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遣隊的到來,打響了復興軍在漢唐地區反攻的號角。
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中也就只有北極先遣隊這樣特殊的軍隊還能夠展開正常的進攻。
鹿首帶着先遣隊早就已經從北方回來,但是他們一直沒有動手,因爲他們在等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就是漢唐地區今年的第一場暴風雪。
在正常的條件下,先遣隊與嚶國人正面作戰,其實一點便宜都佔不到。
先遣隊中那些土着士兵和扶桑兵的正面作戰戰術還不如嚶軍。
他們的特長就是對極地環境的適應。
以及在這樣極端環境下的作戰能力。
按照劉青南的方桉,開拓團這邊先剪除嚶軍外圍的兵力,然後再通過不斷的騷擾,讓嚶軍的主力向南撤退。
他之前調集的兵力已經到位了,而且已經在南邊準備了一個口袋等着嚶軍鑽進去。
這個方桉還是有很強的可行性,因爲嚶軍只有往南活動才能擺脫這惡劣的環境。
他們要是往東撤退,依然會處在暴風雪之下。
在嚶軍的指揮官看來,此時他們最大的敵人不是那些復興軍,而是惡劣的天氣。
在靠近森林邊緣的沿河開闊地上,嚶軍的主力正在休息。
此時的他們看起來已經非常狼狽,士兵們此時也管不上什麼體面,原本背在身後卷得整整齊齊的毛毯,現在都被他們裹在身上,似乎成爲他們身體的一部分,誰也不願意拿下來。
今年的這場暴風雪比往年至少早來了半個多月。
原本嚶國人也是有準備的,畢竟他們在加拿大地區殖民多年。
但是劉青南的一場大火將嚶軍準備的所有越冬物資幾乎全部付之一炬。
到現在嚶軍的後勤補給線還沒有打通。
要不然嚶軍的指揮官也不會那麼早撤退了。
因爲冬季的物資攜帶起來太麻煩,所以嚶軍原本就沒有攜帶多少越冬的物資。
他們對自己的後勤補給線太過自信了。
在後勤基地被劉青南給燒了之後,嚶軍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很難從容地撤退了。
開拓團的騷擾此起彼伏。
就連他們的主力部隊都會受到伏擊。
這個時候,要是嚶軍保持主力部隊聚集在一起,他們就沒有辦法去追擊那些伏擊他們的復興軍。
開拓團的打法非常的靈活,每次伏擊都是見好就收,絕對不給嚶國人反包圍的機會。
所以嚶國人要想追到他們,就必須要派人追到林子裡面去。
這樣他們就勢必要分散兵力。
那樣的話,就再次中了開拓團的埋伏。
因爲在廣袤的原始森林中一般躲藏着好幾支開拓團的突擊隊。
嚶國人的追兵追進林子之後,開拓團就會召集人手,集中優勢的兵力將這支追擊的嚶軍給吃掉。
這種打法讓嚶軍的指揮官頭痛不已。
那個幽深的原始森林就像是擁有魔法一般,會將進入裡面的所有生命全部吞沒。
嚶軍只能採取抱團的方式,對那些如同蒼蠅一般的伏擊者不予理睬。
但是在對方沒日沒夜的騷擾之下,嚶軍的行軍速度驚人的慢。
有時候一天只能行軍十英里不到。
戰士們因爲要應付敵人夜間的偷襲,一個個非常疲憊,整支隊伍士氣低落。
嚶軍的隊伍一直沿着中部的湖區西岸向南撤退。
這是他們當初進軍的路線。
現在也是他們唯一的路線了,此時向東都是湖泊和沼澤區域,跟本就沒有道路。
現在他們所在的湖西道路,還是開拓團這幾年一點點修建起來的。
嚶軍就這樣以龜速撤退,直到第一場暴風雪突然間提前到來。
嚶軍陷入到了現在的困境之中。
遠征軍指揮官想到了拿破崙當年五十萬大軍是怎麼樣在沙俄失敗的。
想必那個時候的弗蘭西軍隊也處在嚴寒的困境之中。
無盡的嚴寒會消弭掉戰士們最後一點士氣,最終讓這支幾萬人的隊伍走向崩潰。
嚶軍的指揮官還是清醒的,他知道當務之急就是要撤回去。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劉青南從加華調來的四萬軍隊已經在溫尼伯格西斯湖的西岸給他們佈置好了一張口袋。
嚶軍自然知道有一支華人的軍隊之前突襲了溫尼伯城。
但是根據情報,那是一支騎兵,人數也並不多。
後來加拿大省總督赫德爵士也從新派兵收回了溫尼伯城,那支騎兵部隊彷佛就像是消失了一般。
嚶軍的指揮官知道,對方會在什麼地方等着他們。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支規模不大的騎兵部隊現在已經變成了幾萬人的大軍。除了華爾帶走參加南北戰爭的軍隊以外。
加華的軍隊主力幾乎全部被劉青南給拉了過來。
這樣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自然是董書恆的受益。
加華這裡的軍官基本上都是直接當面向董書恆宣示效忠的。他們是董書恆的家臣,只會按照董書恆的指示去行動。
原本董書恆不想讓加華與北方的漢唐都護府又太多的交集。
因爲他希望加華能夠在復興軍之外保持相對的獨立。
而且加華的軍隊參與到對嚶軍的作戰也會暴露加州的真實實力,甚至會刺激到南北雙方。
但是董書恆最終還是做出了由加華出兵支援漢唐地區的決定。
有漢唐地區在北方,那麼加華在阿米利亞就不會那麼孤立無援。
綜合來看,在整個北阿米利亞地區,還是白人的勢力比較強,南北雙方加在一起,白人的人口有三千萬,而加華的華人數量只有大概五百萬人,即使包括那些扶桑、半島和安南的移民,也不超過千萬人。
而且米利堅的北方州還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南方州又有豐富的原材料。
這些加在一起的話,加華難以跟對方對抗。
幫助漢唐地區一舉將嚶國人給打趴下,利用這次談判,劃分好與嚶國人之間的界限,接下來漢唐地區穩步發展的話,也能夠成爲加華的一大助力。
幾萬人的嚶軍隊伍如同一條巨蛇一般,蹣跚地向南移動,終於他們走出了風雪代。
溫尼伯格西斯湖的西南岸,風雪還沒有侵襲到這裡,森林的邊緣還能夠看到一點點的秋意,再向東邊行軍一百多英里就到溫尼伯城了。
到了那裡,有了城池的保護,有了後勤補給物資,他相信嚶軍足以抵抗這些敵人。
經過這麼多次的戰鬥,嚶軍指揮官也看了出來,這些復興軍的戰鬥力有限(他將這些開拓團的民兵當成復興軍了)。
《仙木奇緣》
離開了風雪的困擾,整個隊伍的士氣立馬又活了過來。
士兵們有了希望,意志也不再那麼的消沉。
就在大家一個個滿心歡喜走出來的時候。
敵人的伏擊再次開始。
嚶軍上下都以爲依然是一次跟之前差不多的伏擊。
可是這次敵人沒有打幾槍就跑。
取而代之的是強大的火力覆蓋。
加華軍隊一共集中了五十多門火炮,對嚶軍的行軍隊列進行了勐烈的轟擊。
在接近一刻鐘的火力覆蓋之後,加華軍隊和開拓團的民兵,總計將近十萬人,對着三四萬人的嚶軍發動了全面進攻。
戰場前後綿延十幾英里,嚶軍被分割包圍成爲三段。
加華軍的戰鬥力幾乎可以趕上覆興軍的正規軍。
這次嚶國人也感受到了。
他們位於南部的軍隊最先被擊潰。
在加華軍隊的強大火力以及人數優勢的加持之下。
嚶軍南部的先頭部隊僅僅堅持了兩個小時,就最終瓦解。
接下來加華軍向北邊推進,配合北部的開拓團進攻嚶軍的後隊。
這場決戰從上午打到傍晚,開拓團的民兵與加華的軍隊幾乎全部出動。
加華這邊幾乎擁有與復興軍正規軍想通的武器配置。
誰叫這裡是董書恆爲自己設置的一個退路呢?
……
星加坡,嚶國人被趕走了之後,島上的四大家族成立了一個海峽共和國,統治的範圍包括了星加坡島以及周圍海峽中的附屬島嶼。
此時,島嶼上已經恢復了秩序。
因爲次大陸的戰事,還有復興軍此時正在建設開發錫蘭島、波斯灣已經東非的一些軍事基地。
星加坡港再次恢復了往日繁華。
這裡原本就是華人在南洋地區的文化中心,文風最盛。
一個穿着儒服的中年人來到島上已經有三天時間。
他的名字叫楊洋,原本就是湘南地區有名的一個儒生。後來曾滌生管理嶽麓書院,聘任他當了書院的教授。
這兩年此人名聲大噪。
只因爲他寫了一本書,名字叫做《“大華夏圈”辯證考》。
其中很多觀點都跟董書恆當初設立大華夏圈時初衷不謀而合。
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現在本土能夠看出大華夏圈深意的人不在少數。
最關鍵的地方是這個楊洋指出了大華夏圈如果這麼發展下去,必將因爲內部之間發展的不平衡而走向分裂。
藩屬國之間的矛盾,藩屬國與本土之間的矛盾。
這些在未來失去了強有力的外部敵人之後一定會被放大。
他指出一個鬆散的集合體,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才能夠緊密團結在一起。
一種就是在有強有力的敵人威脅的情況下。
在以往大嚶帝國的威脅一直是大華夏圈各個國家團結在一起的外在因素。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要依靠人來將所有的這些個體連接起來。
這個人必須是大家都信服的。
或者說是共同的精神信仰。
當然了,一個人也可以成爲一種精神信仰。
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桉,那就是將大華夏圈建成大華夏圈帝國。
爲整個大華夏圈選出一位帝王出來。
然後以這位帝王爲核心,建立一個類似於邦聯體的帝國。
所有加盟的國家都以這位大帝爲共主。
這樣整個圈子就有了將所有國家聯繫在一起的紐帶。
還可以在這位大帝的下面設立一個由各個國家代表組成的議事機構。
這設想就有些驚世駭俗,誰都知道哪位有資格擔任這個大帝。
甚至有人覺得這個楊洋就是那位推出來的喉舌。
不過楊洋卻不是從復興軍系統出來的。
而是從復興軍系統之外的嶽麓書院出來的人。
這就讓人有些費解了。
這嶽麓書院一直都標榜自己是原儒,批判復興軍下面的那些書院過於西化。
嶽麓書院雖然也教的經世致用之學,但是他們都將這些東西歸納入君子六藝之中。
他們認爲儒學的衰落就是因爲對君子六藝認識越來越膚淺。
因此很多人站出來從新解釋君子六藝。
他們甚至覺得復興軍一系書院所倡導的中西合璧教學思想,實際上就是對君子六藝的重新解釋。
而這個楊洋就是從嶽麓書院出來的,他爲什麼要幫董書恆鼓吹呢?
有些人甚至說這個楊洋是嶽麓書院的叛徒。
這半年來楊洋一直在本土的學校演講,他還不斷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
爲了這件事情,左季高甚至還找過董書恆。
他以爲董書恆改變主意了,又想去做皇帝了。
要知道,當初可是董書恆自己堅持不稱帝的。
他甚至還說服了很多人。因爲那個時候,大部分的元老都要求他稱帝。
帶頭大哥稱帝了,底下的人才能夠獲取更多的好處啊。
但是董書恆不想啊,他並不擔心自己,他是擔心自己稱帝了,今後自己的子孫後代可能會不得好死啊。
當然了,這話,他不能對別人說。
能夠跟別人講的只有他順應歷史潮流。
這天下是大家一起打下來的,自然應該由大家一同來治理。
此時的楊洋正在林家的祖宅會客廳,會客廳中不光有林家的家主林文正,還有目前擔任星加坡統治官的吳鑫。
還有吳家的家主以及星加坡國防軍的總司令林子豪。
還有一些其他家族的頭面人物。
他們也都擔任當地官府的主要職務。
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就是爲了歡迎楊洋這個學者。
要說大家是因爲他的學問深厚,那是不可能的。
那麼這些人圍着楊洋的一定是有別的原因。
這位楊教授最能拿出手的就是那個邦聯帝國論了。
要說誰最追捧這套理論,自然是這些南洋地區的小國了。
現在董書恆在總統的位置上,對這些小國還算是公平,那是有飯大家一起吃。
但是今後要是換一個人來當家呢?
畢竟總統不是皇帝,總要下臺的,他制定的政策也會隨着新人的上臺而被改的面目全非。
點擊下載最好用的追書app,好多讀者用這個來朗讀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