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給俺老張一張掃帚星臉,小心本將軍先就地正法,直接給閹了,免得惦記着老婆孩子。”
沒錯,張飛單身。
張飛聽到可以出征,又要打仗,那是興奮得想喝酒慶祝了。
只有出征,才能斬殺人頭,纔有戰功兌換啊。
張飛想的是跟着劉備出征一次,就得來個討賊將軍,現在又要跟着刺史程遠志出征,好歹得弄個徵東將軍或者鎮北將軍到手吧。
軍職大小,不重要,只要一直升官就好。
被張飛一喝,軍兵們的士心提振了不少。
程遠志暗暗讚美了自己,竊笑道:
“本刺史真是慧眼識珠,收了劉關張。有張飛在,就不愁沒人整頓兵馬了,統兵的將領就得大嗓門,一吼,那些軍兵就老實了。”
張飛越來越暴躁,經常在軍營裡打罵軍兵,和程遠志的脾氣有得一拼,隱隱有步入暴君後塵的跡象。
劉備覺得還是不要拖下去了,早點去了涿郡,讓程遠志早點受到社會的捶打,接受公孫瓚的騎兵暴擊,想必程遠志就笑不出來了。於是,劉備上前攔下了張飛,勸道:
“三弟,有刺史在此,不得造次。我等爲將之人,聽從主帥的軍令即可。”
說罷,劉備又轉過頭來,望向程遠志,問道:
“程刺史,三軍士氣如虹,軍心可用。以備看來,時辰也是不早了,還請刺史下令。”
之前,程遠志不是說劉備畏難畏戰嗎?劉備便反其道而行,直接進言,助推程遠志出兵。
進犯涿郡,討伐公孫瓚,一邊是頂頭上司,一邊是多年同學。劉備夾在其中,怎麼算都不虧。
打贏了,像程遠志所說的,發財升官;打輸了,有這點同窗之情,公孫瓚還不得將劉備給放了,以禮相待。
算盤一敲打,美滋滋!
程遠志將披風一甩,面色冷峻,頗爲悲壯,大聲說道:
“出發!”
“咦,玄德,等等。本刺史的大軍爲何不見頭戴黃巾呢?黃巾哪兒去了?”
難怪程遠志怎麼看都覺得少了點什麼,原來是黃巾大軍的黃巾被劉備給摘了。
這可不行。
劉備還以爲程遠志又有什麼幺蛾子呢,聞言一滯,這是逗呢,堂堂幽州刺史的兵馬,難道要像黃巾反賊一般的打扮?
這是大漢官軍去征討不臣,還是黃巾反賊去圍攻郡城啊?
劉備覺得要爲程遠志搞一波思想建設,現在已經洗白了,不是反賊了,那黃巾就算了吧,拱手道:
“刺史,我等大軍是漢軍了,這黃巾不戴也罷,不然我軍與青冀的黃巾大軍豈不是同流合污了?”
幽州的黃巾反賊在程遠志從良的那一時刻,就算全滅了。可不代表大漢別的州郡就沒有黃巾反賊了,像青州、冀州,都是黃巾蟻賊的重災區。
啪!
一條浸過桐油的馬鞭,呼嘯着襲向劉備的臉。
劉備原本俊俏的臉,猛地起了一道鞭痕,滲出點點血紅。
這是又挨鞭了。
劉備感到好冤屈,比竇娥還含冤,比屈原還叫屈。
當着即將出徵的三軍面前,鞭打大將,但程遠志渾然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一雙鷹眼陰狠地瞪着劉備,冷冷地怒道:
“本刺史的大軍,是你能定義的嗎?漢軍還是黃巾軍,本刺史自有安排,輪得到你多嘴?讓你安排三軍戴上黃巾,這不是玩笑,上回本刺史已解釋過了,黃巾的重要性,可當汗巾擦身,可當草帽遮日,受傷了還能包紮。”
“你就因爲黃巾大軍都戴着黃巾,而漢軍沒有,就強行讓大家不戴了?你這是草菅人命。縱然是不戴在頭上,你可以讓軍兵將黃巾綁在脖子上嘛,當一條黃領巾也是行。反正就是不能不戴,還不速速安排下去?嫌本刺史的鞭子抽得太少了嗎?”
帶多一條黃巾,又不佔位置,但黃巾的作用大着呢。
萬一遇到黃巾大軍,程遠志還能憑以前渠帥的身份,打打招呼,混個熱度,說不定矇混過關了,就不用動刀動槍了,直接收編了黃巾大軍。
到了涿郡,有詔書爲證,公孫瓚對程遠志這個刺史愛認不認,隨他。就算不認,也怪不到身上戴着的一條黃巾來。
對於公孫瓚,還有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程遠志想着的就是莽着打。
拿下再說,公孫瓚要是識相,早些投降,那是更好。
聽到這,劉備明白了,原來程遠志哪怕成爲了刺史,身上那股匪性同樣改不了,揮兵涿郡,居然做了二手準備,半漢半賊,無論到時公孫瓚怎麼說,要搞你就搞你。
“末將不敢,末將得令,這就吩咐下去。”劉備唱諾了一句,回過頭便給大軍分發了黃巾,只是這回沒讓軍兵戴在頭上,而是綁在脖子上,藏在盔甲裡面。
程遠志這才消消氣,將馬鞭抽在戰馬的背上,吼道:
“出征!”
涿郡城牆上,一個年輕的將領一身白風披風,身穿一套白色的文人士子服,正是創建了白馬義從的公孫瓚。
公孫瓚字伯圭,長得相貌俊美,且機智善辯,但公孫瓚這人極其好戰,看着城牆之下,來勢洶洶的那隊兵馬,竟是笑了,聲音洪亮地說道:
“不知死活!本將不管你是漢軍,還是黃巾反賊,敢揮兵來犯涿郡,就得付出千百倍的代價。留着死後,再去懺悔吧。”
“來人,令白馬義從隨本將出戰,殺光城外的兵馬。”
城外的兵馬,兵分三路,每路只有五百之數,最可笑的是這些兵馬打着大漢的軍旗,身上卻戴着黃巾反賊的黃巾,形跡可疑。
但不管是什麼身份,來找涿郡的麻煩,那就是眼瞎了。
公孫瓚時不時都還得帶着白馬義從,跑到塞外找外族人的麻煩,練練兵,像烏桓人,鮮卑女真人都深受其害。
有不長眼的主動上門找虐,公孫瓚更是求之不得,下了城牆,跨上戰馬,一股噬血的殺氣蔓延開來。
公孫瓚提着一把大槊,往前一刺,喊道: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爲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