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又一次回到了京城。
不過與上一次不同,剛一回到京城,施奕文就感受到京城裡氣氛的不同,並不僅僅是因爲那場政變,而是因爲政變後浮動的人心。
甚至於,在他回到京城的時候,壓根就沒有任何人去迎接他。甚至於沒有人注意到他的歸來,不過即便是如此,施奕文仍然在第一時間去了烏紗衚衕張居正的家宅,在抵達烏紗衚衕的時候,他看到了張宅前站着十幾名手持迅雷槍的士兵,而領頭的正是他的熟人。
見施奕文從馬車上下來時,張鵬舉立即驚訝道。
“致遠,你不是去南洋了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那邊忙好了就回來了,首輔在府裡嗎?”
“在的,在的,你等一下,我讓人通傳一聲,”
吩咐士兵通傳的時候,張鵬舉又特意壓低聲音說道。
“你應該聽說了吧,哎,這陣子,可把首輔給的愁死了,你說一下關了那麼多人,是殺,還是誅,可都是個事啊,致遠,你主意多,一會可得給首輔出些主意……”
說話的功夫,遊七就已經親自迎了出來。
“施總司,快些請進,老爺在書房等着你。”
無論是史書裡或是現實中,遊七不僅僅是張居正的心腹,還是他的幕僚,甚至有“半相”之稱,客氣兩句後,施奕文便隨着他一同進了張家,路上施奕文特意問道。
“遊兄,首輔那邊情況怎麼樣?”
“哎呀,實話不瞞你,這幾天,老爺是茶不思飯不想,成天成夜的唸叨着您呢。”
唸叨着我?
施奕文詫異道。
“對,唸叨着你什麼時候能回京,算日子你不是還得再等幾天嗎?怎麼這麼快就到了?”
遊七有些疑惑的問道。
“船快,如果不是擔心路上會不會有什麼意外,小弟就快馬加鞭趕回來了。”
“確實,確實,一會你見着老爺,老爺肯定有事情問你,要是老爺發了火,您就多擔待些……”
儘管有着“半相”的稱呼,可是遊七卻顯得很是客氣,臨了快靠近書房的時候,他又隨口問道。
“小姐還好嗎?”
“還好……”話未說完,施奕文就有些愕然的看着遊七,目光微斂時,就聽他說道。
“公子放心,這話是在下替老爺問的,您知道,有些事情,老爺必須要不知道。”
呃!
這是什麼意思?
疑惑中,施奕文走進了書房,前腳剛進屋,就聽到一聲厲喝。
“施致遠,你可是害死老夫了!”
伴着厲斥聲,一個黑影朝着施奕文砸了過來,錯身避開後,他聽到茶杯砸在地上的碎裂聲,然後他纔看到怒形於色的張居正正怒視着自己。
“首輔這是何意?”
“何意,你施致遠爲一已之私,讓老夫爲天下人所敵,老夫精明一世,卻毀在你的手中,你讓老夫如何心甘!”
怒視着施奕文,張居正喝斥道。
“若不是你在江南與呂調陽勾結,申行時他們又豈會兵行險着,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你,你施奕文就是我大明的罪人!”
而對這樣的指責,施奕文倒也沒有惱火,他能體諒現在張居正的心情,現在他恐怕正處於一種極爲矛盾的心理中,一邊他知道現在大權在握的他,在藉機清除了反對勢力後,自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推行改革,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豈不知道,古往今來像他這樣的權臣就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即便是活着的時候權傾一世,可也不過只是一時而已,等到身後,皇帝是不會念他活着時的功勞的,所以,他很迷茫!
不僅只是迷茫,更多是發自內心的惶恐,這種惶恐是過去從不曾有過的,儘管在此之前,張居正曾期待着有朝一日大權獨攬,可是現在權傾朝野後,他卻陷入從未曾有過的惶恐之中。
在最初的憤怒之後,張居正長嘆口氣,然後搖頭說道。
“致遠,你可知道,老夫爲什麼如此生氣。”
看着施奕文,張居正的目光顯得有些複雜,對於這個年青人,他一直都很欣賞,現在兩人之間還有更深層的關係,但是……
“姨父是擔心將來?”
儘管還沒和唐子琪成親,但是施奕文仍然用了這個稱呼。
默默的點了點頭,張居正長嘆口氣,然後說道。
“活着,老夫不擔心,可是身後之事,卻不能不擔心。”
看着施奕文,張居正神情凝重的說道。
“傅作舟在信裡把你的那個想法說給我聽了,如果是在幾天前,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絕你,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有些痛苦的閉上眼睛,張居正長嘆道。
“人都是有私心的,你同樣也是如此,你爲什麼要去南洋,爲了給那些人尋個落腳的地方?”
不無諷刺的哼了聲,張居正再一次把目光投向施奕文,並沒有說下去。
“你這次去南洋如願以嚐了?聽說你在那邊建了城,是叫南天門吧。”
“一切都還算順利。”
點了點頭,施奕文回答道。
“算起來當地差不多可以安置不下三四十萬人,不過,就眼下的情況,恐怕是不會有那麼多人了,畢竟,現在和先前不太一樣……”
迎着張居正的目光,施奕文知道那些人不可能全都被流放到南天門,畢竟,大明還有幾十位藩王,那些藩王在南洋就藩,同樣需要人才,而這些犯官就是人才,或許他們曾千方百計的阻擋改革,但是他們確實都是人才。對於他們而言,成爲藩王的府官無疑是最好的結果。他們中的很多人勢必會爲藩王所用,這對於自己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哦,”
張居正並沒有接下這個話題,他只是看了一眼施奕文,然後說道。
“這麼算起來,這次南洋之行倒還有些收穫的。”
略點了點頭,張居正把盯着施奕文說道。
“致遠,你現在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十年之後,老夫保以入閣,待老夫身後,你必定爲我大明閣老,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至於另一個,就是遠去南洋,你會作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