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三生只是淡淡的瞥了張正山一眼,緊接着便笑着對沈老問道:“沈老先生,不知道我講的有沒有錯漏的地方,如果有的話,還請您補充一下。”
還有?
鄭三生的話炸的張正山整個腦門都在嗡嗡的響。
這已經不是打眼買錯物件的問題了,更說明着通寶軒的能力壓根不行!
號稱是鎮店之寶的粉彩纏枝花卉梅瓶都能夠因保存不當而瀕臨破損,那麼通寶軒裡面的其他物件呢?
有沒有可能會是看錯了的?有沒有可能買回去沒多久就要壞?
這些問題一下子全都暴露了出來,敞開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更要命的是,這可是直播!就算想買通電視臺做魔鬼剪刀手都做不到!
想到這兒,張正山的臉色刷白,頹然的看向沈老。
有沒有錯漏補充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已經沒有區別了,通寶軒的臉是徹底的丟盡了。
沈老滿臉的笑容,看鄭三生越發的順眼。
www⊕ t tkan⊕ ¢Ο
“不錯不錯,以你的年紀能夠有這樣的眼力着實厲害,我當年在你這個歲數可沒你厲害!”
這話算是把鄭三生給捧上了天。
沈老是誰,那可是燕京博物館的館主,曾經進過大會堂跟領導對過話的存在,國內古玩界的泰山北斗!
把鄭三生跟他做比較,即便只是跟年輕時候的他做比較,在旁人看來,都是一種極高的殊榮了。
臺下坐着的鄭多寶這會兒激動的手腳都在輕微的顫抖着。
“祖宗保佑啊,果然是祖宗保佑啊,我們家三生長進了!這下好了,就算是得不到好名次,有沈老這句稱讚咱們鄭家古玩店也能夠支撐下去了!”
徐靜秋也是激動的不能自已,只覺得如今倒有種苦盡甘來的感覺。
“師傅,師弟現在真的太厲害了!”
現場的觀衆也有不少在稱讚着鄭三生的,這讓二人聽的心裡就跟吃了蜜糖一樣的開心,臉上的笑更是怎麼都藏不住的。
臺上的孫小鹿更是兩眼放光,一臉的與有榮焉,看的她身旁的孫長壽都忍不住拉了拉她的衣袖,示意她矜持一點。
而面對沈老的誇獎,鄭三生表現的倒是很淡定,笑着說了聲“沈老謬讚”就退回了自己的位子上。
方洛的臉黑的都快能滴出墨水來了,他費盡心思想要博出位,要名頭,沒成想最後卻是被鄭三生撿了個便宜。
還是幾乎踩着他方洛的臉撿的便宜,這讓他心裡恨得直咬牙,面上卻還要表現出一副寬容的模樣,畢竟是在直播之中,一舉一動說不定都能被人給放大。
“果然還是沈老厲害,我終究還是太年輕了,有些隱秘的痕跡沒有看清楚,以後還要多向沈老學習……”
方洛極力的將話題還有功勞引到沈老的身上,好歹這樣他能撿回一點面子。只是成效怎樣那就見仁見智了。
一場鬧劇就這樣結束了,張正山頹然的站在自家參賽臺的後面,整個人都失去了精神氣,只是在場的已經沒有人再去關注他了。
葉涼衣連忙出來說了一些串場的詞,總算是把場面稍稍的穩定了下來。
雖說出了這麼一檔子鬧劇,不過《賞寶大會》還是要繼續進行下去的。
接下來上場的就是奉天古玩店了。
之前臺上那麼熱鬧,曹振虎跟潘俊傑居然一直都很安靜,沒有出來刷存在感,這有點反常。
此時輪到曹振虎登場,鄭三生打起了精神看了過去。
只見曹振虎臉上掛着極爲得體的笑容先是對着全場鞠了個躬,緊接着不緊不慢的開了口。
“我今天帶過來的這件藏品是前段時間機緣巧合之下得到的一件珍寶,乾隆時期的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
在曹振虎說話的同時,潘俊傑也已經手腳麻利的將這件梅瓶取了出來放在了展示臺上。
只是一句介紹就已經將之前因張正山一事而冷落下去的氣氛全都調動了起來。
張正山展出的也是梅瓶,是嘉慶年間的,而現在曹振虎又帶來了一件梅瓶,更是嘉慶帝的老子,乾隆時期的。
之前鄭三生可是介紹過了,清代的瓷器也就康雍乾的能看,不成想這會兒就見到了一件。
這件梅瓶高不過半米,瓶小口微敞,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圈足,外壁錯落又序的繪有折枝桃實。單單從外形上來說,的確比之前那尊嘉慶年間的梅瓶來的更符合大衆的審美一些。
“剛剛有人講過,說是清代瓷器以康乾時期的爲最,那麼我這尊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便應該算的上是其中翹楚了,還請各位老師品鑑。”
似乎是吸取了之前張正山作死的教訓,曹振虎的態度極好,只是說話間卻是連鄭三生的名字都不想提起,倒是引的沈老好奇的多看了他一眼。
在曹振虎介紹完之後四位評委先品鑑了一番,緊接着現場感興趣的參賽者也依次上前。
鄭三生也走了過去,近距離觀看這件梅瓶,的確很是精美,可鄭三生總有種說不出來的怪異感覺。
他不着痕跡的用手觸碰了一下梅瓶,入手帶來的灼熱感覺似乎證實了這個梅瓶沒有問題。
可這梅瓶卻讓鄭三生總覺得哪裡有些彆扭,但具體彆扭在哪兒,他一時間也說不上來,眼神中不自覺的就帶上了幾分疑慮。
潘俊傑一直盯着鄭三生,看到他臉上的神色怪異,心中是止不住的暢快。
“鄭三生,趁現在好好看看,畢竟像這種級別的珍寶你也就只能在這兒才能湊這麼近看看了。更別說以後你怕是連古玩界的大門都摸不着了!看一眼少一眼啊!”
潘俊傑這是篤定了之前跟曹振虎的打賭鄭三生一定會輸,說出來的話盡顯尖酸刻薄。
鄭三生這會兒的心神一直被那份怪異的感覺所困惑着,壓根就沒注意聽潘俊傑說什麼,耳朵裡自動把他的聲音給屏蔽了。
潘俊傑一拳頭打在了軟棉花上,那滋味別提有多難受了。
就在鄭三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耳畔突然傳來老祖鄭望山的聲音,“你湊近一點,看看梅瓶內圈的底部。有沒有成品字形狀的三個小支點?”
鄭望山平時很少會開口,更別說是在鑑寶的時候開口了。他始終認爲自己已經將本事教給了鄭三生,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本事要如何的掌握這些都是鄭三生自己要去做的事情。對於鄭三生,基本上屬於放養的狀態。
這會兒鄭望山卻突然開了口,而且從他的語氣中,鄭三生聽出了一種嚴肅的緊迫感。
鄭三生不動聲色的再次湊近梅瓶,朝着底部仔細的看了過去。
果然,在梅瓶內圈底部的一側,有着極爲不明顯的凸起痕跡,要不是老祖提醒,鄭三生絕對不會注意到這一點。
在內心回答老祖之後,鄭三生便面色沉靜的回了自己的位置。
只是老祖在問完這個問題之後,便沒有再開口。
而現場也到了評委講解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