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賊蹤匪影

兩天後,張鉉率領一千七百名士兵離開了涿郡,按照兵部的指示前往洛陽集結。

他軍隊中有八百餘人原本是幽州軍的弓兵,但由於他們主將已陣亡,來護兒便將他們作爲補充兵力編進了張鉉的十六營,使他們正式成爲張鉉的部下,並將十六營由小營升格爲中營。

這樣一來,張鉉就有了兩千人的兵員額度,張鉉自己還可以再補充三百人左右,要麼自己招募,要麼向朝廷申請調撥。

不過張鉉現在面臨的並不是兵源問題,而是他軍隊的歸屬,這關係到他軍隊的糧草來源,關係到他軍隊的生存。

其實不僅是他,每一支從遼東回來的軍隊都面臨同樣的問題,這次去洛陽,名義上是去受勳受賞,實際上卻是去面臨一次軍隊的大清洗,每支軍隊的主將心中都是沉甸甸的,張鉉的心中也一樣不輕鬆。

張鉉率軍沿着着永濟渠南下,臨行前郭絢又送給他三十條糧船,他們將糧草、帳篷等物資都託運在船上,三十條糧船排列成長長一串,沿着河邊緩緩而行,極大減輕了士兵們攜帶糧草物資的負擔。

與此同時,張鉉又僱了一艘五百石的小樓船跟隨糧草船隊同行,用來安置盧慶元的妻女和他的小丫鬟阿圓。

儘管一路並不太平,但在軍隊的威懾下,他們一路還算順利,沒有遭遇盜匪襲擊,這天傍晚,軍隊在清河縣附近紮下了大營,夜晚並不安全,盧慶元的妻女和阿圓都進了軍營。

盧慶元顯得有些憂心忡忡,他找到了正在指揮士兵紮營的張鉉。“元鼎,有件事我得告訴你。”

同行了五天,張鉉發現盧慶元其實是一個很囉嗦、而且謹慎過頭的人,一路上擔心這樣,擔心那樣,總不肯消停。

這不。他又憂心忡忡跑來了,讓張鉉感到一陣頭大,如果自己將來真娶了盧清,攤到這麼一個大舅子,那豈不是會煩死自己。

“盧兄,什麼事?”張鉉勉強笑了一下。

“我覺得不應該在清河郡紮營,清河郡的高雞泊賢弟聽說過嗎?”

張鉉點點頭,“我當然知道,山東亂匪的兩大老巢之一。離這裡遠嗎?”

“高雞泊距離這裡大概有兩百里,但現在高雞泊的賊首是張金稱,幾個月前大敗四郡民團,勢力強大,已經聚衆七八萬,敢挑戰官兵了,聽說上個月他派麾下大將楊公卿搶劫南撤軍隊,奪走了數十匹戰馬。我們駐紮在清河郡,會不會也遭遇危險?”

儘管盧慶元平時很囉嗦。但他今天這番話倒有幾分含金量,張鉉剛率軍從遼東回來,中原發生的事情幾乎一無所知,不過張金稱大敗四郡民團之事他卻知道,引發了張須陀進京,連程咬金也是戰敗的民團之一。

尤其幾天前他搶了張金稱的幾十匹馬。說不定張金稱已經知道了,他會怎麼報復自己呢?

張鉉戰略上可以藐視張金稱,但戰術上他卻不敢大意,這個張金稱自封清河王,手下有幾萬人。是一個很厲害的亂匪頭子。

他沉吟一下又問道:“賊兵搶劫軍隊是傳聞還是確切事實?”

“是崔禮告訴我,這件事被軍方隱瞞住了,他讓我最近儘量不要南下,最近因爲秋收的緣故,張金稱很囂張,四面出擊搶奪糧食。”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飛奔來報,“將軍,營外有一名壯士求見!”

“是什麼人?”

“他說是將軍故人,從馬邑郡趕來。”

張鉉心念一轉,難道是.......

張鉉快步走到大營外,只見大營外站着一名身材雄偉的壯士,正是在草原一別的尉遲恭,手提大鐵棍,牽着一匹雄駿的戰馬,張鉉大喜,遠遠喊道:“是敬德嗎?”

尉遲恭快步走上前,單膝跪下抱拳道:“尉遲恭參見公子!”

張鉉連忙上前扶起他,心中歡喜無限,“沒想到會在清河郡見到敬德,你是從馬邑郡直接過來嗎?”

“回稟公子,俺接到先生的信,說公子在幽州,便匆匆趕到薊縣,卻得知公子已經南下了,便一路追趕,多虧俺走對了方向,才追上公子。”

張鉉知道尉遲恭所說的先生一定是指李靖,李靖在高句麗戰爭結束後,便先一步離開了平壤,沒想到他替自己考慮得很周詳,把尉遲恭給找來了,張鉉心中感激李靖的好意,連忙對尉遲恭笑道:“先進帳內說話!”

張鉉帶着尉遲恭走進剛剛紮好的大帳,讓他坐下,又關切地問道:“你妻兒還好嗎?”

“多謝公子關心,他們很好,從草原分手後,俺回了馬邑郡,結果被娘子一頓埋怨,說俺見利忘義,拿到好處就不管公子了,俺心裡羞愧,又回薊縣找公子,卻聽說公子隨軍去遼東了,俺只好先回家,這次安頓好妻兒,俺又來找公子,俺願爲公子效力!”

尉遲恭再次單膝跪下,高高抱拳,態度十分誠懇,張鉉心中感慨,尉遲恭兩次來找自己,足見他的誠意,這樣的猛將他怎麼能不收下。

“敬德不用多禮,我們本來就是兄弟,你肯來助我,我當然求之不得。”

張鉉又請尉遲恭坐下,這時,尉遲恭低聲道:“公子的情況恐怕有所不妙!”

張鉉一怔,“這話怎麼說?”

“俺追趕公子時,發現有人在跟蹤公子,俺偷聽了他們的話,好像是張金稱在打公子糧草和馬匹的主意,公子夜晚駐軍要當心了。”

先是盧慶元的提醒,現在又有尉遲恭確鑿發現,張鉉也知道處境不妙,他只有一千七百人,一旦張金稱出動上萬軍隊圍攻,形勢就對他們很不利了。

張鉉沉思片刻,當即吩咐手下,“把所有校尉和旅帥都給我找來。快去!”

士兵飛奔而去,不多時,十幾名旅帥以上的軍官都紛紛趕到張鉉大營,張鉉給他們介紹了尉遲恭,又把尉遲恭的發現告訴了衆人。

這讓所有的將領都擔心起來,這些將領大多出身豆子崗。深知河北衆匪的習性,旅帥於敬遒舉手道:“將軍,我原來在張金稱手下當過小頭目,我可以說兩句嗎?”

張鉉點點頭,“你說!”

於敬遒站起身對衆人道:“大家都知道河北南部有三大匪首,竇建德、高士達和張金稱,河北流傳的說法是,竇建德的寬仁,高士達的貪婪和張金稱的殘暴。張金稱殺人搶劫,甚至屠城擄掠,暴行累累,清河郡不知多少人家被他弄得家破人亡。

一直到張須陀到來,張金稱連敗數陣,死傷慘重,纔不得不龜縮在高雞泊一帶,這個人詭計多端。尤其喜歡夜間偷襲,擅長火攻。如果他打上我們的主意,我要提醒將軍,當心他的偷襲和火攻。”

另一名校尉起身道:“於旅帥說得不錯,我們沒有營柵和足夠的長矛,無法防禦敵軍突襲,卑職建議我們立刻撤進清河縣城。利用縣城城牆來抵擋賊軍的進攻。”

這時,盧慶元在一旁道:“我聽說張須陀的軍隊就駐紮在齊郡,離我們這裡有兩百餘里,不如我們同時向張須陀求救。”

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衆人七嘴八舌,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

很快,一套完整的方案便出來了,張鉉命令軍隊重新拔營出發,撤退進清河縣內,同時也糧草也跟着搬進了縣城,另外,張鉉寫了一封信親筆信,讓兩名騎兵疾速趕往齊郡,向張須陀軍隊求救。

清河縣原本是清河郡郡治,由於境內造反風起雲涌,清河縣幾次被亂匪攻陷,不再安全,郡衙便暫時轉移到了緊靠齊郡的高唐縣,太守和長史也跟着轉移過去。

目前清河縣內的最高官員是縣令,縣令姓王,年約三十六七歲,他是清河崔氏的門生,五年前被崔家推薦當了縣令。

聽說有軍隊要進城,王縣令着實很擔憂,急急趕到了城門處,卻只見城門已經開啓,暮色中,一支軍隊正列隊進城。

王縣令心中暗暗叫苦,他和張金稱達成過默契,只要他不讓隋軍進城,張金稱也不會攻打縣城,現在這支軍隊進城,豈不是給自己和清河縣招來禍事?

他連忙找到守城門的民團首領,恨得咬牙切齒罵道:“你這個蠢貨,怎麼讓他們進了城?”

民團首領愁眉苦臉道:“民團只有百人,他們有近兩千軍隊,我們哪裡敢拒絕他們入城?”

“那你怎麼不事先稟報我?”

“卑職不是派人稟報了嗎?要不.....縣令怎麼會知道?”

王縣令恨得一跺腳,拔腿向進城的軍隊跑去,高聲問道:“請問,哪位是主事將軍?”

張鉉剛剛騎馬進城,見一名官員向這邊跑來,後面還跟着幾名衙役,看他官服此人應該是縣令,張鉉翻身下馬笑道:“我就是,請問閣下是——”

王縣令連忙行禮,“在下清河縣縣令王奎,請問將軍貴姓?”

“我姓張!”

“原來是張將軍,不知張將軍爲何要率軍入城,小縣糧食微薄,人口稀少,人民窮困,實在支撐不起軍隊。”

“糧草我自己有,我們也不會擾民,只是暫住一夜,明天一早便走。”

張鉉沒有告訴他會有亂賊進攻,他怕嚇壞了這個身材瘦弱的縣令,王縣令稍稍鬆了口氣,如果明天一早就走,那還問題不大,他又連忙道:“本縣空房很多,不如我安排將軍一些房舍,既可方便將士們休息,又可避免擾民,將軍覺得如何?”

張鉉看了看縣城,縣城內一片漆黑,既沒有商鋪也沒有行人,彷彿是一座死城,而且四周城牆也千瘡百孔,他還想着招募民夫一起守城,現在看來這座縣城也指望不上。

張鉉眉頭一皺,用馬鞭指着不遠處一排黑漆漆的房屋道:“這些房屋有人嗎?”

“靠近城門的房屋幾乎都沒人居住。”

“那我們就住這裡。”

張鉉回頭令道:“在靠近城門處找一些結實的房屋,把糧草物資放好,儘快修補城牆!”

王縣令一愣,修補城牆做什麼?他十分精明,便低聲問道:“張將軍,出什麼事了嗎?”

“沒出什麼事,以防萬一嘛!這邊亂賊很多,萬一有匪賊夜襲,咱們得事先做好防備,王縣令說是不是?”

話雖說得道理,但王縣令還是覺得有點蹊蹺,一般軍隊都不會進縣城,這支軍隊卻連夜進城,還費力把糧食從船上搬下來。

這時,他忽然想起這件事還沒有向崔氏家主彙報,便囑咐民團首領幾句,讓他盯住這支軍隊,自己則匆匆向城內奔去。

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1138章 緊急求和(上)第692章 血戰柳城(四)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1188章 天下大戰(四十六)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182章 兵分四路第1147章 天下大戰(五)第954章 緊急議事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372章 兄弟反目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962章 太原戰役(三)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123章 於筠事件(上)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136章 初戰賊王(三)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1226章 機會乍現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762章 各奔東西第1078章 洛陽佈局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1191章 關中危機(三)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997章 程侯決戰(下)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724章 迎頭痛擊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899章 奇襲並北(八)第1206章 談判得失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93章 盧府壽宴(五)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20章 再回盧氏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397章 婚姻大事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1062章 永興之戰(二)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140章 重返洛陽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43章 青石之經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1171章 天下大戰(二十九)第1162章 天下大戰(二十)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829章 亡羊補牢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94章 盧府壽宴(六)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60章 馬邑參軍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45章 宇文太保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456章 功高震主
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1138章 緊急求和(上)第692章 血戰柳城(四)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1188章 天下大戰(四十六)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205章 最後人情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182章 兵分四路第1147章 天下大戰(五)第954章 緊急議事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372章 兄弟反目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962章 太原戰役(三)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123章 於筠事件(上)第324章 東安勢急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136章 初戰賊王(三)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1226章 機會乍現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762章 各奔東西第1078章 洛陽佈局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1191章 關中危機(三)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997章 程侯決戰(下)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724章 迎頭痛擊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899章 奇襲並北(八)第1206章 談判得失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93章 盧府壽宴(五)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20章 再回盧氏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397章 婚姻大事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1062章 永興之戰(二)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140章 重返洛陽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43章 青石之經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1171章 天下大戰(二十九)第1162章 天下大戰(二十)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829章 亡羊補牢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94章 盧府壽宴(六)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60章 馬邑參軍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45章 宇文太保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456章 功高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