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四:壺天(二)

連綿的屋宇佇立在薄霧中,四處有石欄圍繞,大鼎中青煙嫋嫋,如方外之地。

衆人被胡老帶來此地,只見連綿屋宇圍繞的正中,便是一座威嚴堂皇的聖院。

聖院四周,有不少清修之士,有的在亭中論道、下棋,有的坐在高處,吐納間,鼻孔中射出丈長的白氣,修爲精深。

這些煉氣士的出現,也映證了胡老所說,此地並非是專爲府試所設。

胡老介紹了此地的規矩便離開,以這片屋宇儼然一座小鎮的規模,衆考生的住處自然不是問題,李不琢尋了一間小屋進去,牀褥桌椅都沒落灰,顯然是常有人打掃的。

“府試竟給考生髮派住所,看來這壺天境中的考驗沒個十天半月不會結束。”

李不琢把牀褥整理了,將屋子重新清掃一遍,只見往牀上一坐,先回憶起了那口照心鍾。

“此鍾能將我帶入夢境,看來我夢裡春秋的天賦算不上獨一無二,至少煉就此鐘的人,可以讓他人瞬息間歷盡一生,而我的夢境並不能施加在他人身上。”

李不琢心中揣摩着,目光一瞥,在桌邊見到一本手記。

“壺天手記?”

李不琢把手記拿到手中,翻開一看,原來是這屋子不知第一任住客的的手書,記錄的是在這壺天境中的經歷。

只見上面又寫了:“感前人提醒,餘亦留些許經歷補充其後,望後來者引以爲鑑。”

這手記已十分老舊,原來除第一任住客記錄外,還有後來住客的補充。

“不知其他屋子裡有沒有類似這篇手記的東西存在,若沒有,我倒是佔了個便宜。”

李不琢收攏心緒,此前胡老已介紹過這壺天境中的規矩,但說得十分簡略,有這篇手記補充當然最好,便在桌前攤開,開始細細閱讀。

…………

“當年太古聖賢在梨山修行,點化山中妖靈,這些妖靈脩行有成,感聖人點化之恩,成道後,紛紛在梨山之上留下修行感悟,又有各族生靈觀摩這些修行感悟,修行有成,亦留感悟于山中,自此,梨山便成聖地,無數年來,無數生靈在此成道,山中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有成道契機。”

聖院邊某間屋子,胡老與孫青臣對坐。

孫青臣點點頭道:“而今人道大興,諸聖以神通將此山搬入壺天之中,供人族感悟,是的人族造化。”

胡老面露疑惑之色:“想當年,這壺天境還是用在州試中考驗天下舉子,只因無論是山下七十二碑林上的法門,還是梨山的第一道石壁,都非尋常煉氣士可以參悟,怎麼今年竟被用來考驗府試舉子?”

“這是聖人的決定。孫青臣頓了頓,“再說如今人族後輩也越來越令人驚豔,這二百人能過照心鍾,更是其中出類拔萃之輩,雖未必能有人能過九道石壁,登上梨山之頂,但從七十二碑林中參悟到上乘法門不難。”

胡老沉吟一會,也點點頭:“我接引他們時也有所觀察,這羣考生中,至少有四十人人穎悟超卓,可過第一道山門,若放在數年前,幾乎個個都能中舉。只不過在這壺天境中,任憑如何驚才絕豔之輩,關鍵還是在一個爭字。”說着,他又想起帶衆考生安排住處時,衆人表面上和和氣氣,暗地裡卻都對舉子名額勢在必得的模樣,呵呵一笑,“這地方清淨了一年,等今日過去,他們明悟了這壺天境裡考的是什麼,便又要熱鬧起來了。”

…………

“原來這壺天境裡有一座梨山,九道山門,七十二碑林。”

在屋中讀完一本壺天手記,李不琢總算對壺天境有所瞭解。

“那七十二石碑,記載的皆是法門、術法,可煉身神,可通周身氣穴,凝練神魂,其中最下乘的法門,也能凝練出神魂黃芽,而最的上等法門,可將神魂凝練到神遊之境。”

“那九道山門上,更是玄奧無窮,這壺天手記的歷任主人,最多隻過了第一道山門,而且只是勉強通過,沒把第一道山門石壁上的玄機完全參破。”

“原來無論七十二碑林,還是九道山門上的感悟與法門,都是從太到如今的各族修行者留下的,其上的文字多是古文,各不相同,若不識這些古字,要想參悟其上法門,第一步就要從字形中推演出文字的含義,要平白花去許多時間。”

李不琢放下壺天手記,神情微動。

“難怪,白將軍讓我閱讀古書,原來就是爲了這一步,一月時間,我雖未通曉上古各族所有古字,卻已初步能見形知義,不知其他人有沒有提前獲知這消息,我又能憑此取得多少優勢?”

想着,李不琢便走出屋門。

透過薄霧,可以見到北面的丘陵上,有七十二座亭臺高低錯落分佈着,李不琢收回目光,只見四周的各處屋舍中,也有考生陸續出來,朝着北面走去。

“壺天手記上說那七十二道石碑上除了煉氣法門,還有對煉氣助益極大的存在,看來除我之外,其他人屋中多半也有如壺天手記一類的記錄,恐怕我得到那篇手記不是偶然。”

李不琢不落於人後。

來到北邊丘陵下第一座六角亭前,只見亭中石碑下有一具靈形盤坐,通體潔白,瑩潤生光,這就是壺天手記上便提到的蜉蝣之靈。

這時,石碑前已觀碑半個時辰的趙承陽緩緩說道:“夫玄道者,得之乎內,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

“乘流光,策飛景,貫涵溶……”

緩緩讀出碑上法門,趙承陽道:“此乃混丹入真法,可養身神,納真靈,凝練先天一炁,我來爲你解釋。”

趙承陽將碑上古字讀出來時,那蜉蝣之靈便若有所思,此時點頭讓趙承陽過去。

趙承陽入亭,便與那潔白靈形對坐相談,片刻,蜉蝣之靈面露恍然之色,向趙承陽鞠了一躬,便幻化成一道流光,投入趙承陽眉心。

這便是七十二道石碑旁守碑的七十二蜉蝣之靈,蜉蝣之族,朝聞道,夕死可矣。

趙承陽心中一動,運起剛從石碑上習得的混丹入真法,將那蜉蝣真靈引入周身氣穴,瞬息間,便成就了一尊身神。

一百七十二:向道之心(三)二百九十一:鮫人二百六十五:推斷第一百九十九:必得第一三百一十二:修爲恢復三百六十七:大道長河二百二十:劍靈轉世(上)三百二十四:傳道司二百四十九:李府馬車三百七十七:一劍之恩一百五十八:第二夜三百七十七:一劍之恩三百七十五:歲月忽已晚一百二十:陰陽應象三百一十七:具羅司二百五十:軍營三百零六:龍池衆三百七十九:尋劍三百六十一:秩宗六十四:襲殺二百五十九:蓮花法師一百四十八:衆人相送一百七十三:壺天(一)八十四:夜探白龍寺(三)一百三十二:清點收穫一百三十四:初現黃芽第一百零八章:劍道種子三百二十四:傳道司七十九:兩種線索一百二十七:身神二百九十一:鮫人二百六十七:潛入一百七十四:壺天(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劍意一百五十六:華燈寶炬一百三十:魘鎮六十一:護城河邊一百四十二:聖言一字二百零一:當世唯一人仙二百三十八:復國寶藏二百三十四:神兵出鞘(上)一百零七:幫手二百零二:煉我劍心(上)第一百一十張:坐照圓滿三百七十九:尋劍三百零五:靈人二百九十三:海螺二百五十八:無我之境三十二:雨、劍、符火!四:直獄神將一百八十八:業火燔身惡鬼相六十九:酒狐二三百二十:神魂鬥法三百一十五:謀算十七、惡奴第一百九十六:最後一題二百九十八:下六部衆七十一:酒狐四二百三十七:燭龍二百九十四:借劍三百一十一:奸細二百二十六:吳記鐵匠鋪第一百一十二章:厲無咎二百二十二:淬鍊劍意(上)八十四:夜探白龍寺(三)一百零四:吳心論劍二百七十三:東極天柱二百四十一:神兵入手二百一十三:奪劍之爭(上)一百三十七:無父母緣三百七十四:泥胎二百七十七:毀約十六:讀書煉氣一百二十四:擲筆爲劍九十:六部劍三百二十:神魂鬥法三百六十九:江東君二百四十三:契合劍道(下)二百三十二:露頭二百九十八:下六部衆三十七:聖人徒孫二百四十七:成妖契機一百六十二:真形二百四十六:私兵(下)一百二十四:擲筆爲劍十二:參連!三百一十:取聖果三百零三:孤兒寡母一百八十二:朝生夕死莫不如是三百二十四:傳道司二百九十三:海螺六十五:酒莊十五、經言八十九:計策商討三十五:玄微子·轉丸篇三百一十八:蛇圖部一百五十三:元日祈谷三十二:雨、劍、符火!六十七:谷地二百二十:劍靈轉世(上)
一百七十二:向道之心(三)二百九十一:鮫人二百六十五:推斷第一百九十九:必得第一三百一十二:修爲恢復三百六十七:大道長河二百二十:劍靈轉世(上)三百二十四:傳道司二百四十九:李府馬車三百七十七:一劍之恩一百五十八:第二夜三百七十七:一劍之恩三百七十五:歲月忽已晚一百二十:陰陽應象三百一十七:具羅司二百五十:軍營三百零六:龍池衆三百七十九:尋劍三百六十一:秩宗六十四:襲殺二百五十九:蓮花法師一百四十八:衆人相送一百七十三:壺天(一)八十四:夜探白龍寺(三)一百三十二:清點收穫一百三十四:初現黃芽第一百零八章:劍道種子三百二十四:傳道司七十九:兩種線索一百二十七:身神二百九十一:鮫人二百六十七:潛入一百七十四:壺天(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劍意一百五十六:華燈寶炬一百三十:魘鎮六十一:護城河邊一百四十二:聖言一字二百零一:當世唯一人仙二百三十八:復國寶藏二百三十四:神兵出鞘(上)一百零七:幫手二百零二:煉我劍心(上)第一百一十張:坐照圓滿三百七十九:尋劍三百零五:靈人二百九十三:海螺二百五十八:無我之境三十二:雨、劍、符火!四:直獄神將一百八十八:業火燔身惡鬼相六十九:酒狐二三百二十:神魂鬥法三百一十五:謀算十七、惡奴第一百九十六:最後一題二百九十八:下六部衆七十一:酒狐四二百三十七:燭龍二百九十四:借劍三百一十一:奸細二百二十六:吳記鐵匠鋪第一百一十二章:厲無咎二百二十二:淬鍊劍意(上)八十四:夜探白龍寺(三)一百零四:吳心論劍二百七十三:東極天柱二百四十一:神兵入手二百一十三:奪劍之爭(上)一百三十七:無父母緣三百七十四:泥胎二百七十七:毀約十六:讀書煉氣一百二十四:擲筆爲劍九十:六部劍三百二十:神魂鬥法三百六十九:江東君二百四十三:契合劍道(下)二百三十二:露頭二百九十八:下六部衆三十七:聖人徒孫二百四十七:成妖契機一百六十二:真形二百四十六:私兵(下)一百二十四:擲筆爲劍十二:參連!三百一十:取聖果三百零三:孤兒寡母一百八十二:朝生夕死莫不如是三百二十四:傳道司二百九十三:海螺六十五:酒莊十五、經言八十九:計策商討三十五:玄微子·轉丸篇三百一十八:蛇圖部一百五十三:元日祈谷三十二:雨、劍、符火!六十七:谷地二百二十:劍靈轉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