個十分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法國人的空軍數量只有11萬人,而德國人的空軍數量則是37萬人。那麼爲何飛機差的不多,而兵力差那麼大呢,原因很簡單,德國還有大約10萬多人的高炮部隊。這支高炮部隊擁有1217個高炮連,擁有2600門88mm和中口徑高炮和6700門20mm和37mm高炮......。

考慮到英法空軍較爲落後的技術。以及更落後的戰略戰術,比如說法國空軍其實是有不少被分散給了各個集團軍,而法國戰鬥機的性能和德國比還是差一些,即使比較先進沒有量產的d520和109e打最多也就是半斤八兩。再加上英國人還要留下了守老家,能夠動用的空軍力量面對德國其實不佔優。考慮到性能劣勢。德國空軍打此時的英法是沒問題的。

也就是說,在歷史上2戰剛剛開始的時候,德國其實已經具備了能一壓二的能力,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德國陸軍也許會贏的比較費力,但是奈何法國又一次做死了。首先法國並沒有做好和德國死磕的準備,在德國打波蘭的時候沒有動手也就算了。但是軍備生產沒上去算怎麼回事?

看看法國1939年10月和1940年3月的軍工產能變化吧,重型坦克在39年10月產了11輛,到了40年3月是40輛,輕型坦克從90輛增加到130輛反坦克炮從70門增加到151門,飛機從285架(8月)增加到301架(2月)而德國呢。雖然德國同樣沒有全力,但是情況卻比法國好多了,德國除了彌補原有的坦克損害之外,增加了680輛坦克,陸軍增加了1368門75和75mm以上口徑的火炮。以及1630門反坦克炮。而飛機總量也增加了1500架。

也就是說法國的戰敗其實很正常,軍力上本來是德國佔優,再加上英法錯誤的戰略以及禍水東引的企圖,再加上糟糕的指揮體系和戰略上的失誤,德國擊敗法國其實很正常。但是現在呢這個位面上,德國能否再續輝煌呢?

德國實力比歷史上更強,看似有機會,但是關鍵是協約國也比歷史上更強,法國不會再有什麼綏靖政策出現了,德國的強悍只能刺激法國接近一切能力自保,而2戰德國賴以成名的閃電戰法在1戰中已經用過一次了,就算法國人再笨,對於從東北方面突入的裝甲集羣也不會沒有防備。戰略戰術也不會想歷史上那樣死板。同時英國人也不會逗比到一線空軍只有德國一線空軍的一半左右!要知道歷史上德國在東北方向上集中了3824架飛機,而英法在這個方向上一共才3791架,而且這還是算是了英國本土的全部飛機......。

更重要的是,美國人表示自己不會再坐視歐洲戰事了,美國人大肆擴充陸軍的目的是什麼?是個人都十分清楚,而如果美國陸軍和空軍全力支援的話,你讓這個位面的德國陸軍怎麼打?至少在英美一開戰就全力支援法國的情況下,德國很難取得決定性勝利。

感謝書友zhouyu1976和書友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快風的月票支持~~~。

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464章 行動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459章 減少損失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1468章 夜戰1第920章 機動救火隊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674章 突圍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1338章 如潮攻勢第79章 門生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827章 刺客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83張 善後事宜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592章 戰爭腳步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1073章 擔憂第83張 善後事宜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126章 反間諜!!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971章 相持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983章 黑夜中的序幕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791章 導火索第1308章 宿敵3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1507章 大計劃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1290章 飛躍第1258章 鏖戰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1189章 差距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286章 華夏的努力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966章 陷阱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967章 陰魂不散第210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629章 勝利了?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868章 拼命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390章 談判第336章 黎明第197章 血戰(二)第1133章 大戲開場
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464章 行動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459章 減少損失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1468章 夜戰1第920章 機動救火隊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674章 突圍第417章 留裡克的敗亡第1338章 如潮攻勢第79章 門生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827章 刺客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83張 善後事宜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592章 戰爭腳步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1073章 擔憂第83張 善後事宜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126章 反間諜!!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971章 相持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983章 黑夜中的序幕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791章 導火索第1308章 宿敵3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746章 如果德國贏了第1507章 大計劃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1290章 飛躍第1258章 鏖戰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1189章 差距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286章 華夏的努力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966章 陷阱第1210章 裝甲部隊升級計劃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967章 陰魂不散第210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629章 勝利了?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868章 拼命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390章 談判第336章 黎明第197章 血戰(二)第1133章 大戲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