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

彭老大確實會辦事,既然徐傑不方便見那麼多商界人士,也沒有那個時間去管這些事,那彭老大自然要體諒一番。於是直接找了南潯絲商的代表,四象中的張家和龐家。張家來的人叫張寶善。這人沒啥名,但是他兒子實在是太厲害了,他的兒子就是張靜初。此人支持過孫中山的革命運動,被稱爲國民黨的四大元老之一。而龐家的代表則是龐元澄,此人也是個牛人。不但是同盟會成員,更是一手創辦了復旦大學。而華人方面的代表則是彭海豐和鄭振勳的代表陳明。

“各位的想法很有預見性。徐某也確實十分願意促成此事的成功。但是現階段,徐某公務纏身,怕是沒有時間和能力過問此事。“徐傑聽完張寶善的介紹後說道。”不過,這事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的,徐某可以提供一個思路,具體怎麼辦還要看各位的運作。“看着衆人的臉色有些晴轉陰,徐傑趕忙說道。

“洗耳恭聽。”龐元澄拱拱手說道。

“徐某在歐洲工業界確實有一些人脈,主要是在英國和意大利,諸位完全可以和英國的蓋琳小姐和意大利的維托裡奧先生和茱莉亞小姐去聯繫。有錢賺的事情他們不會拒絕,諸位完全可以組成一個商貿採購團,在意大利和英國設立辦事機構,這邊需要什麼產品,直接通知在歐洲的辦事機構去採購和代買。而我的外國朋友可以爲各位提供信息和支持。”

“但是鄙人聽說,在當今之歐洲,意大利的工業還是不如德國和法國的,如果將採購定在英國和意大利,哪我們如何和法國或者德國去聯繫?”龐元澄的語氣中透出一些不滿,在他看來,這個徐大人明顯有些偏袒意大利和英國商人。

“博採衆家之長是好的,但是首先也要了解。”彭海豐有些不滿,不軟不硬的頂了龐元澄一句。

“龐先生說的確實有道理。不過徐某也並沒有說不去法國或者德國採購啊。只是辦事處設在英意兩國,隨着生意越做越大,自然可以再在法國德國設立辦事處。而且我們的採購和招標是面對整個歐洲的,如果法德兩國有興趣的話,自然可以來談。我只是說,草創階段,還是在鄙人比較熟悉的地方開展工作比較好,我再意大利斷斷續續待了4年,英國也去過幾次,德國只去過一次,法國一次沒去過。而本人的人脈更是集中在了意大利和英國兩國。所以照本人的觀點來看,還是從英意開始比較好。”徐傑對龐元澄的話絲毫不生氣,在徐傑看來,會選擇的商人才是好的商人。

“這個我們也想過,但是關鍵在於沒有技術上的權威來爲我們提供參考。我們曾經合夥去過歐洲,但是面對那些琳琅滿目的產品,真是有點挑花了眼啊。”張寶善有些慚愧的說道。

“這技術絕對不能光聽一家之言。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聘請專門的資深專家來組成評定團,當然這些評定團是不能評判本國產品的,例如意大利評定團來評定德國產品,德國人則評定英國人的產品。而我大清也有一些留洋的學生,從中招募一些人也可以爲大家提供技術支持。”關於技術團隊,徐傑也沒啥好辦法,雖說洋人不好用,但是總比沒有強吧?而且不可否認的是,部分人還是很講職業道德的。例如北洋艦隊的洋員們,要不然,徐傑也不敢把自己手中最大的底牌交給琅威理!

“同時我還想提醒大家注意這麼幾個問題,第一,並不是越先進的東西就越適合各位。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最好的產品。第二,除了設備以外,人員也必須放到和設備一樣高的位置。熟練的技術工人,管理人才等等都必須跟上,否則沒人會用,空有機器也沒有辦法運作。第三,注意相關產業的銜接,想要創辦工廠是很好的想法,但是隨着大量機械的採購,各種包養和維護工作也會接踵而至,所以爲了能讓工廠順利運作,大家也要做好準備。第四,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我們不能光靠買別人的機器過活,各位都是胸有大志的人,不會打算一輩子受到別人的牽制,去賺那一點點的小錢吧?”說到這裡,徐傑話鋒一轉。

要說這些商人,本身處於封建官僚和外國資本的壓迫下,當年歷史書上說的沒錯。在雙重重壓下的民族資本家確實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但是同時他們又要依靠這些封建官僚和外國資本,這種兩面性問題十分嚴重,而徐傑現在所做的就是儘可能把這些民族資本家的先驅中的奴性剔除掉!雖說這不是一句話就可以解決的,但是如果國際形勢可以隨着甲午戰爭的結束而發生改變,而真正走向世界的民族資本家們怕是會改變一些吧?民族資本家作爲一個階層是很龐大,但是與一個國家的國運和世界形勢來看,中國的那些先行者是那樣的孤單與弱小。所以,徐傑更關注的是如何從國運和形勢上改變歷史。

“這個,還是要慢慢來。路要一步步走。”龐元澄言語閃爍的說道。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自然要走向世界。”相反,張寶善的信心卻是很足的。

“如果可以,我希望在戰爭過後,我們能去直隸,兩廣,甚至是內陸發展。大清的國土如次廣闊,我們不能把視線僅僅放在沿海!!”彭海豐說道。

“各位想向內陸發展的想法很不錯,但是有一點,諸位的產品,原料乃至設備如何運往內陸?靠馬匹和牛車嗎?”徐傑反問道。

“徐先生的意思是要去修路?”陳明說道。

“要想富先修路。”徐傑直接盜版了自己那個位面上的一句“名言”。“這一點從外國人在我大清竊取修路權就可以看出,控制了交通線,就控制了一個地區的命脈,交通如同人身上的血管,只有交通線抓在自己手裡,我們才能做自己的主人,而不用受制於人。”

“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難啊。”陳明說道。

“現在是很難,但是也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徐傑說道。

“你是說眼下的戰爭?”張寶善問道。

“沒錯,大家看到了,這戰爭就是一個機會!我彭海豐就是個例子!想我彭家只是一個南洋商人,化外之民。而現在呢,我想我彭家的一些底細各位還是知道的吧?更大的發展空間,官位,兵權所有的一切都有了。”作爲徐傑的盟友,在這個時候,彭海豐自然要幫助徐傑說話,畢竟只有把更多的人拉上這條船,戰爭贏得把握就會更大!

“我們明白了。彭先生的大恩,我們南潯絲商絕對會報答徐大人的提點之恩。如果有用得着我們的地方,我們責無旁貸!”張寶善和龐元澄起身說道。

“結果還算不錯,至少又有了一方助力。”看着遠去的張寶善等人,徐傑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筆買賣不錯,至少這場戰爭又有了幾分勝算。但是戰爭結束後呢?”彭海豐問道。

“先打完再說,這場戰爭不僅僅是要打趴下日本,更要打開人們的眼界。”徐傑回到道。

作者情緒很低落啊~~收藏,推薦和點擊爲啥就不漲呢?已經寫了46萬字了,大家給力點行嗎?也夠肥的了~~

第1139章 重創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421章 異變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32章 論勢(二)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1352章 總攻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204章 大計劃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58章 徐教習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587章 清醒者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308章 宿敵3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744章 絕境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931章 誰先上?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1272章 折戟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297章 規劃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890章 突圍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78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1067章 陰謀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666章 雙殺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890章 突圍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1138章 殺招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404章 調整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551章 集團軍規劃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
第1139章 重創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562章 一艘頂三艘第421章 異變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32章 論勢(二)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1352章 總攻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204章 大計劃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58章 徐教習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587章 清醒者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1308章 宿敵3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744章 絕境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931章 誰先上?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1272章 折戟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297章 規劃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622章 大戰之前的平靜第890章 突圍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78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1067章 陰謀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666章 雙殺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890章 突圍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1434章 急轉直下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1138章 殺招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404章 調整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569章 神棍VS學霸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551章 集團軍規劃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