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十節 唐軍出發

在上層達成共識之後,唐軍啓動迅速,調兵遣將,輸送物資,分工明確效率高,這個就是大國的好處了,堪稱爲國家有倒海之力也不爲過。

四月一日(農曆,可不是愚人節哦)的早晨,東都皇城。

天氣極好,天空中一片絢麗的橙紅眩輝,將皇城樓映襯得更加巍峨壯觀。

是日大吉,利於軍行,而下一個吉日,則要到十六日了,因此被封爲北方招討使(新官名,由武則天親定),徵夷大將軍、節制諸軍軍務的韋晞說兵貴神速,立即發兵!

這年頭可沒有火車飛機汽車運送,哪怕是大將軍也得乘馬老老實實地跑過去。

倒是軍資不怎麼用跑,國家老早想打這一仗,一直往國境地區的州運送軍資,屯積起來,到時調用即可。而普通的府軍兵員,早就出發了,現在是衛護大將軍的禁軍需要出動而已。

皇帝城裡聲音嚷嚷,十分喧鬧。

旗幟如林,將士們則披着明黃色的明光鎧或者灰甲,密密麻麻排列,眺望過去好似一片鐵水鋼海。

隸屬於主帥的禁軍底子是左驍騎衛,但各衛都選派了精兵強將參與出陣。

富貴險中求,只要這些人不死,回來後必定高升,因爲他們有戰陣經驗,加上最近朝廷增發工資,從禁軍開始,上上下下都得到實惠,所以士氣不錯。

當天的儀式非常隆重,皇帝李旦親自給軍隊壯行(他的功能就是擺設、蓋印和做秀),大事鋪排,餞之皇城,賜以斧鋮,俾傳征伐。

軍隊出行,自皇城而發,過天津橋,在修文坊左轉,經南市,直出建春門。

隊伍還算整齊威武,畢竟是精選出來的禁軍,人高大裝甲好就顯出了威風。

兩邊的百姓擠滿了道路,簞食壺漿一片愛軍擁軍的盛況。

禁軍是常備軍,駐紮在京城裡外,家眷也在這裡。將士要出去打仗,家裡的老小當然會萬般牽掛擔憂,少不得擁堵在道旁揮淚離別,爺喚兒喊,妻子叮囑。

人羣當中,讓大夥兒都望得見的人羣當中,有一抹麗影特別引人注目,正是太平公主,帶着二子一女來給她老公送行。

她穿着素白的絲綢袍服,料子上的花紋圖案和做工十分精細,身上飾物不多,頭髮盤着用根髮釵插上,她的臉蛋和粉頸白淨光滑似帶有光芒,惹得能看到的男人們都在偷看。

若果打扮得太好,那不是來拉仇恨麼。但是太不顯眼也不行,有金黃色傘蓋給太平公主遮擋太陽,讓大家知道,“哎,這是誰啊?”“太平公主殿下,她也給她阿郎送行!”

以太平公主的身份,站在皇帝身邊給韋晞送行全無壓力,但韋晞有意讓她出來做秀,這樣一來,大夥兒就知道天家也出動軍人爲國效力。

不止是他,凡是勳貴大臣家中有子弟出戰的,統統也是街頭送行,亮相給民衆看,以此營造出全民皆兵同仇敵愾的場景。

經過南市,那裡的富商大賈早就有備,事先搭棚,寫着某某某商行、某某某祝我軍大勝歸來的字樣,準備了紅色的“得勝包”,裡面有茶葉、牛肉乾(都是韋氏商行出品,韋晞大賺一票)、各種藥品、火石、鉛筆小本等合用的食品和小物件,貼了個紅紅的“勝”字,十分喜慶。

過來的軍士們每人塞一個,喜氣洋洋,搞得隊列凌亂,軍官亦不管。

因着上次京城殺突厥人之事,富商們尤其是胡商如驚弓之鳥,對於軍隊的贊助那是不遺餘力,竭力巴結討好,倒是便宜了普通軍士。

離開洛陽,徑投鄭州,那裡新建好的黃河大橋。

橋長達到了恐怖的十五里,水泥鋼筋結構,底部基礎雄厚,若沒有傾國之力,真是無法完成。

很長、很闊、很壯觀!

底下的黃河水滔滔,一橋飛架南北。

新建好的黃河大橋已經成爲了大唐的門面,任何有點影響力的歪果仁到訪,都會安排他們路過此橋,以便讓他們體會大唐帝國的偉大之處。

許多胡人,見過大橋,會生出一種膜拜之心,他們做夢不能想象會有這麼壯闊的大橋!

部隊絡繹不絕,如同長龍,前不見後不見尾。

接到的軍令是打亂步子,亂步過橋,莫名其妙的將令,但聽說是大將軍的命令說以後大隊軍隊過任何橋樑時都得這麼做,

過了大橋一路往北,道路很好走,沿途官府安排食宿豐富,肉食不少,皆有熱水供應。

只是出征確實消耗體力、大夥兒都是風餐露宿、多是步行。

打仗的馬匹金貴,普通騎兵都捨不得騎,行李用驢騾來託。

行程也忒夠無味,當時的山地丘陵多,反正入目處都是一片綠,看多了就厭了。

到得朔州地界,騎兵部隊徒地闊綽起來,大量的馬匹集結,開始分配給騎兵,每個騎兵多則四馬,少則二馬。

膘肥馬壯,結實耐騎,

現在是春夏之交,本來冬天過來的馬普遍馬瘦,春天才剛剛草長,馬匹往往瘦而無膘。

但輸送來的馬匹都很結實,這就是有組織豢養的好處了,都是從隴右、河西一帶養馬地調來的,它們有豆子可吃,自然就不會掉膘。

均打上了馬蹄鐵,也經過了教導,騎兵們欣喜地領新馬,就象過節一般。

馬匹有了新主人,雖然有點認生,但騎兵們普遍懂得訓馬,很快就把馬兒弄得服貼,當然也有些笨蛋,擺平不了新領的馬匹,馬與人象鬥雞般對峙,給同僚鬨笑不止。

今時不同往日,往日出兵打仗,哪怕是禁軍也只有一匹馬,頂多隨傷亡隨補馬,而一些地方的騎兵打沒了馬只能當步兵,除非是很能戰的部隊纔可能補馬。

現在嘛,一般騎兵都有兩馬。

當然這麼奢侈的後果是騎兵只得十二萬,其它的都是步兵,而胡族自己養馬,後勤壓力小,上陣都是騎兵。

出了朔州,遊騎放出百里外,警惕突厥人。

與朝廷的通訊天天都有,送來的都千篇一律:我軍進至某地,沒有戰鬥。

三十萬大軍浩蕩前進,進抵目的地,上報開始築起受降城,報告都說沒有任何戰鬥,哪怕是十人以上的都沒有,簡直有如郊遊般。

突厥人竟然可恥地避而不戰,望風逃遁!

第八三八節 恩寵不減?第七零五節 只能一路前行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四節 窮人翻身記(一)第四八二節 航途中第五一六節 武后氣度第六三一節 憋屈酷吏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五三四節 上官婉兒!第四一一節 達瑪古仁之死第四八六節 不戰而逃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三四五節 唐軍部署第九一九節 封無可封第七一四節 對付陌刀兵的方法第千二十節 小人物撬動大局第一三二節 河西不可丟第八九五節 唐甜出動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五一七節 鋼鐵產業(一)第九二九節 審訊來俊臣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二七九節 陪公主玩冰壺第二七十節 堅持就是勝利(二)第九六二節 天上掉下的大餡餅第三百九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一)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九三一節 終結來俊臣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三十三節 造肥皂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四七七節 太平公主的好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六二五節 有底氣就是好第二十節 立足(二)第一五八節 飯店開業(第8更求收藏)第六七九節 好快的箭!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千五三節 我來自後世!第五五九節 整肅軍紀第三百六節 好運杜孝升第一六六節 老兵不死第八一三節 老虎的眼淚第九八三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五)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五七九節 報捷洛陽第九五三節 達州攻防戰一第二八五節 帝國軍事會議(一)第四一十節 吐蕃國舅爺第九五二節 戰事將起第七八一節 青年軍官扎爾扎加第七零二節 急襲伊斯法罕(一)第二八一節 陪公主看冰球(二)(求訂閱)第一七十節 誰想搞我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千十五節 邊走邊鋪路第三一五節 豐收引人來第二八三節 伯父心情好(求推薦)第二九三節 吐蕃人來襲(二)第六二一節 神都變天第五六五節 李賢之死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四八二節 航途中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六八五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三)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二十一節 掉餡餅了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千四一節 (十一)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五九五節 實習生太平公主第五十二節 小寶春天來了第五七四節 契丹李盡忠!第七一五節 戰第八六二節 殺光他們第九百節 扎拉漢的怨念第三七五節 公主不見您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八八二節 黑油武器第五九五節 實習生太平公主第一四三節 吐谷渾人(一)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五百四節 鬥將鬥兵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二百七節 欲河湟開邊第三三一節 舉猛士(三)第八十三節 事情挑明
第八三八節 恩寵不減?第七零五節 只能一路前行第五佰節 苦樂兩重天第四節 窮人翻身記(一)第四八二節 航途中第五一六節 武后氣度第六三一節 憋屈酷吏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五三四節 上官婉兒!第四一一節 達瑪古仁之死第四八六節 不戰而逃第三四二節 龍夷之戰(五)第三四五節 唐軍部署第九一九節 封無可封第七一四節 對付陌刀兵的方法第千二十節 小人物撬動大局第一三二節 河西不可丟第八九五節 唐甜出動第四二四節 見面論弓仁第五一七節 鋼鐵產業(一)第九二九節 審訊來俊臣第五八四節 營救程務挺第二七九節 陪公主玩冰壺第二七十節 堅持就是勝利(二)第九六二節 天上掉下的大餡餅第三百九節 伊萊雲丹的追殺(一)第一三一節 打我埋伏?第九三一節 終結來俊臣第五佰一節 提高修養第三十三節 造肥皂第五七三節 廷議契丹(二)第四七七節 太平公主的好第九二七節 聚會搞來俊臣第六二五節 有底氣就是好第二十節 立足(二)第一五八節 飯店開業(第8更求收藏)第六七九節 好快的箭!第六三六節 韋氏被出首第千五三節 我來自後世!第五五九節 整肅軍紀第三百六節 好運杜孝升第一六六節 老兵不死第八一三節 老虎的眼淚第九八三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五)第三百節 諸事了了第五七九節 報捷洛陽第九五三節 達州攻防戰一第二八五節 帝國軍事會議(一)第四一十節 吐蕃國舅爺第九五二節 戰事將起第七八一節 青年軍官扎爾扎加第七零二節 急襲伊斯法罕(一)第二八一節 陪公主看冰球(二)(求訂閱)第一七十節 誰想搞我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千十五節 邊走邊鋪路第三一五節 豐收引人來第二八三節 伯父心情好(求推薦)第二九三節 吐蕃人來襲(二)第六二一節 神都變天第五六五節 李賢之死第六五八節 光榮歸於太后第七十九節 學習刀法第八九六節 伏擊北方大軍(一)第四八二節 航途中第二五二節 交通改變命運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六八五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三)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二十一節 掉餡餅了第一四四節 吐谷渾人(二)第四十三節 出戰第千四一節 (十一)第六三四節 科舉改革第五九五節 實習生太平公主第五十二節 小寶春天來了第五七四節 契丹李盡忠!第七一五節 戰第八六二節 殺光他們第九百節 扎拉漢的怨念第三七五節 公主不見您第二十五節 小寶學騎馬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六百四節 打它!第八八二節 黑油武器第五九五節 實習生太平公主第一四三節 吐谷渾人(一)第七一三節 陌刀兵建功第三三五節 真的猛士(三)第四五十節 將亡(一)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五百四節 鬥將鬥兵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第二百七節 欲河湟開邊第三三一節 舉猛士(三)第八十三節 事情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