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

強忍着在去瞄上幾眼的衝動,姜然做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模樣。

帝后禮佛圖是什麼?

嚴格來說帝后禮佛圖浮雕圖分爲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孝文帝禮佛圖,第二部分是文昭皇后禮佛圖,一帝一後雕於石材之上,簡稱帝后禮佛圖。

這件禮佛圖只是殘件,只有部分人物完整,從箱子裡的這部分殘件來看,這上面雕刻的人物內容按照身份尊卑依次由大到小,最前面的人物衣着華貴面容端詳,其身後跟隨者略小一號的達官貴人以及在小一號的奴僕隨從。

雕刻這些人物的刀法刻法全部是橫向用刀,這是因爲龍門山上石頭材質的原因,因爲在古代所有的石窟文化中,石頭頁岩的材質都偏軟。

難道是工匠爲了偷懶省力?專找的這種軟石頭來刻?

其實不是的。

因爲如果選擇開鑿石窟的地方全都是硬石的話,在雕刻人物開臉或者衣飾部分的時候非常容易崩壞,比如在雕刻佛像眼睛的時候先刻上眼皮,在刻下眼皮,隨後刻中間部分。

這麼一來,上、下、中的刻法如果是硬石的話會非常容易崩皮,反之軟石頭的話因爲石紋肌理大都相同,要麼橫紋要麼豎紋,所以只要照着石紋的走向下刀人物就不會崩壞掉皮。

“小兄弟?小兄弟!”柳二突然出聲打斷了姜然的思路。

啊......姜然被人喊醒後略顯尷尬。

稍微整理了下思路姜然看着蹲在地上的柳二語氣平靜的問道:“不知二爺從哪裡得來的這東西?我看剛纔你們單獨藏於牀底,所以是不打算賣了?”

姜然一聲二爺叫的對方有些飄飄然,柳二當下報以笑臉迴應道:“嗨,看兄弟你說的,幹咱們這行的有啥東西是不敢賣的?等級再高的東西在我們眼裡不過就是錢多錢少之分罷了,何況這件普通的北齊石雕!”

“北齊石雕?不是北魏禮佛圖?”

“這兩老油子走眼了?還是自己看錯了?”姜然一時有點懵。

怎麼兄弟看上這件北齊石雕了?這可是件殘器啊!值不了幾個錢的,另外這東西咱圈裡明眼的都能看出來是從XXX石窟裡倒騰出來的,就現在大家這保護文物的意識,這貨也不好轉手!柳二善心提醒姜然道。

聽着柳二善意的提醒,姜然明白了個大概,自己沒判斷錯,看來確實是對方走眼了。

其實也難怪對方認不出來,因爲這件禮佛圖原型現在正在某國遠東博物館分部裡。

啥情況?難道在外國博物館裡的那份帝后禮佛圖是假的不成?

不能吧?怎麼會!

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其實這裡面有個小故事插曲,別人不知道姜然卻清楚。

有一部電視劇叫《五月槐花香》,裡面有個古董商藍掌櫃,扮演者是大家熟知的和大人,其實這個人物的原型就是嶽彬,這也和這件殘器石雕有關。

1931年,彬記古玩店老闆嶽彬買通了龍門石窟附近的土匪,綁架了當地6名熟練的石匠。

這些人只在晚上動手,他們以手電筒打燈的形式放風,花費數月時間龍門石窟裡的石雕壁畫“帝后禮佛圖”盜鑿下來敲碎成數百塊偷運到琉璃廠,隨後嶽彬又找人拼接,以4萬大洋的價格賣給了當時牛約市藝術博物館遠東部主任普愛倫。

這兩幅石雕壁畫現一份扔藏於牛約藝術博物館,另外一份現藏於堪薩斯市納爾遜博物館。

鮮爲人知的是,那份北魏石雕一定是真品嗎?

當年同時期的的動輒數萬大洋收購文物的幾位大佬總是叫嶽彬爲“嶽假人”。

其中有盧芹齋,仇家兄弟,夏錫忠等人。

爲何?因爲這人造假太厲害了。

單說一件事,當年永寶齋的老闆劉賀明從大同買了7個北魏石雕佛頭,嶽彬知道洋人都喜歡有年份的石雕木刻,便經過還價後以總價430大洋的價格從榮寶齋手裡買下了這7個佛頭。

他先是以800銀元的價格把第一個賣給了櫻花國山中商會,消息傳出後又來了很多國外的古董商聞訊前來購買。

就這7個佛頭,他先後賣了十多年都沒賣完。

50年查抄彬記庫房的時候還發現了十幾個石雕北魏佛頭,傳言流出說岳彬賣出去過130多個佛頭,當然這數量的真假不知。

可以肯定的是買家都不是一般人,都是大藏家和一些國外博物館,這些人都具備相當的藝術品鑑別能力,由此可見此人的造假能力之強。

另外1951年嶽彬被以走私罪逮捕,當時查抄嶽彬的紀錄顯示,7輛大卡車從彬記拉古董,整整拉了七天七夜才拉完,而在清理右倉庫的時候,當時的工作人員發現了三大麻袋碎石,這些碎石正是“帝后禮佛圖的石雕碎塊”。

原版既已賣出,那又何來這麼多的碎石殘片?

另外在舉個例子,嶽彬仿造過一批古畫,他不光自己有很強的動手造假能力,他在用人造假這一方面也很厲害。

嶽彬仿一張宋畫,他首先找到一張老絹或者老紙,然後請高手幫忙。

臨摹畫畫一個人,專門寫字提字的一個人,刻章印章的一個人,裁剪裝裱的一個人,最後整體做舊時又用一個人。

做一個仿品,如此的不計工本,而且這五個人當時都是各自圈子裡的實力派,刻章的和裝裱的都曾在清宮的造辦處任職過。

仿造完以後,他讓店裡的小夥計喬裝拿着畫去同行的店裡問價,結果當時他們掌櫃的就給出了600大洋的收購價格。

現在著名的收藏家,某博物館創始人馬先生曾經在一檔電視節目裡說過此事,現在網上還能搜到視頻。

馬老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刻意的沒有提及人名,只說了某某時間一家有名的拍賣行出現了一張宋畫,結果同一時間。世界各地多個國家又冒出了十來張一模一樣的字畫。

這些畫都在一些比較有名的私人收藏家手裡,這事還成爲了當時收藏圈的一件趣事。

馬老雖然未提及此畫來歷,但十之八九應該都是當年從彬記流出去的。

所以,姜然判定眼前這件禮佛圖的殘器正是當年的真品,而當年被洋人花數萬大洋買走的只不過是彬記的高仿品!

當然這些都只是姜然自己的推測,所以,他想賭一把,賭這件石雕殘器到底是原版還是複製品!

姜然選擇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爲這件殘器石雕上發出的黃光是他前所未見過的!

賭贏了,一夜暴富,要是賭輸了......好像.....

總之先聽聽這兩老油子想賣多少錢在說,做好了決定後姜然便直截了當的開口問道;“不知二爺這件殘器石雕想賣幾千塊?這件東西破是破了點,但是擺在我們家魚缸後面感覺還不錯啊。”

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六章 兔毫盞第六章 兔毫盞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七章 連環套第六章 兔毫盞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十章 發燒第六章 兔毫盞第六章 兔毫盞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六章 兔毫盞第六章 兔毫盞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十章 發燒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十章 發燒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七章 連環套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六章 兔毫盞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六章 兔毫盞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七章 連環套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七章 連環套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六章 兔毫盞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十章 發燒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六章 兔毫盞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六章 兔毫盞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十章 發燒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七章 連環套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七章 連環套
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六章 兔毫盞第六章 兔毫盞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七章 連環套第六章 兔毫盞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十章 發燒第六章 兔毫盞第六章 兔毫盞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六章 兔毫盞第六章 兔毫盞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十章 發燒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十章 發燒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七章 連環套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六章 兔毫盞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六章 兔毫盞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七章 連環套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七章 連環套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六章 兔毫盞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十章 發燒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二章 神秘銅錢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五章 妹妹,咱家有錢了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六章 兔毫盞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一章 掏老宅子第六章 兔毫盞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八章 帝后禮佛圖第十章 發燒第四章 這盤子我買了!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七章 連環套第九章 禮佛圖的前世今生第三章 紅色光暈第七章 連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