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朝臣們關於經濟方面的爭論並沒有影響到對於對西斯羅和卡曼以及倭地三國的戰爭準備,誰都清楚,如果不能徹底消除利伯亞人的威脅,大唐帝國頭上將永遠懸着一把利劍,一旦帝國日後出現一些意外狀況利伯亞人隨時都有可能捲土重來,而現在征服了他們至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這種危險性。

樑崇信和崔文秀都向無鋒和樞密院推薦了自己心目中合適的北征人選,成大猷、宋天雄和舍內成爲了候選人,原本木力格也是合適人選,但是他本人婉拒了這份可能會給他帶來榮耀的機會,對於他來說,經歷了漫長的北方戰役,痛打落水狗的事情已經沒有多少意義了,相比之下,他倒是和康建國都有意代表帝國到新大陸去拓展一番,尤其是在獲知西大陸諸強都開始在新大陸的殖民力度上加強時,他們的興趣就更加濃厚了,海軍陸戰隊顯然不大可能勝任這樣一項宏大的工程,陸地上的戰爭終究還是要陸軍來決定,這一點木力格和康建國都堅信不移。

應該說帝國中央獨資興建的盧龍兵工廠和拉合爾兵工廠迅速投入生產拉開了帝國陸軍裝備更新的序幕,在得知了西大陸諸強在這方面已經走在了前列之後,在無鋒的強烈督促下,帝國樞密院和財政部很快形成了共同意見,以最快速度加快陸軍裝備的換裝速度,同時開始大規模的對陸軍進行鍼對性訓練,首先換裝的便是第一軍團、第三軍團、第六軍團以及第八軍團,這幾個軍團都將是可能會投入利伯亞戰役和新大陸戰場的主力軍隊。

與此同時在餘杭興建地餘杭兵工廠也開始投產,這家兵工廠則是由帝國中央出資百分之七十。同時用過國債資金募集了剩餘的百分之三十資金投入建設,主要是爲帝國海軍生產軍用裝備,也標誌着帝國七大軍工體系中的三大軍工企業的初步成型。

在崔文秀地請求下,無鋒最終同意了崔文秀關於收復南梅利的意見。事實上這個意見在帝國樞密院和政務院都引發了相當大的爭議,薄近塵支持這個建議,但是凌天放和政務院兩相都持反對態度,無鋒也爲此猶豫不決,最終還是在崔文秀保證將不會引發與西奧蘭和日德蘭兩國的大規模戰爭情況下勉強同意了這次戰爭計劃,但是無鋒在同意之後也給崔文秀留下了一個尾巴,要求在崔文秀必須選擇合適時機,發動戰爭之前也必須要現行報請帝國中央批准,而不得擅自發動,這一點也讓崔文秀鬱悶無比。好在總算贏得了皇帝陛下的首肯,也算是差強人意,他原以爲自己的這個計劃有很大可能會遭到否決。連支持他這個計劃的薄近塵都不看好。

鑑於新投產的盧龍兵工廠生產能力已經被帝國幾個即將發動北征戰役和遠足新大陸的陸軍軍團需要耗盡了所有生產潛力,沒有潛力爲駐紮在中大陸地區的陸軍所需裝備進行換裝,崔文秀強烈要求在中大陸工業能力較爲發達地盧克索建立一家軍工廠,以加快帝國在中大陸地區的陸軍換裝計劃,這個計劃得到了梅利總督秦鐵流和梅利工商業階層的大力支持。帝國政務院經濟發展部在徵得了帝國樞密院首肯之後,最終同意了在盧克索新建一家軍工聯合體地計劃,由帝國出資百分之六十。梅利本地工商人士出資百分之四十,興建一家綜合性的軍工企業,不但要爲陸軍生產各種武器裝備,同時也要爲即將建成的西海艦隊生產各種武器裝備。

但是盧克索雖然有較強的工業基礎,但是要想在短時間內讓新建的軍工聯合體就開始大規模生產當然不可能,這樣一個軍工聯合體不但需要全面規劃,而且在安全保密問題上也需要經過嚴密地佈置,這也是經濟發展部一直不能輕易決定而要徵求帝國樞密院意見的主要原因,好在帝國樞密院也考慮到波羅的海和愛琴海沿岸地區對於帝國地重要性將會越來越大。而要想確保帝國在這個地區的利益就必須要擁有一支強大的陸海軍,尤其是海軍力量更爲重要,儘快讓剛剛獲得批准組建的西海艦隊以嶄新的姿態和先進的裝備出現在波羅的海和愛琴海上,對於震懾周圍強鄰維護帝國權益都有着相當重要的作用。

大陸公曆702年8月19日,已經完成了準備的帝國第九軍團和重新獲得整編地多頓軍團在新月半島北部地區聯手發動了全面攻勢鄉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厲兵秣馬準備北征的第一、第三、第六軍團身上時,誰也未曾想到戰爭卻首先會在東北角上的新月半島上爆發。

應該說金正揚和多頓軍團選擇的時機相當好,由於帝國海軍大東洋艦隊頻頻在勘察加島和寶島附近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甚至還與米蘭王國在寶島附近進行了登陸作戰演練,這讓立原山川似乎意識到了危機的臨近,不但將倭地本土陸軍大量抽調駐紮在寶島和勘察加島上,在新月半島上的陸軍也已經下降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這也爲帝國在新月半島上的軍事行動創造了最佳條件。

大陸公曆702年8月21日,多頓軍團在帝國第九軍團的掩護下在付出了相當傷亡之後突破倭人在新月辦到咽喉處修建的要塞——牛關要塞,一舉控制了進軍新月半島的大門。緊接着第九軍團和多頓軍團勢如破竹,連可倭人在新月辦到西岸修建的竹關、馬關、豐後關等主要要塞,倭人潰不成軍,一直退到新月半島最南端,最終全軍覆滅。

戰役持續時間沒有超過二十天,一切顯得出乎預料的順利,立原山川甚至來不及,他也不敢從勘察加島和寶島抽調兵力進行反撲,他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勘察加島和寶島究竟還能守多久,自己在勘察加島和寶島上統治一旦崩潰會不會影響到自己在倭地本土的統治地位,而像庫克羣島和琉球羣島這些地區,他已經毫不猶豫的拋棄,甚至連一兵一弈也也不願放在那裡了。

無鋒淡淡的瞥了一眼呈送在自己案頭上的文牘,他連看都懶得看一眼,這幫倭人這個時候就知道來求和請降了,這讓他感覺到一陣噁心,這些欺軟怕硬的傢伙比任何人都更勢力更狡猾,一看到局勢不利便想到要如何最大限度保存自己的實力,這種人讓他們留下只會給自己增添麻煩。

“蘇秦,你是什麼意見?”看見自己的副首相似乎若有所思,無鋒知道對方肯定有些想法,不過他並不認爲蘇秦弱智到準備接受對方的條件那種地步了。

“陛下,臣只是覺得有些好笑,這幫傢伙在多頓和普爾崩潰時就應該來降服纔對,可是他們總要報一絲希望,似乎希望帝國將他們忘記了一般,又或者他們還想看看西斯羅人和卡曼人的下場,可未曾想到金正揚會突然給他們來這一下子,現在終於坐不住了。”蘇秦搖搖頭,“陛下也看了他們的請求吧,願意交還一切佔領領土,但是卻要我們保證他們的貿易自由,不得在制裁他們,口氣還挺硬,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是我們打了敗仗呢。”

“哼,這些倭人本來就是如此,背信棄義對於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不過我們得承認如果不是寶島和勘察加島抽調了他們太多軍隊的話,牛關沒有那麼容易拿下,朕看金正揚送來的戰報對於倭人的戰鬥意志還是評價頗高的。”無鋒點點頭,“現在主動權掌握在我們手中,怎樣下刀就看我們的態度了。”

“陛下準備放過他們麼?”蘇秦有些驚訝,據他所知,皇帝陛下似乎對倭人一點好感沒有,當然倭女除外,這種情況下獻出被佔領土就偃旗息鼓似乎不是皇帝陛下的風格。

“嗯,爲什麼不?先讓他們把寶島和勘察加島交還給我們,一切等我們把寶島和勘察加島徹底納入手中再說其他,他們佔領了寶島和勘察加島這些土地這麼久,難道就不需要付出代價?”無鋒聳聳肩,“當然我們沒必要現在就給他們算這麼細,總而言之,我們的要求他們永遠達不到就足夠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理由,朕在想這很容易,對不對?他們都能如此,難道我們就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麼?”

蘇秦一陣惡寒,原來皇帝陛下根本就沒有打算接受這份求和書,一切不過只是一個幌子,一切只要等到收回寶島和勘察加島之後就會暴露無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確也沒有多少道義可將,何況還是一個喜歡同樣手法的國家,這也算是報應吧。

第110節 海上伏擊第85節 交鋒(2)第36節 進軍第8節 暗箭第94節 情報秘書第10節 治所第34節 李代桃僵(1)第61節 政治(2)第67節 侵蝕第9節 插曲第19節 緬郡第39節 借雞生蛋第18節 轉折第70節 戰略與戰術(4)第97節 武林四美第47節 議事(3)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15節 裁軍第24節 東進第30節 奇襲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18節 異動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15節 密雲欲雨第19節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70節 四大公子第24節 謀略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94節 鏖戰(4)第44節 人心第113節 說服第30節 轉機第44節 碰撞第65節 新軍第8節 籌款第94節 戰爭步伐第98節 偷窺(1)第46節 兵壓第58節 勾結第36節 進軍第50節 籌謀(2)第3節 結交第55節 廢物利用第107節 雲中爭奪戰(2)第39節 大柱第66節 船上(1)第68節 船上(3)第90節 崔木論戰(1)第17節 驚刺第46節 羣策羣力(1)第100節 包圍網(2)第91節 安第斯之戰(4)第70節 夫妻第89節 警告第99節 偷窺(2)第30節 暗香浮動第102節 強攻第80節 瓜分?(1)第24節 爲官之道(1)第49節 密謀第40節 風雨第57節 梟雄第101節 隱忍第5節 流山臺子第19節 擴張主義第36節 豐澤園(2)第79節 王座第81節 大計(4)第37節 女主人第38節 醋意第59節 落日第22節 勢力範圍(1)第56節 再刺第91節 重兵第121節 最後一搏(6)第118節 苛刻第86節 勁吹第19節 莫測第117節 封王第9節 會獵(3)第26節 陰雲第69節 結盟第38節 風雲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63節 遇襲(2)第19節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94節 幻夢第118節 巾幗英雄第53節 爆發第60節 危機初露第36節 戰火烈(1)第13節 折服第57節 玫瑰之約第1節 攬才第29節 固寵第74節 以子之矛第100節 露面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81節 潛殺第38節 九黃大戰(3)
第110節 海上伏擊第85節 交鋒(2)第36節 進軍第8節 暗箭第94節 情報秘書第10節 治所第34節 李代桃僵(1)第61節 政治(2)第67節 侵蝕第9節 插曲第19節 緬郡第39節 借雞生蛋第18節 轉折第70節 戰略與戰術(4)第97節 武林四美第47節 議事(3)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15節 裁軍第24節 東進第30節 奇襲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18節 異動第26節 新的挑戰(1)第15節 密雲欲雨第19節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70節 四大公子第24節 謀略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94節 鏖戰(4)第44節 人心第113節 說服第30節 轉機第44節 碰撞第65節 新軍第8節 籌款第94節 戰爭步伐第98節 偷窺(1)第46節 兵壓第58節 勾結第36節 進軍第50節 籌謀(2)第3節 結交第55節 廢物利用第107節 雲中爭奪戰(2)第39節 大柱第66節 船上(1)第68節 船上(3)第90節 崔木論戰(1)第17節 驚刺第46節 羣策羣力(1)第100節 包圍網(2)第91節 安第斯之戰(4)第70節 夫妻第89節 警告第99節 偷窺(2)第30節 暗香浮動第102節 強攻第80節 瓜分?(1)第24節 爲官之道(1)第49節 密謀第40節 風雨第57節 梟雄第101節 隱忍第5節 流山臺子第19節 擴張主義第36節 豐澤園(2)第79節 王座第81節 大計(4)第37節 女主人第38節 醋意第59節 落日第22節 勢力範圍(1)第56節 再刺第91節 重兵第121節 最後一搏(6)第118節 苛刻第86節 勁吹第19節 莫測第117節 封王第9節 會獵(3)第26節 陰雲第69節 結盟第38節 風雲第38節 九黃大戰(3)第63節 遇襲(2)第19節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94節 幻夢第118節 巾幗英雄第53節 爆發第60節 危機初露第36節 戰火烈(1)第13節 折服第57節 玫瑰之約第1節 攬才第29節 固寵第74節 以子之矛第100節 露面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81節 潛殺第38節 九黃大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