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舊案

459章 舊案

一場行刺,讓所有人都陷入恐慌中,之後而來的就是憤怒。( ·~ )在帝王的盛怒下先是有數十位官員被免職下獄,又派出五行苑的人去徹查,禁武令一出江湖再次掀起驚天巨浪。

還是在北方的草場上,胤禛正站在山莊高處的平臺上,向遠處展望,他的手裡還抱着一個銀瓶,朝陽初升,胤禛打開了瓶口毫不猶豫的抓起裡面的灰灑了出去,這是錦瑟的骨灰,這是她最後的心願。而寅十一、乙六都已經被埋在了東霞山的山地中,這也是辛九並沒有在這裡的原因。如月怔怔的看着淡色的塵在金色的光線裡消失,胤禛的神色肅穆,黑色的披風獵獵飛舞,他低聲道:“走好。”

如月落下淚來,她及時的擦掉了,太醫說了再哭下去眼睛就會出問題,胤禛對此看的很嚴,他不允許如月再哭。

“我昨日夢到阿弦了。”胤禛側頭看着她,如月看到他的表情很柔和,也許是早晨的陽光有這樣力量,能緩釋悲痛中的人。“他看上去很好,讓我不要再爲他擔心。也請你不要擔心。”

如月點點頭,她哽咽的說不出話,胤禛拉過她,用手遮住她的眼,“不要哭了。”

如月帶着哭音的嗯了聲,“他爲什麼不來見我呢,至少親自跟我道個別。”

胤禛看着如月的身後的松樹後,陰暗裡有一道虛幻的影,黑衣的男靜靜的看着他們。“也許他一直在你身邊,你再這麼哭下去他更不會來見你了。”

“等回去了該怎麼跟玉煙說?怎麼能去面對她!”

“我已經寫信說明情況了。”

如月擡頭。胤禛看到她的惶恐,她的眼睛噙着淚水,顯得那麼無措,“總該面對的。”

胤禛看着那道開始消散的幻影。“阿弦的仇一定會報!”他說的那麼平靜,不帶一絲火氣,伏在胤禛懷裡的如月自然是沒有看到他眼裡的狠絕。

行刺事件並沒有讓帝王縮短避暑的時間。就像接受挑戰似地,他繼續了剩下的旅行。於是直到七月初北上的人馬纔回到了京師。如月帶着伍十弦的骨灰回到了雨桐院,弘曆、邱娘、乳母們都在,唯獨不見玉煙。一問方知得到伍十弦去世的消息後,玉煙昏倒了繼而就是大病了一場,數日過去竟不見好,後來文大師來了。說她失了魂,再後來文大師帶走了玉煙,據說是去了柏林寺。如月立即動身就要去柏林寺,胤禛阻止了她,說文覺在用密宗之法救玉煙。生人勿近,他的話如月是信的,所以最後她並沒有去柏林寺,而是按着胤禛要求的將骨灰罐交給了他,胤禛則即時去了柏林寺,細節上的事如月沒有問,她知道有這兩個人在玉煙不會有事,現在她最想做的就是爲伍十弦報仇。

說要報仇,可這仇是那麼好報的麼?一牆之隔的八貝勒府邸就在眼前。不用胤禛提醒如月也知道那邊和這裡一樣,高手如雲,就算有機會動手,就真的能殺了胤禩?即使殺了他,不用構陷胤禛一定會失去了以正常方式取得帝位的機會,他們可以不擇手段弒兄奪位。胤禛是不會的,再也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康熙皇帝的智慧,偉大的君主絕不會將儲君之位交給那樣一個人。焦躁不安的如月只能等着時機,那個不用血流成河,卻能讓胤禩痛苦不堪的時機。和如月不同的是,胤禛已經開始了他的報復。

張伯行和噶禮案已經過去了三年,三年裡因爲牽連甚廣,盤絲錯節的關係網始終沒有定論。在康熙帝回京後忽然就結案了,衆要臣的重審的結果是:噶禮免議,張伯行革職治罪。康熙帝拿着這份奏摺不曉得是該鬆口氣,還是該繼續質疑下去。第二日的朝堂之上,他再次提出了這件事,一片噤聲就表示沒有人有異議,當康熙帝準備開口定罪時雍親王出列,他遞上了奏摺,由李德全呈上康熙看過後,他放下了長長的折,上面的數萬字字字刺心。他深深的看着跪在面前的兒,只問了一句:“這些就是你要求再審的理由?”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去看胤禛,雍親王叩首稱是,“你可知這是三部會審的結果!再審?再審要惹出多少事來,你可知道?!”

帝王的語氣十分凌厲,在場的人大多數卻鬆了口氣,聽音知意,皇帝是不想再審了,雍親王只怕打錯了算盤!胤禛平靜道:“臣只是不想忠臣蒙冤,亦不想看到民變,更不願因爲萬歲爺落下親滿壓漢的罵名!”

康熙帝氣的站了起來,他把折直接扔了下去,冷聲喝道:“混賬!你沒有看到這麼多人就你一個站出來爲張伯行說話,若不是你們從無交往,朕定要論你個結交外臣之罪!哼,此事還有誰要爲張伯行說話的?!”

寂靜中有人出列,竟然是吏部侍郎張廷玉,見他出來康熙帝皺眉問道,“你要替誰說話!”

張廷玉跪下,也遞出奏摺道:“啓稟聖上,臣所奏不是此案而是另有一事,因總督噶禮牽扯到一樁命案,故此需稟明聖上。( ·~ )”

“命案?怎麼是你來遞此條陳,刑部的人呢?”

“因被害之人正在下官府邸暫避……”張廷玉沒有繼續說下去,康熙的眉一挑便讓李德全去拿折,他不看則已一看頓時拍案而起,“畜生!!此事可是真的,人沒死,還在你的家中?”

“是。”

康熙皺着眉,臉色極度不好看,他盯着胤禛看,又把目光轉到張廷玉的身上,終於咬着牙道:“帶她來!朕要親自問一問!”

康熙五十三年八月,張伯行噶禮一案終於最後有了定論,據傳康熙帝明察秋毫。沒有被官員們欺瞞,看清了他們是非顛倒的行爲,親降聖旨命張伯行留任,噶禮革職。消息傳出。江蘇官民爭相慶祝,紛紛寫下紅幅貼在門旁:‘天聖明,還我天下第一清官。‘更有上萬人進京到了暢春園。跪謝皇恩,上疏表示願每人都減一歲,以便讓聖上活到萬萬歲。福建百姓也奔走相告,在供奉的張伯行像前焚香祈禱。

被削職的噶禮被打入了大牢,卻是因爲另一件案,噶禮與其弟色勒奇、幹都置毒食物中欲謀弒母,噶禮的妻則以別戶幹泰爲。縱令糾衆毀屋,恣意妄行到了極點。因爲是噶禮的母親狀告兒,此案沒有任何懸念,刑部上奏康熙帝后,判噶禮極刑。嫡妻論絞,色勒奇、幹都皆斬,幹泰發配黑龍江,家產沒入官。後噶禮自盡於獄中,此事就此塵埃落定。

柏林寺。

月夜中,一身便裝的胤禛立在橋上,文覺依舊是一襲白衣,和尚的神色有些疲倦,他嘆息道:“此事雖了結。但是後續卻很是麻煩啊。和尚不曉得四爺究竟是爲了一個清官,還是爲了報復呢?”

胤禛沒有反駁,淡笑道:“這件事是沒有完,大約現在那些人或多或少在行事時得顧及一下身家性命。他們的主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爲其保命的。”

“呵呵,八爺現在一定很頭痛。不過,您突然的手段卻也不像個清心寡慾的出世之人該做的啊。”

“菩薩低眉是爲仁善。金剛怒目亦是度化。噶禮伏罪,不是我之功,實乃天道昭昭。”胤禛輕描淡寫的說,“這是愛新覺羅家的江山,我不可能任這些宵小之徒恣意妄行。”

“嗯,就是您這一出手,不曉得又招來多少仇恨啊,是了,曹家的事可是……”

胤禛冷冷看過去,文覺保持着微笑,他舉頭望月嘆道:“時也,命也。”

如月是在弘曆三歲生日過後知道這件事的,胤禛是那麼冷靜的、當做平日消息的告訴了正在跟弘曆玩拼圖的女人。“給你說件事。曹顒死了。”

如月淡笑的表情凝滯在臉上,手裡的拼圖掉了,弘曆擡頭去看自己的母親,“你說什麼?”如月站了起來,“誰死了?”

“曹顒,他的父親曹寅昨日也沒了。”

“啊……”如月只覺得耳朵裡嗡的一聲,腿都軟了,她扶着桌,胤禛扶住了她。“你心情一直不好,我本不想說的,但是這件事太大,我不說你也很快會知道。”如月只是看着他,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胤禛一點都不喜歡現在的感覺,他一直討厭曹家,爲了他們不應有的奢華,爲了這些年的立場,從巴結胤禩開始,到現在轉而成了胤禟的人,銀如水的送到京裡,還有那些男男女女!!他不想去質疑如月對曹家的感情,特別是對曹家姐弟的感情,那是在自己沒有出現時她就擁有的,現在卻是自己親手毀了,幸運的是琅如月永遠不會知道這個秘密,就算知道了他也不會承認任何事情!

“不。這不可能啊,前年曹大人不是吃了奎寧好了嗎?他……曹顒身體一向很好,又怎麼會生病,這不可能!”如月語無倫次的說着,她此刻的震驚大過了悲痛,“我哥也說小曹好着呢,怎麼會這麼突然,難道江寧又有疫症了?沒聽說啊。四爺,我得去找貴姐兒,這一定弄錯了!”

“你不能去!”

“爲什麼?!”

“錫保。”

“那和我去找貴姐兒有什麼關係!”她問完自然就知道說錯了,“我討厭這樣,我討厭!!”如月大喊了出來,胤禛上前抱着她。如月無力的枕在他的肩上哭着自語道:“我留了奎寧,留了啊,怎麼會,怎麼會……”

“據說曹顒出遊時被鐵器劃傷了手,很小的傷口卻醫治不好,沒多久就壞了心肺,他去世後兩日,曹寅也傷心過度舊疾發作去世了。曹家跟皇父的關係很深,他一直照拂有加。這次連着死了兩個肱骨之臣……汗阿瑪也十分難過的。”

如月麻木的聽着,她努力回想着當年,竟然不能十分清晰的回憶起曹顒的面目,更別說只有一面之緣的曹寅。這就是天命嗎?不論怎麼樣都會回到原來的軌跡上?如月現在沒有心情在意胤禛的態度,他對厭惡的人一向如此不近人情。

父母的異常看在弘曆的眼裡,三歲的孩有些難以理解。他最近總看到額涅在哭,以往都是揹着人哭,這次卻在阿瑪面前哭了,弘曆想起額涅的解釋,突然開口就問道:“額涅,是不是又有人死了?”

如月聽到問話這纔想到兒還在,她擦着眼淚去看,只見小小的人兒皺着眉站在那裡,手裡還拿着拼圖,“元壽。對不起,嚇到你了。”如月忙過去抱兒,弘曆任她抱起來,平視着母親溼漉漉的眼,疑惑的問:“人不是都會死嗎?爲什麼你這麼難過呢?”

孩無情的話讓父母二人都愣了,弘曆繼續道:“伍叔說人死了還會有另一個世界,若有緣法總會再次相遇,他讓我不要難過,也讓額涅不要難過,還說男漢該保護女人,特別是額涅。不過,再次相遇了,不就是另一個人了嗎?就不會是原來的樣了,伍叔是另一個人,額涅和阿瑪也是,元壽也是了,也許那個時候你們就不喜歡元壽了,那麼該怎麼辦啊。”

如月完全不能言語,胤禛冷靜問道:“伍叔?伍十弦嗎?”

“嗯。他走的那天跟我說的,他還說了好多呢,說他對不起阿瑪,對不起玉煙。”

“方纔的話都是他說的?”

“有些是兒自己想的。”弘曆一點都沒有畏懼父親的神色,他還在憂鬱,“要是額涅不認識元壽了該怎麼辦啊?”

如月緊緊摟着他,臉貼着孩幼嫩的臉,“不會的,元壽,額涅不會忘了你,不會忘了你阿瑪,也不會忘了大家,無論將來如何。”

第34章 一間第434章 沉潭第423章 弘昀第249章 辣手第268章 截殺第400章 嫁衣第199章 寧壽第226章 龍淵第225章 團聚第167章 底細第481章 表現第212章 道士第381章 鴉片第434章 沉潭第377章 出逃第199章 寧壽第434章 沉潭第433章 訴說第127章 桃源第59章 時疫第226章 龍淵第393章 煮酒第245章 調查第416章 旖旎第38章 滋事第386章 文山第376章 墜崖第78章 諸女第194章 對峙第243章 突發第105章 謠言第177章 烏林第400章 嫁衣第425章 情事第100章 去世第168章 兄弟第231章 同胞第40章 高手第196章 父女第325章 親近第117章 鄭風第336章 中庸第396章 雷霆第391章 心聲第497章 情劫第122章 工作第324章 長生第176章 雙姝第319章 西南第430章 心願第240章 微妙第186章 間隙第478章 遺詔第247章 病因第145章 餘蔭第128章 佃戶第69章 如月第303章 嚴懲第236章 教士第414章 情挑第307章 月下第267章 邀約第350章 獲救第97章 狹路第57章 下藥第449章 教子第115章 歹毒第74章 先生第109章 撞破第167章 底細第151章 琅府第430章 心願第150章 長亭第377章 出逃第509章 大祭第3章 緣由第314章 寂寞第191章 傷痕第2章 甄氏第214章 隨口第499章 命運第389章 眼盲第113章 紅綾第296章 守孝第205章 禍事第382章 圍殺第501章 孽果第481章 表現第443章 心結第275章 私仇第80章 貴友第399章 廢儲第37章 閒話第245章 調查第249章 辣手第135章 顧雲第494章 西山第323章 往事第3章 緣由第164章 中元
第34章 一間第434章 沉潭第423章 弘昀第249章 辣手第268章 截殺第400章 嫁衣第199章 寧壽第226章 龍淵第225章 團聚第167章 底細第481章 表現第212章 道士第381章 鴉片第434章 沉潭第377章 出逃第199章 寧壽第434章 沉潭第433章 訴說第127章 桃源第59章 時疫第226章 龍淵第393章 煮酒第245章 調查第416章 旖旎第38章 滋事第386章 文山第376章 墜崖第78章 諸女第194章 對峙第243章 突發第105章 謠言第177章 烏林第400章 嫁衣第425章 情事第100章 去世第168章 兄弟第231章 同胞第40章 高手第196章 父女第325章 親近第117章 鄭風第336章 中庸第396章 雷霆第391章 心聲第497章 情劫第122章 工作第324章 長生第176章 雙姝第319章 西南第430章 心願第240章 微妙第186章 間隙第478章 遺詔第247章 病因第145章 餘蔭第128章 佃戶第69章 如月第303章 嚴懲第236章 教士第414章 情挑第307章 月下第267章 邀約第350章 獲救第97章 狹路第57章 下藥第449章 教子第115章 歹毒第74章 先生第109章 撞破第167章 底細第151章 琅府第430章 心願第150章 長亭第377章 出逃第509章 大祭第3章 緣由第314章 寂寞第191章 傷痕第2章 甄氏第214章 隨口第499章 命運第389章 眼盲第113章 紅綾第296章 守孝第205章 禍事第382章 圍殺第501章 孽果第481章 表現第443章 心結第275章 私仇第80章 貴友第399章 廢儲第37章 閒話第245章 調查第249章 辣手第135章 顧雲第494章 西山第323章 往事第3章 緣由第164章 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