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完探索成功以後,和在長老會上提出,如果能夠製造更大的竹排,帶上足夠的食鹽,就能在外加工肉乾。狩獵隊只要到外面的大沼澤裡捕魚和獵殺鱷魚,簡單處理後就可以獲得足夠的食物,運回來以後就能夠儲存到冬天。
而巫則提出現在七月末正是最熱的時候,如果到八月份則最合適。同時現在的食鹽產量有限,需要對鹽井改進一下,才能夠使得鹽足夠。
桑也提出,七月正是竹筍最多的時期,如果能夠在這個時候想辦法儲存一些的話,就能夠爲冬天做準備。
陸果報告說,現在能夠正確使用竹排,能游泳的人並不多,如果大規模的使用的話,會導致一些問題。
石路斟酌了一下幾人的意見,決定先做一些準備再說。這次用的竹排雖然在上游基本夠用,但是到了下游,河面更寬,特別是鱷魚都能夠晃動竹子,很危險,所以需要改進。
葉則考慮,需要整修一下柵欄,否則主力去大沼澤捕獵以後,村裡的防禦力不夠,最近狼羣和其他猛獸又繞回來了,有時候還損毀了一些不太牢固的柵欄。
石路算算時間,現在剛剛進入七月,首先要做的是把麥和豆先收割,這幾天作物葉子都已經黃了部分。同時神馬谷裡應該把鹽井修理擴大一下,一直沒有人照顧着,現在都被動物給破壞了。
修建神馬谷的據點和收割自己都必須參加,不然族人的技術會讓這類新的勞作變得一團糟。看作物的情況,他決定先在十天內把神馬谷修理一下,然後收割作物。
修建神馬谷的同時,族人還要在那裡砍伐粗壯的竹子製作更大的竹排。這期間去神馬谷就走水路,來回的路上則捕魚以及找機會打獵,解決這段時間的食物問題。這樣也避免了村子附近過度捕撈導致的問題,還節省時間加上可以訓練更多的人劃竹排。
薛先燒製一窯磚,然後帶着老人孩子製作一些架子準備用來曬筍乾以及肉乾,同時還得負責這段時期的養殖。後勤組的在馬場架起十多個大土鍋,用來燙制竹筍。
在主力去建設神馬谷的時候,勞動組將全力的採收竹筍,並且配合着後勤組在村裡加工筍乾。
把各組的任務定下來以後,石路首先把收穫的白菜種子拿出一部分育苗,這時候種下去,狩獵回來就能移栽。接着就留下幾個民兵在村裡守護以及保護勞動組採筍乾,其他民兵隊以及幾個後勤組的則帶着工具去神馬谷。
到了神馬谷以後,衆人紛紛去砍竹子,石路先讓後勤組的把現有的滷水統統吸出來,架起幾個鍋開始煮鹽。他則重新規劃了一下鹽井。規劃好以後,族人就開始按照石路的安排行動起來。
首先是把竹管統統拔掉,接着帶着幾個人在邊上挖幾條溝,把泥潭的水慢慢的排幹。然後開始打鹽井。和帶着人深挖了一個十一米深的洞,直到接觸到沉積的岩石才停下來。
能挖這麼深,是由於這裡一直都是泥潭,上層石頭也不多。不然就算石路用一年也挖不出這麼一個洞。
由於岩石上面沒有太多的鹽水滲出來,石路決定砸開洞底,直接從鹽層中汲水。研究了岩石的硬度和結構以後,他讓建設者用硬木加上簡單磨製出來的石頭做成的鑽頭使勁往裡砸,砸開幾個窟窿就開始用磚頭砌上來,形成一個窄窄的井。
井弄好以後,和帶着幾個人小心的把竹管插進窟窿裡,然後封上井口,新的鹽就算完成了。這樣的鹽井,能夠提高生產效率。
今後煮鹽就方便很多,人們只需要往一個竹管裡注水,水到了井底就能溶解裡面的鹽。等水的鹽分足夠,變成濃度大的鹽水之後,再從其他的竹管裡抽出來,放進鍋裡慢慢的熬,鹽就生產出來。
注水的好處就是能夠更快速的獲得鹽水,比起之前要等一天才能把滷水抽上來,這樣的方法效率很高。
鹽井的活兒完畢之後,石路就開始改造周邊的設施。
在泥潭周圍,首先需要加深排水溝。接着讓人找來一些石頭填平原先的軟泥地,然後圍着鹽井以及山洞的洞口建造一個牢固的柵欄,還得從隔壁山上引來水作爲煮鹽用。
以後石路還要在這裡建一棟屋子,用來煮鹽以及進一步把粗鹽弄成精鹽。暫時時間緊迫,只能先讓煮鹽的在山洞裡幹活兒。
這裡的山洞和華洞不一樣,不是石灰岩洞,比較乾燥,非常適合儲存鹽。石路決定等有空的時候要把這山洞好好的改造一下,做成一個專門的倉庫。山洞倉庫完成後,夏天保存鹽的時候就不用擔心鹽受潮。
建設的過程是忙碌的。每天早上石路帶着人出發,划着竹排運送着物資去神馬谷,晚上則運送着神馬谷附近採集的粗大的竹筍回村子。竹子比較好運輸,只需要把砍到的竹子捆起來,拖在竹排後運回來。
工程進度很快,九天後神馬谷的初步建設就完成了。安排下五個人暫時在這煮鹽以後,所有的人就撤回村子準備其他的。
神馬谷的建設完成以後,石路讓民兵隊開始製作五個大的竹排,而他則帶着幾個勞動組的人開始收割豆麥。由於種的不多,所以一天就收割完畢,脫粒時用一根短繩子拴着兩根竹棍,往作物上敲。
收割完畢以後,石路稱量了一下,還沒曬乾的兩畝麥有三百斤,估計曬乾也得有接近兩百斤左右,產量不算高。不過作爲這個時代的精耕細作算是不錯的,明年差不多可以種個十多畝了,那時候就不能採取今年的溝種方式。
豆也有兩百多斤,基本上明年也可以大規模種植。總的說來,在這種條件下,野生作物的初次被種植,算是非常不錯的,本來石路估計,每種能夠收個接近一百斤算不錯的。
收完豆麥,石路看了一下別的作物的情況,發現粟和芋頭則還得等兩個月左右才能收。南瓜和葫蘆倒不用急,可以到下雪再看。
收割完成,民兵隊依然在製作竹排中,這時候勞動組和後勤組已經採收了將近兩千斤的竹筍。女人們把竹筍的皮剝掉,削成塊,用繩子掛在架子上曬。
由於架子的數量不足,石路就帶着收割完成的幾個人幾天內加緊製作。同時對於肉乾石路有新的想法,打算用窯慢慢的烘烤。這需要更多的木炭,以及松枝等有香味的材料。松樹附近不多,只有帶着人划着竹排到桃林那邊去砍。
到了七月底的時候,大竹排終於完成了,比起以前的能夠載更多的東西。在村邊的河面上試航時,這些大傢伙都沒法並行。竹排上面的架子更多,甚至加上了帳篷,以及火爐,做飯都不成問題。
沒幾天,筍乾已經曬好收進倉庫的有五百多斤了,現在大廳周圍,房屋各處都掛滿了待乾的筍片兒。馬場上幾乎成了筍的海洋,石路讓負責製作這些食物的婦女加快速度,要不然等狩獵隊運回肉的時候沒地兒曬。
桑估摸着曬乾以後能夠有兩千斤左右的時候就停下來。煮鹽的由於每天都不停火,加上滷水也充足,現在運回來了一百多斤,陸續的還有更多!
當鹽和筍乾差不多已經夠數的時候,狩獵前需要做的事只有修補柵欄。石路讓大部分族人都先停下手頭的活兒,用了兩天的時間把破損的柵欄修了一遍。這樣在村裡,只有薛還得爲木炭和烤肉的窯忙活,其他的人都準備好去大沼澤獵殺鱷魚。
是時候去大沼澤捕獵了,只是還需要準備一些工具,同時也得計劃好如何對付兇猛的鱷魚。
爲此石路召開了長老會議,通過了捕鱷魚的計劃:用魚和一些肉類吸引,然後一部分人用竹竿把鱷魚肚皮翻過來,剩下的就用長矛刺肚子或者嘴。爲了能更好的殺死這些動物,要特地製作更粗的長矛,用兩個人擡着刺。
捕獵的地點則選擇在村子兩天的路程的沼澤,每一天都將有一組人從獵場返回。石路把能夠動用的人分成四組,其中包括一些孩子,打算先出發三組人,去建設好臨時的據點,一組則留守村子。
打獵時,等有一組運送着獵物回來以後,留守的則出發。回來的一組負責把運回來的肉烤成肉乾,曬制後保存。薛暫時作爲指揮,要一直留守在村裡負責防禦以及指揮製作肉乾。
分配了各自的任務以後,整個村子都在爲捕獵做準備,先是修好了柵欄,然後是把窯清掃以及改制了一下,接着是製作好需要利用的工具。
等到八月五日的時候,經過煮鹽的幾個人的趕工,已經有了兩百多斤的存量,於是浩浩蕩蕩的竹排開始往下游飄去。這次石路調動了所有能動的勞力和工具,不論是大竹排還是小竹排,除了留着一個往來於神馬谷以外統統調走。
這樣充分的準備,每個人都相信收穫的季節馬上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