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議納諫 謀改耕地

魏嗣與梓漣和芸兒享受了一晚後,第二天,魏嗣便把尋找’隨侯珠’之事,交給了梓漣與芸兒倆人。

魏嗣也開始命人向大魏國內所有郡署發佈了一個告示,讓百姓勇於上書或請人代書,來指責自己這個君王和臣子們之過失,以便可以作爲改正,然後又在大梁學宮外興建’興國宮’,專作存放各國學子治國之策。

最後又命人收集各類古書、銘文,在王宮與學宮之間,重新建了座龐大的’古史殿’重新存放整理起來,以備以後重修史書之用。

自己也爲此,在王宮內把曾經的太后居宮隔離了出來,命名爲’納諫宮’以此存放百姓諫言文策,讓蘇代前去代爲管理,也給自己定下了宮殿建好後,自己這個君王必須在一週之內前往這三處宮殿各查閱一次的規定。

但是對於故意造謠、惡意誹謗者,依然下令,查實之後,以重罪論處,以免國內因謠言而亂。

所以整個大魏境內一時間無數的書簡、古籍、銘文和諫言紛紛送到了納諫宮、古史殿、興國宮三處地方。

轉眼已到中秋十分,這日也是張儀正式復任國相的日子,所以魏嗣也帶着張儀、陳軫、蘇秦等十來名官員首先參觀起了這剛剛興建完畢,擺放好了書物的三座宮殿。

來到納諫宮後,魏嗣首先挑選了三冊百姓諫書,各看了一眼後,發現裡面寫的居然不是指責官吏和自己過失之書,反而全是宣揚和奉承自己和當地官員的書簡,便詢問蘇代:

“蘇卿,這怎麼回事,寡人不是說了要讓百姓檢舉寡人與官吏過失嗎?爲何寫的全是這些歌功頌德之言呢?”

蘇代顯得很是無奈:

“大王,您雖然下了百姓諫言令,但是無數地方官吏卻在誤導百姓,說您下的是歌功頌德之令,而且百姓們大多都不識文字,都是找人代寫的,而這些代寫之人卻都與官吏有些交情關係,所以就是這樣了。”

魏嗣聽後很是生氣:

“寡人是要納百姓諫,不是藥被它們糊弄的,怎麼能被這些蛀蟲官吏給誤了呢?馬上通知各地郡署,把這些上了歌功頌德諫書的轄地官吏全部罰俸三月,以作論處。”

張儀這時走過來說道:

“大王,這樣恐怕會有不妥,若您真對這些官吏罰俸三月,它們肯定會在百姓手中壓榨回來,恐怕只會加重當地百姓負擔,而這不只是一個郡縣如此,這樣會使得我們整個大魏治下都會發生混亂的。”

魏嗣便問:

“那張相,您覺得改如何處置此事?”

張儀答着:

“大王您想聽百姓真話,可不能像現在這樣在全大魏納諫,應該先擇一地而試,這樣就算髮生什麼事了,也容易處理一些,而且以您現在興建這納諫宮規格,若我大魏百姓果真都開始納諫了,大王您這一納諫宮也不足以存放這無數的諫言啊,更別說有時間來親閱了。”

魏嗣看了看一旁陳軫、蘇代、蘇秦幾人:

“諸卿,如何看待此事呢?”

蘇秦首先答着:

“張相說的對,您應該建立一套管理百姓諫言的屬系,裡面多設置些正直的學士,對百姓諫言者,以優而錄之,對那些繁複、重複的讓這些學士們重新整理一番,然後當大王您來查閱時,讓這些學士們誦讀出來,這樣不就行了嗎?”

陳軫這時說道:

“季子之言也不爲不妥,但是因爲大王您納的是百姓諫,而且可能諫言都是關係到當地官吏前途和身家性命的,所以您不能讓這些地方官吏去收集百姓諫言,應該派您信賴,而又不會有私心的人去收集纔是!”

蘇代也說說道:

“人不免有私心,就像當年周王朝創立時,對殷商而立的三監管叔、蔡叔等人叛亂一樣,所以大王您對此事還是得慎重爲之啊,臣覺得張相說的對,您應該以一郡縣爲試,若有用者,即可全魏推行,但是一定要再發道令明示百姓,因官吏以前的過失而上的諫言是無效的,這樣才能給誠心改過的官吏一個機會,以至於我們大魏不會喪失這些人才。”

魏嗣聽完蘇代之言後,點了下頭:

“好,那明日蘇卿您就代寡人再重擬一道告示吧,不過這該選何處郡縣爲試呢?”

蘇代馬上說道:

“當然是選一安全可控之地作試了,臣覺得以河內郡的中牟、安陽、西河這三地來試不錯,此三地雖然與趙相鄰,但是我們魏國皆駐有重兵,中牟又屬這些年新擴之地,剛好我們魏國在大王現在近三成都是新擴土地!”

緩了一下,接着說道:

“而且我們魏趙關係現在也不錯,就算這三地官吏不服,想逃亡趙國,恐怕趙國也不敢貿然接納於它們的。”

陳軫馬上也說道:

“臣倒是覺得可以在河東舊都的安邑、曲沃和新田三地試試這納諫之策,正好也一道實施大王您一直猶豫不決的耕地改革之策,若這些宗親官吏有不法之行,正好把它們佔有的土地收回了,分發給百姓,收取賦稅,這樣我們大魏也可以解決河東年年收成不濟之事了,畢竟這三地官吏皆乃我大魏宗氏之親,這樣也能給其它諸郡作表率了。”

如耳也說話了:

“大王,蘇代和陳軫兩位大人說的地方都不錯,但是臣覺得您若要納百姓諫,最合適的之地是陶地,畢竟這裡是中原所有商人、百姓最爲聚集和富庶的地方,而且這裡也已經在我們魏國治下三年了,當地本就有專門給百姓、士人品頭論足的地方,官吏也相對清廉、寬鬆!”

緩了一下,繼續說道:

“所以您要是在陶地發佈納諫之書,確立您納諫的決心,那不僅整個大魏百姓都會擁戴您,恐怕全天下百姓也會因爲大王您的賢明,而心向我們大魏啊!”

魏嗣點了點頭:

“寡人也覺得如耳說的這陶地不錯、不錯!”

見衆人都沒有異議後,魏嗣又想起來剛纔陳軫提及的耕地之事,畢竟這也是自己一直很爲憂慮的一件事,順便也問着:

“那不知衆卿對這耕地改革之事,如何看待呢?”

蘇秦說道:

“如今我們魏國土地雖重,但實則近半都控制在宗親和功臣手中,百姓因爲賦稅繁重,不少都捨棄了田地,跟隨宗親和功臣,做了其奴戶,這確實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須要變革了。”

張儀也說道:

“是的,臣也覺得陳軫大人提議的以安邑、曲沃、新田三地爲先,進行耕地之革的意見不錯,所以臣也覺得應該要把能耕種的土地全部分配給百姓,這樣國庫才充裕起來!”

魏嗣看了看其他人此時似乎都不做聲了。

畢竟蘇代在之前魏嗣爲了賞其功勞,剛賜了陰晉、武城兩地給蘇代作食邑,再加上其剛來魏時,魏嗣賞其的懷、州兩地,現在已經四座食邑了。

而如耳也已經有了酸棗和陽夏兩座食邑。

陳軫因爲功勞最大,所以魏嗣給其封地和食邑也是最多的,曾經衛都濮陽周圍的方圓百里之地都是陳軫的封地和食邑。

魏嗣這時便說道:

“這耕地之法,讓寡人也想起了當年西面秦國也進行過這樣耕地之法,其也沒有完全成功,宗室功卿依然霸佔着近半數土地,反而令的其百姓更加窮困了起來,而寡人想要的耕地改革必須讓大魏強大,百姓也富裕起來,畢竟現在我們大魏百姓的土地真的太少、太少了,而且寡人爲了征戰,不得已,又只得向它們徵賦,寡人真是不忍心啊。”

蘇秦也說道:

“是的,如今我們大魏雖然新佔領了無數土地,但是爲了安撫這些地方,大王都是下令當地免稅三年,而且土地一切皆爲前,這樣導致我們魏國雖然得到了這些土地,卻反而增加了負擔啊!”

魏嗣回着:

“可是寡人也沒辦法啊,不免稅三年,又如何能安撫這些新民呢?不過寡人也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

陳軫便說了句:

“可是若有功之臣日後得不到土地封賞,那以後無數人才肯定都不會來爲我們大魏效力了啊,而現在河東賦稅欠收如此之嚴重,不整治恐怕也是不行了啊!”

魏嗣也知道陳軫、蘇代、如耳都是擔心以後因爲這耕地改革,會失去自己的食邑了,陳軫才提出的,要魏嗣解決現在最難以處理的河東宗親佔地之事了。

畢竟魏嗣宗親經過這些年魏嗣各種的清理,在魏國早已經不掌實權了,但是要處理它們封地,自己不就顯得十分的刻薄寡恩嗎?而且這些人可是魏國能建立的根基啊,不然魏嗣也不會拖了這麼久,猶豫不決的。

張儀也看出了魏嗣的爲難了,便說了句:

“大王,您應該知道,您的志向是要天下一統,在這關鍵時候,必須要捨棄一些東西的,那些魏氏的宗親們,更應該要體諒大王您,不過臣倒是想起了一個人,或許能幫您去勸說安邑、曲沃 、新田這三地的宗親們主動放棄土地!”

魏嗣便不解望着張儀:

“張相,您說這人是誰呢?難道是河東郡守魏不禮嗎?”

張儀搖了搖頭:

“當然不是它了,魏不禮雖然再魏氏宗親有些威望,但是又怎能比得上魏嵩呢?”

魏嗣立刻回了一句:

“魏嵩這老傢伙歷來都是喜歡慫恿魏氏宗親與寡人作對的,又怎會幫助寡人呢?”

第二百四十三章 越國求援 魏嗣至河東第三十八章 惠盎耍四國第二百一十八章 起師之謎 魏嗣收白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兩軍對壘 齊軍辱罵叫陣第一百六十七章 魏嗣會兩相 韓王脅天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王出奇兵 據魏河東第一百九十五章 聶顯領趙軍 怒而弒趙莊第一百一十八章 樂毅聶顯訪 鍾無豔見齊王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開蘇秦爭妻 隨侯珠再現第一百九十八章 郭隗入燕 陶朱公犯事第二十四章 弱國的悲哀第三十四章 蘇代勸韓王第五十五章 魏冉的身世第二十二章 攜陳軫入衛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晉伐齊 秦王領重兵伐韓第三十六章 秦夫人贏姘第四十九章 季漣偷從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子盜珠 魏嗣震怒第一百二十章 秦王似裝病 宋人示韓國第九十八章 蘇秦出谷 姬期金蟬脫殼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上一貂皮 驛站外受困第二百三十四章 諸侯拜天子 最後的輝煌第八十五章 東周公聯韓逼天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耳邀楚盟 魏嗣得和氏璧第一百一十二章 曲沃之盟 暗潮涌動第二十九章 張儀復秦相第七十七章 韓內鬥 蘇秦梓漣赴燕第三章 函谷關硝煙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秦受挫 司馬錯入楚第一百七十章 韓王運九鼎 魏來堵截第八十九章 魏嗣訪鉅子 露求賢之心第八十二章 聶顯刺韓將申差第五十五章 魏冉的身世第三十三章 如耳來相魏第一百二十九章 魏嗣得喜事 屈原使魏第一百二十七章 囚齊王之憂 嘗家人之暖第二百五十章 魏嗣返武陽 會面燕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韓相來魏 嬋兒瘋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疑雲 魏嗣得陰姬第六十六章 蘇秦首遇張儀第五十九章 周王室九鼎第一百三十八章 楚軍慘敗越地 秦魏韓會盟第一百零八章 梓漣巧懲惡夫 獨闖榮城第一百三十章 拒楚之無禮 憤然領兵伐宋第九十八章 蘇秦出谷 姬期金蟬脫殼第六十五章 楚敗秦 張儀赴韓第一百七十五章 楚破咸陽 魏佔陳城第七章 張儀辯衆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囚齊王之憂 嘗家人之暖第二百三十四章 諸侯拜天子 最後的輝煌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戲諸侯 褒姒之冤屈第二百四十二章 鄭袖亂楚 子蘭代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韓王兵伐秦 魏嗣放司馬第一百九十五章 聶顯領趙軍 怒而弒趙莊第一百七十五章 楚破咸陽 魏佔陳城第四十七章 張儀欺楚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韓王兵伐秦 魏嗣放司馬第六十章 途中遇險阻第二百一十九章 焚成周王城 滅東西兩週第一百七十二章 見楚使莊僑 威脅楚國第七十四章 歷下會盟 九國伐燕第二百二十五章 韓王東返 司馬錯抉擇第五十六章 河西獲大捷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雪封路 梓漣染瘟疫第十六章 發奮要改革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議論列國事 定伐楚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郭隗入燕 陶朱公犯事第一百零六章 引敵入濮水 大敗衛趙聯軍第二百零九章 張儀病故 趙雍至樑第二百二十一章 莊僑奪秦糧 贏壯被楚俘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秦受挫 司馬錯入楚第一百二十八章 宋君引狼 魏嗣雍丘遭刺第六十五章 楚敗秦 張儀赴韓第三十一章 秦公主入樑第一百四十八章 魏君臣共謀 助趙解邯鄲之危第一百七十五章 楚破咸陽 魏佔陳城第六十九章 扶立燕公子登基第十一章 齊宋圍觀澤第二百一十八章 起師之謎 魏嗣收白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子盜珠 魏嗣震怒第四十三章 去觀澤會盟第八十一章 河陽現刺客 疑聶政後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戲諸侯 褒姒之冤屈第一百五十四章 王后之志 衛君作死第四十九章 季漣偷從軍第一百七十章 韓王運九鼎 魏來堵截第九十章 魏嗣戲陳軫 韓束兵指函谷關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子受辱 求援於魏第八十九章 魏嗣訪鉅子 露求賢之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攜昭陽田嬰 承匡訪白蟒第六章 兩王會諸使第五十六章 河西獲大捷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子盜珠 魏嗣震怒第二百一十一章 秦王意遷蜀 崤函道遇伏第一百一十章 會盟臺完畢 司馬由使齊第七十四章 歷下會盟 九國伐燕第二百零四章 彭城水患 張儀染疾第一百三十七章 和氏璧入趙 唐昧代景屈伐越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議論列國事 定伐楚策
第二百四十三章 越國求援 魏嗣至河東第三十八章 惠盎耍四國第二百一十八章 起師之謎 魏嗣收白起第一百五十八章 兩軍對壘 齊軍辱罵叫陣第一百六十七章 魏嗣會兩相 韓王脅天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王出奇兵 據魏河東第一百九十五章 聶顯領趙軍 怒而弒趙莊第一百一十八章 樂毅聶顯訪 鍾無豔見齊王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開蘇秦爭妻 隨侯珠再現第一百九十八章 郭隗入燕 陶朱公犯事第二十四章 弱國的悲哀第三十四章 蘇代勸韓王第五十五章 魏冉的身世第二十二章 攜陳軫入衛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晉伐齊 秦王領重兵伐韓第三十六章 秦夫人贏姘第四十九章 季漣偷從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子盜珠 魏嗣震怒第一百二十章 秦王似裝病 宋人示韓國第九十八章 蘇秦出谷 姬期金蟬脫殼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上一貂皮 驛站外受困第二百三十四章 諸侯拜天子 最後的輝煌第八十五章 東周公聯韓逼天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耳邀楚盟 魏嗣得和氏璧第一百一十二章 曲沃之盟 暗潮涌動第二十九章 張儀復秦相第七十七章 韓內鬥 蘇秦梓漣赴燕第三章 函谷關硝煙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秦受挫 司馬錯入楚第一百七十章 韓王運九鼎 魏來堵截第八十九章 魏嗣訪鉅子 露求賢之心第八十二章 聶顯刺韓將申差第五十五章 魏冉的身世第三十三章 如耳來相魏第一百二十九章 魏嗣得喜事 屈原使魏第一百二十七章 囚齊王之憂 嘗家人之暖第二百五十章 魏嗣返武陽 會面燕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韓相來魏 嬋兒瘋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疑雲 魏嗣得陰姬第六十六章 蘇秦首遇張儀第五十九章 周王室九鼎第一百三十八章 楚軍慘敗越地 秦魏韓會盟第一百零八章 梓漣巧懲惡夫 獨闖榮城第一百三十章 拒楚之無禮 憤然領兵伐宋第九十八章 蘇秦出谷 姬期金蟬脫殼第六十五章 楚敗秦 張儀赴韓第一百七十五章 楚破咸陽 魏佔陳城第七章 張儀辯衆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囚齊王之憂 嘗家人之暖第二百三十四章 諸侯拜天子 最後的輝煌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戲諸侯 褒姒之冤屈第二百四十二章 鄭袖亂楚 子蘭代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韓王兵伐秦 魏嗣放司馬第一百九十五章 聶顯領趙軍 怒而弒趙莊第一百七十五章 楚破咸陽 魏佔陳城第四十七章 張儀欺楚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韓王兵伐秦 魏嗣放司馬第六十章 途中遇險阻第二百一十九章 焚成周王城 滅東西兩週第一百七十二章 見楚使莊僑 威脅楚國第七十四章 歷下會盟 九國伐燕第二百二十五章 韓王東返 司馬錯抉擇第五十六章 河西獲大捷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雪封路 梓漣染瘟疫第十六章 發奮要改革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議論列國事 定伐楚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郭隗入燕 陶朱公犯事第一百零六章 引敵入濮水 大敗衛趙聯軍第二百零九章 張儀病故 趙雍至樑第二百二十一章 莊僑奪秦糧 贏壯被楚俘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秦受挫 司馬錯入楚第一百二十八章 宋君引狼 魏嗣雍丘遭刺第六十五章 楚敗秦 張儀赴韓第三十一章 秦公主入樑第一百四十八章 魏君臣共謀 助趙解邯鄲之危第一百七十五章 楚破咸陽 魏佔陳城第六十九章 扶立燕公子登基第十一章 齊宋圍觀澤第二百一十八章 起師之謎 魏嗣收白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子盜珠 魏嗣震怒第四十三章 去觀澤會盟第八十一章 河陽現刺客 疑聶政後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戲諸侯 褒姒之冤屈第一百五十四章 王后之志 衛君作死第四十九章 季漣偷從軍第一百七十章 韓王運九鼎 魏來堵截第九十章 魏嗣戲陳軫 韓束兵指函谷關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子受辱 求援於魏第八十九章 魏嗣訪鉅子 露求賢之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攜昭陽田嬰 承匡訪白蟒第六章 兩王會諸使第五十六章 河西獲大捷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子盜珠 魏嗣震怒第二百一十一章 秦王意遷蜀 崤函道遇伏第一百一十章 會盟臺完畢 司馬由使齊第七十四章 歷下會盟 九國伐燕第二百零四章 彭城水患 張儀染疾第一百三十七章 和氏璧入趙 唐昧代景屈伐越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議論列國事 定伐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