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調軍

“若帝崩而立幼君,則必立輔政者,永王確輔之。”

這是一份對未來政治局勢的全面推演,以復隆皇帝駕崩爲前提,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對時政進行一步一步的仔細推敲和預演,其中不夾雜任何主觀成分和情感因素,完全冷靜客觀的推斷和計算。

根據這份推演報告,復隆皇帝如果真的死了,幾乎可以確定一定會立一個娃娃皇帝出來,到時候無論是根據復隆皇帝是遺詔還是遵循傳統,會出現一個“顧命大臣”團體,名義上是輔佐還在吃奶的娃娃皇帝,實際上則是掌控了大明王朝的最高權力。

作爲崇禎皇帝的子嗣,因爲天然的血緣關係,永王幾乎可以確定會出現在輔政大臣的名單之中,這個概率超過了八成,但這並不代表什麼,將來的局勢會對張啓陽非常不利。

不論是根據推演還是爲了照顧各方利益,顧命大臣的人數應該不會少於四人,其中至少有兩位是出身皇族。

也就是說,除了永王之外,應該還會再選一位宗室成員出任顧命大臣,剩餘的兩個名額則代表着中樞宰輔和地方實力派的利益。

永王本身沒有足夠的實力,而復隆皇帝時期因爲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削藩”跡象,和藩王之間的關係並不怎麼和睦,這就意味着皇族內部無法團結起來。

如此一來,朝廷大權必然會嚴重傾向於地方實力派。

復隆皇帝一死,無論翁皇后是不是會“垂簾聽政”,都會成爲政治角力中的一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後黨”,在大明朝這是有先例可循的。

所謂的“後黨”其實就是地方實力派和外戚的綜合體,並且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極大加強,反應到政治層面上,則會出現“弱幹強枝”的趨勢,在十到二十年的時間內,東漢末年的局勢很有可能會重演,這個概率非常高。

這種局面會不會出現,完全取決一個事件:立太子。

朝廷會不會在短時間內立太子,是一個風向標式的事件。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份推演報告:不立太子。

如果不立太子的話,則會走向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向,很有可能會出現兄終弟及的模式,永王繼復隆皇帝而代之,成爲新一任的大明君主。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局面將會煥然一新。

不過這種概率非常之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僅僅只是作爲一個備選方案而已卻絕對不是主流。

無論歷史最終朝着哪個方向轉變,張啓陽都必須做出準備。

就在這個時候,監軍大人高起潛急急慌慌的跑了過來。

高起潛顯然是一路狂奔,跑的帽子都歪了,一路高喊着:“聖旨到,聖旨到……”

“高監軍稍候,容我擺開香案……”

“別弄那些個東西了,這是陛下的秘旨!”高起潛似乎很着急的樣子,連接旨的流程和禮儀都免了,直接就把那份所謂的秘旨遞到了張啓陽手中。

這個時候從江南傳來秘旨,看高起潛這個樣子,肯定是出事了。

張啓陽本能的緊張了一下,展開聖旨只掃了一眼,立刻就變得激動起來,一把抓住高起潛的手:“這……這是真的麼?”

根本就不用高起潛回答,張啓陽就意識到自己的這個問題根本就是一句沒有任何作用的廢話。

監軍代表着朝廷,他的職責就是上下通達,經由高起潛傳達過來的命令一定就是千真萬確,絕對不會有錯。

秘旨中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傳位於永王。

不立太子了?

直接把皇位給了永王?

這個消息來的太過於突然,以至於張啓陽竟然沒有反應過來。

一瞬間,張啓陽就明白了復隆皇帝的心意。

爲了大明朝的江山社稷,爲了這個大一統的局面,寧可不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也要傳給永王。

光是這份心思,就足以讓復隆皇帝在張啓陽心目中的形象頓時就高大起來,這纔是一個皇帝應有的覺悟。

雖然復隆皇帝有點喜歡攬功,總是想把張啓陽和毅勇軍的功勞佔爲己有,總是以雄才大略的君主自居,總是認爲自己是大明朝的中興之主。

按照他本人的文治武功,恐怕配不上這樣的稱號,更談不上什麼雄才大略。

但是,在傳位一事上的英明之舉,足以讓他的歷史地位瞬間高漲。

爲了“大一統”,而犧牲到子孫後代的皇位,足以稱得上是高瞻遠矚雄才大略了。

雖然張啓陽從來都沒有把這個皇帝看做是什麼了不起的歷史人物,但是這一刻才真正意識到一個事實:帝王終究是帝王,目光之深遠不是一般的小人物可以比擬的。

復隆皇帝曾經是張啓陽的學生,時至今日張啓陽依舊還有那個侍講教授的職銜。

事實證明,自己的這個學生確實沒有學到排兵佈陣行軍打仗的本事,展布經濟經緯天下也遠遠談不上,但卻有一份“大一統”的心思,而且深知這大一統到底有多麼重要。

作爲一個帝王,能夠在最關鍵的時候做出最恰當的選擇,這就足夠了。

在這個瞬間,張啓陽有些恍惚了,他甚至開始想象一個問題:如果復隆皇帝的身體狀況允許的話,或許還能做出更大的成就,很有可能成爲傳統帝王當中的佼佼者,但也就僅僅只是如此罷了。

就算是再多一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式的人物,又能如何?

終究是老舊的過去式了,已不能再適應民族發展之需要了。

如果永王繼位的話,局面就會煥然一新,自己的所想就會更快的化爲現實。

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若是錯過了,那就是歷史的罪人。

“張帥,你還在猶豫什麼?趕緊調兵,調兵吶……”

“陛下的聖旨已到,這就是軍令!”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過於興奮的緣故,張啓陽竟然沒有了往日的沉穩,反而顯得有些毛躁了:“命東路軍出淮安,順運河南下,不得有誤。”

“九江之軍東向,迫近長江,湖廣軍順流而下抵江南。”

“淮右之軍集結於鳳陽。”

“曉知各軍,若有任何其他人馬出現異動,不必等候命令直接擊之。”

“揚州駐軍馬上集結,南都附近若有軍馬靠近,不論是誰立刻渡江作戰,不必等候進一步的命令。”

“張三娃爲先鋒,火速南下,我隨後就到。”

一道道命令傳達下去,各路人馬全都指向了江南。

作爲北地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素來就是皇權最大的挑戰者,但是現在張啓陽卻搖身一變,成了最大的“保皇黨人”。

一來是爲了保證江南局面的穩定,更重要的還是爲了復隆皇帝駕崩之後永王可以順利繼承皇位。

對於張啓陽和整個毅勇軍而言,這一點實在是太重要了。

若是有任何力量試圖在這個事情讓鬧事的話,張啓陽絕對不惜一戰,這個決心不容置疑。

不管是張啓陽還是整個毅勇軍,必須用一個極其鮮明的態度向天下人傳達一個信息:他們絕對服從復隆皇帝的命令,絕對支持兄終弟及的傳位方式,反對者就是和毅勇軍爲敵,就是於大明爲敵。

這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就算是發生戰爭也會在所不惜。

這不僅僅只是因爲張啓陽的實力最強,而且還擁有大義名份。

復隆皇帝的旨意在手,我是奉命進行軍事調動,光是這個名義就了不得。

我的目的就是堅決擁護永王繼位,誰反對誰就是我的敵人,誰就是亂臣賊子。

而亂臣賊子,則是可以人人得而誅之的,那不叫戰爭,而是應該稱之爲平亂。

大軍調動,不是玩即時戰略的網絡遊戲,更不是隨便動動鼠標就可以時間的,這需要時間,而且需要很多時間。

但是從秘旨上來看,復隆皇帝的時間明顯已經不多了,也不知道這位皇帝陛下還能支撐多久,所以張啓陽一定要快。

如果說復隆皇帝突然駕崩,永王無力應對那個局面的話,肯定會有人強行擁立一個娃娃皇帝出來,到時候就不得不全面開戰了。

雖然張啓陽很不希望出現那樣的情形,卻不得不進行一場內戰,哪怕是付出很大的代價也不得不打,這是張啓陽最不想看到的情形。

這是一個機會啊,一個可以理順所有關係集合一切資源的機會,同時也是張啓陽夢寐以求的機會。

可惜的是,復隆皇帝的病情比想象中更加嚴重,而張啓陽又沒有料到會出現兄終弟及的傳位方式,造成了時間緊迫和倉促應變的局面。

此事確實始料未及,他根本就沒有想到事情會朝着最好的方向發展,所以準備工作嚴重不足。

因爲事態的演變已經嚴重超出了原有的規矩,張啓陽最大的優勢早已經蕩然無存,他必須更多憑藉自己的真本事和硬實力,而不總是象以前那樣“未雨綢繆”“快人一步”。

雖然有些被動,而且始料未及,但張啓陽還是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並且馬上付諸行動。

於是乎,當世第一大“保皇黨”就這樣新鮮出爐了,而這一番舉動對歷史的深坑影響還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第392章:誰也別想好過第十三章:入平陽第四十一章:殺千戶第487章:選擇第116章:弘光帝第四十章:黑水金龍纛第274章:替別人打仗第110章:裝傻第519章:故國來兵第211章:要給毅勇軍改名第448章:醫學院第297章:天家家法第七十七章:擋路者死第三十二章:又見李安寧第576章:一場戲第429章:真的要這樣嘛第557章:葡萄牙公使第200章:猜測第570章:秘密揭開第136章:奇襲第564章:身體檢查第九十六章:勸你善良第263章:困苦第351章:割發以報恩第266章:人情第210章:帷幕第297章:天家家法第272章:阿濟格第554章:西域征討計劃第四十章:黑水金龍纛第二十九章:賞官第389章:功成身退第561章:極端思想第568章:欠債的張大帥第439章:除名第334章:開炮第428章:賭徒第341章:九穗禾第三十九章:潰兵第124章:史德威來訪第126章:我們的思維跟不上你的節奏第562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395章:秘密第130章:不是人第212章:勳章第279章:敵我錯判第十二章:同行第214章:榮譽證書第七十四章:死社稷第508章:說媒第202章:罵聲贊聲第501章:異動第496章:召回永王第599章:世界級鬧劇第492章:派誰去朝鮮第195章:打不過就去死第215章:授勳典禮第424章:熱血第591章:多慮第478章:見面費第205章:衝擊第609章:歸宿第139章:民團頭子第478章:見面費第142章:最後動員第403章:用心險惡第167章:我帶你們去南京第334章:開炮第358章:生與死第五十四章:談價第125章:君臣離心第360章:風雨將至第365章:滾第375章:保持隊形第567章:夢醒第446章:會議第489章:全都來齊了第423章:這一次是對的第397章:私心第421章:解救史環第387章:資格第459章:上課第232章:害怕第598章:沒有實權的皇帝第393章:那就一起覆滅吧第四十六章:襲擾第384章:辭職第251章:楊豐第七十九章:安全返回第318章:更進一步第223章:告天下書第四十章:黑水金龍纛第567章:夢醒第472章:渡口第290章:假捷報第446章:會議第577章:大變革第576章:一場戲第350章:救命恩人是旗人第586章:前腳剛走,後腳出事
第392章:誰也別想好過第十三章:入平陽第四十一章:殺千戶第487章:選擇第116章:弘光帝第四十章:黑水金龍纛第274章:替別人打仗第110章:裝傻第519章:故國來兵第211章:要給毅勇軍改名第448章:醫學院第297章:天家家法第七十七章:擋路者死第三十二章:又見李安寧第576章:一場戲第429章:真的要這樣嘛第557章:葡萄牙公使第200章:猜測第570章:秘密揭開第136章:奇襲第564章:身體檢查第九十六章:勸你善良第263章:困苦第351章:割發以報恩第266章:人情第210章:帷幕第297章:天家家法第272章:阿濟格第554章:西域征討計劃第四十章:黑水金龍纛第二十九章:賞官第389章:功成身退第561章:極端思想第568章:欠債的張大帥第439章:除名第334章:開炮第428章:賭徒第341章:九穗禾第三十九章:潰兵第124章:史德威來訪第126章:我們的思維跟不上你的節奏第562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395章:秘密第130章:不是人第212章:勳章第279章:敵我錯判第十二章:同行第214章:榮譽證書第七十四章:死社稷第508章:說媒第202章:罵聲贊聲第501章:異動第496章:召回永王第599章:世界級鬧劇第492章:派誰去朝鮮第195章:打不過就去死第215章:授勳典禮第424章:熱血第591章:多慮第478章:見面費第205章:衝擊第609章:歸宿第139章:民團頭子第478章:見面費第142章:最後動員第403章:用心險惡第167章:我帶你們去南京第334章:開炮第358章:生與死第五十四章:談價第125章:君臣離心第360章:風雨將至第365章:滾第375章:保持隊形第567章:夢醒第446章:會議第489章:全都來齊了第423章:這一次是對的第397章:私心第421章:解救史環第387章:資格第459章:上課第232章:害怕第598章:沒有實權的皇帝第393章:那就一起覆滅吧第四十六章:襲擾第384章:辭職第251章:楊豐第七十九章:安全返回第318章:更進一步第223章:告天下書第四十章:黑水金龍纛第567章:夢醒第472章:渡口第290章:假捷報第446章:會議第577章:大變革第576章:一場戲第350章:救命恩人是旗人第586章:前腳剛走,後腳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