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八節 爭執軍情司

裴炎說上一通,並不反對創立軍情司,但要求置於大臣們的監控下。

軍情司監視軍隊,可以連帶着監視軍隊人員相關的家庭,豈不是大家都有危險,什麼都給皇家看光光?

討厭!

沒有誰喜歡總有一雙眼睛看着自己的生活。

當然,王公大臣之間搞政敵的情報的行徑,大家都會有,但規模很小,不會亂箭掃射,不會象軍情司以國家的名義動用國家的力量這麼大的力度去監控。

猶可慮者,皇家喜歡上了監控臣民,擴大範圍,不止軍隊,還有官員與民衆,統統受到監控,那還得了!

wωω ☢Tтkan ☢¢O

此風不可長!

裴炎提出了他的意見,武后很清楚他在想什麼,根本不用直接與他辯解,招呼韋晞去對抗他就成了。

“軍情司是搞情報的,情報工作首重‘秘密’,把情報弄得天下人皆知的,那還有秘密!除了保證情報不被擴散,還要保護情報員的安全,否則誰敢當情報員?所以裴相公的話,臣不敢苟同!”

哪怕裴炎位高權重,也敵不過韋晞是情報方面的權威,成立軍情司是大勢所趨,而且歸屬於皇家直管。

因此武后着岑長倩擬旨一份,乃准許軍中設立兩司馬,分別爲監軍司馬和參謀司馬,韋晞的政務兩字給武后改爲監軍,明明白白地告訴大家這個司馬不得了!

屬於主將管轄,但又不可將他當成普通下屬,新出軍令明文規定三原則:監軍司馬與聞所有軍中機密,但不得推翻軍令,對於軍隊裡的謀反叛逆之事有處置權!

同時也規定了監軍司馬必須比其他人更愛國忠君,還要懂得開始工作,因此必須經過培訓。

同樣地,參謀司馬也必須經過培訓,取得“資格證。”

很快地,“資格證”這個天/朝特色的名詞開始流行,宰豬要資格證、開馬車要資格證、建築師傅要資格證、廚師也要資格證……證書滿天飛,這不能不說這就是韋晞所造成的惡劣後果!

在洛陽成立了國家級的軍隊培訓學院,主要培訓兩司馬。名字簡單扼要,直叫“司馬培訓學院”。

說起來,設立兩司馬得到了軍隊的普遍歡迎:有多官位了嘛!

而且這兩個職位偏向於文職,對於一些想要去軍隊撈取功勳的貴戚子弟極有好處,他們不用上陣冒大險,卻有戰功,有戰功那就何樂而不爲之。

兩司馬往往給貴戚子弟所把持,這也是沒辦法的,一來韋晞說過的宜給他們,軍中老大的話能不聽嗎?二來他們當中識字的人多!

那時期可怕的文盲率,普通百姓子弟只能夠靠上前線揮刀子換取功名利祿了。

大家都在感謝韋晞,所以說武承嗣嫉恨韋晞是有道理的,這麼好康的事,居然不分潤功勞給他!

至於“軍情司”的設立則沒有明發上諭了,按韋晞的說法是要保持秘密,大家心照不宣地就設立起來。

裴炎識事啊,他憂心忡忡地告誡韋晞道:“韋大將軍,你得明白,你放出了什麼樣的東西出來,將來我們、我們的子孫都會落入特務統治的手裡!”

“你也不能獨善其身!”裴炎指出道。

“那是遲早的事!”韋晞淡然道,他同樣清楚“監控”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統治階層的莫大誘惑。

軍情司、兩司馬在成立起打下了深深的韋晞烙印,沒辦法的,因爲是他開的路,所有的經驗都來自於他這一系統。

人員是他派出的、培訓材料是他書寫的,他也同時成爲軍情司和“司馬培訓學院”的總顧問,大大小小的事務都經過他的把關方可實施。

……

武后更關心的是“軍情司”的設立,真是瞌睡時有人送來了枕頭,

自古以來,任何統治者都喜歡間諜情報機構,恨不得把天下的一切動靜都看在眼中、聽在耳裡,此乃統治者的天性,要不害怕別人推翻他的統治要不就是方便去打別人,如明朝的東廠、錦衣衛,現代米帝空前恐怖的監聽力和cia等等。

武后也不是不想啊,但她不會啊,那時期的人會什麼間諜特務工作!

韋晞卻幫助她建立了間諜機關,專業有效,別人無法挑刺。

理由也給她想好了,如果沒有他出面,武后強推諸如此類的間諜機構,只怕會與羣臣吵成一鍋粥,可能鬧到最後,不了了之。

皇帝、皇后也不是什麼行的,有時必須妥協。

任何有良知的大臣都不會喜歡給人監視,但是韋晞說他打仗需要,以他的威望,別人也難否他。

舒暢啊!

軍情司就等着開張了,心情很好的武后在內殿踱步,思忖着軍情司設立地點和掌印人選。

“裴炎說軍情司不能在皇宮裡,那是對的,我大唐不能夠留下特務統治的名聲。”

“設立在洛陽城裡,不不不,不要設在兵部,那裡人多口雜,官員們削尖腦袋想探聽機密,韋晞曾說了不利於保守秘密。”

武后想過之後,把“軍情司”設在道德坊裡,那裡有太平公主府,她府上的惡狗兇狠,閒人勿近,有利於保守秘密。

軍情司放那裡絕非無的放矢,而是有所預謀,此事容後再提。

要選擇軍情司的掌印人選,兵部派出了一個郎中名叫崔千福的和韋晞派出的一位軍官叫做韋一笑(化名,韋晞的無良品性)出任左右副手,崔成福不是情報科班出身,但工於內政處理,內部事務也是內政,這點木有問題。而韋一笑來自韋家,乃韋晞的子侄輩(其實比韋晞年齡還要大,不過韋晞的輩分高),熟悉情報業務。

除了兩個副手,正印人選是誰?

寺人?

是人?

不是人!

寺人的好處是忠心度相對較高,因爲ta們一切出自皇家,但以大唐前期大臣大將們牛b哄哄的樣子,皇帝家奴去掌軍情司,只怕朝堂罷工都有可能,別惹麻煩!

李唐的皇子皇孫?

武則天臉上浮出一陣冷笑!

武家的子侄?

少來了,派去的武家子弟只怕很快頭髮又白了,沒那個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

軍情司不是這麼好做的,那麼合適的人選只有一個,她最忠誠、最親近的女官、最有才華的女官:上官婉兒!

第三七二節 不做年羹堯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三十四節 衛生標準第九節 圈套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三條路第三三十節 舉猛士(二)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三二十節 演習之事第二八六節 帝國軍事會議(二)第四一五節 暗潮洶涌(二)第四百七節 辦大事(二)第九百十節 薩利希亞小山上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二七七節 馬路和過路費第二三八節 山地師之爭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八十節 八味地黃丸第六三九節 處死韋氏第六九八節 索元禮伏誅第六百二節 無奈的丘神績第九六四節 裝備使人服第三五六節 唐吐大戰(六)第六九八節 索元禮伏誅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千五五節 攻法蘭克(二)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一四二節 當官的收入第四八八節 可惜了!第五十二節 小寶春天來了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六三七節 天鳥!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十節 程家援手第一千三節 可汗來了第四八六節 不戰而逃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五十九節 山莊夜話(二)第九九七節 拳頭收回來第四一六節 吃飯、馬車和方法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九八三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五)第四三六節 一路突進(一)第四十四節 洪小水遇敵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四六九節 拜訪文成公主第二八八節 私語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九九一節 西巡之議第一六一節 嫡庶之爭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四八三節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第二一五節 冰球比賽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三九八節 白天不行第七十四節 增添人手第一五七節 議攻吐蕃(第7更求訂閱)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八百八節 帝國的未來第三七十節 封大非川第四四二節 老天還是有眼的第千四三節 (十三)第五二五節 往外傳法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九三五節 移民西方(二)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四八五節 國造佐佐木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第九百節 扎拉漢的怨念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三六八節 論功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一八九節 攻佔馬邑第一七九節 進軍第六九一節 破曹國第二十九節 命中的邂逅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二七八節 三大球聯賽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八九八節 伏擊北方大軍(三)第四九七節 血洗倭京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第千三八節 (八)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四五四節 好兄弟啊!第千二十節 小人物撬動大局第八三一節 周矩搏擊第五二八節 去職、就職第八八五節 可列入戰例的阻擊戰第三四三節 李敬玄的野望
第三七二節 不做年羹堯第八十六節 學習騎射第三十四節 衛生標準第九節 圈套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三條路第三三十節 舉猛士(二)第一三五節 混戰第八九四節 優秀的帶路黨第三二十節 演習之事第二八六節 帝國軍事會議(二)第四一五節 暗潮洶涌(二)第四百七節 辦大事(二)第九百十節 薩利希亞小山上第八五二節 水戰(三)第二七七節 馬路和過路費第二三八節 山地師之爭第八二一節 保護我們的鐵路!第八十節 八味地黃丸第六三九節 處死韋氏第六九八節 索元禮伏誅第六百二節 無奈的丘神績第九六四節 裝備使人服第三五六節 唐吐大戰(六)第六九八節 索元禮伏誅第一六零節 程府親戚(第10更求收藏)第千五五節 攻法蘭克(二)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一四二節 當官的收入第四八八節 可惜了!第五十二節 小寶春天來了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六三七節 天鳥!第九二二節 來俊臣勞而無功第十節 程家援手第一千三節 可汗來了第四八六節 不戰而逃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五十九節 山莊夜話(二)第九九七節 拳頭收回來第四一六節 吃飯、馬車和方法第二三十節 吐蕃悍將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九八三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五)第四三六節 一路突進(一)第四十四節 洪小水遇敵第七六七節 釋太平公主惑第四六九節 拜訪文成公主第二八八節 私語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九九一節 西巡之議第一六一節 嫡庶之爭第七十八節 唐甜底細第四八三節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第二一五節 冰球比賽第五四八節 大家都沒事第四五九節 潰陣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三九八節 白天不行第七十四節 增添人手第一五七節 議攻吐蕃(第7更求訂閱)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八百八節 帝國的未來第三七十節 封大非川第四四二節 老天還是有眼的第千四三節 (十三)第五二五節 往外傳法第四百九節 辦大事(四)第九三五節 移民西方(二)第三七三節 功成名就(一)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八九一節 優素福的決斷第千二八節 三天血戰第四八五節 國造佐佐木第五四七節 盡是扯蛋第六四三節 大點兵第九百節 扎拉漢的怨念第六二六節 道士之事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三六八節 論功第六五十節 城上城下第一八九節 攻佔馬邑第一七九節 進軍第六九一節 破曹國第二十九節 命中的邂逅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二七八節 三大球聯賽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八九八節 伏擊北方大軍(三)第四九七節 血洗倭京第三三八節 龍夷之戰(一)第千三八節 (八)第五八二節 裴炎倒也第四五四節 好兄弟啊!第千二十節 小人物撬動大局第八三一節 周矩搏擊第五二八節 去職、就職第八八五節 可列入戰例的阻擊戰第三四三節 李敬玄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