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追究責任

於筠只是來證實李淵一番話的真僞,他怒氣衝衝而來,又怒氣衝衝而去,情緒激動之下他便少了平時的一絲謹慎,他的異常舉動卻被李元吉部署在酒肆外面的眼線看到了。

一個時辰後,李元吉便得到了於筠在青雲酒肆內表現異常的情報,直接進入酒肆後院,一刻鐘後又從酒肆後院匆匆離去,讀着紙條上的情報,李元吉不由自言自語,‘這個於筠究竟在搞什麼名堂?’

李元吉想不通原因,便問旁邊幕僚羅玉敏道:“羅先生覺得是什麼原因?”

羅玉敏笑道:“據我所知,青雲酒肆正是於家的產業,於筠出現在後院很正常,殿下倒不用懷疑。”

李元吉負手來回踱步,青雲酒肆是官員們最大的聚會場所,各種信息在這裡交匯,李元吉又豈能不關注它?

李元吉一直就想拿下這家酒肆,作爲監視百官的基地,但他之前打聽下來,這家酒肆竟然是舅父竇家的產業,他倒不好開口,現在又變成於家的產業,他心中便有點動心了。

“我想把這家酒肆拿下來,先生覺得如何?”

羅玉敏嚇了一跳,慌忙道:“殿下,恐怕不妥!”

李元吉臉一沉,“有什麼不妥,我不過是想要一家酒肆罷了,難道於家還不給我這個面子?”

“殿下,於家畢竟是關隴貴族,最近兩年關隴貴族同氣連枝,得罪了一家,就等於得罪全部,而且聖上正在爲籌集錢糧而發愁,最好謹慎從事,不能影響到聖上的大事。”

李元吉難得聽人勸告,羅玉敏便是其中之一,他半晌沒有說話,羅玉敏顯然說到了李元吉的要害,他什麼人都可以得罪,唯獨不能得罪自己的父皇,好一會兒他才勉強道:“這件事再讓我考慮考慮,你先退下吧!”

羅玉敏退了下去,他很瞭解李元吉,只要讓李元吉動心的東西,他一定會想法設法搞到,任何人勸說都沒有用,自己也只是一時制止他,但效果不會太長,他必須及時通知高瑾。

長安下東門外,一隊數百人的騎兵正向城門疾速奔來,爲首大將正是剛從洛陽星夜趕回來的秦王李世民,他接到聖旨,朝廷即將就這幾次戰役召開政事堂議事,希望他立刻趕回長安參會,李世民當然知道這次議事事關重大,他馬不停蹄,晝夜疾奔,僅用兩天時間便趕到了長安。

此時正值清晨,城門處幾乎沒有人,只有十幾名士兵在城門前站崗,李世民剛到下東門,旁邊跑出一名管家模樣的人,揮手大喊道:“殿下停一停!”

李世民勒住了戰馬,“你是何人?”

管家上前行一禮道:“在下劉相國管家,奉管家之令在此等候殿下,送一封信給殿下。”

管家將一封劉文靜的信呈給了李世民,李世民接過信看了一遍,眉頭不由微微一皺,劉文靜在信中告訴他,天子已決定追責,建議他最好保持沉默,李世民便對管家道:“請轉告劉相國,就說我非常感謝他的好意。”

李世民說完,縱馬便向城內疾奔而去,不多時,李世民和衆侍衛抵達了天策府,天策府也就是秦王府,位於皇城東北角,佔地兩百餘畝,氣勢恢宏,自從李世民被封爲天策上將後,秦王府便改名爲天策上將府,府內和東宮一樣有衆多官員,著名的十八學士就是李世民最重要的智囊。

李世民剛翻身下馬,長史長孫無忌便從大門內奔出,老遠便笑道:“殿下終於回來了。”

長孫無忌擅長政務,軍事方面偏弱,所以張鉉便留他坐鎮天策府,而攜帶謀略更強的張公瑾隨自己出徵。

李世民笑道:“府中有什麼事情嗎?“

“府中很平靜,但長安城卻要翻天覆地了。”

“我能想象,大家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李世民嘆口氣又問道:“政事堂議事的通知來了嗎?”

“昨天晚上送來了,時間定在今天下午,我正擔心殿下趕不回來。”

“通知裡說什麼了嗎?”李世民又問道。

長孫無忌搖搖頭,“什麼都沒有說,不過聽說聖上病倒了。”

李世民一驚,“病情嚴重嗎?”

“病情不太嚴重,可能是壓力太大,殿下要去看看嗎?”

李世民沉吟一下,“有件事我想先和你商議一下,然後再去看父皇。”

“既然如此,我們去內堂說。”

李世民來到內堂坐下,親衛給他們上了茶,李世民喝了兩口熱茶,這才把劉文靜的信遞給長孫無忌,又將城門口發生之事簡單說了一遍,長孫無忌看了看信,點點頭道:“和卑職得到的情況大同小異,不過卑職聽到的只是傳聞,而劉相國的消息是確定了。”

“那你怎麼看?”

李世民問道:“我需要保持沉默還是主動擔責?”

長孫無忌苦笑一聲道:“坦率地說我不知道,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需要誰來承擔責任,想必聖上心中已有決定,殿下最好先看看形勢,如果聖上確實要追究責任,那麼殿下就應該主動承擔一部分洛陽失敗的責任,我覺得這是一個態度問題,追不追責倒是其次。”

長孫無忌雖然也不能明確責任問題,但至少在一件事上提醒了李世民,自己該不該承擔責任不是他李世民能決定,而是由他的父皇決定,恐怕父皇早已經想好。

想到這,李世民便道:“好吧!我先進宮探望父皇,別的事情我們回頭再商量。”

從古至今,無論哪個朝代遭到重大打擊,或者出現重大軍事失敗,都會進行反省乃至追究責任,如果實在無人承擔責任,那天子就得下罪己詔,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向天子臣民道歉,不過不到萬不得已,沒有哪個皇帝願意走出這一步,那很可能會導致帝位不穩。

唐朝也不例外,從年初到現在的半年時間內,他們連續遭遇重大失敗,先是東征失敗,隨即被迫退出荊州,而在打通南襄道過程中,唐軍先勝後敗,南襄五郡全部丟失,差點連上洛郡也失守了,而在北隋軍隊的咄咄逼人之下,唐軍又不得不再次退出洛陽之爭。

這一連串的失敗使唐朝的朝野上下充滿了悲觀情緒,儘管李淵對洛陽的失敗進行了刻意渲染,將北隋軍隊人數擴大,也說唐軍是突圍西撤,增加了一些悲壯感,但效果並不理想,失敗就是失敗,朝房內隨處可見官員們的悲觀氣氛,甚至吏部傳出小道消息,考慮辭職的官員超過三成。

悲觀中又帶着對朝廷的極度失望,要求進行軍事改革呼聲日益高漲,巨大的壓力使天子李淵病倒了,這一病就是三天。

第三天下午,李淵在武德殿召開了政事堂議事,二十幾名重臣濟濟一堂,衆人都知道聖上召開這次議事意味着什麼,所以衆人儘量謹慎,唯恐禍從口出。

半晌,李淵坐起了疲憊的身體,他臉色慘白,聲音也帶着嘶啞,緩緩道:“朕把各位召集而來,是想和大家商議一下如何檢討這次戰役失敗的原因,負有責任者就要追究責任,趁這段時間對方休戰的機會盡快恢復過來,爲了即將到來的新一場大戰做準備。”

停一下,李淵看了一眼衆人又道:“今天朕有言在先,這次檢討無論說什麼過火的話,甚至批評朕,朕也不會追究責任,朕只是希望找到失敗的根源,希望大家能踊躍發言,爭取避免下一次的失敗。”

李淵的開場白非常明確,簡單說就是八個字,‘找出原因,追究責任’。

李淵事先和相國陳叔達有過溝通,他給陳叔達使了個眼色,陳叔達會意,站起身走到中庭笑道:“聖上鼓勵暢所欲言,那微臣就先說幾句,權當做拋磚引玉吧!”

“陳相國儘管直言!”

“陛下,各位大臣,這幾場戰役失敗,從表面上看是張鉉佈局深遠,使我們步步被動,從中計派杜伏威進江淮,到洛陽圈套,當然,我們必須承認張鉉確實是極爲厲害的對手,深謀遠慮,算無遺策,但如果說隋軍獲勝完全是因爲張鉉獨到的佈局,結論也未免有些太簡單,我個人覺得,這幾次我們失敗根本原因還是實力不足導致。”

“何以見得,陳相國不妨說得再具體一點。”

李淵對陳叔達開場表態比較滿意,先不追究個人責任,而是從大局來定論,這樣即使個人有責任,也不至於負兵敗全責。(。)

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693章 血戰柳城(五)第11章 楊氏武館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1013章 撕開天窗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45章 宇文太保第33章 誰是真兇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1059章 走露風聲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246章 瓦崗規矩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225章 血戰武城(上)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583章 內部分歧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24章 慧眼識珠第827章 首戰無錫第834章 大軍殺至第51章 莽漢初伏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293章 英雄大會(九)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20章 再回盧氏第47章 長平遇匪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21章 三家獵楊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1175章 天下大戰(三十三)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981章 太原戰役(二十二)第1054章 衝鋒陷陣第1190章 關中危機(二)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131章 紫陽鐵戟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339章 出兵條件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322章 全線被動第42章 錦上添花第1088章 夜攻虎牢(上)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763章 瓦崗內訌第462章 橫洋之舟(中)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1163章 天下大戰(二十一)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372章 兄弟反目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186章 武川易主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509章 十萬火急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12章 當面挑戰第1236章 奔襲險關
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693章 血戰柳城(五)第11章 楊氏武館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1013章 撕開天窗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45章 宇文太保第33章 誰是真兇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1059章 走露風聲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246章 瓦崗規矩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225章 血戰武城(上)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583章 內部分歧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24章 慧眼識珠第827章 首戰無錫第834章 大軍殺至第51章 莽漢初伏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293章 英雄大會(九)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20章 再回盧氏第47章 長平遇匪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21章 三家獵楊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1175章 天下大戰(三十三)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981章 太原戰役(二十二)第1054章 衝鋒陷陣第1190章 關中危機(二)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131章 紫陽鐵戟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339章 出兵條件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322章 全線被動第42章 錦上添花第1088章 夜攻虎牢(上)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801章 江南來客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763章 瓦崗內訌第462章 橫洋之舟(中)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1163章 天下大戰(二十一)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372章 兄弟反目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186章 武川易主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509章 十萬火急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12章 當面挑戰第1236章 奔襲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