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勝敗

青巾軍諸城大營,主帥帳內分成兩派,各自爭得面紅耳赤……

“大哥!俺要替老六報仇!”

“對!大哥!俺們應該要和那些狗官一決死戰!”

“大帥!咱們應該繼續依照計畫,向東發展。”

“發展個屁!王佐聖領威海衛、靈山衛、膠州衛三衛駐守在萊州府,我們根本打不下來。”

“萊州乃東進門戶,打不下來根本沒戲唱。”

“大帥,萊州只有三萬守兵,咱們只要加派人手,一定可以攻下萊州!”

“大哥!決一死戰,打下沂水和安丘給他們好看!”

“不可!打下兩地對我們並沒有幫助。”

“是呀!大哥,他們騎兵很是厲害,咱們都是步卒,正面交戰對我們不利!”

“怕他個屌?他們加起來只有一萬,我們還有三、四萬人,壓都壓死他們,老三你是不是俺們兄弟?這般怕死。”

“大哥!別聽他們的。”

“大帥……不能在猶豫了,請馬上出兵萊州。”

“大哥!老六死不瞑目呀!”

李青山虎嘯般一聲大喝:“都給俺閉嘴!吵什麼!”

帳內衆人登時閉嘴,轉頭注目着李青山。

李青山站起身來,一雙銅鈴大眼環視帳內衆將,把腰上虎頭腰刀抽了出來,擲在地上,刀刃入土三吋,勁力使得柄上虎頭左右搖晃,他板着臉沉聲道:“老寨規矩!哪邊人多聽誰的,攻萊州的站虎頭左邊,和官兵決戰的站虎頭右邊。”

紫袍道士見帥帳內除了李青山外,還站了四個梁山老寨的人,除了唐牛支持自己外,其他人都是不服自己管束的,看人數對自己不利,他急忙道:“大帥不可,作戰非兒戲,豈可這般就做決定。”

二麻子冷笑道:“顧大軍師……你這是不服大哥的決定?”

“這……”二麻子這句話就有誅心之論,顧辰恩只好閉嘴不答。

李青山不耐煩道:“好了!別吵了,選邊站。”

當下顧辰恩、唐牛站左,二麻子、傅衛站右,李青山見王朋還站在原地沒有表態,便問:“老二,你呢?”

王朋心裡也覺得東進纔是良策,但是他看了顧辰恩一眼後,還是決定跨步走到右邊,正色道:“我贊成二麻子的看法。”

李青山抽出地上的虎頭刀,厲聲道:“好!三對二,那便和官兵一決雌雄。”

“大……”顧辰恩本還想繼續勸誡他,見李青山決心已定,也只能幽幽一嘆,不在言語。

李青神色慎重地道:“道長,二麻子說的也對,老六的仇不能不報,既然這是衆兄弟的決定,還是得勞煩你想個計策,這安丘、沂水兩地不拿下來,有如芒刺在背,俺們要攻萊州也不能安心。”

顧辰恩聞言沉思想着:“這兩隊騎兵的確麻煩,甫交戰就讓六當家一條小命斷送在沂水,唐牛更只剩六百騎逃回來,我軍自出梁山後就未逢敵手,不免看輕了官兵,但這兩戰官兵均是以少勝多,使得讓我軍士氣銳減,生了怯戰之意,光看唐牛一副害怕的模樣便可明瞭,我不欲正面交戰便也是出自這原因,莫非烏合之衆真的上不了檯面?”

顧辰恩思緒至此,暗自一嘆,頷首說道:“如此……交給我吧。”

青巾賊與兩營對峙多日,互有攻守,不過僅以試探居多,王楓以安丘、沂水爲犄角互相支援,而青巾軍只剩不足兩千騎,剩餘都是步卒,機動力根本不能和騎兵相比,加上還要守城以防王佐聖從後頭包夾,兵力根本不足分別進攻兩地,幾日對戰下來,青巾軍輸多勝少。

這幾日下來,不僅打不下安丘和沂水,還平白損兵折將,李青山也隱約可以感覺出軍隊內部出現不滿之聲,於是狠下心,諸城內只留五千兵力,他親自把兩千騎兵和兩萬步卒全部帶上,對上駐紮在沂水的陷陣營。

這個背水一戰倒是收到功效,關寧軍再勇猛厲害也抵抗不住兩萬大軍連番攻擊,加上沂水附近一馬平川,絲毫無屏障可供阻敵之用,一座木寨單獨築在平原上,要攻破在輕易不過。

哲勒裡眼見破營在即,立即當機立斷吩咐棄營,勒馬在親兵的簇擁下朝包頭山退去,全營跟着緩緩朝包頭山上退去,博果爾手持方天戟,策馬在後頭殿後。

李青山見哲勒裡退兵,手上虎頭腰刀一揮,一旁小兵旗語發出,兵陣由魚鱗陣轉爲箕陣,大軍緊緊跟在陷陣營後頭,準備包圍包頭山。

包頭山雖說是山,說起來也不過是平原上隆起的小山崗,山崗上頭亂石、巨木不少,勉強還能守得一時,哲勒裡站到高高山崗之上,望着山崗底下,見殿後的博果爾平安退到山上,這才安心下來,見山崗四周青色旗幟飄揚,人聲喧騰,包頭山已經團團被包圍住,佈滿刀疤的肅穆面孔,不禁透着憂色。

安丘城前黃沙飛揚,青底顧字旗在夯土建成的縣城前佈陣,顧辰恩親率自己底下一萬子弟兵和前鋒營對峙,雙方箭陣對射多回,顧辰恩意

爲牽制並不急着攻城。

赤兒溫知道對方在打什麼主意,雖然心知哲勒裡有難,無奈這邊也是自顧不暇無法救援,一方面是安丘不能失,另一方面城前這些青巾賊戰力不俗,杜林和克勒述率兵幾次衝殺都闖不出去,無奈只能回守安丘,遙望看着包頭山上頭血戰不止。

山下戰鼓隆隆作響,青巾賊已經舉槍舞刀,踏泥摧草,殺氣騰騰地殺上山來,槍戟密集如林,雪亮鋼刀透着刺骨寒芒,殺聲震耳欲聾。

博果爾和博述臺臉色鐵青,額上青筋微冒,他們帶人拉弓搭箭分別守在山道左右,惡狠狠地盯着那些衝上山道的青巾賊。

“咻”博述臺凝神瞄準,搭箭的手一鬆,登時射中跑在最前頭那個青巾賊的眉心。

霎時飛蝗聲不斷響起,一排又一排的箭矢,無情地飛射而出,一條又一條的性命隕落,射箭本就是關外遼人的拿手好戲,陷陣營的將士都可以在最初的第一波對箭中,一息之間連射十箭以上,又遠又狠,既快且準,端是毒辣無比,霎那間上山的青巾賊死傷過半。

二麻子領兵上山,見對方放箭,連忙指揮兵卒持大圓盾防護,所有人一人一盾躲在後頭,一步一趨謹慎地逼近山頭,後頭的弓箭手也摘弓搭箭,朝山頭的官兵放箭。

“篤篤篤”官兵迅速躲進一人高的巨盾之後,每人都持圓盾護頭,縱使如此,還是有些人中箭哀號,不過都是輕微的皮肉傷。

躲完這一波,官兵又起身搭箭射出,“篤篤篤”之聲響起,盾面上佈滿箭羽,一些箭矢穿透縫隙射到後頭持盾的人,霎時慘呼倒下,片刻間“篤篤篤”聲音又起,第二波利箭又至。

對峙射箭輸了不止一籌,縱使死傷不斷,二麻子還是咬牙硬撐,奮勇站起身來揮舞大刀,指揮着小卒們奮死攻山,眼下已經付出那麼多了,要是連個小山頭都攻不下來,那一切都白費了。

李青山當下也顧不得損失多寡了,要是這場仗輸了,自己威信盡失,縱使官兵殺不死自己,一但軍中譁變自己便會死在其中,沉着臉對着王朋道:“你再帶五千兵馬支援,務必要攻下來。”

王朋領命而去,傅衛策馬到李青山身旁低聲道:“大哥,沒道理官兵只派這五千人駐守,我們大軍圍堵在這,要是對方反包圍,咱們可就遭殃了。”

李青山虎目一瞪,厲聲道:“俺知道!但是俺們也只能孤注一擲了,萊州府駐紮了三萬兵馬,眼下也沒機會變通了。”

箭法再準也有無用武之地的時候,幾次對射下來,官兵的箭筒內的狼牙箭都已用盡,底下青巾賊見官兵箭矢用盡,當下精神一振,大聲吆喝地奮勇上山,大有大打落水狗之感。

忽然……官兵巨盾迅速左右一分,中間出現十幾臺架着手斧,前頭套上圓盾的奇怪器械。

“碰碰碰碰碰”五連響,煙硝味漫延,迅雷銃一連串通射,彈丸如雨,有人瞬間被火銃轟得向篩子一樣,死屍若牆,哀號遍野,青巾賊們見這火器犀利,登時有些怯弱下來,王朋見狀,心感不妙,擡頭看着那個火器,睹見遠方山頭似有火頭在燃燒,一道黑煙直竄而出,直衝天際。

王朋見迅雷銃後頭有官兵忙着填裝彈藥,便大聲指揮道:“不要慌!他們要填裝彈藥,趁這時候上!”

“衝呀!”二麻子雙手持刀,威風凜凜地帶頭向前衝。

“碰碰碰碰”第二波迅雷銃開火,由於時間急迫,並沒有全部裝滿彈藥,只有少數火銃裝上二到四發,不過也撂倒衝在最前頭的青巾賊,二麻子瞪着虎眼低頭看着身上好幾個彈孔,一臉忿恨的表情向後一倒。

不過這下子可也沒時間再填充彈藥了,青巾賊們勢若瘋虎,聲勢驚人,陷陣營屹然不退,開始了近身搏戰,雙方像是殺紅了眼一般,拉鋸似地爭奪,陷入前仆後繼的瘋狂中,山道上屍體越疊越多,吶喊嘶吼聲響徹天際。

李青山見山崗久攻不下,不斷策馬來回奔馳鼓勵士氣,一波又一波地派人攻山,卻不見成效,心裡也甚是焦急。

“碰!”忽然兵陣中一陣爆炸,李青山驚訝之中,又有幾發砲彈落在陣中,登時把人炸得血肉模糊,斷手殘腳到處橫飛,一時間沙塵煙硝四起,大營亂成一團,李青山舉刀企圖控制混亂場面,大喊道:“別亂!別亂!冷靜下來!”

混亂之際,遠處還隱隱傳來馬蹄聲,李青山聞聲望去,只見有大隊騎兵奔馳而來,那鮮明的冑甲,飛舞的旗幟,分明就是大明的軍隊。

兩面軍旗分別擎在兩個旗手手中,駿馬奔馳帶起狂風捲得旗幟獵獵作響,旗手雙腳控馬,杆柄插進馬鞍旁的套環,雙手牢牢抓緊旗杆才能固定大旗,旗幟上頭分別繡着一隻朱雀和一頭長着鷹頭的怪異野獸。

軍旗帶頭,隨後的騎兵馬上拉弓,搭箭對着已經炸營的青巾軍,一聲號令,箭雨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平原廣大遼闊,一但大軍炸營根本不具威脅,吳國棟率近六千騎殺入敵陣,根本沒遇到什麼阻礙,遇人就殺、見人便砍,當下包

頭山四周殺成一片,血流成河,堆屍如山,死守山頭的哲勒裡見援軍來到,當下也不在保留,動員全軍全部人力,騎上馬匹衝下山來。

另一方面,安丘城門上忽然豎起佛朗機砲,對着城外的顧辰恩軍隊猛轟,火炮射速又快又準,還不光只有一般的鐵丸砲彈,還有夾帶鐵釘、鐵珠、小鐵片的散花彈,殺傷力遠比傳統砲彈更具威力,瞬間圍城的青巾軍死傷無數,赤兒溫見對方已顯敗跡,打開城門直接帶着前鋒營殺出,登時城門前的慘劇,只能用慘忍二字來形容。

包頭山下的炸營情形持續擴大……人喧馬嘶,混亂不堪,逃兵相互踐踏,只要有人一不留意腳下步伐而跌倒在地,轉眼間便是一團肉泥。

吳國棟揮舞黑鐵長棍,左挑右劈,宛如飛將軍入陣,萬夫莫敵,青巾賊兵不敢纓其鋒,紛紛四處逃跑退避,他遠遠見到唐牛一副神情狼狽地模樣,似乎想控制胯下那匹受到砲火驚嚇的坐騎。

吳國棟裂嘴一笑,拍馬大喝,便衝到唐牛身旁,雙手高舉鐵棍,趁唐牛不備一棍重擊對方腦門,唐牛縱使驚覺也無法防禦,登時腦漿噴出,睜眼凸出眼珠,哼都來不及哼,登時墜馬氣絕。

李青山眼見兄弟慘死,一聲悲憤的咆哮,雙手持槍分別扛起兩個被捅死的官兵充作盾牌,雙眼怒火愈熾,無奈兩人相隔甚遠,奈何吳國棟不得,見場面越發混亂,他只能暫且按下報仇的念頭,急欲尋路突圍而出,可是衝過一層防線後,又一層包圍上來,彷彿一直在死衚衕打轉。

遠處一面天子團龍旗迎風飄舞,王楓一臉劍眉星目,頭戴戰金環,身穿藍炎輕甲,披着紅錦斗篷,手持精鋼槍頭的紅纓槍,胯下騎着御賜的四蹄踏雪烏騅馬,束起的頭髮迎風飄逸,大有常山趙子龍的影子,不過以王楓那三腳貓的功夫來講,這只是純屬意淫罷了。

王楓這身裝備可講就了,之前那副銀色鎧甲實在太過沉重,他特別叫人制作了一副綿甲,在厚綿布內釘制鋼板,既美觀又保暖,重點是隻有二十斤重,大幅減低身上負擔。

而手上的紅纓槍以白蠟木爲杆,纏上多層絲麻,再塗上桐油保護緊實,最後上漆通體塗成黑色,槍桿剛柔並濟,堅韌無比,和鋼鐵打造的槍桿比之好不遜色,重點是……夠輕便!

王楓一身輕裝上陣,一旁有呂雲亮和羅憲在護衛,四周還有兩千多名親兵和護軍營官兵護衛着,他站在附近高地上,眺望看着包頭山下的戰役。

王楓見李青山大軍陣勢已亂,不禁鬆了一口氣,暗道:“大勢底定……終於可以放心了。”

王楓知道自己此計是個險計,但是無奈……眼前只有這個辦法可行,山東各衛所他根本不敢用,他讓王佐聖統三衛堅守萊州,也僅僅只是堅守而已,他目的只是不讓青巾賊流竄到山東東部,讓前鋒和陷陣兩營分守安丘、沂水兩地,目的就是限制他們只能在諸城流竄,所幸王佐聖、赤兒溫、哲勒裡三人都能不負所托,這才能使計畫繼續進行。

險計之二,便是誘敵至包頭山,剿匪之難在於無法聚而殲之,王楓本來打算直接攻打諸城用圍城來剿滅他們,但是賊兵人數佔了上風,萬一有個閃失,便會被突圍而出,反而誤了計畫,所以哲勒裡主動請纓當作誘餌,誘他們進行野戰,等他們上鉤後,以狼煙爲信,通知其他三營進行反包圍。

安丘城只是另一個備用計畫,就是怕他們不圍沂水改圍安丘,不過這計劃有個盲點……要是青巾賊沒有照他所想像的來行動,那就是一子失着,全盤皆墨。

險計之三,計殺劉澤清、劉良佐,王楓先讓陸誠秀帶兵,裝成劉澤清部進攻劉良佐部,再讓呂雲亮在裡頭搧風點火,使兩軍交戰起來,兩邊在混亂當中誰也不知道真相,只能爲了活命互相攻擊。

陸誠秀等兩邊廝殺得差不多後,才讓龍衛軍殺氣騰騰地入營鎮壓,輕輕鬆鬆便讓他們全部繳械,而其中重要將領……如劉二等人,通通當場梟首示衆,直接威嚇那些士兵,使其無人帶頭造反,不過……要是此計失敗,那便是讓那些官兵一夜之間形成流寇。

王楓殺了大小劉,雖說有尚方寶劍作擋箭牌,但是內心不免還是會擔心,袁崇煥殺毛文龍也是用尚方寶劍,但是最終他還不是被問罪……差別只是大小劉加起來的分量沒有毛文龍那麼重,但是爲了證實他殺劉澤清和劉良佐是正確的決定,他必須得剿平山東亂賊,以免落人口實,而遭殺身之禍。

羅憲眼見包頭山的戰況大局已定,內心對王楓是越來越佩服,當下走到王楓身旁,雙手不斷搓摩,一臉欽佩地神情諂媚笑道:“大人真是用兵如神,有如諸葛再世呀!下官對您的欽佩,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王楓聽到這句耳熟能詳的話,不禁莞爾一笑,他望着湛藍的天空,一聲輕嘆,低聲喃喃道:“用兵之虛實奇正,不出一句“多方以誤之”,若敵方步步爲營毫無失誤,我方要如何得勝?古今勝敗……關鍵在於一招之誤,何來用兵如神……”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一章 英雄紀念碑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五十二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條件第三十四章 觀音寺第一百三十八章 皇太極的到來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戰(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周皇后的交易條件第六十六章 貴妃亂點鴛鴦譜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的想法第四十三章 計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一百六十章 戰爭進行時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平陽第九十二章 聲名大噪第六十八章 田秀文癡心錯付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五十二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平陽第一百五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六十五章 瓊雯夜會方以智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昌大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五章 香扇墜第一百七十章 廣寧戰役(4)第三十五章 羽翼漸豐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七章 緣來如此上架感言第五十章 與太子論朝政第七十一章 平臺召見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一百零九章 白蓮教歸順第四十七章 封賞問題的背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一百三十三章 凱旋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周皇后的交易條件第五十一章 白蓮教強收徒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六十五章 瓊雯夜會方以智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七十一章 平臺召見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爛的寧遠戰局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昌大戰第四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二十六章 酒樓紛爭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來訪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三十一章 閱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禮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四十七章 封賞問題的背後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三十四章 觀音寺第七十七章 彈劾第一百零六章 紅娘子的復仇第四十七章 封賞問題的背後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七十五章 初露野心第二十章 耳提面命第一百一十一章西安大戰(二)第十九章 存疑第九十九章 薩滿鳳凰山第六十八章 田秀文癡心錯付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二十一章 初見天顏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
第一百五十一章 英雄紀念碑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五十二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條件第三十四章 觀音寺第一百三十八章 皇太極的到來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戰(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周皇后的交易條件第六十六章 貴妃亂點鴛鴦譜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的想法第四十三章 計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一百六十章 戰爭進行時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平陽第九十二章 聲名大噪第六十八章 田秀文癡心錯付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五十二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平陽第一百五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六十五章 瓊雯夜會方以智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昌大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五章 香扇墜第一百七十章 廣寧戰役(4)第三十五章 羽翼漸豐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七章 緣來如此上架感言第五十章 與太子論朝政第七十一章 平臺召見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一百零九章 白蓮教歸順第四十七章 封賞問題的背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一百三十三章 凱旋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周皇后的交易條件第五十一章 白蓮教強收徒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六十五章 瓊雯夜會方以智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七十一章 平臺召見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爛的寧遠戰局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昌大戰第四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二十六章 酒樓紛爭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來訪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三十一章 閱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禮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四十七章 封賞問題的背後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三十四章 觀音寺第七十七章 彈劾第一百零六章 紅娘子的復仇第四十七章 封賞問題的背後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七十五章 初露野心第二十章 耳提面命第一百一十一章西安大戰(二)第十九章 存疑第九十九章 薩滿鳳凰山第六十八章 田秀文癡心錯付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二十一章 初見天顏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