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節 武三思

從涼州輸送的八百匹河西馬分兩批輸送,頭一批四百匹已經發送,即將送達,結果就在風凌渡等待過河時給攔截了。

對方強行徵用四百匹好馬,說用到抗吐蕃前線,他們十分強勢,連唐家拿出了兵部的批文也視若無睹,甚至連自已是誰都不說一聲,幾乎是當街強搶了。

同去管事交涉無果,急報洛陽唐甜處,於是馮小寶一衆、唐甜、加上楊成獻,趕忙出發。

趕往大非川的大道只得一條,路上有兵糧站提供糧草,是以大家走下去,終究會碰一起。

馮小寶衆人一路急行三天(晚上不行動),最終在長安邊上的大興縣將這批官軍截住,差一點讓他們進入了長安城,那就是雨滴入池塘,長安城這麼大就比較難找了。

路上嘛,他們的目標很大,有上千匹馬,遠遠勝過普通官軍,起動喧囂,道路痕跡明顯。

近前一看,這支軍隊至少有二個團(共四百人),他們的體格強壯,衣甲鮮明,裝備精良,一打探,居然是是右衛。

右衛是大唐十六衛之一,中央禁軍,確實有牛氣的資本,

那們帶隊長官diao得很,眼睛朝天,看人也斜着眼睛,他如此傲慢是因爲他姓武!

武三思!

幷州文水人,荊州總督武武士彠之孫,現任皇后武則天的侄子,後來武周時的紅人,紅得不得了,官右衛將軍累進至兵部、禮部尚書,並監修國史,之後武則天封武三思爲樑王,當然那是後話了,但無論如何,現在他相當不好說話。

同去的範無傷亮出了右驍騎衛的身份腰牌也說不上話,官職比武三思低,對方的身份是普通人不敢硬來的。

至於楊成獻,連話都不敢去說!

他父親是左衛將軍,右衛與左衛之間有心病,兩邊的士卒有空就打打架,聯繫一下彼此間感情,而左右衛的將領面和心不和,非常正常。

他一個衙內,豈敢與右衛將領套關係,人家可不鳥他。

武三思當街坐在馬上,高高在上,將範無傷的腰牌扔到了地上,不屑地道:“驍騎衛又怎麼啦,叫你家大將軍來吧來找本官吧……”

感覺到範無傷的氣血往頭上涌去,馮小寶輕輕拍打他的肩道:“交給我吧!”

貼身的十三羅漢中的一員名喚馬功的,用錦緞包了一物上前,向武三思道:“我家主人說了,讓你認一認這塊東西是大還是小!”

“什麼東西,拿過來!”武三思

他將那物送上,右衛的一個騎軍接住,把它呈成武三思。

不過是打開來看上一眼,武三思觸電般地包回它,他身如遭雷轟!

他渾身發抖,滾鞍下馬,馬都不敢騎了,步行過來,滿面堆笑地道:“哎呀,不好意思,我想起右驍騎衛的一位好朋友,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

他前倨後恭,大家都有點好奇他看到了什麼?

他看到他姑母之前隨身攜帶的羊脂白玉佩!

實在話,武三思對他姑母畏之如虎,因爲武則天當政初期,深知四周強敵虎視眈眈,皇帝還在位,臣子們就等着她的笑話,事情鬧大的話,再來一次廢后也不是不可能,一切榮華富貴付諸東流!

所以她對家人約束嚴厲,耳提面命,武三思畏之如虎。

出外後,他的軍紀也算良好,唯獨見到這四百匹馬,由不得他兩眼不發直!

良馬是騎兵的生命,他此去大非川,想的是建功立業,好馬可以助他飛黃騰達!

既然這批馬都是軍用的,武三思心安理得地收下了!

普通人還真不敢得罪他,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姑母隨身玉佩居然在那個英俊小子的手裡!

這意味着什麼?

姑母身處深宮,玉佩絕不可能自己流失,只有她賜予臣子,對方居然得此賜予,他。。。

平生不怎麼做壞事,一旦做壞事就給捉着,武三思哀嘆自己流年不利。

馮小寶與武三思兩人通了姓名,互相打量對方。

武三思剛剛二十出頭,相貌俊美,然而三角眼卻顯出了他一肚子的壞水。

他見到馮小寶顏值高企,身體強壯有如人形猛獸,卻又儀態從容,溫潤如玉,武三思頓有所悟。

當下道左設帳,兩下暢談。

說起來兩人都是同一系統的,武三思有心結交,馮小寶無意追究,相談甚歡。

武三思首先給馮小寶道歉,然後不住地套話,但馮小寶實際年齡還大過他,豈會讓他知道些什麼,只含糊地說在千金公主府上認識一位貴人,送他這塊玉佩!

“這玉佩豈能夠輕易送出的!”武三思心忖道。

大家都是明白人,有些話不能夠說出口的。

他姑母貼身的東西,別人偷也偷不着,搶也搶不到,只有她心甘情願地給,她不給,別人不能搶。

能得到一國皇后貼身用品,嘿,她與馮小寶的關係可想而知了!

而且馮小寶得到四個團的編制,專門爲他組建一個府兵折衝府,哪怕是臨時性的,事情都非同小可了。

任何朝代當政者對於軍隊管理都很嚴厲,如本朝府兵要調動十員以上遠出,均需要兵部下令,折衝府的校尉無權動兵,但現在馮小寶並無此限定,聲明歸他調用!

武三思呢,頭腦相當聰明,對馮小寶曲意逢承,誇獎馮小寶年輕有爲,將來必爲朝廷棟樑!

馮小寶呢,瞬間就定下了與武三思相處的策略:目前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兩人說得入巷,就差燒黃紙斬雞頭結拜爲兄弟了。

武三思把胸膛拍得蓬蓬響道:“大郎啊,將來衛府裡,有什麼搞不定的統統來找我!”

“多謝三思大哥了!”馮小寶客氣地道。

“就衝着你叫我一聲大哥,我們以後就是兄弟了,共同進退!幹!”武三思高興地道。

“幹!”

等馮小寶回途時,不但四百匹馬失而復得,還多了一萬貫的軍費,是武三思送的,他老兄起初還想送三萬貫,這傢伙不差錢啊。

馮小寶化緣,是向朋友們化的,而武三思則是向各地官府化的,身爲執政皇后的侄子,又扛着爲國打仗的正當旗號,各地官員哪還不卯足勁兒向他進貢!

馮小寶要通知朋友們來幫忙,武三思則是商人們自動上門!

因此武三思不差錢,他給馮小寶送上三萬貫,馮小寶推辭,最終只肯要一萬,武三思覺得他可以交往。

沒有誰會喜歡貪錢的朋友的。

大家如老朋友般分手,武三思甚至還向範無傷道歉,可謂是曲節下交了。

第三一八節 劉公到訪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八百四節 見勢不妙就溜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一百十五節 大叔神箭手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六六十節 慄特人低頭第七四九節 大決戰(一)第四八九節 牛肉乾征服倭人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五一八節 鋼鐵產業(二)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二一一節 爲了吃肉第八一八節 炸藥和槍第二六六節 橄欖球暴力第四百五節 好歌無界!第千七節 窘迫的哈扎爾汗國人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九十九節 唐家來人第八三四節 誰都睡不着覺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四八三節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第一四七節 兄弟們第一八七節 醫院風波(二)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八六四節 賴扎宰湖水戰第七十四節 增添人手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七十一節 唐執令的預感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一百十九節 進軍大非川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九五七節 總參謀部的怨氣第五節 窮人翻身記(二)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二七八節 三大球聯賽第千三七節 (七)第六四六節 不要臉的唐人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四九二節 助人爲樂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四二六節 紀念碑前的血誓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五七九節 報捷洛陽第五四二節 幸福的韋晞第三五一節 唐吐大戰(一)第三四十節 龍夷之戰(三)第四四六節 天路第七七三節 吃魚第四二一節 向薛公致敬第二九九節 小寶作詞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四八六節 不戰而逃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九三十節 急調徐有功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七一六節 卡西姆進言得生第五百九節 回到登州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四三三節 過巴顏喀拉山口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七八五節 辦班(一)第四十五節 誰的麻煩?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三五一節 唐吐大戰(一)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第千二六節 不是普通人第五九十節 馬瘟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七三三節 大軍雲集第三八九節 馮小寶改名韋晞第一六五節 三軍訓練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千七節 窘迫的哈扎爾汗國人第九六十節 進普利思卡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六一七節 實在話第五九七節 西行漫記第八四五節 張易之入宮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二八九節 到農村去(一)第九三六節 統治區的春天第二四八節 天后十五條第八七三節 火炮不咋地第五八六節 大驚喜第千四九節 (十九)
第三一八節 劉公到訪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八百四節 見勢不妙就溜第六八十節 王子復仇記(一)第一百十五節 大叔神箭手第八十二節 雄鬥第三八二節 騎兵進攻戰第六六十節 慄特人低頭第七四九節 大決戰(一)第四八九節 牛肉乾征服倭人第一二六節 跑路前說幾句第三七六節 速度與激情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五一八節 鋼鐵產業(二)第九七八節 兵臨君士坦丁堡第二一一節 爲了吃肉第八一八節 炸藥和槍第二六六節 橄欖球暴力第四百五節 好歌無界!第千七節 窘迫的哈扎爾汗國人第六一九節 得心應手第九十九節 唐家來人第八三四節 誰都睡不着覺第四九六節 殺入倭京(三)第四八三節 我告訴你一個秘密第一四七節 兄弟們第一八七節 醫院風波(二)第六二九節 又進讒言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八六四節 賴扎宰湖水戰第七十四節 增添人手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七十一節 唐執令的預感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一百十九節 進軍大非川第一六二節 給孩子的禮物第九五七節 總參謀部的怨氣第五節 窮人翻身記(二)第五五七節 大風波第二七八節 三大球聯賽第千三七節 (七)第六四六節 不要臉的唐人第三八八節 韋一笑還是韋小寶?第八四四節 坑孃的女兒第四九二節 助人爲樂第三四八節 進言第四二六節 紀念碑前的血誓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五八八節 劉仁軌卒第五七九節 報捷洛陽第五四二節 幸福的韋晞第三五一節 唐吐大戰(一)第三四十節 龍夷之戰(三)第四四六節 天路第七七三節 吃魚第四二一節 向薛公致敬第二九九節 小寶作詞第七九十節 大臣們心思第二二四節 財富如雲煙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三六九節 論家三律第四八六節 不戰而逃第三百一節 吐蕃對策(一)第九三十節 急調徐有功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七一六節 卡西姆進言得生第五百九節 回到登州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四三三節 過巴顏喀拉山口第三九六節 追尋馮大寶(二)第五三七節 議立軍情司、兩司馬第七八五節 辦班(一)第四十五節 誰的麻煩?第三四一節 龍夷之戰(四)第三五一節 唐吐大戰(一)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第千二六節 不是普通人第五九十節 馬瘟第七八十節 尼沙布爾城主第一百零八節 打大部族(一)第七三三節 大軍雲集第三八九節 馮小寶改名韋晞第一六五節 三軍訓練第七一十節 大步前進第千七節 窘迫的哈扎爾汗國人第九六十節 進普利思卡第三十二節 準備做肥皂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六一七節 實在話第五九七節 西行漫記第八四五節 張易之入宮第九九三節 宮相丕平二世第一九七節 捉女將第二八九節 到農村去(一)第九三六節 統治區的春天第二四八節 天后十五條第八七三節 火炮不咋地第五八六節 大驚喜第千四九節 (十九)