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伐謀

鑑於計劃的重要性,我也想了解遠在金州的凌天放對這個計劃的看法,但由於金州現在主要是靠他在主持大局,我又擔心萬一他離開金州會有什麼意外發生,思考再三,覺得還是讓凌天放留在金州,同時也將自己的想法以及想法形成的原因寫成書信命令快馬送往金州凌天放處,要他仔細考慮,並儘快拿出看法,回報於我。

戰前的軍事會議照例在城守府的會議室裡召開,參加會議的人員除了軍隊副師團長以上軍官外,還邀請了蕭唐、莫倫和蘇民舜參加。在會議之前,我根據需要已經對軍隊人員作了必要調整,同意了崔文秀的推薦,任命了原慶陽第二警備師團第一聯隊聯隊長舍內升任副師團長,接替卡馬波夫調走後的空缺;同意了樑崇信和木力格的推薦,任命原慶陽第一警備師團第一聯隊聯隊長桑生升任副師團長,接替木力格調走後的空缺。

由於我的職務的變遷,我也將自己的親衛隊改爲近衛隊,編制也由一個大隊擴編爲一個聯隊,由康建國擔任近衛聯隊聯隊長,原六合門的兩名得意弟子嶽山和尉遲賓由於在金州戰役中的成功表現,贏得了我的肯定,在我對二人進行了嘉勉談話後,分別擔任了副聯隊長和後勤司司長。

當參加會議的十二人進入會議室時,都爲會議室裡的佈置所吸引住了。除了上次會議時凌天放佈置的大地圖依然掛在牆上外,會議室裡的正中擺了一個大木臺,臺上擺放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地形縮小模型,模型上山川、河流、森林、平地、丘陵、坡地、道路一應俱全,顯然是某個具體地方的縮小模型。這也是我受上次凌天放準備的詳細地圖的啓發,考慮到如果能按照戰場地點做成一個立體的模型,豈不是更能直觀的將戰場地理環境展現出來?這樣一來也更有利於戰場指揮官針對地形特點作出決定。於是我就讓戰備暑找來幾個手藝人按照我綜合情報人員彙報的情況,並結合地圖,將我選擇準備與羅卑人決戰的地點生動的模擬出來。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我就在考慮與羅卑人的一戰了,既然與羅卑人的一戰不可避免,那就要及早籌劃,所以一方面我要求情報部門抓緊蒐集各方面情報,一方面也在考慮究竟是與羅卑人進行野戰對決還是利用慶陽府城堅固的城防設施進行防禦作戰。

這兩種作戰方式各有優缺點,利用城防設施進行防禦作戰,可以避開敵人的優勢兵種----鐵甲騎兵,羅卑人的鐵甲重騎兵最有利於在地勢平坦的地帶作戰,無論是輕步兵還是重步兵在面對大規模的鐵甲騎兵的衝擊時,都會不可避免的遭受很大損失,甚至被突破防線,引起潰敗。我雖然成功組建了由高嶽族人爲主的重裝步兵師團,但畢竟訓練時間尚短,究竟能否抵禦羅卑人的鐵甲騎兵衝擊,還有待於事實的檢驗。而且敵人兵力遠遠超過自己一方,一旦失利,敵人的騎兵優勢也會得到充分發揮,自己一方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如果選擇野戰,可以由自己一方確定決戰地點,就可以將戰爭地點選在國境邊界處,可以避免戰爭對地方經濟的破壞。而如果選擇防禦作戰,府城外的其他地方就不可避免的將會遭受羅卑侵略軍的蹂躪,自己費勁千辛萬苦發展起來的經濟就會損失慘重,這也是我極不願意看見的。而且敵人這次有備而來,還預先向外國購置了大量攻城武器,法米尼帝國素以步兵立國,該國科技先進,工業發達,生產出來的攻城武器質優價昂,性能超羣,對防守一方是極大威脅。這樣一來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自己一方防禦的難度,付出的代價也會大了很多。

但選擇防禦作戰也有許多有利之處,首先選擇防禦,可以充分利用堅固的城防設施包括各種防禦武器,可以極大的殺傷攻擊一方,現在攻堅戰,一般攻防兵力損失都在2:1以上,如果防禦一方擁有強大的防禦能力,這個比例還會更高。如果攻擊一方擁有優勢的攻城設施,這個比例則會下降。

總之,選擇野戰和城市防禦戰各有好處,也各有缺點,這就有我有些難以取捨。選擇防禦作戰,雖然羅卑人zhan有兵力優勢,雖然他們也購置了大量先進的攻城器械,但慶陽的城防建設已非前日,經過一年多的更新、加固和完善,不敢說堅不可摧,但要想攻下,恐怕也非易事,更何況我的軍隊的實力也非吳下阿蒙,所以如果選擇防禦作戰,我自己有絕對把握擊退羅卑人的進攻,但慶陽境內的經濟以及軍隊的損失也肯定不是一個小數字。

選擇野戰,我方首先面臨艱鉅考驗的就將是新組建的重裝步兵師團,如果我方能夠抵禦住羅卑人優勢鐵甲重騎兵的衝擊,我方就佔據了主動。但敵方騎兵優勢太明顯,重裝步兵雖然不多,但可以依靠輕步兵的數量優勢來彌補,而我方的騎兵無論從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還與羅卑人有一定差距,所以即使抵禦住對方騎兵的衝擊,戰爭的勝負依然是個未知數。

直到情報部門大量情報反饋回來後,我心目中才逐漸形成一個模糊的想法,這個想法雖然有些冒險,但也有一定的依據,可以充分發揮我軍的優勢,出奇制勝,但究竟可不可行,就需要在會上來論證了。

⊕тт kǎn ⊕C O

就在大家都在對案臺上的模型猜測時,我示意大家肅靜,要莫倫將近期蒐集的情報詳細的作了介紹,並將即將到來的戰爭作了簡要介紹,最後我把目光投向軍隊的軍官們,“鑑於此次戰役的重要性,我希望大家能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不要有任何顧忌,也不要有任何約束。”幾乎每次開會,我都希望我的下屬們能夠充分發揮各自主觀能動性,從各自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呈現一種百家爭鳴的局面,只有這樣才能使不同的意見存在,也可以發現自己考慮不足之處。

隨着我的話音剛落,室內的衆人都開始思索或者與鄰座討論起來。

“大人,我想先談談我的看法。”發言的是木力格,我點頭示意他繼續,“我傾向於與羅卑人在野外進行野戰,理由有三,第一,我軍的重裝步兵已經訓練成熟,我相信可以經得起任何國家的重騎兵的考驗,而羅卑人此次東征軍隊增補了大量新兵,尤其是步兵陣營,戰鬥力肯定下降只要我們頂住了敵人的騎兵衝擊,我們的騎兵可以突破他們的步兵防線,我們就能夠贏得主動;第二,情報顯示,敵人購置了大量先進攻城器械,步兵數量龐大,如果採取防禦作戰,我們的損失肯定會不小;第三,採取防禦作戰,就只能被動的利用府城城防設施進行防守,就需要放棄府城以外的其他地區,這對我們的經濟發展以及我們在百姓中建立起來的威信也是重大打擊,我相信任何人都不能忽視這一點。”木力格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才說出這一番話,同時話語中也流露出對自己一手訓練的重裝步兵強大的自信。

木力格的這一番話立即贏得了他的副手山根以及蕭唐和蘇民舜的支持,山根自然是與自己的主帥一條心,更何況他也對自己同族人組成的重裝步兵師團有着同樣的自信,而蕭唐和蘇民舜本就對軍事方面不甚瞭解,但也知道在慶陽境內打仗將會不可避免給地方經濟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所以也贊同木力格的想法。

但在座的人並不都贊同木力格的想法,卡馬波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人,屬下對木力格師團長的看法不敢苟同,認爲應該還是採取利用府城的堅固城防進行防禦作戰,理由有以下幾點,敵軍兵力多達二十萬人,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兵都對我軍保持了絕對優勢,如果野戰,必將是一場苦戰,首先是我軍步兵能否抵禦住羅卑人的鐵甲重騎兵?羅卑人重騎兵實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而我軍用於防守的主力----重裝步兵只有一萬五千人,成軍時間不到一年,實力究竟怎樣還不能輕下定論,這是其一;我軍的騎兵數量只有三萬人,重騎兵只有一萬五千人,而敵人的輕步兵就有十萬人,還有一萬重裝步兵,幾乎是我們進攻的騎兵的四倍,能否突破敵人防線,屬下個人看法有很大難度,這是其二;一旦我們在野戰中攻防任何一方面失利,敵人都將利用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對我們構成一舉殲滅的態勢,這是其三。如果我們採取防禦作戰,可以充分利用城防設施和武器,極大殺傷敵人有生力量,而且我們的部隊已經有了上一次慶陽保衛戰的經驗,這次戰爭會更顯得得心應手,府城內的百姓也會團結一致支持我們,憑藉我們目前的實力應該是可以擊敗來犯之敵的。至於羅卑人的入侵會給慶陽的地方經濟帶來很大損失,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戰爭是殘酷的,不可避免的會帶來人員財物的損失,只能儘量將其減少到最小罷了。”

卡馬波夫話音剛落,情緒有些激動的蘇民舜站了起來:“卡馬波夫師團長,我記得有人曾給我說過,當時李大人曾在前年的慶祝慶陽保衛戰勝利的大會上向廣大百姓公開承諾,要盡全力保衛慶陽全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想必當時你也在場吧,可現在你卻在這裡大談什麼戰爭的殘酷性,損失是不可避免的這類話,那李大人的誓言又作何解釋,又怎樣去面對那些對我們軍隊寄予厚望的普通老百姓,失信於民,其結果將會是失去民心,失去了民心,哪裡還談得上什麼千秋大業呢!李大人,您說是不是?”

沒想到蘇民舜這小子最後居然將矛頭指向了我,還順勢將了我一軍,卡馬波夫也顯得有些尷尬,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軍事建議居然會被蘇民舜抓住上綱上線,弄得不知如何解釋纔好。我也理解蘇民舜的感覺,辛辛苦苦花費了大量資金精力,纔將慶陽的經濟發展得像模像樣,現在又要全盤放棄,除開府城的二十多個農村集鎮的建設又有可能毀於一旦,羅卑人在前年遭受了巨大損失,這一次肯定要加倍報復,這樣一來,就有可能退回到三年以前的模樣,這是作爲一名地方官員無論如何也不願接受的。

我沒有搭理蘇民舜,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樑崇信和崔文秀二人,樑、崔二人也談了各自的看法,樑崇信更傾向與木力格的看法,認爲可以利用重裝步兵的優勢吸引住敵人的主力騎兵,再利用自己一方的騎兵相機從敵人的薄弱環節突破;崔文秀則贊同卡馬波夫的看法,認爲利用堅固的城防設施進行防禦作戰,可以有效保存實力,擊敗敵人也有十分把握。軍官們自然而然的也分成了兩派,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誰也說服不了誰。

我仔細傾聽了兩派的意見,其實與我的想法差不多,各有利弊,最後我站起身來,示意大家保持肅靜,走到案臺中的地形模型前,“諸位,有誰看得出這裡是什麼地方?”

大家都靜了下來,所有人的注意力有回到這個地形模型上,蕭唐仔細觀察了很久,最後有些疑惑的問道:“大人,這好象不是咱們慶陽境內的地形吧?”

一語驚醒夢中人,木力格首先反映過來,他是銀川府人,對西北地區的地理情況也比較熟悉,“大人,這好象是東騰格里草原上的尖頭坡一帶啊,我年輕的時候曾經與叔叔路過這一帶幾次。莫非大人想在那兒……?可那裡離我們這兒還有好幾百公里,已經深入了東騰格里大草原啊!”

木力格話語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望向了我,震驚、疑惑、不解包含了種種含義。

“不錯,我就是打算在這兒設伏,出奇不意,打羅卑人一個措手不及。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最危險的地方也最安全,正是因爲深處敵人境內,纔不會引起敵人的注意,才能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剛纔大家討論的兩個方案,我也曾作過仔細的分析,但考慮再三,都覺得不盡人意,始終有無法克服的缺點,所以我才拋開這兩個方案,重新想出這一個計劃,來與大家商量。”我緩緩的點了點頭,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是大人,敵人主力軍隊多達二十萬,就算我們要伏擊,也得出動大批的部隊,這麼大規模的部隊行動怎樣避過敵人探子的偵察?進入敵人境內,四處都有敵人的牧民,部隊行動就更難保密了。”崔文秀首先提出了疑問。這也是在座所有人的最大疑問,要想一舉擊潰二十萬敵人大軍,就算是埋伏搞突然襲擊,也得有相當規模的軍隊,否則也無法擊潰敵軍主力,而軍隊大規模移動特別是在敵人境內,怎樣達到保密目的呢?

“大家來看,”我把衆人的目光又帶到了大地圖前,“我準備讓一部分部隊馬上就出發,裝扮成馬賊,進入東騰格里草原,也就是沿着這一帶連續不斷的進行燒殺擄掠,將這一帶的羅卑牧民驅趕走,空出一條行軍路線,羅卑人在這一帶並無駐軍,這一點不難做到。這樣我們的大軍就可以悄悄潛伏進入,當然也要做好保密工作。”我的想法一說出口,立即讓在座所有人大吃一驚,但都又覺得這的確是一條絕佳的保密方法。

“大家再看尖頭坡的地形,敵人一般的行軍路線肯定會是沿着河南岸邊的平地行進,河南邊的平地再往南就是一寫淺丘,上面密佈着森林,我們可以把我們的主力騎兵佈置在這裡,敵人二十萬大軍,至少綿延好幾裡地,我們再在尖頭坡繞過坡嘴這裡的森林裡埋伏上主力重裝步兵,待敵人的主力鐵甲騎兵到達此處時,將他們堵截在此,同時埋伏在淺丘上森林裡的騎兵居高臨下襲擊敵軍中部的步兵和輜重部隊,將其打散,驅使其向後潰退,然後隨後追擊,利用敵人的亂軍衝亂敵人後部軍隊的部署,我們則乘勝攻擊,將其徹底擊潰,記住是擊潰,不是消滅,我們還沒有那麼大的力量消滅他們。至於前部的敵軍鐵甲騎兵在遭遇了我軍重裝步兵和投槍兵的狙擊後,估計也不會再有多大戰鬥力了,即使逃跑了,也無關大局,我們的輕步兵則緊隨打掃戰場。”

我站在地形模型前,指着模型上的各處地點,逐一分析,“我對敵人此次東侵的軍隊力量以及指揮官也作了分析,敵人軍力雖然較多,但由於補充了大量新兵其實力並不佔多大優勢,尤其是步兵。而而且由於才調整了駐防區域,對東邊的情況也並不熟悉,主帥烏勒雖號稱羅卑第一猛將,只是作戰勇猛,個人武藝高強,其指揮能力無出色之處,而且還有驕傲自負的弱點,這些都對我們是極大的有利之處。只要我們將工作紮實做好,我相信,這場戰爭必將會以我們的大勝而告終!”說到最後,我擲地有聲的下了斷語。

第95節 另論第4節 初戰第102節 戰猶酣(6)第113節 覆滅第50節 籌謀(2)第30節 點火第101節 交火(1)第100節 江南之亂第68節 武林第3節 風雨之前第101節 對擊第44節 暗手第34節 爭論第60節 待發第91節 鏖戰(1)第23節 南下(3)第26節 後手第19節 自食苦果第23節 盟友第95節 內訌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60節 危機初露第55節 暗夜玫瑰第68節 押寶第14節 針鋒第36節 明志(2)第52節 菸草門事件第47節 議事(3)第43節 夜不能寐第62節 高瞻遠矚(1)第4節 矛與盾第22節 火起第34節 新科技第55節 易位第76節 戰起第99節 挑戰第67節 肥肉(1)第105節 駕臨第40節 出路第4節 探究第2節 政議第66節 平衡(2)第85節 乞求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25節 施壓第75節 抑揚第6節 大躍進第63節 困擾第105節 戰猶酣(9)第45節 民情第93節 馬革裹屍第78節 情事第17節 短兵相接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30節 決裂第128節 大發展(2)第102節 交火(2)第121節 險關第10節 鋪開第57節 大發現第28節 風向第100節 還以顏色第122節 最後一搏(7)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80節 龍種秘法(1)第110節 茶會第67節 聲東擊西(2)第5節 懷疑第42節 濱海第39節 興風第74節 絞殺第87章 柔情蜜意第44節 跨越第84節 圍魏救趙第26節 騰格里風雲(4)第9節 勾引第11節 情報第33節 連環殺(6)第78節 各懷機心第73節 風起(3)第40節 兵進克爾曼第76節 抉擇第5節 平匪第27節 轉變第42節 戲弄第41節 圈套第47節 迷惘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17節 毒手第48節 利益取捨第110節 奧援第83節 兩線(2)第64節 大捷第47節 獨角獸第68節 莫測第35節 征服第8節 帝京(2)第58節 熱鍋螞蟻第32節 連環殺(5)
第95節 另論第4節 初戰第102節 戰猶酣(6)第113節 覆滅第50節 籌謀(2)第30節 點火第101節 交火(1)第100節 江南之亂第68節 武林第3節 風雨之前第101節 對擊第44節 暗手第34節 爭論第60節 待發第91節 鏖戰(1)第23節 南下(3)第26節 後手第19節 自食苦果第23節 盟友第95節 內訌第29節 全面爆發(2)第60節 危機初露第55節 暗夜玫瑰第68節 押寶第14節 針鋒第36節 明志(2)第52節 菸草門事件第47節 議事(3)第43節 夜不能寐第62節 高瞻遠矚(1)第4節 矛與盾第22節 火起第34節 新科技第55節 易位第76節 戰起第99節 挑戰第67節 肥肉(1)第105節 駕臨第40節 出路第4節 探究第2節 政議第66節 平衡(2)第85節 乞求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25節 施壓第75節 抑揚第6節 大躍進第63節 困擾第105節 戰猶酣(9)第45節 民情第93節 馬革裹屍第78節 情事第17節 短兵相接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30節 決裂第128節 大發展(2)第102節 交火(2)第121節 險關第10節 鋪開第57節 大發現第28節 風向第100節 還以顏色第122節 最後一搏(7)第120節 最後一搏(5)第80節 龍種秘法(1)第110節 茶會第67節 聲東擊西(2)第5節 懷疑第42節 濱海第39節 興風第74節 絞殺第87章 柔情蜜意第44節 跨越第84節 圍魏救趙第26節 騰格里風雲(4)第9節 勾引第11節 情報第33節 連環殺(6)第78節 各懷機心第73節 風起(3)第40節 兵進克爾曼第76節 抉擇第5節 平匪第27節 轉變第42節 戲弄第41節 圈套第47節 迷惘第113節 南海總督第17節 毒手第48節 利益取捨第110節 奧援第83節 兩線(2)第64節 大捷第47節 獨角獸第68節 莫測第35節 征服第8節 帝京(2)第58節 熱鍋螞蟻第32節 連環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