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奪舍還魂

被推入輪迴輪內的江政鋒,靈體處在通道之中筆直的往下落,通道四面發出七彩絢麗的光芒,生前的種種記憶浮現在四周的通道中,又一閃而逝,好像在看快速播放的幻燈片一樣,宛如一場荒誕的夢境,低頭看着腳底下的白光越來越近,越來越亮,耳膜一陣嗡嗡聲響,搞得腦袋一陣暈眩,竟就這樣昏睡了過去。

“嗚嗚嗚”四周傳來一陣陣悲鳴的啼哭聲,把腦袋還在劇烈疼痛的江政鋒給吵了起來,纔剛奪舍還魂的江政鋒,腦袋正交織着前世和身體主人的記憶,腦袋瓜子正努力地想把兩個毫不相關的記憶給交融在一起,他張開雙眼,眼前一片白茫茫什麼也看不到,臉上似有若無的感覺到有東西蓋在臉上,下意識的想到,那應該是蓋在死人臉上的白布,正想起身看看四周情形,卻發現身體無法動彈,試了幾次還是無法移動半分,以爲轉生到了一個植物人身上,心裡還暗罵了牛頭馬面N百次,又氣又恨,但是又無法動彈,只好豎起耳朵專心聽聽四周的人說什麼。

一個老邁的聲音悲悲切切的說道:“嗚……咱們王家最後的獨苗也沒了呀,家兄年過五十纔好不容易有了這麼個獨子,這才十七歲吶,十四歲就成了金陵最年輕的秀才,本想讓他養好身子,明年還能考個舉人,沒想到他居然熬不過去,楓兒自幼我便視同己出,我……我心痛呀!”

接着聽見有人接口安慰道:“王大人,請節哀順變,人死不能復生,賢弟年紀輕輕便過世了,那是天妒英才,國家社稷之不幸,甚爲可惜。”

王二爺收起哭聲,向剛纔說話的年輕聲音回道:“朝宗呀,真虧你這段時間不時,陪着病榻中楓兒聊天解悶真……真多謝你了。”

侯方域嘆息道:“我和玉堂都曾經師學於石齋先生,算起來也算是同窗,玉堂雖然未曾加入復社,但也與我和密之、闢疆友好,這點小事對朝宗來說並不覺得麻煩。”

江政鋒聽到他們剛剛的那番談話,便已經知道自己並非是植物人了,便又稍稍對自己的四肢用力想移動了一下,感覺到有些知覺,雖然手臂還無法移動半分,不過手指頭已經可以緩慢的移動,便聯想到應該是自己死去多時,血液不流通,所以身體暫時無法活動,便安下心來仔細聽他們說話。

“二老爺,時辰到了,該替少爺淨體更衣了。”牀尾響起一個老者的聲音,聽那說話方式,應該是個老管家之類的。

王二爺一聽對老管家點了點頭,連同侯方域和幾個探視的人,被一旁的僕人扶起來準備退出房間。

江政鋒一聽那還得了,我可不是真死呢,被一大羣人看了我脫光衣服,光溜溜的那還不丟臉死?

連忙活動一下四肢,卻還是隻有微微一動,根本引起不了別人注意,想大聲喊叫,卻發現張口無聲,只好連忙大吸一口氣積在胸膛,然後用力一呼,蓋在臉上的白絹本來就輕,這一呼氣便把白絹高高的吹起來,本來幾個準備幫他解衣淨體的侍女,瞬時被嚇的驚慌失措,有的大喊屍變也有人被嚇的大哭,還有直接跪在地上大念阿密陀佛瘋狂膜拜的。

剛走出房門外的幾人,一聽到房內的動靜,連忙又折回去房間,一推開房門就讓幾個被驚嚇到花容失色,正想逃離房間的侍女,給衝撞個狼狽不堪,一羣人等着該跑的跑完,這才小心翼翼的走進房間,只見牀邊還留下兩個跪在地上猛念阿密陀佛的侍女,也不知道是她們不知道要逃跑呢還是沒力氣跑了,反正就直挺挺的跪在地上,雙手合十膜拜着還躺在牀上,不知道是否已經屍變的王楓。

王二爺大概錦衣衛當久了,自然也不太相信這種鬼鬼神神的東西,再加上牀上這個人又是自己的至親子侄,怎樣想都不覺得會加害他,便大步走道牀邊想看明白到

底是怎一回事,正眼一瞧,發現牀上的侄子正張着一對極爲有神的雙眼,還一臉潮紅的還大口大口的喘氣着,橫看豎看怎樣都不像個死人還會呼吸吶!

王二爺定了定神問江政鋒道:“王楓你現在是活還是死?”兩個跪在一旁的侍女,也緊張的聽着接下來的答案,一副準備要是聽到說死的話就拔腿逃命的姿勢。

江政鋒看着眼前這個一臉精明幹練的老人家,腦海中的印象隱約記得是自己的本家二叔,自己這一世的名字叫王楓,只好沒好氣的道:“二叔,你……你沒看到……我還在喘着氣嗎?你死了我都還……還不會死哩。”

“哈哈哈,真得還活着!你怎麼跟二叔說這種混帳話呢?哈哈,我的好侄子活過來啦!好,好,太好了”王二爺一聽到王楓說的話,便緊緊抱住了這王家唯一的獨苗,深怕一放手,這棵獨苗又沒了。

“二叔……痛……侄兒身子骨還沒好吶”江政鋒無力的說道。

王二爺擦了擦眼角的老淚道:“抱歉抱歉,二叔太高興了,你沒死真是太好了,哈哈哈,二叔要好好的慶祝一下。”

門外一羣人,聽到叔侄倆的對話,連忙圍了上來,互道恭喜,而本來準備要逃跑的僕人女侍,一聽到主人家的主心骨死而復活,也都回來擠在門外一看好一探究竟,王楓睹見其中一個長相頗爲俏麗的婢女似乎還掛着淚痕。

江政鋒不禁苦笑想:“有沒有必要那麼感動?看來以後就要以王楓的身份活着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古代太多死而復生的例子還怎樣的,王楓感覺到這羣人還挺當那麼一回事的,全然不是那麼在乎,人死復生是有違常理的,這副身體大概一段時間沒活動了,方纔折騰了那下子,讓王楓感覺到十分疲累也就不想再探討這種問題了。

侯方域看了看死而復生的王楓還一臉疲累的樣子,便和大家道:“賢弟死而復生,想必身體還是十分虛弱,大家先讓他好好休息吧,等過陣子身體好些了咱們再來探望他。”

在場衆人經由侯方域的提醒紛紛點頭稱是,互相拱手道別,也朝王楓叮嚀要注意身體小心風寒之類的話。

疲累的王楓只好再打起精神,躺坐在牀上和這些長輩同窗拱手致意,客套一番,王楓眼角餘光瞧見侯方域正在一旁準備離去,連忙叫了聲“侯兄”然後對他拱了拱手。

侯方域知道王楓是爲了答謝他解圍之意,便擺了擺手,意思是指小事情不用客氣,便和其他友人一同離去了。

王二爺爲了怕有失,又囑咐了一個侍女留下來服侍他,王楓也不拒絕便點了點頭,便自顧自的枕了兩個枕頭,整理一下腦袋中混雜的思緒。

那位本家二叔本名叫王之熙,今年已經五十六歲了,現職錦衣衛南鎮撫司千戶,是世襲的錦衣衛,本來只是個錦衣衛校尉,後來繼承了父親王之烈的千戶之職,父親和母親分別在自己八歲和九歲時就因病去世了,後來就一直由這個二叔帶大,二叔除了正室外還納了四房妾室,但是連個後代也生不出來,所以一直把自己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而自己也很爭氣,崇禎十一年,十四歲時就考上了秀才,是當時金陵城內最年輕的秀才,和復社四公子相比一點也不遜色,只可惜後來生了場大病,臥病在牀一躺就是三年。

王楓想到這裡,又想到前世主人的深層記憶,想當初大病之前,二叔有打算把自己過繼在他膝下,自己也答應了,然後當晚就不知道因爲什麼緣故,受了風寒就病倒了,一病就是三年,最後還一病嗚呼,當然現在沒死是因爲被江政鋒奪了舍,事實上真正的王楓早就死了。

想到這裡王楓不禁冒起一陣惡寒想:“該不會是廠衛太過缺德,缺德事做太多了才這般絕子絕孫吧?

這樣邪門?”

還在想着這種玄又玄的事情時,就聽見方纔被二叔留在房內的那個侍女,脆生生的叫了一聲:“少爺,該吃飯了。”

王楓擡頭看着那個侍女,似乎就是剛剛在門口感動到流淚的那個女孩,腦袋中印象隱約記得她叫作瓊雯,是二叔買來專門伺候他飲食作息的,只見她端着一個盤子,上頭擺了幾樣小菜,和一小碗綠糊糊的粥,嬌巧的跪坐在牀邊,似乎正打算喂自己吃飯似的。

王楓點了點頭,便真的見她手捧着碗,拿着湯匙喂向自己嘴邊,王楓這回可就窘了,還活在現代時,都不知道多久沒被人這樣餵過了,一時也不知道是張口還是不張口。

瓊雯見王楓不張開嘴巴還以爲是他沒胃口,便道:“少爺才大病初癒,沒胃口也多少吃點,這樣對身體會好些,這粥是婢子親手做的藥膳粥,對少爺的病很有幫助的,你嚐嚐看,啊……”說罷,小嘴微張,引導似的想叫眼前的少爺張開嘴。

王楓見她櫻桃般的小嘴微張,不禁也張開了嘴,一張開口湯匙便伸了進去,王楓嚐了味道感覺還不賴,不過中藥味重了點,害怕中藥味的人大概也吃不慣,好在自己平時並不挑食也可能真的餓很多天了,一碗粥沒兩三下就吃到見底。

瓊雯看見平時的病少爺,之前還在病榻時,一碗粥可能吃個兩三口就不吃了,沒想到活過來後竟然吃了個碗底朝天,也不禁高興道:“還要嗎?”

王楓頭如搗蒜的拼命點頭,瓊雯翩然一笑,拿着碗出了房門,王楓拿了一個擺在牀邊的一盤醃醬瓜,邊吃邊想:“侍妾侍妾,不只侍奉吃飯更衣,包括侍寢,不過印象中好像沒跟這個俏婢女有發生過什麼事情,大概是因爲本來主人的身子病弱吧,那倒好,省着糟蹋了人家一個好女孩。”

正想着,看見瓊雯又捧了一大碗粥進來,便張開口說道:“快點,我可餓壞了。”

瓊雯見狀低笑道:“嘻嘻……看着少爺病好了胃口也開了,奴婢看了也替少爺開心。”依舊持着湯匙喂他。

王楓嘴巴塞滿了粥和小菜,聽到俏婢女這麼一說,便看着她含糊的說道:“你說什麼?真的替我開心嗎?”

瓊雯微紅暈着臉,慢慢的說道:“那是當然,少爺乃當今金陵有名的神童,要不是生了大病,說不定早就中了舉,當了朝廷大官。”

王楓一聽瓊雯那麼說,反勾起他心裡最在意的一件事情,卻沒注意到她的神色有些忸擰,便微笑道:“只不過寫了些符合考官心意的八股文罷了,哪有你說的這般了不起,在我覺得真要了不起的話,那便要做出利國利民的事情出來,那纔是真的了不起,只會寫八股死讀書能有什麼作爲。”

瓊雯一臉正經的道:“婢子相信少爺一定能做到的。”

王楓看着瓊雯也一副正經的表情說:“嗯,就承着姐姐這句話我也覺得我一定做得到,今晚這頓飯很好吃,謝謝你,這陣子姐姐應該也很疲累了,姐姐今晚就早點休息吧。”王楓知道這個俏瓊雯比自己虛長了一兩歲,又聽到她對自己有異常莫名的信心,不禁好感大生,便改了稱呼。

瓊雯一聽紅了臉,忙福了一福,便道:“那少爺先安歇,婢子先下去了。”

王楓微笑着點了點頭,看着瓊雯關上房門,便又皺起眉頭想着事情:“現時崇禎十四年秋,世道正亂呀,旱災瘟疫、兵荒馬亂,關外還有滿清正虎視眈眈的要入主中原呀!病入膏肓的大明朝在過三年便滅亡了,我真能做什麼利國利民的事情嗎?還是連自保都做不到呢?唉……雖然說事在人爲,但……我孤身一人又能改變些什麼呢?”

王楓重重的嘆了口氣,受到疲累身子的影響,腦筋想着想着便又沉沉地睡着了……

(本章完)

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七章 緣來如此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的想法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爛的寧遠戰局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六十章 王楓突發新想法第八十二章 公主出宮第五十一章 白蓮教強收徒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七十四章 需要改制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六十七章 與田府聯姻第六十九章 平定國丈之亂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六十五章 瓊雯夜會方以智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八章 國丈選妃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十九章 存疑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寧遠會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四十五章 顧忌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三十七章 國事天下事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平陽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禮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七十八章 獻策第一百七十二章 廣寧戰役(6)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五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戰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五十三章 如此草包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返遼東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七十章 夜宴第五十章 與太子論朝政第四十七章 封賞問題的背後第六章 復社聚會第四十三章 計第九十四章 死纏爛打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四十九章 東林黨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七十七章 彈劾第七十一章 平臺召見第一百六十七章 廣寧戰役(1)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第一百七十二章 廣寧戰役(6)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爾沁部的大禮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爾沁部的大禮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師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四十八章 崇禎召見第十八章 再死一回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第一百三十四章 遼東風雲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第九十三章 固守潼關第四十章 收網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九十三章 固守潼關第一百零一章 歲月恩仇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四章 各自籌謀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三十四章 觀音寺第七十七章 彈劾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三十一章 閱兵上架感言
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七章 緣來如此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的想法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爛的寧遠戰局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六十章 王楓突發新想法第八十二章 公主出宮第五十一章 白蓮教強收徒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七十四章 需要改制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六十七章 與田府聯姻第六十九章 平定國丈之亂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六十五章 瓊雯夜會方以智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八章 國丈選妃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十九章 存疑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寧遠會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四十五章 顧忌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三十七章 國事天下事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平陽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禮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七十八章 獻策第一百七十二章 廣寧戰役(6)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五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戰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五十三章 如此草包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返遼東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七十章 夜宴第五十章 與太子論朝政第四十七章 封賞問題的背後第六章 復社聚會第四十三章 計第九十四章 死纏爛打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四十九章 東林黨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七十七章 彈劾第七十一章 平臺召見第一百六十七章 廣寧戰役(1)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第一百七十二章 廣寧戰役(6)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爾沁部的大禮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爾沁部的大禮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師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四十八章 崇禎召見第十八章 再死一回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第一百三十四章 遼東風雲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第九十三章 固守潼關第四十章 收網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九十三章 固守潼關第一百零一章 歲月恩仇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四章 各自籌謀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三十四章 觀音寺第七十七章 彈劾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三十一章 閱兵上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