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王楓終於在開封集合了全部主力,除了各地必要的留守軍隊外,王楓就帶領着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朝着張獻忠的老巢武昌開了過去。在王楓大軍行軍途中遇到的抵抗甚微,由於張獻忠把決戰地點放在了武昌,所以他打算在武昌城下阻擋王楓大軍的進攻,這個時候張獻忠也知道王楓軍隊的實力,所以他也不敢太過分兵,故也沒有在王楓大軍前進在道路上增派兵力來阻擋。

張獻忠心中也清楚僅僅靠那些小城是無法阻擋王楓五十萬大軍前進的,早在王楓和李自成決戰的時候他就派出了大量的探子來收集情報,所以也瞭解現在王楓軍中不但士兵素質非常好,而且武器裝備也非常精良,特別是還有大量的紅衣大炮,在強大的火力面前靠那些小城池是沒用的,到時候反倒白白浪費了自己的實力。現在張獻忠的打算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將王楓的大軍阻擋在武昌城下,同時派出使者向南京求助,希望利用雙方的合作關係讓南京方面同時派人軍隊前來武昌協助自己防守。

正因爲這些原因,所以在王楓大軍前進的道路上那是異常的順利,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強有力的抵抗,最多也就是有的城池守將打算利用城牆來阻擋下王楓前進的步伐,可是在王楓拉出大炮對着城牆一陣亂轟後,隨着城牆的倒塌,那些農民軍也就馬上棄城而逃了。開玩笑,現在王楓的大軍達到了五十萬,這些小規模的軍隊根本沒有實力來硬拼,人家每人吐口唾沫就可以把你們淹死,再不逃等死啊!當然在前進道路上遇到更多的則是,在王楓大軍前鋒還沒到城下的時候,城裡的守軍早就棄城而逃了,或者有的守軍乾脆在明軍先鋒到達城下的時候開門投降了。

隨着王楓的大軍壓境,張獻忠軍隊也感受到了空前的危機。在武昌城裡的一座大宅院裡,這裡原來是楚王的王府,後來張獻忠佔領武昌後,隨便這座楚王府也成爲了張獻忠的私人宅院了,同時也是整個農民軍的指揮中心。隨着形勢的越來越嚴峻,張獻忠的大西軍也越來越忙碌,連着張獻忠也越來越緊張,現在幾乎每天張獻忠就會把自己的高級將領全部聚集起來一起商討戰事。

現在雖然是晚上時間,可楚王府依然是燈火通明,張獻忠和他的那些高級將領仍然還在那裡商討着。此時坐在最上首的正是大西軍的領袖張獻忠,這個時候他大概四十幾歲的年齡,配着滿臉的鬍鬚顯得非常的威猛,不過這個時候他的臉色非常的不好,在臉上寫滿了焦急和擔心。而在他的下首則坐着全部大西軍的高級將領。包括他的幾個義子。

在接到消息王楓的大軍開始進攻過來的時候,整個大西軍就熱鬧了起來,對於如何迎戰王楓的五十萬大軍,整個大西軍中分成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就是依靠武昌的高大城牆就地抵禦明軍的進攻,這樣也許就可以把明軍阻擋在武昌城下,同時派人向南京求助,讓他們派出援兵過來協助守衛武昌城。雖然明軍有五十萬之多,但是整個大西軍好歹也有將近一百萬之衆,加上南京方面的援軍,雖然明軍非常的厲害,但是此時明軍是遠道而來的,大西軍以逸待勞還怕這區區五十萬明軍嗎?當然持有這種想法的佔大多數。

另外一種意見則是利用以前對付明軍的手段,使用運動戰,做好放棄武昌城的準備。持這種意見的人認爲明軍戰鬥力非常的強,特別是王楓的軍隊,更是天下最精銳的軍隊,雖然大西軍現在擁有了將近一百萬的軍隊,可不一定是明軍的對手。並舉出例子說以前李自成算是厲害的吧,他一百多萬的軍隊還不是被王楓給消滅了,而且那個時候王楓剛到中原實力還沒現在這麼強,現在經過發展王楓的實力大大地加強了,明軍高素質的士兵加上裝備精良的武器,又有從未吃過敗仗的戰神王楓的親自指揮,別看現在大西軍擁有這麼多的軍隊,到時候還不一定是明軍的對手。加上現在大西軍雖然跟南京方面結成了同盟,可是最近福建水師一直在不停地騷擾江南的沿海城市,加上山東軍也在時不時地做出一副進攻江南的態勢,所以南京不一定會派軍隊過來參戰。而且大家都清楚,現在雖然投靠了南京,但是雙方並不是齊心的,大家都各自有着防備心理,也許他們巴不得自己跟王楓的軍隊拼得個兩敗俱傷,到時候南京方面就可以出來收拾殘局了。

況且此時南京朝廷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們的主要兵力是左良玉,劉清澤等幾大總兵的軍隊組成了,他們也是臨時在南京永泰政權成立時才投靠過去的。實際上這些總兵各自都是有私心的,他們所做的一切都

是爲了保存實力,在非必要的情況下,他們纔不會跟王楓拼得個你死我活的呢。鑑於這樣的原因,所以這個時候想把所有希望寄託在南京方面顯然是不靠譜的,而目前的局勢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去解決。

在這樣的情況下,持這種意見的人認爲等到王楓大軍到達武昌後,目前以大西軍的實力不一定能夠阻擋得住明軍的兵鋒,趁着現在時間尚寬餘則要先做好後面的安排,等到抵擋不住王楓大軍的時候則學以前對付明軍那樣開始運動戰,到時候就要果然放棄武昌城。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而已避免自己的實力受到損失,避開王楓的兵鋒慢慢地保存實力將來有機會在捲土重來,同時這樣做還可以達到禍水東引的效果,等到王楓抓不到自己進行決戰後,也許他就會馬上去找江南方面的麻煩,這樣等王楓跟南京方面拼得筋疲力盡的時候,自己還不是可以跑去揀個大便宜。

面對兩派的激烈爭吵,張獻忠也很頭疼,他也那不定主意到底該怎麼辦,雖然他沒有直接跟王楓交過手,可是通過探子回來描述的情況,以及連李自成這麼強大的實力都被消滅了,所以張獻忠即使再狂妄也不會認爲僅憑自己的實力可以打敗王楓的。說實在話,對於前面的兩鐘意見他都不願意採用,要說集中兵力利用武昌來跟王楓決戰的話,張獻忠心裡是一點底都沒有的,所以這種意見可以不採納;但是如果要避開明軍的鋒芒棄城而走的話又捨不得,雖然張獻忠曾經經常用這招才避免了被明軍圍剿的危險,但是現在他畢竟實力也發展到這麼大了,隨着軍隊人員的增加行動起來就沒有以前那麼靈活了,更何況現在好不容易打下了一片天地,好不容易有了塊穩定的地盤,過慣了穩定日子的他現在又要回到以前顛簸流浪的日子確實有點不適應。

雖然現在兩派的人在那裡爭吵得非常的厲害,可張獻忠彷彿沒有聽一樣,現在他端坐在那裡雙目微閉在思考着什麼。沒錯,現在張獻忠現在是在思考着除了大家討論的兩種辦法外的辦法,既然兩鐘意見都不滿意,那麼就得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而看到爭得面紅兒赤的人,張獻忠心裡不住地嘆氣,心裡暗歎這麼多人居然想不出一個好的辦法來,居然還在爲這兩種不怎麼靠譜的意見爭論不休。

也許是被大家的爭吵聲給弄得心煩意亂,張獻忠本來微閉的眼睛猛地睜開,雙目爆發出精光掃了全場一眼,然後大喝一聲:“夠了!”,立刻全場鴉雀無聲了,主帥發怒了,大家都識趣地閉口了,然後大家同時把目光朝張獻忠看了過來。

看到大家的反應張獻忠心裡也很滿意,目光掃了一圈後道:“你們是我大西軍的高級將領,不是小商販,看看你們剛纔都在做什麼?這裡是軍事會議,不是菜市場,要商議就好好地商議,哪像你們這樣亂糟糟的!”

發了一通火後,張獻忠心情才舒暢了些,然後對着一直在旁邊不怎麼說話的青年將領道:“定國,你來談嘆對這事的看法?”此人正式歷史上有名的李定國,張獻忠的義子,不到三十歲的年齡,長得不像一個將領,倒更像一名書生,他與艾能奇,劉文秀,孫可望並稱‘四將軍’,同時他們也是張獻忠的四個義子,而這其中又以李定國在軍事造詣方面最高,他曾多次利用奇計打敗前來圍剿的明軍,可以說張獻忠能發展到今天,也跟李定國的貢獻是分不開的。所以李定國也是張獻忠最器重的義子,每次碰到商議軍事的時候均要詢問李定國的意見,而在今天張獻忠左右爲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定國了。

就在剛纔大家爲使用哪種意見爭吵的時候,李定國沒有加入到他們的爭吵行列中去,也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這個時候他心中的想法跟張獻忠一樣,也認爲這兩種意見都不是那麼的合適,所以在大家爭吵的時候他就在努力思考着另外的解決辦法。現在張獻忠點名叫自己來說了,李定國就不得不站起來闡述自己的意見了,就在剛纔大家爭吵的時候,他就偷偷地觀察着,發現自己的義父似乎對前面兩種意見都不滿意,所以這次他打算把自己剛想出的計策拿出來。

於是李定國站起來行了個禮道:“義父,請恕孩兒直言,孩兒認爲上面兩種意見都不合適。”此言一出,大家都驚訝地看着他,大家心裡都猜不透這個李定國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張獻忠聽了李定國的話後暗自點了點頭,覺得眼前這個義子果然跟自己想到一塊去了,於是追問道;“既然定國你認爲前面兩種意見都不合適,那麼談談你的看法?”

李定國組織了下語言後道:“我

剛纔說前面兩種意見都不合適那是因爲我認爲前面那兩種意見都是非常被動的意見,不管是集中兵力來防守武昌城還是按照以前的戰略來進行運動戰,這樣我們都是在被動地防禦明軍,這就相當與明軍來進攻我們了,我們就只想着怎麼抵擋住他們的進攻,而沒有想到如何打敗明軍。不錯,眼前的明軍非常厲害,而且還是素有戰神之名的王楓親自來指揮,但是我們的實力也不差啊,我們也有着百萬雄兵,我們還怕他嗎?要說現在的兵力還稍微要多於明軍呢,而且我們還佔有天時地利,我們有着高大的城牆,而且這次明軍是遠道而來,而我們是以逸待勞,所以我們還是有優勢的。所以我相信我們即使不能馬上打敗明軍,但是我們依靠武昌城堅守一陣子是沒問題的吧?”

李定國又接着道:“當然我也清楚現在明軍的實力,特別是王楓的軍隊,不但士兵素質非常的不錯,而且他們還裝備了精良的武器,所以假如我們單單靠這樣堅守也不是辦法,短時間還可以,時間一長估計也非常的困難。但是我們要看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王楓的軍隊裝備雖然非常的精良,特別是他們的火器,但是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的糧草彈藥大多都要靠從後方運過來,這就是他們致命的弱點。所以我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我們派出一支精銳的軍隊繞到明軍的後方去,這樣不但可以切斷明軍的供給,而且我們還可以在後方對明軍的地方進行大肆破壞,反正現在明軍把主力都調過來了,各地留守的軍隊不多,這樣一下只要我們在武昌城能夠堅持下去的話,那麼最終堅持不住的就是明軍了,只要他們短時間無法攻下武昌,那麼他們肯定會撤軍回來救援後方的。只要明軍一後撤,那麼我們機會就來了,雖然不能消滅他們,但是重創一下還是可以的。”

聽完李定國的敘述,張獻忠大喜過望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大力地拍了下桌子道:“好!好!果然不愧是我的義子,今天定國的一席話正合我意。只不過你認爲誰可以擔當這個重任呢?”

雖然這次遠程奔襲是個危險的活,但是剛纔在大家沒想出更好的應付王楓大軍辦法的時候,李定國已經想出了一個非常妙的計策,所以現在大家都不想讓所有的風頭都讓他一個人佔去了,特別是張獻忠的其它三個義子,他們跟李定國身份一樣,所以他們都想能夠接着這次任務,希望可以在自己的義父眼裡留個好印象,於是大家都紛紛表示願意接這個危險的任務。

雖然李定國也希望可以親自帶兵前往執行這個任務,但是張獻忠考慮到這次任務的危險性,而且李定國又是他最依仗最信任的人,捨不得他去執行這個危險的任務,加上面對王楓大軍攻城還得依仗他給自己出主意,而且他作爲三軍統帥,最重要的是要一碗水端平,不能把所有光環都給了同一個人,還是照顧大家的感受。鑑於這樣的原因,最後張獻忠考慮了會決定讓自己的另一個義子孫可望來執行這個任務。

在這個計劃制定好後,爲了能夠最大程度地破壞明軍的後方,張獻忠決定派出五萬精銳的騎兵去執行這個任務,畢竟現在決定了要堅守武昌城,那麼騎兵暫時也用不上,況且這次執行的是長途奔襲任務,利用騎兵更具有機動性,更容易達到破壞的目的。

在目送孫可望帶領着五萬騎兵出發後,張獻忠心裡很得意,認爲這是一個非常高明的計策,到時候明軍沒有了糧草和彈藥,加上後方又被大肆破壞,到時候不撤兵都不行了。雖然張獻忠爲了這次襲擊的突然性做好了保密措施,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早在幾年前王楓剛開始組建情報系統的時候就已經把內線安排到了他們軍隊中,所以這次軍事會議剛一結束,馬上會議的內容就完完整整地擺在了王楓的案頭,包括這次騎兵的人數,帶隊的將領以及行軍的路線,這就要得益於王楓之前利用信鴿來傳遞消息,在速度上大大地節省了時間,而且讓王楓馬上就可以收到消息。

王楓剛開始得到這個消息時還真被嚇出一身冷汗,他沒想到大西軍居然想出了這麼一個計策,如果真要是讓他們的計策得逞的話,那麼王楓的麻煩就不是一般的大。現在王楓的後方大多也是剛從李自成手裡奪回來的,那些地方也剛恢復了平靜,如果要是被這支奇兵突然跑過來搗亂的話,那麼損失就大了。現在王楓控制的地盤非常的大,而爲了進攻武昌王楓又幾乎把精銳主力都調集了過去,所以現在境內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兵力,如果這支騎兵一跑進來,那麼就沒有任何地方可以抵擋得住他們。

(本章完)

第六十七章 與田府聯姻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一百零六章 紅娘子的復仇第八章 國丈選妃第六十七章 與田府聯姻第四十二章 圍城第六十六章 貴妃亂點鴛鴦譜第十八章 再死一回第一百六十章 戰爭進行時第二十七章 池魚之殃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一百四十一章 熟女莊妃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師第八十六章 五里山賭局第五十章 與太子論朝政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十四章 答案揭曉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三十七章 國事天下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七十四章 需要改制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一百零一章 歲月恩仇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大戰來臨第六十四章 休書瓊雯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七十七章 彈劾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一百一十五章 周皇后的交易條件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四十八章 崇禎召見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三十七章 國事天下事第五十章 與太子論朝政第一百零一章 歲月恩仇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五十二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六十六章 貴妃亂點鴛鴦譜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一百五十一章 英雄紀念碑第一百六十九章 廣寧戰役(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大戰來臨第六十章 王楓突發新想法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四十三章 計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十章 賣弄本事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二十九章 炙手可熱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四十一章 勝敗第三十一章 閱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四十四章 邀宴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二十四章 誰利用誰第五十三章 如此草包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條件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戰(三)
第六十七章 與田府聯姻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一百零六章 紅娘子的復仇第八章 國丈選妃第六十七章 與田府聯姻第四十二章 圍城第六十六章 貴妃亂點鴛鴦譜第十八章 再死一回第一百六十章 戰爭進行時第二十七章 池魚之殃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一百四十一章 熟女莊妃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師第八十六章 五里山賭局第五十章 與太子論朝政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十四章 答案揭曉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三十七章 國事天下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七十四章 需要改制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一百零一章 歲月恩仇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大戰來臨第六十四章 休書瓊雯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七十七章 彈劾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一百一十五章 周皇后的交易條件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四十八章 崇禎召見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三十七章 國事天下事第五十章 與太子論朝政第一百零一章 歲月恩仇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五十二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六十六章 貴妃亂點鴛鴦譜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一百五十一章 英雄紀念碑第一百六十九章 廣寧戰役(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大戰來臨第六十章 王楓突發新想法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四十三章 計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第十章 賣弄本事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二十九章 炙手可熱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四十一章 勝敗第三十一章 閱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四十四章 邀宴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二十四章 誰利用誰第五十三章 如此草包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條件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