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立煌紀略

虎將衛立煌

衛立煌紀略

衛立煌先生,安徽省合肥市東郊衛楊村人。公元1897年2月16日出生於一個小官吏家中。先生少年有志,志在報國,或學文,或習武,屢見長進。辛亥革命在武昌打響之後,江南各省紛紛宣告獨立。辛亥革命的浪潮在衛立煌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1914年初,年僅17歲的衛立煌到武漢參加革命,幾經周折,至1917年8月衛立煌來到廣州,成爲孫中山衛隊中的一員,成爲一名連長。孫中山先生十分鐘愛這位年輕忠勇的小軍官,在孫先生的教育下,他成爲一名忠實的三民主義信徒。由於他作戰勇敢,指揮得當,能相機進退,職務屢屢升遷。在1918年的討閩戰爭中升爲營長,時年他22歲,是軍中最年輕的營長。

孫中山先生逝世之後,蔣介石成了國民黨的正統代表,在蔣的驅使下,衛立煌參加過東征戰役、北伐戰役、“圍剿”鄂豫皖蘇區及攻打福建人民政府的福建戰役……他歷任團長、師長、軍長、總指揮、集團軍總司令、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陸軍副司令等職。在蔣軍嫡系部隊中有五位上將,被稱爲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他們是:劉經扶(峙)、顧墨三(祝同)、蔣銘三(鼎文)、衛俊如(立煌)和陳辭修(誠)。也就是說,衛立煌在抗戰之前,已成爲中央軍中的主要戰將之一。

在偉大的抗日戰爭中,衛立煌將軍組織指揮了歷史上著名的忻口戰役,殲滅日寇35000餘人,月餘之內使侵略者不能逾越雷池一步。娘子關失守後,衛將軍不得不從忻口撤出;太原失守之後,衛部守退中條山,他們在山上構築牢固的防線,使日寇的八次進攻連連敗北。抗日戰爭也使衛先生的思想得到昇華,他看到中國的希望在八路軍身上,在共產黨人周恩來、朱德的影響下,進一步堅定了抗戰必勝的信心。

1943年秋,衛立煌將軍出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中國遠征軍佔騰衝、取松山、攻八莫、戰芒市,1945年元月27日中國遠征軍與中國駐印軍在南坎會師,收復國土24000平方公里,勝利地打通了中印公路,使盟國的援戰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進中國,爲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遼瀋戰役結束之後,由於衛立煌和蔣介石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衛立煌成了“替罪羊”,受到撤職查辦的處分,被軟禁在南京。淮海戰役之後,蔣介石下野,趁着南京城裡一片混亂之際,衛立煌密赴香港。衛立煌在駐港期間關心國家大事,他訂閱了30多份報紙,潛心研究國際風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他聽到北京開國大典的消息,欣喜之餘給毛主席發去一封賀電:

毛主席:

先生英明領導,人民革命卒獲輝煌勝利。從此中國人民得到偉大領袖,中國富強有望,舉世歡騰鼓舞,竭誠擁護。煌嚮往衷心,尤爲雀躍萬丈。敬電馳賀。朱副主席、周總理請代致賀忱。

煌十月江(三日)電

1955年3月,衛立煌在香港收到周恩來總理的書信,在有關組織的周密安排下,於3月14日夜晚由香港九龍乘專輪到澳門,15日由澳門安全到達廣州。**主席得到衛立煌歸國之消息,當即發去一電:

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即送

衛俊如先生:

三月十六日電報收到,先生返國,甚表歡迎,盼望早日來京,藉圖良晤。如有興趣,可沿途看看情況,於月底或下月初到京,也是好的。

衛立煌先生迴歸祖國,受到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人的接見和宴請。並參觀了石景山鋼鐵廠、十三陵水庫等重要工程。回國之後衛立煌先後曾擔任全國政協常委、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二屆人大代表、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主席在《論十大關係》一文中講到:“像衛立煌、翁文灝這樣有愛國心的國民黨軍政人員,我們應該繼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席對衛立煌先生以極高的評價。

1960年元月17日衛立煌先生因患心肌梗塞併發肺炎。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63歲。元月20日,首都各界上千人在北京中山公園公祭衛立煌先生,由周恩來總理主祭,陪祭的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郭沫若、李維漢、陳叔通,國務院副總理陳毅、習仲勳,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張治中、傅作義,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包爾漢,民革中央常務委員劉文輝、蔣光鼐等。

衛的靈堂前擺放着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宋慶齡、董必武、陳雲、鄧小平等送的花圈。公祭之後,與會人員到八寶山革命公墓爲衛立煌先生舉行了安靈儀式。

衛立煌先生,一生雖然幾經波折,但是最終能回到人民的懷抱,是值得欣慰的。在有生之年,他爲祖國統一大業奔走呼號,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因此,他的一生是光榮的。

3 敵我之間9 順利南歸4 兵臨忻口2 奔向延安9 洛陽大火7 劉少奇會見趙榮聲12 忙中出錯7 虎將入晉2 奔向延安5 日軍南侵6 周恩來獻計4 轉戰雙響頭5 何應欽中計7 保衛太原12 萬事俱備9 洛陽大火5 圍三缺一5 日軍南侵斥責阪田3 忻口激戰第3章 忻口血戰1問計8 日酋出逃4 參謀長的妙算2 衛立煌的災難4 衛立煌的信心5 日軍南侵8 新來的日軍中將7 攻佔北平5 圍三缺一11 八路軍側擊敵後第8章 衛立煌讀馬列13 阪垣謀兵1 日軍陳兵蘆溝橋6 火上澆油5 圍三缺一11 再會朱德第9章 蔣介石訓斥衛立煌12 湯恩伯的勝與敗第7章 假道延安1道路之爭6 仙人指路2 範莊相會3 秘書上課4 參觀抗大3 何應欽來洛8 料事如神5 圍三缺一2 舉棋不定蔣介石第3章 忻口血戰1問計5 阪垣換將9 劉少奇同志上黨課2 範莊相會7 日本天皇的憂慮第1章 虎將出山1北5 張網待魚2 朱龍嘴的玄機第4章 周恩來忻口獻策1第12章 1朱懷冰告狀7 保衛太原9 劉少奇同志上黨課12 唐軍長遇難第1章 虎將出山1北2 引進八路軍6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7 禮尚來往2 拜會傅作義7 保衛太原4 兵臨忻口第3章 忻口血戰1問計第5章 名將守城1忻3 如此軍事會議9 虎將離洛6 將軍也有戀情10 日軍的奸計2 引進八路軍6 借水行舟2 朱老總造訪第3章 忻口血戰1問計7 虎將入晉第13章 1處分衛立煌10 衛立煌與八路軍將領12 唐軍長遇難2 計賺別廷芳斥責阪田第14章 1何應欽裝病第7章 假道延安1道路之爭第13章 1處分衛立煌3 虎將怒闖美齡宮7 十四軍的災難5 蔣衛對抗7 摩擦太行山3 阪垣謀兵5 圍三缺一7 郝軍長的的遺書6 借水行舟6 蔣介石的擔心6 火上澆油5 劉茂恩遇險2 朱老總造訪8 賀炳炎佈陣第7章 假道延安1道路之爭
3 敵我之間9 順利南歸4 兵臨忻口2 奔向延安9 洛陽大火7 劉少奇會見趙榮聲12 忙中出錯7 虎將入晉2 奔向延安5 日軍南侵6 周恩來獻計4 轉戰雙響頭5 何應欽中計7 保衛太原12 萬事俱備9 洛陽大火5 圍三缺一5 日軍南侵斥責阪田3 忻口激戰第3章 忻口血戰1問計8 日酋出逃4 參謀長的妙算2 衛立煌的災難4 衛立煌的信心5 日軍南侵8 新來的日軍中將7 攻佔北平5 圍三缺一11 八路軍側擊敵後第8章 衛立煌讀馬列13 阪垣謀兵1 日軍陳兵蘆溝橋6 火上澆油5 圍三缺一11 再會朱德第9章 蔣介石訓斥衛立煌12 湯恩伯的勝與敗第7章 假道延安1道路之爭6 仙人指路2 範莊相會3 秘書上課4 參觀抗大3 何應欽來洛8 料事如神5 圍三缺一2 舉棋不定蔣介石第3章 忻口血戰1問計5 阪垣換將9 劉少奇同志上黨課2 範莊相會7 日本天皇的憂慮第1章 虎將出山1北5 張網待魚2 朱龍嘴的玄機第4章 周恩來忻口獻策1第12章 1朱懷冰告狀7 保衛太原9 劉少奇同志上黨課12 唐軍長遇難第1章 虎將出山1北2 引進八路軍6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7 禮尚來往2 拜會傅作義7 保衛太原4 兵臨忻口第3章 忻口血戰1問計第5章 名將守城1忻3 如此軍事會議9 虎將離洛6 將軍也有戀情10 日軍的奸計2 引進八路軍6 借水行舟2 朱老總造訪第3章 忻口血戰1問計7 虎將入晉第13章 1處分衛立煌10 衛立煌與八路軍將領12 唐軍長遇難2 計賺別廷芳斥責阪田第14章 1何應欽裝病第7章 假道延安1道路之爭第13章 1處分衛立煌3 虎將怒闖美齡宮7 十四軍的災難5 蔣衛對抗7 摩擦太行山3 阪垣謀兵5 圍三缺一7 郝軍長的的遺書6 借水行舟6 蔣介石的擔心6 火上澆油5 劉茂恩遇險2 朱老總造訪8 賀炳炎佈陣第7章 假道延安1道路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