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雄一動,又破了袁術軍,生擒了袁術的大將俞涉,這股消息就像妖風瞬間狂刮進了諸候們的討董大會,頓時引起一片譁然。
袁紹本來在這討董大會上,洋洋自得,沾沾自喜,好幾次都被其他諸候誇到飛上天了,可眼前華雄的大軍就近在眼前了,袁紹都有點坐不住了。
袁紹伸出雙手,朝全場虛壓了幾下,故作憂心,款款地說道:
“諸位將軍,如今華雄軍勢如猛火,挾軍而來,鼓躁而進,我等諸候聯軍不可再暗藏鋒芒,任由坐大了。紹不才,在此斗膽請問哪位將軍能否出戰,陣斬華雄?爲我諸候大軍長一口惡氣,揚一揚威名。”
其實,袁紹麾下有大將,只是不想這麼快亮相,想留着最後,充當壓軸的,讓各路諸候心服口服。
果然,被袁紹這麼拱火,冀州牧韓馥坐不住了,身爲袁氏的門生,無論是袁紹,還是袁術、袁隗,只要袁氏的人說話了,韓馥自然得附和,這年頭只講究兩個事情,一個是孝道,一個是知恩。
雖說韓馥的冀州牧是董卓封賞的,但韓馥知道自己身爲袁氏的門生,爭不過同樣看上冀州的袁紹。
董卓將韓馥提拔爲冀州牧,想來也是爲了讓韓馥抗衡袁紹,免得讓袁氏坐大,韓馥哪敢不自量力,真的去跟袁紹比手腕,早就乖乖地暗中向袁紹示好了。
冀州牧韓馥跳了出來,給袁紹一個眼色,點了點頭,一撫長鬚,笑道:
“本初何必如此過慮,擔憂些多餘的。華雄,無非是雞犬之輩,董卓亦是草中枯骨,本太守麾下有一員無雙上將,名喚潘鳳,使一把盤古開天斧,力大無窮,神力難擋,可斬華雄,生擒董卓。若本太守派潘鳳出陣,定能將華雄軍盡數殺散。”
在袁紹面前,韓馥不敢自稱爲冀州牧,只敢以冀州太守自居。
韓馥清楚袁紹志在天下,身爲袁氏長子,也不容袁紹的眼光只落在一州一郡之中,此時服軟低頭,扶持袁紹,等將來袁紹做大做強了,別說是一個冀州州牧,就算更大的官職,袁紹都會念及舊情,賞賜給韓馥。
韓馥說完,只見韓馥身後站出一人,那人身高九尺,腰寬十二圍,渾身肌肉如象,長相似虎,兩手握着一把巨斧。
正是韓馥嘴裡所說的上將潘鳳潘無雙。
有一個韓馥捧哏,袁紹自然懂得該如何圓場,略裝驚訝,眉挑眼瞪,故作不如,誇張地問道:
“潘將軍如此了得,敢問可有信心斬殺華雄?那華雄號稱爲西涼第一猛將,乃是董卓麾下武將的佼佼者、第一大將,前有文臺受挫,後有俞涉被擒,潘將軍切莫不可大意哪。”
袁紹故意給潘鳳搭個舞臺,先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將華雄吹上天,但引出潘鳳的不凡。
果然,被袁紹這麼一激,潘鳳面帶怒色,憤憤不平地將大斧揮了揮,嘴裡不屑地說道:
“袁將軍,這是看不起本將嗎?倘若袁將軍不信本將的實力,可派麾下大將出來,先與本將潘鳳戰上一場。不過事先說好,本將手中這把盤古開天斧,實爲開山斧,重達一百八十斤,乃本將福緣深厚,於深山之中,受天神所鍾,賞賜所得。真要交起手來,如有不慎,恐會丟了小命,到時就莫怪本將沒有手下留情了。”
潘鳳將手裡的大斧,揮得虎虎生風,令人一看就心生畏懼。
一把斧頭,有一百八十斤之重,潘鳳不但提得起來,還能將這大斧當成兵器之用,可見潘鳳的氣力,的確萬人之中少有。
要知道能夠提得起一百斤的軍兵,已經能夠培養成提刀的將士了。在兩軍廝殺之中,用大刀殺敵的軍兵,往往要強過用劍、用槍的人。
然而一百八十斤的大斧,再配合潘鳳的斧法,一般的武將還真扛不住潘鳳的幾個板斧。
想想,只要潘鳳將開山斧砸來,哪怕潘鳳本身沒有用力,光斧頭的重量就高達一百八十斤了,想扛住潘鳳的斧頭,和頂住巨石砸來的要求是一樣的。
幾個斧頭砸過,再厲害的武將,估計也要脫力,或者體力所剩無幾了。
無雙上將潘鳳,名不虛傳啊。
袁紹一聽潘鳳這話,內心也有點認慫,生怕麾下的武將頭鐵,受不了激將,真和潘鳳死磕就不好了,袁紹趕緊笑了笑,附和着潘鳳,將仇恨值往華雄身上拉,說道:
“潘將軍果真神勇,本將佩服。切磋之事,依本將看就不用了,我等諸候聯軍爲討董而來,且此時華雄軍近在眼前,不可因小而失大,還請潘將軍速速上馬出營,前往斬殺華雄,本將在此替潘將軍溫酒等候,待潘將軍捷報傳來,本將定當親自爲潘將軍祝賀。”
區區一介武將,莽夫而已,袁紹當然不會跟潘鳳計較,就算潘鳳效忠的韓馥,不也就是袁氏的一個普通門生麼?袁氏的門生遍佈天下,在袁氏的勢力範圍之內,連韓馥都不起眼,更何談只是韓馥麾下的大將潘鳳。
若不是華雄來勢迅急,諸候聯軍需要斬殺華雄,用來提振一下士氣,順便消弱董卓的勢力,哪裡排得到韓馥來指指點點,論起資格來,韓馥還沒說話的份。
潘鳳身爲武將,自知得在手底下功夫見真章,懶得與袁紹多辯,只將大斧往背後一掛,拱手抱拳說道:
“各位將軍稍等,本將這就去取華雄的人頭,前來給各將軍下酒。哼,西涼莽夫,何足道也。”
潘鳳說完,直接轉身而去,不給各路諸候說多幾句場面話,頗爲傲慢。
卻說華雄一路疾奔而來,又看到了諸候的營帳,似乎是袁紹和曹操的大軍所在,袁紹和曹操的軍營駐紮在一塊,彼此相連,互爲犄角,但在華雄看來,只是空有其表,不值一提,無論是誰的大軍,有多少大軍,只要四萬西涼鐵騎擺上,一波箭雨就能帶走。
一般來說,在平原上交戰,一萬西涼鐵騎完全能夠拖死五萬步兵,毫髮無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