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茂陵荒煙

茂陵,漢武帝的皇陵,西漢王朝甚至是整個中國史上都非常有名的帝皇陵,除了前面的秦始皇的始皇陵,漢武帝的茂陵是目前爲止規模最大的皇陵,實際上僅論地面陵園的建築奢華程度,茂陵比始皇陵有過之而無不及,原因很簡單,漢武帝時的國家財力非秦始皇時可比,而且秦始皇在位只有三十七年,和漢武帝的五十三年相比差了不少。

依照慣例,天子即位第二年開始修陵,天下貢賦的三分之一用來修陵和其中的財寶。漢武帝在位時間太長,國力又強盛,以至於最後修好的帝陵雖然規模非常大,卻無法藏下所有的陪葬珍寶。

武帝一朝名臣輩出,茂陵左有衛青墓,右有霍去病墓,霍光、金日磾皆在其側,規模都不小,地面還有大量的石人石獸,依稀可見當年的恢宏氣像。

劉修看到了曾經無數次看到過的馬踏匈奴,只是心中卻沒有一絲愉悅,他撫着石馬背上被打砸後留下的痕跡,看着眼前雖然已經經過收拾,卻還是無法掩蓋當年那場浩劫留下的衰敗氣相,沉默不語,心中充滿了淒涼。

西漢亡了,曾經雄居天下的長安城敗落了,以前他就知道這個結果,但是遠遠沒有現在這麼觸目驚心,因爲大漢中興不到二百年,命運又將再一次降臨到洛陽城,在親眼目睹了洛陽城的繁榮之後,他爲即將到來的人間地獄而恐懼萬分。他極力想阻止這幕悲劇,可是真能如願嗎?

劉修坐在石馬背上,雙手託着臉,看着遠處寂靜無聲的山陵,好半天沒說一句話。馬騰和許禇在不遠處看着,他們不明白劉修在想什麼,爲什麼會露出這麼憂傷的神情,但是他們什麼也沒說,看着眼前的這一切,任何一個人都會心情沉重。

張則遠遠的走了過來,看到劉修那落寞的背影,腳步不由得一頓。他遲疑了片刻,走到石馬面前,擡起手拍拍石馬,嘆了一聲:“赤眉爲禍不淺啊。”

劉修聞聲轉過頭看了張則一眼,心中暗笑。到你府上去求見,你把我晾在那裡,現在倒追到茂陵來了,這名士的脾氣果然與衆不同啊。

“赤眉雖然難辭其咎,可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卻不是赤眉。”劉修從石馬背上跳下來,撫着石馬上被敲破的殘缺:“把良民逼成了暴民的人,纔是真正應該追究的。”

張則遲疑了一下,認同的點點頭,“是啊,王莽亂政,纔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劉修搖搖頭,對張則的看法不以爲然。不過,張則能認識到這一點已經不容易了,真要從他嘴裡說出制度的問題,那才叫大白天見鬼。他衝着張則呲牙一樂:“臥虎大人匆匆而來,又爲何事?”

張則曾經擔任牂柯太守,在南中地區非常有威信,永昌、越嶲一帶的夷人非常懼怕他,稱之爲臥虎,他後來還因討伐狄人升任護羌校尉,是位允文允武的幹才。

聽到劉修稱他的威名,張則沒有說什麼,笑了笑,看着遠處仿祁連山而建的霍去病墓出了好一會兒神,這才收回目光,輕聲說道:“曹鸞雖然不是什麼正人君子,可是在永昌還算是有治績,爲黨人鳴冤也算是難得,大人既然也有心爲黨禁做點事,又何必折辱他?”

劉修搖搖頭:“我不是折辱他,如果你認爲我這是要折辱他,那我接下來豈不是還要折辱天下的讀書人。”

張則神情一冷,他是看到了劉修的留言,知道他來辦理曹鸞的事情是想爲解黨禁出力,這才趕來和劉修見面,現在聽劉修的口音,好象他並不贊成黨人,可能還要對黨人不利,他不免有些不快。雖然他不是黨人,但他還是欽佩黨人的。

“大人也覺得黨人罪有應得?”張則的聲音中多了幾分寒意和冷漠。

“罪有應得談不上,但要說是自取其辱,倒也不是冤枉他們。”劉修微微一笑,指了指遠處的茂陵,突然說了一句題外話:“有所堅持是對的,可是也要看堅持的是什麼,有所反對也是對的,可是也要看反對的是什麼。”

張則被他繞得有些暈,沒有立刻反應過來,劉修已經舉步向前走去,他指了指四周的陪葬陵墓:“這裡有這麼多的名臣,卻沒有那位上天人三策的董仲舒先生,大概也是天意。”

董仲舒是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首倡者,也是漢代學術傳承官方化政策的建議人,他對漢代經學的影響之深遠不言而喻。張則雖然不以經學出名,但是對董仲舒還是敬重的,聽劉修對董仲舒頗有輕慢之語,不免有些不快。

看到張則臉上露出的不快,劉修嘆了口氣,看來要打倒董仲舒這塊牌子還真是不容易,張則還算不是經學出身,對董仲舒還有這樣的心理,那些天天讀着聖人經典的讀書人又當然如何?任重而道遠啊。

爲了防止進一步刺激張則,劉修迴歸到了正題:“我到槐裡來,不是我自己的事,是陛下安排的任務。”他放緩了語氣,“陛下並不是不想解黨禁,可是你也要知道,曹鸞與其說是想爲黨人鳴冤,不如是想爲他自己求名,象他這麼搞,黨禁也許永遠都解不開,只會越來越嚴厲。這難道是天下讀書人希望看到的?”

張則眉頭一挑,沉吟不語,過了好久,才輕輕的嘆了口氣:“這麼說來,倒是我想得差了。”他頓了頓,又說道:“那大人有什麼話要對我說?”

“我想請你上疏請以張奐爲太尉。”

劉修解釋了一下洛陽的情況。太尉陳耽被免之後,沒有幾個人敢做這個太尉,按例,太尉去職,司徒順序爲太尉,但是袁隗卻以自己不諳兵事之名堅辭。袁隗不敢當,司空許訓更不敢出頭,其他人更是連想都不敢想,說來說去,這個機會就落到了段熲的頭上。要論兵事,誰還敢說比段熲更強?護羌校尉田晏、護烏桓校尉夏育兩大重將都是他當年的司馬,而最近在洛陽鬧得最兇的劉修更是夏育曾經的屬下,與夏育一起打贏了寧城之戰。

劉修原本也是希望段熲能成爲太尉,但是他現在不這麼想。

原因很簡單,段熲對付羌人用的是屠殺的手段,一舉蕩平了東羌,聽起來的確讓人很爽,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羌亂還在延續。如果讓他做了太尉,他說不定會力主對鮮卑人大開殺戒。劉修不反對把鮮卑人全給屠了,但是他現在看到了更多,也想到了更多,他知道,至少在目前,重症纏身的大漢並不具備征服鮮卑人的實力。

在這種情況下讓段熲任太尉,風險係數非常高。更重要的是,段熲是宦官一系,他一旦做了太尉,對目前微妙的權力均衡非常不利。看起來段熲上臺對劉修有利,但是劉修卻不想因此讓宦官一系超過士人一系太多,否則他就不好從中做小動作了。之所以和袁隗和解,也是出於這個目的。

除去段熲之外,有實力做這個太尉的,就是三明之中的另一個,張奐張然明。

張奐有戰功,有學問,他在尚書上的造詣即使一般的儒生也不能望其項背。但是他在士人中的名聲並不好,一方面是因爲他以戰功出仕,是武人,另一方面是因爲建寧元年竇武、陳蕃之所以死在宦官手中,與他被宦官矇蔽有很大的關係,他在軍中的赫赫威名成了北軍倒戈的重要因素,雖然他因此後悔莫迭,拒絕了封侯,以後又多次爲竇武、陳蕃申訴,但是士人還是不願接納他,哪怕他後來也因爲得罪了宦官而遭到禁錮。

張奐現在也遭到禁錮,一直閉門不出,如果能讓他出任太尉,實際上就表示天子將要開黨禁,重新啓用黨人,對於天子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讓步,萬一被黨人們會錯了意,再次猛烈抨擊朝政,讓天子下不了臺,那可就麻煩了。

由誰來提議,這個人選非常重要,成了,他將是黨人的救星,敗了,他就是替罪羊。劉修不想做這個出頭掾子,他選中了張則。張則不是黨人,他甚至不是經學出身,由他出面,不會讓天子感到牴觸,而且他的治績很好,天子對他印象非常不錯,相對來說,接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就算是不接受,也不至於大發雷霆,象處理曹鸞這樣處理他。

當然了,要想把事情辦成,這些還遠遠不夠,這封上書怎麼寫就非常重要,要是還象曹鸞那樣寫,十有八九還要壞菜。劉修的目的就是打消張則的那股戾氣,希望他從大局出發,既把意思表達清楚,又不至於觸犯天子的逆鱗。

張則明白了,他雖然覺得劉修這麼做有些推他下火坑,自己躲在後面看戲的狡猾,但是並不在意,他很爽快的答應了劉修的請求,表示立刻上書天子推薦張奐爲太尉,並儘量把話說得婉轉些。劉修非常高興,兩人又說了一些閒話,這才分手告別。

張則一回太守府,立刻請來了屬吏士孫瑞,把自己的意思一說。士孫瑞嚇了一跳,猶豫了半天不敢寫。士孫家是扶風大族,他的父親士孫奮家財一億七千萬,樑冀向他借財五千萬,結果他只給了三千萬,樑冀大怒,示意當時的右扶風把士孫奮兄弟一起下獄打死。經此一變,士孫家是一年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生怕再惹出禍事來。

見士孫瑞不敢寫,張則胸口一拍,你寫,有功是你的,出了事我一個人擔着。見張則這麼說,士孫瑞知道不寫是不成了,只得勉爲其難,花了兩天的功夫,終於寫出讓張則滿意的奏疏,張則當着士孫瑞的面親手謄抄了一份,封了泥,用了印,然後把原稿還給士孫瑞,這個你自己收着,將來立了功再拿出來。

張則隨即將奏疏用快馬送往洛陽。

劉修遊覽了渭原上的諸陵,回到槐裡後,得到張則的消息,知道奏疏已經送出,非常高興。與此同時,曹鸞的悔過書也已經寫好了,劉修看了一遍,覺得算是檢討深刻,也讓人送往洛陽,同時附上了自己的一篇意見稿。他自己卻沒有回去,而是趕到長安城呆了大概半個月,完成了寫生任務之後,才帶着一大疊畫稿趕回洛陽。

一進步雲裡的家門,劉修就感覺到氣氛不對,盧慎、劉備等人像孫子一樣站在院子當中,張飛、毛宗和唐英子躲在屋裡,看到他一臉的喜色,卻不敢大聲說話,只是拼命的招手。劉修大疑,走過去先捏了一下唐英子的臉頰,一邊讓許禇拿禮物,一邊笑道:“沒進宮去陪太后玩?”

唐英子接過禮物,卻顧不上開心,急切的提醒道:“大哥哥,盧先生回來了。”

劉修一愣,這才知道氣氛怪異的原因了。他有些奇怪,盧植廬江太守當得好好的,怎麼突然回來了,一回來又是這麼大的脾氣?

張飛連忙把經過解釋了一下。劉修離開洛陽不久,盧植突然回到了洛陽,卻已經沒有了廬江太守的官職,而是作爲一個待罪的官員回來述職的。回到洛陽之後,司徒府也沒給什麼處理意見,就讓他在家呆着,盧植一呆就是半個月,這才急了,趕到司徒府一打聽,這才知道他之所以被免職,是宮裡有人說他平定廬江的盜賊時有勾通盜賊的舉動,他一去盜賊就散了,並不是因爲他有本事,而是他和盜賊有勾結。

盧植如何能受得了這個污衊,他立刻上書自訴,可是上書如石沉大海,也不知道是天子看到了沒反應呢,還是根本沒看到。盧植急了,只好讓兒子盧慎在太后面前爲他辯解,太后倒是好說話,和天子通了個氣,天子下詔拜盧植爲議郎,還到東觀去校書,至於廬江太守任上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盧植非常鬱悶,這個結果對他來說很難接受,倒不是因爲丟了官,而是這麼不明不白的讓他很不高興。他還要上書自辯,後來盧慎勸他說,你別上書了,說你壞話的就是中常侍袁赦。

盧植這才明白,原來在他背後下黑手的還是袁家的人,歸根到底的原因卻是劉修和袁家的衝突,特別是和馬倫的衝突。他氣得差點吐血,卻不好去向袁隗、馬倫說理,只好把氣撒在劉備等人身上,說他們學問荒疏了,天天讓他們讀書,一旦有什麼過失,就讓他們在院子裡罰站。

劉修明白了,這哪裡罰盧慎和劉備呢,這是對我有意見呢。他想了想,決定立刻去拜見盧植。經過中庭的時候,盧慎拉住了他,用哀求的眼神看着他,請他在和盧植說話的時候多多忍耐。劉修笑了笑,點頭表示自己心裡有數,然後施施然的進了內院,上了正堂。

盧植獨自一人坐在堂上,正在讀書,不過劉修看得出來,他的心思不在讀書上,大概是從僕人們的口中知道他已經回來了,特地在這兒等着的。

劉修上前施禮,同時奉上帶回的禮物。盧植冷漠的掃了一眼,隨即又把目光轉回了書上,也不理睬劉修,劉修又拜了拜,說了聲不敢打擾先生做學問,起身便走。

盧植懵了,他沒想到劉修會這麼幹,瞎子都看得出來他很火,而且這火就在劉修的身上,劉修不戰戰兢兢的等着他發落,居然要走,甚至一點內疚的感覺也沒有?

“你等等。”盧植稍微一愣神的功夫,劉修已經到了庭中,如果他再擺一會兒架子,估計劉修就能跑出大門。盧植只好放棄了擺威風的計劃,提前出聲叫住了劉修。劉修轉過身,很茫然的看着盧植:“先生有什麼事?”

盧植心裡非常堵,準備了好幾天的說辭一下子居然出不了口了。他非常鬱悶的看着劉修,好一會兒才說道:“我的廬江太守已經被免了。”話一出口,他又後悔了,這麼說好象自己是個受了委屈的孩子似的,哪裡還有一點先生的威風。

“我知道,不做也罷。”劉修很平靜的點點頭,“回洛陽也好,先生志在學問,就安心的做學問吧。議郎雖然只有六百石,又不發俸祿,但是吃飯還不成問題……”

盧植越聽越鬱悶,心道我是因爲捨不得俸祿的原因嗎?我是不服氣,這官被免得冤枉。他打斷了劉修的話,沉着臉說道:“德然,我難道是爲了太守的俸祿?”

“那先生是爲了什麼?”劉修裝糊塗的反問道。

盧植語噎,半天才緩過勁來,簡明扼要的把事情說了一遍。這些劉修剛纔已經從張飛那裡知道了,再聽一遍也沒什麼新意,不過話從盧植語裡說出來,那指責他的意思就更明顯了。劉修沉默了片刻,收起了虛僞的笑容,迎着盧植的目光:“先生以爲我錯了嗎?”。

“對長輩不敬,難道不是過錯?”盧植也沉下了臉,他對劉修這種態度非常不滿,不僅一點認錯的自覺性也沒有,相反還覺得理直氣壯的,這讓盧植很難接受。“抑或你未把我當你的師長?”

劉修眼神一緊,沒有吭聲。

盧植怒氣上涌,開始指斥劉修的所作所爲,從他經商開始,一直說到他不求上進,惹事生非,與宦官來往過密,諸如此類,反正劉修所做的一切都不滿他的意,玷污了他的名聲。他的話說得越來越難聽,聲音也越來越大,在內室的張氏聽了直跳腳,卻不敢出來阻攔,站在庭中的盧慎和劉備面面相覷,也不敢上堂相勸。

劉修一聲不吭的聽着,直到盧植說得氣喘吁吁,口乾舌燥,他才俯身一拜:“弟子有負先生教誨,這就回去閉門思過,潛心爲學。”說完,從懷裡掏出兩頁紙,推到盧植的面前:“這是師兄的來信,很慚愧,他要的糧食我還沒有解決,既然先生回來了,就請先生處理吧。”說完,他又拜了一拜,退下了堂,頭也不回的走了,看得盧慎和劉備目瞪口呆,盧植也氣得說不出話來。

劉修很決絕,立刻收拾了行李,帶着許禇和唐英子搬到了太極道館,張飛一看,也不想在步雲裡呆着,背起自己的行囊也着劉修走了。劉備和毛宗猶豫了半天,最後還是沒行動,他只是和盧慎趕到太極道館來勸劉修不要這麼意氣用事,這等於是把自己逐出師門了,以後傳出去可不好聽。劉修冷笑一聲,我可不是把自己逐出師門,我等着先生把我逐出師門呢。我現在就是個商人,和你們這些讀書人湊在一起,會影響你們的清譽,還是離得遠一些的好。

劉修犯了脾氣,不肯讓步,盧慎也沒有辦法,只好去請蔡邕來說合。蔡邕聽了,眉頭一皺,沒有去見劉修,先找到了盧植,一見面就將兩份還帶着墨香的邸報送到他的面前。

“一份是曹鸞請解黨禁疏和自劾疏,一份是右扶風太守張則請拜張奐爲太尉疏。”蔡邕和盧植是老朋友,沒有必要講什麼虛禮,他直截了當的說道:“不用我告訴你這兩份邸報代表着什麼吧?”

盧植疑惑的拿過兩份邸報,迅速的掃了一眼,目光中透出驚喜之色:“天子要解黨禁了?”

蔡邕點點頭:“雖然我在這上面沒看到德然的名字,可是我相信這後面一定有德然的推動。”

“他?”

шωш ●тт kΛn ●co

“不錯。”蔡邕冷笑一聲,又拿出一本《洛陽志》扔在盧植面前:“這也是德然的大作,很多人都以爲這是一本茶餘飯後消遣的玩物,可是有誰知道他在這裡面透露出的深意,有誰知道,他纔是真正憂國憂民的志士?”

盧植氣極反笑,起身從書房裡拿出那本劉修手抄的《東胡志》扔到蔡邕面前:“這樣的東西我也有,可是我還真看不出來這裡面有什麼深言大義。你要是喜歡,我送給你好了。”

蔡邕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拿起來翻了幾頁,老實不客氣的往懷裡一揣:“那我就卻之不恭了。盧子幹,你不要後悔。”說完,他揚長而去,把盧植搞得一頭霧水,不知道蔡邕怎麼就這麼死心塌地的維護劉修,甚至不惜和他這個多年的老朋友翻臉。

蔡邕從步雲裡一出來,轉身就去了太極道館,劉修正在忙,一看到蔡邕,就知道他的來意,卻裝不知道,很熱情的指着幾副剛剛完成的掛軸說道:“先生來得正好,看看我這幾幅長安畫卷還看得入眼無?”

蔡邕掃了一眼,立刻被吸引住了,湊到跟前細看,然後又向後退了幾步,仔細端詳了好一會,指着那幅題爲“茂陵荒煙”的畫,有些傷感的說道:“這一幅……令人心酸,不見一絲硃色,卻有滿紙的血淚。”

第710章 英雄有淚第11章 盧植第125章 別在我面前裝純潔第313章 神乎其技第424章 合血秘術第505章 李儒自薦第5章 白馬公孫瓚第636章 無毒不丈夫第516章 不諧之音第210章 有罪與無罪第329章 風起雲涌第739章 風雨欲來(下)第135章 機遇第40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61章 袁術的勝利第145章 富貴險中求第434章 絕處逢生第71章 內憂外患第116章 艱鉅的任務第570章 打虎記(八)第712章 桃李不言第441章 大漢朝的就業難第99章 喜憂參半第310章 分身乏術第583章 家事第153章 追擊第149章 我爲你報仇第555章 西陵之戰(二)第471章 鬼才出險招第478章 殺神第678章 以身說法第721章 投鼠忌器第190章 茂陵荒煙第473章 錦雉第204章 第一場雪第553章 未老的黃忠第78章 來者不善第216章 反目成仇第564章 打虎記(二)第661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239章 右賢王第340章 飛將軍第506章 陰謀與陽謀第362章 心病第90章 虎落平陽第746章 陣前歡(中)第242章 暗流第205章 你死了,誰知道?第398章 敲山震虎第336章 蒼天已死第142章 並非真相第395章 統一戰線第550章 孫策第187章 打的就是你第425章 晴天霹靂第7章 天生奇材第499章 晴天霹靂第574章 無賞之功第243章 喜相逢第510章 唯我獨尊第182章 道可道,誰知道?第1章 我的兄弟叫劉備第395章 統一戰線第247章 計高一籌第675章 先生很生氣第155章 誰是黃雀第226章 監軍第126章 青牛角第740章 天佑袁氏第179章 主動出擊第97章 漏網之魚第445章 石門伏擊第648章 巨盾的利與弊第690章 一家人第538章 皇家無情第120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285章 結黨第141章 突襲第530章 公孫瓚的野望第439章 以退爲進第599章 進步喜人第550章 孫策第86章 你是我的人質第45章 畫美人,我最牛第197章 軍校第410章 暗訪第414章 交易的資本第55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663章 機會第140章 拋石機第708章 法進乎道第70章 天下學術出黃老第422章 慎重第441章 大漢朝的就業難第51章 觀桃花而悟書第641章 毫釐之失第275章 人外有人第413章 阿媽第332章 漢陽閻忠第146章 玄甲
第710章 英雄有淚第11章 盧植第125章 別在我面前裝純潔第313章 神乎其技第424章 合血秘術第505章 李儒自薦第5章 白馬公孫瓚第636章 無毒不丈夫第516章 不諧之音第210章 有罪與無罪第329章 風起雲涌第739章 風雨欲來(下)第135章 機遇第40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61章 袁術的勝利第145章 富貴險中求第434章 絕處逢生第71章 內憂外患第116章 艱鉅的任務第570章 打虎記(八)第712章 桃李不言第441章 大漢朝的就業難第99章 喜憂參半第310章 分身乏術第583章 家事第153章 追擊第149章 我爲你報仇第555章 西陵之戰(二)第471章 鬼才出險招第478章 殺神第678章 以身說法第721章 投鼠忌器第190章 茂陵荒煙第473章 錦雉第204章 第一場雪第553章 未老的黃忠第78章 來者不善第216章 反目成仇第564章 打虎記(二)第661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239章 右賢王第340章 飛將軍第506章 陰謀與陽謀第362章 心病第90章 虎落平陽第746章 陣前歡(中)第242章 暗流第205章 你死了,誰知道?第398章 敲山震虎第336章 蒼天已死第142章 並非真相第395章 統一戰線第550章 孫策第187章 打的就是你第425章 晴天霹靂第7章 天生奇材第499章 晴天霹靂第574章 無賞之功第243章 喜相逢第510章 唯我獨尊第182章 道可道,誰知道?第1章 我的兄弟叫劉備第395章 統一戰線第247章 計高一籌第675章 先生很生氣第155章 誰是黃雀第226章 監軍第126章 青牛角第740章 天佑袁氏第179章 主動出擊第97章 漏網之魚第445章 石門伏擊第648章 巨盾的利與弊第690章 一家人第538章 皇家無情第120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第285章 結黨第141章 突襲第530章 公孫瓚的野望第439章 以退爲進第599章 進步喜人第550章 孫策第86章 你是我的人質第45章 畫美人,我最牛第197章 軍校第410章 暗訪第414章 交易的資本第55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663章 機會第140章 拋石機第708章 法進乎道第70章 天下學術出黃老第422章 慎重第441章 大漢朝的就業難第51章 觀桃花而悟書第641章 毫釐之失第275章 人外有人第413章 阿媽第332章 漢陽閻忠第146章 玄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