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六十五:雜文 策問

參加乾元學宮春試的都是當朝俊彥,有機會贖帖的又是其中優者,此番贖貼的考生有十一人,十一篇贖帖詩詩成便被抄上紙箋,傳出貢院的高牆,流向玉京城中。

乾元學宮春試的贖帖詩向來都是佳作,十餘年前的乾元學宮考試,考官出題爲《春溪》,規定五言十二句,徐應秋只寫六句便罷了筆,因詩意已盡,不肯再添一字。按規矩這位才子要遭黜落,當時的考官卻將他擢爲了甲科,此事至今傳爲佳話。而今日的春試贖帖詩裡,姜濡那一句“轉轆轤”,比當年那一首《泛春溪》更具氣象。早有準備的書商剛拿到詩箋,便迫不及待地讓人將這些詩作付梓,不出半日,這些詩作就會傳遍整個玉京城。

今日的玉京城爲數百考生而人聲鼎沸,貢院裡的生徒門則屏氣凝神開始了第二場考試。

乾元學宮春試在貢院裡一共考三場,第一場帖經,第二場便是雜文。過了帖經的考生們再度入座,禮部的官員便搬來了一樣事物,被素綢遮蓋着,只露出山形的輪廓。

待陳玉齋揭開素綢,便露出了那東西的真容,的確是一座小山,卻晶瑩剔透,通體爲水精質地。這水精山長四尺有餘,高足兩尺,陳玉齋揭開素綢後,邊上的陽蟾感慨道:“真造化神功也。”

質地如此通透無瑕,又這麼大的一塊水精,的確稱得上舉世難求,更不用說這水精山沒有絲毫雕鑿的痕跡,簡直渾然天成。不過,陽蟾卻不是因此而驚歎。

陳玉齋道:“當年蜀道艱險,山高谷深,其中最難越過的,便是一座子午山。此山既險,又有妖魔盤踞,不過險則險矣,風景卻最瑰麗。但如今的人再過蜀道,卻沒法領略那景緻了。”說到這裡,他對貢院中的諸生微微一笑,“先朝開闢蜀道時,玄門三十六位羽士施展大小如意之法,化須彌成芥子。諸位眼前所見的,就是當初那座子午山了。”

大庸百姓大都聽過那子午山的典故,但縱使在場諸生大都出身顯貴,親眼見過此山真容的人也寥寥無幾。陳玉齋話音剛落,衆人驚歎紛紛。雖然考試時不得喧譁,陳玉齋也沒出言阻止,只待衆人安靜下來,才朗聲道:“此山本藏於內庫,深得聖人喜愛,今日春試,聖人特許爾等觀摩此山。諸君便以這水精山爲題,寫一篇雜文,詩詞歌賦、箴銘論表皆可,不拘格式。以此三支香爲期,香盡則止。”說着,拂袖一揮。場中的大鼎裡插有三根尺餘高的香,粗如兒臂,其中一根無火自燃。“開始吧!”

於是諸生入座,有的只看那水精山一眼,便鋪紙磨墨,開始書寫。有的則對着那水精山謹慎琢磨,遲遲不肯落筆。

李蟬端詳那水精山,心想此山的確大有文章可做。既可以頌揚開山闢道之功德,亦可對縮山成石的神通大書特書。若藻飾華麗,能造出些抓人眼球的駢詞儷句,加之以引經據典,就是一篇佳作。他思索片刻,只見那鼎中的第一根香已燒去了一小截,便不再猶豫,下筆寫起了草稿。先就蜀道與子午山的來歷溯一遍古今,再把三十六位玄門羽士的神通和當時的排場誇張描繪一通,這個坐龍驂麟駕,那位居紫房仙御,繼而扯出歷代神人的典故。又接着以此事對比當今聖人西巡禪桃都之功,再陳述西行利弊,也算是貼合時事了。

李蟬近來在蘭臺讀了許多文章,寫起來也有頗多參照,半個時辰過去,便洋洋灑灑落筆千言。他放下筆瀏覽一遍,思量着只需稍加潤色,就能謄寫出來。扭頭一看,第二支香才燒去了十之二三,便鬆了口氣,稍作歇息。那水精山擺在貢院裡,他已看了不下百次,但此時心絃稍鬆,才真的有了欣賞奇物的心情。

他瞧着那山體的水精,餘光又瞥到不遠處那一口井,忽然心中一動,視線又掠過貢院的青瓦和地磚,此三者皆爲石質,水精被供在王室中,日日有宮人拂拭使之不染塵埃,青瓦則常受風霜雨雪,石磚更要遭人踐踏。

此間諸生衣冠燁然,亦如宮中水精,能安坐此院中受萬衆矚目。院外有萬千百姓聚集,光宅坊裡的妖怪們則只能藏頭露尾,不得外出。此三者命運判若雲泥,其本質究竟有何異?

李蟬一時出神,不覺陷入沉思,偶爾提筆在紙上寫下一兩句文字。似乎沒過多久,耳邊聽到一道輕輕的銅鈴聲,才猛回過神來,扭頭一看,鼎中第二支香已燃盡了。

時間已不寬裕,此時謄寫文章倒還來得及,李蟬卻露出猶豫的神色。他握筆的指節崩得有些緊,顯然正在掙扎。沉吟片刻,索性將那篇寫好的文稿攥成紙團,不再看一眼,提筆直接在紙上寫起了新的文章。

不多時,第三支香燃盡,陳玉齋一揮袖,桌上的試卷又一張張離桌,雪片般的飛向鳴鶴樓下。李蟬望着自己的試卷,鬆了一口氣,又不禁有些緊張。

方纔心中靈犀一現,忽有所感,但時間緊迫,已無暇抉擇。本已寫成了一篇不錯的文章,只差潤色謄寫上去,若要再寫一篇,可就沒了潤色斟酌的時間了。但心中有感,索性破釜沉舟,毀了前一篇文章。香盡之前,又寫了近七百字,自以爲義理暢通,不落俗套。這時候卷子離手,才發覺自己莽撞了。又忍不住忐忑起來,這文章自己寫得還算滿意,在考官眼裡卻恐怕有離題之嫌,不知結果會如何。

不過他也無暇再忐忑下去,考官批閱雜文並不像批閱帖經那樣簡單。陳玉齋收了試卷,便令人存入了鳴鶴樓內。第二場雜文過後,諸考生只歇息了片刻,便又有官差送上卷子。此時已過午時,春陽高掛,卻頗爲寒冷。衆考生紛紛抓住這轉瞬即逝的空當,熱了些吃食。

待到第三場考試開始,李蟬收拾心情,坐到桌邊打開試卷。試卷有三道經策,兩道時務策。大庸國時務策,問的是軍事、田土、藩鎮等時政。而乾元學宮不治政事,這兩道時務策也無關軍田,問的都是兩教及神鬼之事。這便是春試的第三場,策問了。

當了一陣鴕鳥。

七十一:靈書九十三:應對搜查一百一十五:叛道第176章 二十五:接風一百一十二:擅闖第213章 六十二:春試五十五:磨鏡春時看落花(三)二十:大相國寺七十一:靈書四:妖蹤一百三十九:修道第242章 九十一:門生五十八:磨鏡春閒看落花(六)第212章 六十一:揚名七十二:一夜魚龍舞(六)第187章 三十六:贈墨二十八:素靈生第238章 八十七:無題七十一:靈書卷末總結六十二:求畫一百三十九:修道第247章 九十六:困龍第192章 四十一:功過第205章 五十四:廟會一百四十六:爭執五十三:磨鏡春時看落花(一)四十四:萬物有靈八十四:修簪七十六:誅神之計八十二:天象(中)七十:青蚨六:收妖七十五:尋書(三)一百一十五:叛道八:鬼兵三十五:犀狐九:眼底丹青第200章 四十九:認負一百一十一:神鳥卷末總結第195章 四十四:畫像二十八:素靈生八十五:登第一百五十一:種道一百四十一:指點九十八:還簪一百三十二:絕戶第189章 三十八:墨海四十六:變舌一百三十一:宴飲十四:桃枝西去第204章 五十三:贈譜九十二:緝妖一百四十一:指點一百一十七:使者一百一十:拿下二:三般法門一百一十八:現身第244章 九十三:畫龍一百三十三:夜遊神五十八:磨鏡春閒看落花(六)八:鬼兵第244章 九十三:畫龍第206章 五十五:學宮七:蜃氣五十七:磨鏡春閒看落花(五)第183章 三十二:筆君九十三:應對搜查卷末總結五十四:磨鏡春時看落花(二)一百二十一:認主五十四:磨鏡春時看落花(二)第207章 五十六:重逢二十二:鬼園十四:玉京十三:清濁一百三十八:銅鏡十四:桃枝西去一百三十七:入畫三十六:夜牛伏骨方一百零四:追逃今夜或許無九十九:九影五十二:登門七十五:一夜魚龍舞(九)一百三十四:搬家六十九:一夜魚龍舞(三)一百三十七:入畫五十二:登門七十六:誅神之計第185章 三十四:求墨七十三:一夜魚龍舞(七)一百一十二:擅闖四十六:變舌九十三:應對搜查一百二十一:認主一百二十一:認主六十一:回家第190章 三十九:蠹魚
七十一:靈書九十三:應對搜查一百一十五:叛道第176章 二十五:接風一百一十二:擅闖第213章 六十二:春試五十五:磨鏡春時看落花(三)二十:大相國寺七十一:靈書四:妖蹤一百三十九:修道第242章 九十一:門生五十八:磨鏡春閒看落花(六)第212章 六十一:揚名七十二:一夜魚龍舞(六)第187章 三十六:贈墨二十八:素靈生第238章 八十七:無題七十一:靈書卷末總結六十二:求畫一百三十九:修道第247章 九十六:困龍第192章 四十一:功過第205章 五十四:廟會一百四十六:爭執五十三:磨鏡春時看落花(一)四十四:萬物有靈八十四:修簪七十六:誅神之計八十二:天象(中)七十:青蚨六:收妖七十五:尋書(三)一百一十五:叛道八:鬼兵三十五:犀狐九:眼底丹青第200章 四十九:認負一百一十一:神鳥卷末總結第195章 四十四:畫像二十八:素靈生八十五:登第一百五十一:種道一百四十一:指點九十八:還簪一百三十二:絕戶第189章 三十八:墨海四十六:變舌一百三十一:宴飲十四:桃枝西去第204章 五十三:贈譜九十二:緝妖一百四十一:指點一百一十七:使者一百一十:拿下二:三般法門一百一十八:現身第244章 九十三:畫龍一百三十三:夜遊神五十八:磨鏡春閒看落花(六)八:鬼兵第244章 九十三:畫龍第206章 五十五:學宮七:蜃氣五十七:磨鏡春閒看落花(五)第183章 三十二:筆君九十三:應對搜查卷末總結五十四:磨鏡春時看落花(二)一百二十一:認主五十四:磨鏡春時看落花(二)第207章 五十六:重逢二十二:鬼園十四:玉京十三:清濁一百三十八:銅鏡十四:桃枝西去一百三十七:入畫三十六:夜牛伏骨方一百零四:追逃今夜或許無九十九:九影五十二:登門七十五:一夜魚龍舞(九)一百三十四:搬家六十九:一夜魚龍舞(三)一百三十七:入畫五十二:登門七十六:誅神之計第185章 三十四:求墨七十三:一夜魚龍舞(七)一百一十二:擅闖四十六:變舌九十三:應對搜查一百二十一:認主一百二十一:認主六十一:回家第190章 三十九: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