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流民(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

“子宣什麼時候來的。”

站在田裡面施奕文衝張靜修笑道,這可是稀客。

“剛到,”

答話的功夫,張靜修也走到了田裡。看着田裡的棉苗,疑惑道。

“致遠,我看你這裡的棉苗和其它地方的似乎不太一樣。”

“確實不太一樣,這些棉花是我從海外帶來的陸地棉,原產於……嗯,大洋彼岸幾萬裡之外的地方,纖維長、產量大。”

施奕文笑着解釋道,這個時代國內種的大抵都是原產印度或者中東的樹棉、草棉,它們的產量少,纖維短,以“美棉”爲代表的陸地棉直到清末才傳入中國。到五六十年代才全面取代樹棉、草棉。

“哦,致遠,看來你從海外倒是帶來不少好東西,就像早前在你這吃的辣椒,吃着新鮮,就是太辣了一些。”

直到現在,張靜修還記得早前在他這吃飯的時候,被辣的差點沒流出眼淚的經歷。

“辣味重點好,等到了冬天吃着火鍋時,那感覺……嗯,等到了冬天,請你吃正宗的……”

四川火鍋……至少應該還沒有辣椒吧。不過超市裡有底料,再加上精心熬製的底湯,做出來味道應該也差不到那去。

“那到時候小弟可有口福了。”

張靜修笑說道。

在田裡閒着無趣,兩人便沿着莊口通往張家灣的那條石板路往南散着步。兩人邊走邊聊。

“上次你說要讓北方百姓得種棉紡紗之利,小弟心裡一直有個疑問。”

“嗯?你說。”

“就是萬一是北方百姓全都改種棉花,到時候糧食從那來?畢竟糧賤花貴,百姓趨利,自然願意種棉花。”

“可能全種棉花嗎?”

施奕文反問道。

“爲什麼不可能呢?江南現在不就是有“桑稻爭田”、“花稻爭田”的事情,小弟聽說在江南,大多數百姓都是改種桑棉,畢竟,種桑棉紡絲、紡紗的收益遠高於種糧食。即使朝廷收米爲稅,買米上繳,就他個人而言,收入也遠遠高於種稻。”

“市場供求……”

施奕文隨口解釋道。

“同樣一畝田地,如果種植經濟作物比種植農作物的收入高,那麼人們自然就會轉向種植經濟作物。可是市場的需求總是在不斷的調整,現在是花貴糧賤,所以百姓願意種花,可如果糧食貴了,他們自然願意種糧食,況且,即便是在江南,又有那戶人家大膽到把自家的田地全都改成桑田?”

回頭朝着自己的莊子看了眼,施奕文說道。

“就像我這莊子,爲了讓他們全種棉花,培育良種,我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他們同意,農民大抵上是保守、求穩的,他們無論幹什麼都會留下口糧田,即便是棉花再掙錢……棉花不能吃,所以他們要留口糧口,如果不是我按每人四百斤補給他們糧食,莊子裡的田,雖說是我的田,他們也不願全都種棉花的。”

擡眼看着前邊的一塊棉田,施奕文說道。

“你看,出了莊子,咱們走這麼遠,纔有幾戶種棉花的,這些棉花可都是廠子裡包銷的,甚至預付了銀子的,可即便是這樣,各家各戶的也就是種上個一兩畝,頂多也就是兩三畝而已,即便是他們自己也知道,棉花種多了不但不值錢,甚至連飯都吃不上。

“這麼說的和豐收後的穀賤傷農是一個道理?”

“不一樣,糧食豐收後穀賤傷農,再怎麼傷,糧食總歸是可以吃的,總歸不會餓肚皮的,可蠶繭、棉花要是賣不出去了,便宜了,換不來多少糧食了,可是會餓死人的!誰敢拿一家人的性命的冒險?”

笑了笑了,施奕文又提到了江南。

“江南……江南耕地豈只億萬畝,一畝地種桑養蠶,收益豈止十幾兩,十幾倍於種稻,可百姓們有沒有把所有的地都用來種桑?總歸還是會留下口糧田。”

人逐利不假,但不是白癡。

“小弟明白了。”

點點頭,張靜修並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上問下去。然後他們繼續一邊沿着官道散步,一邊聊着天,恰在兩人要返回莊子的時候,前方的一幕吸引了施奕文的目光。官道上,幾名衣衫襤縷的百姓,拖兒帶女的手柱着木棍,茫然的朝着城市的方向走着。而在路邊的柳樹下,還有幾個面黃肌瘦的百姓。

這是施奕文第一次看到——流民。

儘管來到這個時代已經一年多了,但施奕文還真沒見過傳說中的“流民”,或許是因爲環境的關係,沒能接觸到他們。

“不知那裡又鬧災了。”

張靜修輕聲說道,眉中流露出些許憐憫之色,他主動走向前去,施捨幾個銅錢,

跟在他的身邊,施奕文然後稍微一問,果然,正像張靜修說的那樣,都是因爲家中大旱,被迫出來乞討求生的百姓。

看見施奕文兩人駐足,立即有一羣衣衫襤褸的災民圍上前去。

“公子,可憐可憐我……”

在乞討聲中,掏出些銅錢施捨時,一個手裡拉着兩個小孩的婦人把小女孩推到她的面前,連連鞠躬道。

“這位公子,您一看就是好人家,我這女兒才八歲,懂事的很,跟着我一定得餓死,只救您發發善心,把她買回家去,當個使喚丫環,也給她條活路……”

被婦人推在身前的小女孩,一雙大眼睛裡閃動着的惶恐,她那隻黑乎乎的小手緊緊的抓着婦人的手,緊張的回頭看着她,怯怯的說。

“娘……”

女孩的聲音不大,可一開口,兩人的淚水都流了下來。

“喜兒,別怪娘心狠,不這樣,咱娘三都得餓死啊……”

眼前的這一幕,讓施奕文的心頭一緊,儘管在書上曾無數次看到過“賣兒鬻女”這四個字,但是他卻從沒有想到,這一幕會出現在自己的眼前。

看着這對可憐的母女,看着婦人噗通一下,拉着女兒一起給他跪下磕頭:

“公子,您買了我家女兒吧。她年歲小,吃的也少,幹活也利索,只求公子開恩,給我們娘三條活路……”

見婦人跪在地上叩頭祈求,心頭一陣觸動的他,正想拿銀子時,卻看到附近的乞丐目中閃過的貪焚。

銀子即使是給了這婦人,她也不一定能保得住,萬一被人搶了呢?這人沒救成,反倒是害了人。

沉思片刻,施奕文慢慢的蹲在小女孩面前,伸手扶着她的小手。

“你們娘倆都起來吧,我家裡也不缺使喚丫頭,不過我那廠子裡頭還差個作飯的廚娘,雖說辛苦些,可卻也能你們娘三衣食無憂,你願意去嗎?”

“願意、願意,謝謝公子,謝謝公子大恩大德……”

第212章 制井(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4章 秀才造反第368章 我有何罪第86章 珍妮的啓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2章 欺硬懾遠(求支持,求月票)第209章 工人新村(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4章 西遊記(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章 不是凡品,剝了皮吃(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9章 豐收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8章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4章 客氣的魏國公 (祝大家平安健康)第40章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3章 全無敵 (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鐵廠(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7章 皇家合夥人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2章 飛梭(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7章 千萬畝良田 (第六更,再次爆發!!求支持!)第17章 碰瓷(祝大家中秋節快樂!)第14章 新紮小管家(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0章 比肉貴的大白菜(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章 天下人所不願(求推薦,求收藏)第181章 遇襲(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46章 合作種植(第一更,求支持)第201章 菜譜(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4章 掣電槍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7章 來自南方的禮物 (第二更,求支持)第229章 商埠(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9章名聲在外(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章 天下人所不願(求推薦,求收藏)第114章 道別(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90章 衛河畔 (第一更,求支持)第200章 水泥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3章 新紮莊主(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1章 飛剪船第103章 身份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5章 野豬變家豬(第二更,求支持)第7章 起死回生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377章 朋友誼第31章 鐵嘴神算(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7章 皇帝的心思(第二更,求支持)第276章 新的機遇 (第一更, 求支持)第211章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6章 人人愛銀子(第一更,求支持)第232章 人情世故 (新書上架,爆更,求首訂)第328章 私心第351章 先生救我第331章 攀咬第315章 搜船(祝平安健康)第38章 登徒子(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6章 跟風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3章 抵達新天地第125章 大明好莊主(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9章 銀子女子婢子第213章 引得黃泉水(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3章 明志與致遠 (第一更,求推薦,求支持)第355章 一網打盡第259章第96章 手段(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7章 首輔與次輔(第二更,求支持)第190章 肺結核(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5章 暢銷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7章 爭風(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7章 論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4章 離別第78章 救人一命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324章 兒女情長(明白)第134章 眼紅的皇帝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6章 張公子的算計(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0章 竹筋混凝土(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0章 唐小姐的打算(第三更,求推薦,求支持)第7章 起死回生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323章 閣老的野望第239章 帶鋸機(第二更,求支持)第348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206章 破甲彈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無題第74章 松江(爲盟主紅顏第一笑加更)第183章 不掙錢的煤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7章 太后的決斷(求支持,求月票)第381章 通海就國第221章 舊恩(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2章 殺招(祝大家平安健康!)第322章 良機(祝平安健康)第138章 新的機遇 (第一更,求支持)第374章 被恐懼感籠罩的藩王第36章 大明朝的大忽悠(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00章 水泥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8章 建築(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4章 征服者第282章 誘餌(上)第16章 明朝市街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8章 建築(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8章 紗廠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2章 守備太監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章 莆田系神醫(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48章 夜晚 (第一更,求支持)第113章 首輔的決定(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7章 朋友誼第177章 餘象斗的想法(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8章 死無葬身之地
第212章 制井(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54章 秀才造反第368章 我有何罪第86章 珍妮的啓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2章 欺硬懾遠(求支持,求月票)第209章 工人新村(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4章 西遊記(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章 不是凡品,剝了皮吃(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9章 豐收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8章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4章 客氣的魏國公 (祝大家平安健康)第40章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3章 全無敵 (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鐵廠(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7章 皇家合夥人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72章 飛梭(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7章 千萬畝良田 (第六更,再次爆發!!求支持!)第17章 碰瓷(祝大家中秋節快樂!)第14章 新紮小管家(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0章 比肉貴的大白菜(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章 天下人所不願(求推薦,求收藏)第181章 遇襲(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46章 合作種植(第一更,求支持)第201章 菜譜(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04章 掣電槍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7章 來自南方的禮物 (第二更,求支持)第229章 商埠(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9章名聲在外(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章 天下人所不願(求推薦,求收藏)第114章 道別(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90章 衛河畔 (第一更,求支持)第200章 水泥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3章 新紮莊主(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1章 飛剪船第103章 身份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5章 野豬變家豬(第二更,求支持)第7章 起死回生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377章 朋友誼第31章 鐵嘴神算(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7章 皇帝的心思(第二更,求支持)第276章 新的機遇 (第一更, 求支持)第211章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6章 人人愛銀子(第一更,求支持)第232章 人情世故 (新書上架,爆更,求首訂)第328章 私心第351章 先生救我第331章 攀咬第315章 搜船(祝平安健康)第38章 登徒子(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6章 跟風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3章 抵達新天地第125章 大明好莊主(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9章 銀子女子婢子第213章 引得黃泉水(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3章 明志與致遠 (第一更,求推薦,求支持)第355章 一網打盡第259章第96章 手段(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7章 首輔與次輔(第二更,求支持)第190章 肺結核(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5章 暢銷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7章 爭風(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7章 論銀(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4章 離別第78章 救人一命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324章 兒女情長(明白)第134章 眼紅的皇帝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6章 張公子的算計(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0章 竹筋混凝土(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10章 唐小姐的打算(第三更,求推薦,求支持)第7章 起死回生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323章 閣老的野望第239章 帶鋸機(第二更,求支持)第348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206章 破甲彈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無題第74章 松江(爲盟主紅顏第一笑加更)第183章 不掙錢的煤礦(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7章 太后的決斷(求支持,求月票)第381章 通海就國第221章 舊恩(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12章 殺招(祝大家平安健康!)第322章 良機(祝平安健康)第138章 新的機遇 (第一更,求支持)第374章 被恐懼感籠罩的藩王第36章 大明朝的大忽悠(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00章 水泥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8章 建築(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4章 征服者第282章 誘餌(上)第16章 明朝市街遊(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8章 建築(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78章 紗廠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2章 守備太監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章 莆田系神醫(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48章 夜晚 (第一更,求支持)第113章 首輔的決定(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77章 朋友誼第177章 餘象斗的想法(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8章 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